登陆注册
28341300000005

第5章 资本主义积累

引言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研究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资本,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给无产阶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人口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就为从理论上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奠定了基础。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社会再生产,首先从最一般的意义上阐明有关社会再生产的一些基本问题,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第二节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揭露资本积累的实质,以及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第三节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着重阐明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下的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的重大影响,揭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的根源。

5.1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对资本积累问题的分析,是从资本主义再生产开始的。一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重复地进行,就是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的产品完全用来补偿生产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扩大再生产则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生产的产品除了补偿已经消耗的物质资料之外,还要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我们的研究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价值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5.1.1物资资料的再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社会为了满足其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都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为此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所谓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根据自己设想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形状或地理位置,使被加工成的产品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再生产的基础和条件。任何一个社会为了不断地进行生产,总要不断地以它的产品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原料和辅助材料等,从而在实物形态上去替换一年里所消费掉的生产资料,并将其并入新的生产过程。因此,从劳动过程来看,社会再生产过程就表现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生产具有何种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何种形式。生产具有资本主义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同样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其目的是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当做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在这里,如同生产的条件采取资本形式一样,再生产的条件也是采取资本的形式:生产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采取不变资本的形式;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采取可变资本的形式。

5.1.2资本价值的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虽然只是生产过程按同一规模的反复,但这种反复的持续,可以使人们消除作为孤立的生产过程所具有的表象,看到不同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些重要的特征。

第一,从再生产的过程看,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用可变资本来购买劳动力,工人在为资本家劳动一定时间以后得到工资。从一次生产过程看,工人得到工资时,他们生产的产品可能还没有卖掉。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工资是资本家垫付给工人的。但是,只要从再生产来考察,这个假象马上就会消失。因为,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来看,工人在本期得到的工资,正是他上期劳动创造的。资本家在这个生产过程购买劳动力所付的工资,是用工人上个生产过程的劳动产品转化的货币来支付的。因此,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生产出来的,是工人自己养活自己并且养活资本家,而绝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在我们不是考察资本家个人和劳动者个人,而是考察资本家阶级和劳动者阶级的时候,还会看到,工资不过是资本家阶级以货币形式发给工人阶级的票据,让他们用来领取由工人阶级生产而为资本家阶级所占有的产品中的一部分。

第二,从表面现象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开始时,资本家所预付的货币表现为与工人的剩余劳动无关。但是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即便是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资本家所投入的全部预付总资本,都是由工人生产出来的,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假如,资本家预付资本为1万元,每年能生产剩余价值2000元,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经过5年,资本家共消费了1万元,相当于他原先的全部预付资本。但是,他现在手里仍有1万元资本,显然,那只是代表工人在5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

总之,从再生产过程看,工人不仅创造了剩余价值,而且创造了可变资本;不仅创造了可变资本,而且创造了全部资本。

5.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价值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既是资本的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劳动力的再生产,离不开工人的消费。工人的消费有两种: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消费生产资料,并把生产资料转化为价值高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产品,这是他的生产消费;另一方面,工人把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货币工资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这是他的个人消费。从表面上看来,工人的个人消费,似乎只是他个人的事情,与生产无关。可是,只要我们考察的不是单个生产过程,而是再生产过程,就可以看出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论是在劳动过程以内或是以外,都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在资本关系下,工人的个人消费对他自己来说是非生产的,因为这种消费仅仅是再生产贫困的个人;而对资本家来说是生产的,因为它再生产了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力量和主观要素。

5.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对价值增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此,资本家要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进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为此,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分为两部分: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资本积累基金用于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或说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看,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规模与剩余价值的量成正比。资本家拥有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增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家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资本积累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进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5.2.1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以下因素决定:

首先,这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求是无限的。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资本的数量,以扩大剥削的规模。这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其次,是由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决定的。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只有不断地积累资本,他们才能够更快和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取得比较优越的条件,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所以,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由此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5.2.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从而一切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数量。这些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越多,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主要手段是:①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资本家往往把工资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把工人一部分必要的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家的积累基金。②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可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大资本积累。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剩余价值会相应增加,资本积累会随之增大。这是因为:①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积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定量的剩余价值所包含的产品量也会增大。这样在剩余价值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只要其下降的程度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剩余产品量仍会增加,因而在剩余产品分割为消费部分和积累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的消费可以增加,但积累并不减少。如果资本家的消费水平不变或有所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则积累可以增加。②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条件下,当更新原有的生产资料时,可由效率更高和价格更便宜的生产资料代替旧有的生产资料,从而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③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同量资本便可以购买更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于是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也就增加了资本积累的数量。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就是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则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投入生产中的劳动资料,并不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被消耗掉,像厂房、机器等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全部都被使用着,但只是逐渐地被消耗掉,因而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样,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便形成了一个或大或小的差额。这个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在所用资本一定的条件下,劳动资料的质量越好,越经久耐用,所费资本就越少,从而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就越大;劳动资料的数量越多,这个差额同样也就越大。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表明,劳动资料在其使用过程中,它的价值的一部分虽已转移,但它的使用价值并不随之减少,仍然作为一个完整的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如一台机器的价值已转移一半,它的作用并未减少一半,仍然作为一台机器在生产中被使用。这样,劳动资料的一部分,就如自然力一样,无代价地为生产服务。

在劳动资料提供无代价服务、照常发挥作用条件下,资本家可以把每年转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出来,并把收回的折旧基金在更新劳动资料之前暂时作为积累基金使用。因此,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对资本积累就越是有利。

第四,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剥削程度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决定于被剥削的工人人数。而工人的人数则是与预付资本量相适应的。因此,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多,生产规模也就越扩大,被剥削的工人就越多,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因而也就越能增加资本积累。

5.2.3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

资本积累过程是个别资本总额不断增大的过程。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这也是本来意义上的资本积累。

(2)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少数的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它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在竞争方面,大资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它能在竞争中迅速击败、吞并小资本而扩大自己。资本集中的另一个重要杠杆是信用。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能够吸收大量的社会资金,大资本可以通过贷款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以加速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过程。同时,信用也可以促使分散的中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大规模的股份公司。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单个资本的规模相应的日益增大,大资本因实力雄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使资本集中过程更为迅速。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速度的加快反过来又会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便越有条件获得巨额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增加积累规模,加快资本的积聚。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第一,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资本积聚在增大个别资本的同时,也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它只是改变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资本积聚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量的限制,因而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第三,二者增长速度不同。通过资本积聚增大个别资本的速度比较慢,而通过资本集中增大个别资本的速度比较快。

5.3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5.3.1资本有机构成

企业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增大,资本构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资本构成可以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这两个方面考察。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资本构成就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率,由于这一比率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因而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的构成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比率,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以后凡是简单地说资本构成的地方,应当理解为资本的有机构成。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并且,在同一时期内,同一国家的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资本的有机构成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重工业高于轻工业,技术先进的企业高于技术落后的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是指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即把一个部门不同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加以平均的有机构成。把一个国家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加以平均,就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5.3.2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当资本增加时,可变资本会与总资本按同一比率增加,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资本的增长而增加。随着资本积累的迅速增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一旦积累的需要超过通常的劳动供给,工资就会提高。这就给工人出卖劳动力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工人的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某些改善。尽管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但是,工人阶级的境况会所有好转。

然而,由于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任何企业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初期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的有机构成比较低。到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的有机构成就大大提高了。

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则日益相对地减少。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由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当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日益相对减少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日益相对地减少。这种减少可以表现为下面两种情况:一是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而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量减少了,但绝对量却有所增加。二是不仅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而且原有资本的有机构成也提高了,这时只要追加资本所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少于被解雇的劳动力数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不仅会相对地减少,而且还会绝对地减少。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相对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减少了,但是,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操作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降低,导致大量妇女、儿童加入了劳动大军;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小生产日益分化,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加入了雇佣劳动者队伍;第三,资本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中小资本家破产,也需要另谋职业。

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劳动力对资本供应绝对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然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部门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超过资本对其需要的劳动人口。这种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人口成为剩余的或多余的人。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业后备军。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不断从高涨到危机,又从危机到高涨这样循环往复、间歇地进行。当危机到来时,大批工厂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于是失业人口急剧增加;但在高涨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又迫切需要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仅仅依靠人口的自然增长显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便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第二,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资本家可以借此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提高他们的劳动强度,从而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本章小结

在这一章中,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积累过程进行了剖析,揭露了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影响;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要从理论上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拓展阅读

第五次并购浪潮

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具体是1992年至2000年,但真正并购交易迅猛增长的年份是1996—2000年,在此期间美国一共发生了52045起并购案。无论是总量还是年平均量都大大超过了第三和第四次并购浪潮的情况,特别是1996—2000年五年共发生了40301起并购案,平均每年达到了8060起。这次并购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并购规模极大,参与并购的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1996年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兼并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美国麦道飞机公司,总价值达133亿美元;2000年1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创下了1100亿美元的并购天价。截至2001年美国历史上从最大的100起并购案中,发生在1993—2000年的有81起,其中发生在1998—2001年的有73起,1999年1年就发生了24起。

第二,跨国并购占了很大的比重。跨国并购的案例数量和金额均很高,多数跨国并购发生在美欧之间,这显示美国与欧洲各国的经济互相渗透、互相整合的程度在加深,也显示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全球化的程度在加深。对美国来说,跨国收购既可以通过在当地生产,绕过国家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降低汇率风险,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从而大大增强行业的竞争能力,又可以通过海外投资,减少经济周期变化对企业的系统影响,从而降低经营的波动性和风险。

第三,并购的支付手段不是现金,而主要采取股票的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中,支付现金的比重要比换股的比重高出许多。1982—1991年间采取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年平均为403起,采用换股方式的并购年平均278起,换股占现金支付的比例为0.69:1;而1992—2001年间采取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年平均为976起,采用换股方式的并购年平均790起,换股占现金支付的比例为0.81:1。这表明在美国第五次并购浪潮中,随着美国股市牛气冲天,越来越多的公司更愿意用换股的方式收购公司,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接受这一方式。

习题

1.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是什么?

2.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3.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4.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怎样的?

同类推荐
  • 《月球时代大挑战》

    《月球时代大挑战》

    《月球时代大挑战:大国崛起新契机》包括暗战:从中国实验攻击卫星说起,挑战:中国正在崛起吗?,新特洛伊战争:众神之车,2017:谁将发动“太空珍珠港”袭击?,历史的残酷:苏联帝国的崩溃,明日大政治:月球时代,明日争霸:谁将成功?共7章内容。
  •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本书收录了《关于生态移民社会治理的思考》、《论生态移民中的政府权威与民间话语体系》、《宁夏生态移民新村不同居住安置结构模式比较研究》、《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问题探析》等文章。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2013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中遭遇暗礁。年中的“钱荒”以及“最难就业季”的继续加剧,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下一步是“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国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克强指数”、政府改革、产业转型、改善民生等词的社会热度有增无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几乎囊括全部改革领域。现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些提振信心的信号还需要不断重复、加强。《中国国力报告》以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同读者分享编者对宏观经济、政府改革、区域动态、产业经济、城市比较等系列主题的研究成果。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热门推荐
  • 穿越成王爷

    穿越成王爷

    莫离!我的名字,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警花美少女,曾破过无数次案件,抓获上百名匪徒,包括人贩子,毒品,杀手等等,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轻而易举!而今年,我才十九岁,警觉性甚高的我从不会落后。可谁知——靠!“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警花美少女,居然被两个菜鸟匪徒搞偷袭?就一拳直接把“我”撞穿了?竟然变成了男人?!还是个经常逛花楼、进赌场的纨绔王爷?!我明明是个美少女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超级无敌宇宙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完美的邂逅

    不完美的邂逅

    原本应该享受疼爱的小公主,却在一次意外中失去父母,被更改的记忆,特别怕火,现在的父母和哥哥,这一切究竟都是怎么回事?来到圣羽,认识了一群人,记忆却也在这时被找了回来,可知道一切后的她会怎么做?还有那个声音:“晨夕··救我··救我。”断断续续,却更像是在生命快要结束时发出的最后一声求救而当声音再次出现时,所说的确是另一番话:“晨夕,不要这么对他,好不好。”“晨夕,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 无赖校草:你别迷恋

    无赖校草:你别迷恋

    在蓝樱街当着所有人的眼下吻了某女,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逃避父亲的命令,但这一次过后,某男就越来越迷恋他的吻了,‘你无耻,你流氓’某女大声哄到,‘我还有更加流氓的你要不要试一试?’‘你..........’
  • 超级神化异能

    超级神化异能

    神化异能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上古大神所遗留下来的异能,以此来领会更多的强大能力……而陆欢,他就是一个神化的——异能者。
  • 逐鹿星辰

    逐鹿星辰

    手劈开山断河,剑斩屠仙灭魔。乾坤阴阳口吐,绝霸苍穹独我。这是一个平庸少年一步步成为天地尊神的史诗。也是阴谋阳谋的悲欢战场。这里有修士·有功法·有法宝,也有奇形怪状的妖兽和种族,更有掌控一切的神人。天涯路,鸟飞绝。孤心人,绝离别。空断肠,钓一江寒雪。痴情,红颜化枯骨。孝道,父辈断头伤。逆天者从此诞生,主宰者能否消亡?且看嘿嘿先生小说《逐鹿星辰》
  • 穿越校园强势校花归来

    穿越校园强势校花归来

    他的承诺,就像镇定剂,给她安全,但在一刹那灰飞烟灭……没错,她穿越并且重生了,从刚开始的安静平凡,变成强势归来,一路上冲破困难,来到巅峰,巅峰并不是很好的事情,巅峰上的困难将她打击的支离破碎,不堪一击,像一个已经破碎的瓷娃娃,在她将要倒下的时候,他似阳光一般照进她的心,给她生机……本文已完结,推荐本宝的快穿新文《快穿系统,男神笑一个》
  • 汉漠谣

    汉漠谣

    一纸诏书,胡女贺兰牚心奉旨入宫。置身波谲云诡的后宫之中,不曾期待去爱也不曾期待被爱。无关冷暖,无关风月,只是不爱不伤。然那场漫天的杏花雨到底是谁遇了谁,谁恋了谁,谁又误了谁。盈盈一笑,倾城未晓。仅是回眸便让阅历美人无数的风流王爷澈拼尽一生去守护,至死不悔。横征大漠时的孤冷绝决,终是抵不过一见倾心。玄镐,如果那天里能不那么倔强,最后是不是就不会那么遗憾。一段段爱恋痴缠,不过是一场盛世寂寞,更与何人说。无力挣脱的安排,在刀光剑影中一步一步登上权力巅峰。当贺兰牚心凤仪天下,蓦然回首已是隔世,身边良人不再,唯剩青丝成雪。[朴素地求票票,求评论::>_<::起点的编辑好像不喜欢这篇文文Q~Q那么久了一次推荐都不给,Q~Q别拉我,我要到墙角蹲一会~~]
  • 暧昧之心王俊凯

    暧昧之心王俊凯

    他,遇见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她,原本平平淡淡的俩人从学生到了明垦……
  • 穿入异界之狐仙救命

    穿入异界之狐仙救命

    这是什么地方?毛茸茸暖洋洋的东西又是什么?啊,竟然是一只银白色的狐狸!好吧,穿越到了狐狸窝。这是,何等的荣幸啊。什么?这个国家只有男人?难不成他们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哼,看我怎么大闹皇宫横扫王府纵横书院。那些藐视女人的男人们,我小白来也。啊,糟糕。被美男计给俘虏了。狐仙狐仙我是小白,快来救我!!
  • 兵法藏书

    兵法藏书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孙子兵法》、《五轮书》、《战争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中的经典法则受到古往今来各类读者的追捧。《五轮书》是日本兵法大家宫本武藏的毕生之作,全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五部分。书中阐述了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简单又实际,不仅适于武士,也适合任何形式的竞争,更是各行各业危机处理、策略训练的经典之作。《战争论》是作者总结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的丰富经验,研究了130多个典型战例,写下了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