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41500000016

第16章 韩信——狡兔死,走狗烹(2)

韩信实地考察了地形,了解到陈余胃口很大,想在井陉口一口吃掉汉军。据此,韩信设下奇计,决定虚虚实实,诱击敌人。这天,他挑选二千骑兵,各持一面汉军旗帜,夜间抄小路绕至赵军的侧后方,悄悄埋伏。他命令他们说:“战斗打响后,赵军见我军后退,一定会倾巢出动,予以追击。那时,你们可迅速占领赵军大营,拔去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旗帜。”二千骑兵领计而去。韩信传令开饭,大声说:“今日大破赵军后会餐。”当时,赵军二十万,汉军只有四五万,将士们不大相信会“大破赵军”,勉强应付说:“是。”然后,韩信命一将军,率一万先头部队先行,接近井陉口,背水列阵。那位将军担心会受到赵军的攻击。韩信满有把握地说:“不会。赵军抢占有利地形,筑成壁垒,意在全歼汉军。他们不见我大将军的旗鼓,不会出击。因为他们担心因小失大,出击了,我会统领主力撤退。”一切皆如韩信所料。汉军的先头部队,顺利渡河,背水列阵,占稳了一个阵地。陈余等见此情形,无不讥笑,笑他韩信不懂兵法。须知,背水列阵,正犯了兵家之大忌。天色大亮时,韩信打出“大将军”的帅旗,统领大军,擂鼓呐喊,进攻井陉口。陈余认为决战时刻已到,命令赵军大开营垒,全体出动,迎战汉军。双方激战许久,韩信、张耳佯装战败,丢弃旗鼓,有序撤退,逐渐与先头部队会合。赵军以为打了胜仗,一面追赶汉军,一面争抢战利品。汉军合兵一处,背水而战,没有退路。因此,他们拼死冲杀,以一当十,勇猛无比。陈余一时不能战胜韩信,下令鸣金收兵,返回营垒。不想,赵军的营垒早被韩信埋伏的二千骑兵夺得,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陈余大惊失色,以为赵王歇已被汉军俘虏。赵军将士更是惶恐,扔掉兵器,争相逃命。韩信指挥汉军,夹击杀敌。结果,赵军落花流水,陈余被擒杀。韩信乘胜进攻赵都邯郸,活捉赵王歇。赵国灭亡。

战后,将军们请韩信讲解用兵方略。韩信说:“兵书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绝地而后存’吗?我们的士兵多是新兵,带领他们作战,跟带领市人作战没有什么两样。背水列阵,就是把士兵置于死地和绝地,使之人人为自我而战,退缩就意味着死亡。如果把士兵放在安全地带,那么战斗打响,他们一紧张,争着逃跑,哪里还会服从号令?”众将听了,无不佩服,说:“我等非所及也。”

赵将李左车也被活捉。韩信知道他有谋略,以礼相待,并虚心地向他请教用兵燕国和齐国的计策。李左车谦逊一番后,说:“大将军旬日之内,大破赵军二十万众,名闻海内,威震诸侯。然而兵劳卒疲,难以继续作战。足下举疲惫之兵,进攻燕国,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供应大成问题。攻燕不破,齐必拒境自强。若此,汉王和项羽谁胜谁败,就很难说。”韩信说:“那我该怎么办呢?”李左车说:“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体恤将士,抚慰百姓,并陈兵于燕国边境,派遣使臣使燕,晓以利害,燕王不敢不听。燕国顺服了,齐国自然会不战而降。”

韩信依计而行,果然奏效,燕王投降。韩信把情况报告刘邦。刘邦大喜,接受韩信的建议,封了张耳为赵王。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一带展开了拉锯战,刘邦屡打败仗。公元前204年秋天,刘邦又败,北渡黄河,悄悄到了韩信、张耳驻军处修武(今河南获嘉南)。韩信、张耳思想松懈,毫无防备,还在睡觉。刘邦进入军帐,轻而易举地收取了二人的印符。韩信、张耳发觉,为时已晚,伏地请罪。韩信从此不再是大将军,但仍作为一军的统帅,兼挂相国头衔,奉命进攻齐国。

韩信进军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南)。刘邦派遣的使臣郦食其,已说服齐王田广背楚降汉。韩信停止前进。谋士蒯通说:“汉王命令将军进攻齐国,齐国虽降,但并未撤销进攻的命令。郦食其不过是个儒生,他能说降齐国七十余城,难道将军就不如他吗?”韩信觉得此话有理,继续向齐国进军。田广因为降汉,未作任何防备。韩信全速进军,直逼齐都临淄。田广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将其烹杀,随后逃至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重新归附项羽,并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出大将龙且,率兵二十万救援田广。韩信和龙且大军相拒于潍水,韩信采用上游堵水的办法,临战时放水淹没楚军。楚军全军覆没,龙且自杀。韩信四处进军,生擒田广,攻占了整个齐国。潍水之战,歼灭了项羽的大量有生力量,改变了楚汉战争的形势,使汉军在战略上和兵力上都占了优势。韩信占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拥有雄厚的兵力,因功而骄,逐渐变得桀骜不驯了。

公元前203年初,项羽和刘邦对峙于荥阳。韩信派人上书刘邦,以“齐人夸诈多变”为由,请求封他为“假(代)王”。刘邦认为这是邀功求封,非常恼火,骂道:“吾困于此,日夜盼他相助,他却想自立为王!”张良赶忙从案下踢刘邦的脚,说:“汉王不利,宁能禁止韩信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刘邦立刻会意,因复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当真王耳,何以假为?”随即派张良前往临淄,正式封韩信为齐王,命他继续进攻项羽。项羽也看到了韩信的重要,特派武涉前往游说,拉拢韩信。武涉对韩信说:“当今项王、汉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汉王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旧故,何不反汉联楚,三分天下而王之?”这番话本来是可以打动韩信的心的,可惜为时太晚。韩信说:“我曾事奉项王数年,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进言不听,画策不用,这才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我才能有今天。汉王亲信于我,背之不祥。”武涉辞去。谋士蒯通更看到韩信在项羽、刘邦中间举足轻重的地位,劝说韩信脱离刘邦,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占其一。韩信当时并不认识刘邦的为人,没有那样做,决心服从刘邦,并为之打天下。蒯通见韩信缺少政治远见,叹息一番,归隐山林。

是年九月,项羽和刘邦鸿沟(今河南荥阳广武山间)划界,议和罢兵。项羽东撤,而刘邦却撕毁和约,追击项羽,同时命韩信前来会合。刘邦抵达固陵(今河南太康),迟迟不见韩信前来。张良料定韩信意在讨价还价,建议刘邦给他增加封地。刘邦无奈,决定把陈县(今河南淮阳)以东直至海边的土地,封给韩信。韩信立即统兵,前来参战。同时参战的还有彭越、英布等王的兵马。年底,各路汉军将项羽合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四面楚歌,风声鹤唳。项羽兵力丧尽,在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刘邦便削夺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韩信哭笑不得,意识到刘邦是在利用而不是真正相信自己。他在下邳,找到青年时代的几个熟人。一是漂母,赐予千金;一是亭长,仅赐百钱;再一个便是那个羞辱他的恶少,召入军中,任为中尉。他告诉部下说:“此壮士也,方辱我时,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而成就了今日的功业。”

公元前202年,刘邦当了皇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汉城)。韩信就任楚王,出入均有士兵护卫。项羽部将钟离昧原与韩信要好,特来投奔。韩信不知其中的厉害,予以收留。有人据此大做文章,告发韩信将要谋反。刘邦疑忌韩信,却又不敢和韩信发生正面冲突。陈平献计,假装巡游云梦(今湖北一带),趁机收捕韩信。韩信感到了危险,很想发兵以拒,但认为自己无罪,处之泰然。他必须去见刘邦,又怕被擒,心情矛盾。有人说:“大王可将钟离昧斩首,皇上必喜,自可免祸。”韩信去和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敢进击韩公,是因为有我钟离昧在;韩公若杀我以媚刘邦,我今死,你随后必亡矣!”他大骂韩信说:“公非长者!”随后自杀。韩信携带钟离昧的首级去见刘邦。刘邦一声令下,武士将韩信捆缚,载回洛阳。韩信后悔莫及,叹息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回到长安,考虑到韩信所建立的功勋,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贬为淮阴侯。韩信深知刘邦是畏忌自己的才能,称病不朝,心生怨望。他依然骄傲,耻于与将军周勃、灌婴等人同列。一天,他路过将军樊哙府第,樊哙热情迎送,甚至自称“臣”。韩信离开时大笑说:“没想到我竟会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还有一天,刘邦从容地和韩信谈论军事统帅的能力问题,突然说:“如我,能将(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只能将十万兵马。”刘邦说:“如你如何?”韩信说:“如臣,多多益善耳!”刘邦冷笑,说:“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何被我所擒呢?”韩信不想使刘邦过分难堪,换了一种口气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韩信因而被陛下所擒。而且,陛下神威天授,非人力也。”刘邦听了这几句恭维话,转怒为喜。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出任代王刘如意的相国,行前拜访韩信。韩信与之密谈,说:“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幸臣也。人说公反,陛下必不信;再说,陛下乃疑;三说,陛下必怒而亲征之。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到了代国,果然自称代王,举兵反汉。刘邦统领大军,前往征讨。这期间,韩信和陈豨保持着秘密的联系,韩信还与家丁谋划,准备夜袭皇宫,诛杀皇后吕雉和太子刘盈。吕雉侦察到这一情况,召见丞相萧何,设下圈套。公元前196年正月,吕雉谎称前线来人,报告刘邦征讨陈豨,大获全胜,陈豨已死。萧何登门邀请韩信,骗他入宫,朝贺吕雉。韩信进入长乐宫钟室,吕雉设伏的武士捉住韩信,当场斩首。韩信死前仰天长叹,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吕雉)所诈,岂非天哉!”吕雉斩草除根,夷灭韩信三族。

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许多史学家对此存有疑问。封建统治阶级诛杀功臣,常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邦即帝位后,曾称韩信为“人杰”之一,说:“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正因为如此,他畏忌韩信和迫害韩信,完全是情理中的事。“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封建皇帝巩固皇权统治的必然手段和必然结果,

同类推荐
  •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K.(KarlHeinrichMarx,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家庭和学生时代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1830~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立志为人类服务。1835年10月进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起初研究法学,后来主要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成为该派“博士俱乐部”一个颇有影响的成员。
  • 诸葛亮

    诸葛亮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

    本书全面讲述了“东方希特勒”东条英机在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教育下,从一个顽皮少年逐步成为一个疯狂的军国主义巨头的经历。他对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是个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的历史罪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自强自立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门推荐
  • 爱落日暮

    爱落日暮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奈何情深,向来缘浅。时光匆匆,两地分隔?现实百态,曾经所爱不知所踪?沄逸,再见你时,我才发现我爱你,韶华已逝,潸然泪下,若我回头,如可重来,想与你共度锦绣年华,愿你一世长安,许你长乐未央。——睛薰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
  • 北极星不悲伤

    北极星不悲伤

    这个世界很大,但我哪里都不想去。天下再大,心有禁锢,何处又不是劫牢?听说夜晚的北极星可以指导迷路的人找到方向,可以让每个为爱迷失的人找到出口。是不是,我朝着这个方向,就可以找到你
  • 王者峡谷秘闻录

    王者峡谷秘闻录

    你,玩王者吗?在王者峡谷中,每个英雄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无二经历,或悲惨,或美好。然而,除了那些公开的故事,谁又知道他们真正的荣耀?欢迎来到,王者大陆!【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只是巧合,另,慎重入坑】
  • 生活一种

    生活一种

    尹利华编辑,青年作家,图书策划人。现供职于北京新课程报社,《语思》杂志社编辑。本文是一本微型小说集。文章或层层铺垫,大肆渲染,制造悬念,而后跌入出人意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局;或故弄玄虚,有意误导,最后随着误解的消除而使悬念得以揭示;或借助戏剧性的巧合使小说充满戏剧性的奇巧情趣;或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有意制造与结局形成强烈反差的语境,在对比中展现某一主题。
  • 命中情结

    命中情结

    写一个普通女孩的情路、成长路,你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仅写狗血,也写世态炎凉,也写集体女生的那点弯弯绕
  • 抗魔诸神

    抗魔诸神

    是神界六大神兽,麒麟,青龙,玄武,凤凰,白虎,金翅大鹏鸟,祖老对抗魔界魔神的故事,神界的几位神都在上古战场的时候纷纷踏入轮回,找到他们后,成为对抗魔神的助力,最高的境界领悟之神
  • 樱之回忆录

    樱之回忆录

    一篇小小的回忆录,揭开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热血澎湃的青春。“悲哀,你以为是命运的无常吗?当你能够看到命运的轨迹却不敢出手改变它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悲哀!”——实无名“戮之非刀,水火亦矣。戮之非水火,一颦一笑亦矣”——黑暗夫人“卑鄙?我只知道弱肉强食的定则永远不会改变!”——血狼狞“没想到,我终尽一生所去追求的,竟只是别人的一场梦而已……”——黑煞“这世上本无对错正邪之分,有的只是心和立场。与我立场相向的即为对,与我立场相悖的便是错!可是……我的心与不曾动摇的立场不同,它会感时伤怀,会悲天悯人。因为立场,所以他必须死……可又因为这颗心,所以我会难过。”——苏诺
  • The Tapestried Chamber

    The Tapestried Chamb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妃策,猫王不好惹

    医妃策,猫王不好惹

    意外横生,她穿越到书里了。相公是九命猫,腹黑是他的本性,霸道是他的专利,无耻是他的标志!为了报复他。某夜,她将他扑倒了,得意地坐在他上面。“你这是要干什么?”某猫有点气愤这种动作。谁料,她却是装做嫣然一笑,“没什么,只是很好奇,你是一只猫,所以想试试你那里到底行不行而已。”她还沉浸在自己的报复快意之中,殊不知,某猫更加腹黑狡猾。他借力翻身,使力把她压在下,就这样,她被他华丽丽地扑倒了。“你要干什么?”她努力瞪着他。他只邪魅一笑,“我倒也想知道,猫和人XXOO之后,会生一个什么东西出来?”闻言,某女在无限后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