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50100000005

第5章 如何提升沟通的效果

说话的智慧

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让我们知道所应该知道的一切,也能指引我们做正确的事,更会带给我们所有想要的东西。会讲话,是需要有智慧的,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想听什么,怎样讲他听了会很舒服。

全世界最难学的是讲话,人的一生,出钱是初品功德,出力是中品功德,好话是上品功德。

人的一生,会因为一个环境,一个人,一件事,包括听到一句话就改变自己的一生。

讲话五原则。

(一)口齿清晰。

口齿清晰并不代表发音标准,是不含糊,讲话非常有次序。

(二)声调柔和。

声调柔和,没有标准,柔和的声调不需要用力来听,不需要回避来听。

(三)内容正确。

讲得正确别人不一定听得正确,要讲清楚,让人听明白还要做得来,是表达明确最好的写照。

(四)明朗幽默。

幽默的定义必须是有趣及让人会心一笑,必须是意味深长。幽默是最难的,它不等于笑话,可是幽默会让你听了会心一笑,还带有教育的效果。

(五)适可而止。

要懂得察言观色,要因环境,因人而异。

一、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

据史书上记载,子禽问自己的老师墨子:“老师,一个人说多了话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天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知道天就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所以话要说在有用的地方。”墨子的话和古语“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一样,说的都是讲话要少而精的道理。我们要追求的是用最凝练的话语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思。

从前有个客商新开一家酒店,为了招揽顾客,特备厚礼请几个秀才为他写一块招牌。甲秀才大笔一挥写下了“此处有好酒出售”七个大字。众秀才议论纷纷,乙秀才说:“‘此处’二字太啰唆。”丙秀才说:“‘有’字也属多余。”丁秀才认为,酒好酒坏顾客自有评价,“好”字应当删去。这时甲秀才带着几分怒气认真地说:“如此说来还是干脆只留个‘酒’字算了。”众秀才频频点头赞许,大家也欣然接受。

其实说话也如此,有时需要简练,惜言如金,有时需要详述,用语如泼。说话是否精彩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是否能打动听众。听众最喜欢的是有啥说啥、直来直去。对于那些空话、套话,他们不但不愿听,甚至觉得是受精神折磨,是浪费时间。

《红楼梦》里有一回,凤姐让小丫头小红给平儿传话。小红从平儿处回来时,她把四五件事压缩在一小段话中回禀凤姐:“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让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问奶奶。”局外人李纨听了自然不懂,追问是什么意思。凤姐却赞赏道:“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她表扬小红能把“四五门子的话”用几句话表达出来。于是,凤姐当即决定,把小红要到自己这里。也可以说,小红简洁、准确的话语,赢得了凤姐的信任。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语言,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凤姐赞赏小红说话简洁、明确的同时,也指出了话语冗繁往往意味着办事拖泥带水。人们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对方更快地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往往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说话简洁绝非“苟简”,为简而简,以简代精。简洁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简得适当,恰到好处。否则,硬是掐头去尾,只能捉襟见肘,挂一漏万,得不偿失。应该承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简短的语言有时很难将相当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达出来。与人交往,过简的语言则有碍于相互间的了解,有碍心灵的沟通。同时,简短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讲了一句话,短得无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长达15分钟,却也是世界公认的短小精悍的演讲。总之,简短应以精当为前提,该繁则繁,能简则简。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够做到言简意赅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有魅力。

第二,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词汇。

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绝不会有精彩的谈吐。

第三,“删繁就简”也是培养说话简洁明快的一种有效方法。

说话要简练,最好把复杂的话能够简单地说出来。这样才会明白易懂,使大家都爱听。人们最讨厌废话连篇,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言简意赅,不说废话,这样才显得说话的人干练。所以,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说话要简洁一点,这样才能够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对方因你喜欢他而喜欢你

运用自己人效应与人交往,可以使沟通更顺畅。

自己人效应,又叫作“亲和效应”,指的是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或者近似之处,而感到彼此更易接近,而这种彼此接近,一般又会让交往对象萌生亲切感,并更加互相体谅。

自己人,指的是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比较亲近的对象,大体是指那些和自己有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业缘、学缘和地缘关系,可以是兴趣、志向、利益和爱好,也可以是处于同一团体或者同一组织中。

在人际交往与认知中,人们常常存在一种倾向,也就是对自己比较亲近的对象会更乐意接近。所以,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要比一般人的好。这是因为,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对交往对象属于“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都会形成一种肯定式的心理定式,从而对交往对象表现得更加友好。而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人们更易发现与确认对方值得自己肯定与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反过来,这一切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原有的积极性评价。在此心理定式的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认知必定在其深度、广度、动机和效果上超过一般人之间的交往和认知。

巴顿将军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位统帅级的人物,不过“铁胆将军”的大名却比其顶头上司艾森豪威尔还要高,比其上司的上司马歇尔更高。拥有如此深厚和广阔的“群众基础”,要归功于他激励士兵奋勇杀敌的本领。他的这项本领可谓超乎寻常,让人啧啧称奇。巴顿很喜欢对士兵进行公开演讲,因为他很清楚,面对面地交流是联系士兵、保持信任与激发热情最有效的手段。

当时,大大小小的战前动员演讲数不胜数,每位将领都会,可是为什么巴顿的演讲能够获得那么好的效果呢?这是因为,除使用正确的激励因素外,他还非常到位地运用了“自己人”效应。

在著名心理学专家纳吉拉什维利看来,听众对宣传者的肯定态度对提高宣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听众要是对宣传者持反感态度,就会削弱宣传效果。根据新闻传播学里的受众心理理论,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倘若受众觉得传播者在很多方面和自己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便会将他在心理上定位为“自己人”。

在演讲中,深谙此道的巴顿是怎样做的呢?他并未顾及身为一个将军的威严形象,也没高高在上地摆架子,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士兵。这种低姿态,反而加强了士兵们对他的认同感,让士兵们在心理上感觉巴顿与自己在一起,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己人”效应可以使人们的沟通更加顺畅。要想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前提是你要把对方当作自己人,让对方感觉你是在为他着想,从而让对方把你也当作自己人。此外,你还要设法套个近乎,使双方处于平等地位,缩短心理差距,让双方都处在自己人的情境之中。另外,还要强调双方的一致性,让对方感觉你是“自己人”,这样一来,你提出的建议才会更易于被对方接受。

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帮助你快速走向成功。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参加实验的人分为4组,在4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是表扬组,每次工作之后就给予表扬与鼓励;第二组是受训组,每次工作之后就严加训斥;第三组是被忽视组,不进行评价,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与挨批评;第四组是控制组,让他们和前3组隔离,不给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前3组的工作成绩都比控制组优秀,表扬组与训斥组显然比忽视组优秀,而且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工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要优于不给予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生来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同样,每个人也都惧怕责难。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人类内心最渴望的就是被他人欣赏,所以我们要多夸奖他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富人、穷人、小偷还是警察,只要他们听见他人赞美自己的某个优点,他就肯定会尽全力去维护自己的这份美誉,生怕辜负了他人的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讨厌的人与事,责备与批评只会增加对方的怨恨与不满。要想改善这种状况,你不妨尝试赞美他人,也许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马克·吐温说过:“听到一句称赞,能使人陶醉两个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被别人认可。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赞美不但能够让人感到振奋,而且使人感觉被肯定。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是赞美高手,他们仅知赞美的重要,却不谙赞美的方法。让我们学会赞美吧!因为赞美是成功的砝码,赞美声中隐藏着许多你难以察觉的成功机会。

四、找到和对方有“共鸣”的话题

现在科技发达了,大家都听MP3、MP4,不过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收音机,收音机都是有频段的,只有拨到那个频段才会收到信息。你要听新闻,有新闻的频段;你要听音乐,有专门的音乐频段。你只有找到专门的频段,才能够听到你想要听的。

其实,在和大家交流时也是一样,每一个人也有相应的频段,只有进入了他认可或者说喜好的那个频段,进入他的范围,你才能够和他“来电”,我们和他们沟通、交流的时候,才会非常流畅或顺畅。那么,怎样才能够进入自己谈话对象的轨道或者频段呢?要想进入谈话对象的轨道或者频段,关键是要和对方“同步”。什么是同步?就是要和对方能够达到一种“共鸣”。你所说的话,对方乐意听、愿意听、这就是一种“共鸣”。

大家都知道,找对象的时候,首先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要有共同语言,如果没有共同语言,两个人在一块儿多别扭呀!和人交往的时候,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和人交流时,你得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发生共鸣,这样和对方的交谈才能够愉快进行。如果话题选择得好,可使人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处理得不好,便会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

不久前,老张出差住在一家旅店,一个先他入住的人悠闲地躺在床上欣赏电视节目。老张放下旅行包,稍稍洗了一下,冲了一杯浓茶,对那位先他而来的人说:

“师傅来了多久啦?”

“没多大一会儿呢。”

“听口音是北京人吧?”

“噢,保定的!”

“啊,保定是个好地方啊!我在读小学时就在《平原枪声》的连环画上知道了。三年前去了一趟保定,还特意到白洋淀玩了一次呢。白洋淀雁翔队的故事我可喜欢看了!”

听了这话,那位保定的客人马上来了兴趣,两人从白洋淀和雁翔队谈开了,那亲热劲儿,不知底细的人恐怕会以为他们是一道来的呢。他们从相识、交谈到最终的熟悉,就在于彼此间找到了“白洋淀”“雁翔队”这些双方的共同点。

寻找共同话题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不了解对方,因此同他人交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尽快熟悉对方,消除陌生。你可以设法在短时间里,通过敏锐的观察初步地了解他:他的发型,他的服饰,他的领带,他的烟盒、打火机,他随身带的提包,他说话时的声调及他的眼神,等等。这些都可以给你提供了解他的线索。如果他是屋子的主人,了解他便会有更多的依据:墙上挂的画,橱子里放的摆设,台板下的照片,书橱里的书,等等。这一切都会自然地向你袒露关于主人的情趣、爱好和修养的信息。

如果你事先就知道将要同一个陌生者见面,则在见面之前通过别人打听一下这位陌生者的情况,这对于就要开始的交谈是十分有利的。

有一位业务员去一家公司销售电脑的时候,偶然看到这位公司老总的书架上放着几本金融投资方面的书。这名业务员刚好对于金融投资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和这位老总聊起了投资的话题。结果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从股票聊到外汇,从保险聊到期货,聊人民币的增值,聊最佳的投资模式。结果,聊得都忘记了时间,直到中午的时候,这位老总才突然想起来,问这名业务员:“你销售的那个产品怎么样?”这名业务员立即抓住机会给他做了介绍。老总听完之后就说:“好的,没问题,咱们就签合同吧!”你看,和对方找到共同话题达到“共鸣”,让你也轻松,他也高兴,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要想和对方有“共鸣”,关键是找话题。

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写文章,有了好题目,往往会文思如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自如。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的余地,能探讨,好谈。

那么,怎么找到话题呢?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家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就能说个不停了,以至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二)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较好的效果。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达到由此及彼的联想。

(三)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在火车上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老兄是哪里人呀?”这就有了和对方“共鸣”的机会。

(四)问陌生人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扑克,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打扑克的情趣。如果你对扑克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投机;如你对扑克不太了解,那也正是个学习的机会,可静心倾听,适时提问。

(五)在缩短距离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时间内了解得多些,缩短彼此的距离,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来,才能够发生“共鸣”。要想谈得投机,就要在“故”字上面做文章,变“生”为“故”。交谈要有味道,要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就要有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要能够引起双方的“共鸣”。只有双方有了“共鸣”,才能够沟通得深入、愉快。其实只要双方留意,就不难发现彼此对某一问题有相同的观点,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有某一类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五、时机未到时保持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雄辩如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说话时机未到的时候保持沉默,有时候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时机未到时保持沉默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艺术,在商业活动中多听、少说,甚至不说,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反之,你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上是“火力侦察”。

在一家小公司同一家“巨无霸”公司的一场贸易谈判中,“巨无霸”公司的代表依仗自己的实力,滔滔不绝地向对方介绍情况,而小公司的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巨无霸”的代表讲完后,征求对方代表的意见,小公司的代表好像突然睡醒了一样,迷迷糊糊地对“巨无霸”的代表说:“哦,讲完了?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于是,第一轮会谈结束。几星期后,谈判重新开始,小公司的代表声称自己的技术人员没有搞懂对方的讲解,结果“巨无霸”的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谁知,讲完后小公司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再研究一下。”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次的会谈。过了几天后,第三次会谈小公司的代表还是一言不发,在谈判桌上故伎重演。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诉“巨无霸”,一旦有讨论结果立即通知对方。过了一段时间,“巨无霸”觉得这次合作已经没戏的时候,小公司的代表突然找上门来开始谈判,并且拿出了最后的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迫“巨无霸”,使其措手不及。最后,达成了这一项明显有利于小公司的协议。

这次小公司能够打败“巨无霸”,取得谈判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小公司的沉默。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保持沉默,使对手摸不着头脑,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时间研究对手的方案,给了对手措手不及的一击。

说话莫忘看时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未必得当。同样的一句话,在此说与在彼说的效果不一样。如果环境不相宜,时机未到,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其实何止在商业谈判,在生活中我们也要遵循这种“时机未到保持沉默”的作风。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也把缄口不言作为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沉默。那么,什么时候应该保持沉默,什么时候又应该及时出击呢?这个时机一定要把握好,不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了解情况的时候要保持沉默。

有时候,不了解对方的情况盲目地乱说,往往会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使自己遭受到莫大的损失。所以,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时,不要轻易地把话说出口,保持沉默是上策。

(二)自己做不了主的时候要保持沉默。

有时候,自己往往不能够做主,这时候也不能说。如果自己不慎把不该答应的事情答应下来了,到时候所有的问题只有自己来承担,所以这时候也要保持沉默。

(三)正在气头上的时候要保持沉默。

当你自己或他人的情绪正在气头上的时候最好闭口不谈,从长远来说这是有益的。如果你跟别人发生争吵,你们两个人的情绪都很激动,那就等以后你们都冷静下来,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的时候再安排时间交谈,只有在那个时候你们才能进行有实质意义的讨论而不是相互指责。

在战场上,盲目地出击有时候会落入对方的圈套。在和人家交谈时,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不了解情况,随口乱说,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所以,在张口说话之前,一定要注意了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

我们在与人交谈和交往中,应当尊重人,讲究语言美,而不是自以为是,出言不逊。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不要打听、干涉别人的隐私,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不要无事生非,捕风捉影,也不要东家长李家短。说话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听风就是雨,左右摇摆。如满嘴污言秽语,不但伤人,而且有损自身形象,迟早会被别人憎恨和报复。所以,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否则会祸从口出。

张华和刘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两人私底下无话不谈。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张华一高兴,嘴上便少了个“把门的”,笑着对大家讲了刘英暗恋班上某男生的事,而那位男生已经有了女朋友,而且当时也都在场,一时间,弄得刘英很尴尬,下不了台,气得哭着跑开了。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实际上,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同样要做到“三思而后说”。嘴上要有个把门的,想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时候,说话欠考虑往往会给我们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有一位下属去给他的领导祝寿,当着众人的面,他向领导祝词:“希望我们的蒋厂长将来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一席话说得蒋厂长脸色发青。原来蒋厂长的独子刚刚在车祸中去世,其妻子因为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没有再生的能力。而这位下属由于高兴,忘记了这个事儿。而蒋厂长却以为他故意嘲笑他断子绝孙,因此不顾贵宾云集,竟摔杯而去,弄得这位下属好不尴尬。

你看,这位下属就是因为说话之前不考虑,说错了话,结果就得罪了领导。由此看来,说话之前考虑3秒钟的确很重要了。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说话之前考虑3秒钟呢?其实这也很简单。

第一,加强学习,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决断能力。

第二,在要说话前,不要急着说出来,先把想说的话考虑一下再说出去。想问题的时候周到、细心点就行了。

第三,回答时说话的语速要慢,但你的大脑要转得快。这样就可以给别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了。

第四,在你脑海里面的话要冲出来的时候做3次深呼吸,这时候你的情绪会稳定,然后再考虑自己要说的话。

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说。在行动之前要仔细考虑好所有的情况,才能够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在说话之前也要仔细考虑好,才能够起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

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糊涂术。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往往是掉落一根针都能听见的寂静。

过去,心理学家常常认为人们应该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沉默不是无奈,更不是软弱。有时候,不说比说更有威力。

狭义的沉默是指一言不发、缄口不语。广义的沉默还包括不通过言语,而是运用目光、神态、表情、动作等,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沉默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沉默可以避免冲突升级;第二,沉默可以做暗示性表态。

古时候,有个农民牵着一匹马到外地去。中午走到一家客栈用餐,他把马拴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这时一个商人骑着一匹马过来,将马也拴在了这棵树上。农民见了忙说:“请不要把你的马拴在这棵树上,我的马还没有被驯服,它会踢死你的马。”但那商人不听,拴上马后便进了客栈。

一会儿,他们听到马的嘶叫声,两人急忙跑出来看,商人的马已被踢死了。商人拽住农民就去见县官,要农民赔马。县官向农民提出了许多问题,农民却装作没听见似的,一字不答。

县官转而对商人说:“他是个哑巴,叫我怎么判?”商人惊讶地说:“我刚才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说话呢。”县官接着问商人:“他刚才说了什么?”商人把刚才拴马时农民对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县官听后说:“这样看来是你无理了,因为他事先曾警告过你。因此,他不应该赔偿你的马。”

这时农民开了口,他告诉县官:“我之所以不回答问话,是想让商人自己把事情的全部经过讲清楚,这样,不是更容易弄清楚谁是谁非吗?”

沉默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日常交际中,遇到难以说清是非的问题时,你不妨也像这位农民一样,以无言应对喧哗,这会产生比硬碰硬更大的震慑力量。

怎样训练与人说话

一、说话需要胆量

胆量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从天而降,就像庄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它也需要不断磨炼。有人曾对丘吉尔的口才进行各种分析,他的儿子却一语中的:“我的父亲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用在写演讲稿和背诵演讲稿上了。”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演说家!毫无疑问,丘吉尔被誉为“世纪的演说家”是当之无愧的,但人们可能忘了,他原先讲话结巴,口齿不清,根本就不是当演说家的材料。他本人身高约五英尺半(约1.65米),没有堂堂的仪表和风度,他那难听的叫喊声又不像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或是马丁·路德·金那样洪亮。丘吉尔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他曾经在最初的一次演讲中,讲了一半便垮下来了……然而,他并不为此而自卑,从此一蹶不振、畏畏缩缩,认为自己就不是这块儿料,而是主动勤加练习,经验和胆量都大大增加了,他终于成了举世皆知的雄辩的演说家。

英国的现代主义戏剧家萧伯纳才华杰出,并且以幽默的演讲才能著称于世,显示了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但是,在他年轻时,胆子却很小,羞于见人。初到伦敦,上朋友家做客,他总是先在人家门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良久,却不敢直接去按门铃。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学会的辩论会,他在会上怀着一颗非常紧张的心站了起来,做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当他讲完时,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喝倒彩和讥笑。这次下来,萧伯纳感到蒙受了莫大的耻辱。但是,萧伯纳并没有从此逃避在公开场合演讲,而是化自卑为动力,化弱点为长处,鼓足勇气,面对挑战。他越挫越勇,拿出超人的毅力,参加了许多社团辩论,并且在社团辩论中总是参与发言,据理力争。他每星期都找机会当众公开演讲,在市场、在教堂、在公园、在码头,无论是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还是寥寥无几的听众,都慷慨陈词。终于,萧伯纳成了一名世界级的演说家。

面对陌生的事物或人,我们总是很容易退缩、害怕。想要让自己能大胆表达,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习惯开口说话,怎么样让自己习惯开口说话呢?在任何场合,你都应该积极把握或创造与人交谈的机会,试着与他人闲聊、寒暄、攀谈,说话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成了习惯,胆怯就会逐渐消失。

成功的推销员、演说家,并非一开始就对说话习以为常,无所畏惧。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很可能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才建立起说话的勇气;著名的演说家也是从无数次演讲经验中才掌握演讲的技巧,能赢得满堂彩。第一次的尝试总是比较艰难,但是一回生二回熟,熟悉之后就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

如果一个人能抓住机会努力练习口才,那他说话的胆量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训练。练习的机会很多,而且方便省事。我们每天都要见人,都要说话,机会随处可见。

家庭是练习口才的第一个场所。家庭中不免会有些经济收支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卫生保健问题、饮食起居问题,你平时能就这些问题与你的妻子好好谈一谈吗?如果你能时常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或帮助她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难,那说明你的口才练习有了明显进步。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组成的,男女间的相互交往、夫妻间的良好相处,都是练习口才的极好途径。同时,从和自己最熟悉的人开始练习,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这样很方便训练说话的胆量。

广结良友,与朋友频繁往来,是练习口才的又一途径。我们的朋友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处于不同的年龄,属于不同的阶层,从事不同的工作,因而与他们相处时会遇到一些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小张近日要结婚;老李的儿子考取了大学;阿王的小商店近几个月没什么起色;某某家中昨晚被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快乐和苦恼、失败与成功。如果想练习好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的说话胆量,就最好去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好好找他们谈谈,尽量想出如何帮助、开导、启发他们的谈话内容来。

这样,无形之中,你拥有的朋友,你了解的谈话内容,都会渐渐地增多起来,你说话的胆量也会渐渐大起来。

在陌生人聚会的场合也可以训练说话的胆量。每个人都免不了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果我们参加的社交活动是陌生者的聚会,又要我们尽量去寻找与人说话的机会,那可以说是训练说话胆量的绝佳机会。在这种陌生者聚会的场合,我们想与人说话的机会和方法很多。大家相聚时,不外乎出现两种情形:一是有的人在交谈,而有的人却孤零零地待在一边;二是大家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交谈。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有人也像自己一样孤孤单单地坐在某个角落,那么就大胆地走上前去向对方介绍自己。打完招呼后,可由天气等无关紧要的话题说起,逐渐加大话题深度。这时候,除了某些特殊原因之外,对方多半是欢迎我们的。如果在这种陌生人聚会的场所多锻炼几次,下次再碰到陌生人,也就不至于生疏和胆怯了。只要自己愿意主动开口,并掌握好说话的有效时机和方法,就一定不会被拒绝,这也无疑是对你下一次主动出击的最大鼓励。

总之,胆子是练出来的,要想拥有好的口才,就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只有不懈地锻炼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说话需要克服恐惧

不少人在众多的人面前说话时感到非常害怕,我们经常听到他们这样说:

“我听过许多报告,多数报告都有答疑的时间。即使我坐在听众中间,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但每当我考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的心就怦怦地跳个不停,整个胳膊感觉像木棍一样,连举手都很困难。”

“我的老师在每堂课上都喜欢提问。无论何时被叫到,我都会口干舌燥。如果是一对一闲谈,我能感觉好一点,但仍然紧张。我不愿说蠢话或去表达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

“没有比求职更糟的了。我花了6个月来找工作,真是令人痛苦。在等待会见时,我总是冒冷汗,额头布满汗珠,衬衫贴在了后背上,还没进办公室就这副样子了。”

是什么使这些恐惧落在我们的身上?为什么要担心呢?简单来说,我们大家都想获得尊重,希望招人喜爱。具体来讲,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不想献丑。这些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知道我的缺点;而一旦在众人面前说话,自己的粗浅根底、拙劣看法都会暴露出来。那么从此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说话更稳妥。

不过,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一想,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能充分发挥无遗吗?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有时会以较低的水平来评价你。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全力发挥,诚诚恳恳地把话说出来,不必踮高足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

同时,现代社会的个体人具有高度的社会化特点,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绝对免不了要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接触,而说话则是人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可想而知,一个不想说话的人肯定会为现代社会所不容,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事实证明,就连聋哑人也需要用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来进行交际。

第二种,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像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以会感到惊慌。

有的人是因为先天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想后。

此外,还有一些教育不当的因素。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心跳、腼腆,久而久之,便导致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的结果。对此,家长和学校应给予正确指导,鼓励青少年大胆、真实、自然地表现自己。

对怯场心理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美国演讲学家查尔斯R·格鲁内尔提出了“自我形象受威胁”论。

“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的、社会的、性别的、职业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行演讲时,就把自我形象暴露在公众面前。由于担心自我形象会因为演讲而被毁坏,就产生了窘迫不安的怯场心理。例如:1969年,两位从事演讲学研究的教授在纽约开会,当他们向大会报告论文时,因为怯场而晕倒。“自我形象受威胁”论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两位教授的职业自我形象在诸多同行面前受到了严重威胁。

恐惧或忧虑会阻碍我们对说话的尝试。有时保持安静较容易,退缩在“壳”里可以掩饰自己的软弱。但是,那就意味着我们将错过无数次张口说话的机会,我们的观点将不被注意,我们的力量将得不到认可。

做下面这个诊断式测验,来找出恐惧在何处阻碍了你的说话。诊断性自我测试,用“是”或“不是”回答下面5个问题。

(1)单独出席聚会你会感到局促不安吗?

(2)你愿意表达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吗?

(3)你在拒绝你的朋友要求你做某事时感到困难吗?

(4)你对洽谈购买价格或合同感到不情愿吗?

(5)你在给别人打电话时总是避免要求什么吗?

只要我们看清自己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科学地分析它,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好怕的。随着你自信程度的增加,你的说话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三、说话要自信

当众说话,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你这次讲话能否出色与成功。说话时保持自信是需要在生活中每时每刻训练的。如果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得体的着装仍然无法带给你足够的自信,那就需要更多的自我表现了。

以下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多加练习,直到自信流露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为止。通常失败感和沮丧感是由于受到打击或害怕承担风险所导致的。而人性中普遍存在着冒险的“动力”本能,在正确发挥作用时,它能驱使我们信赖自己,并利用机会发挥我们自己的创造潜力。

有的人不能坦率面对自己的弱点,所以一个不愿意亲自试一试的人只好拿别的东西当赌注,一个不愿意勇敢地行动的人则往往靠酒杯来壮胆。此时唤醒自己内心的信心和勇气就是人的自然本能。记住,当你认同自己的专业能力、聪明智慧时,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一)练习大胆表现自我。

把自信心视为肌肉,需要定时、持之以恒地锻炼,如果稍有懈怠,它很快就会松弛。和不期而遇的人进行一对一交谈,是很好的开始,从和水电工、超市收银员接触开始吧!

(二)想象自己是完美的化身。

这是许多名模、著名演员在表演之前惯用的伎俩,同样适用于职场。面对大客户或提案,先静坐,在心中默想曾有的愉悦感觉,比如曾经聆听的悠扬乐章,愈具体效果愈好。

(三)说话时语气要坚定。

很多人说话时都犯过过于急促的错误,说话的诀窍在于音量适当、语调平稳、速度不缓不急,此举显示你对说话的内容信心十足。利用呼吸换气时断句,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嗯”“啊”等语病,内容显得流畅有条理。切忌以疑问句结束陈述事实的语句,以免影响语气的坚定。

(四)仿效偶像。

习你所仰慕的人具有的美好特质,可以是影星,也可以是政治家或外交家,只要她具备你所希望拥有的特质,均可模仿。

(五)以得体的装扮来加深留给他人的印象。

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的服装、发型、化妆,甚至香味,来展现你完美精确的专业形象。特别在颜色上要多注意,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语言,可以善加运用。深色系代表权威信赖,亮色系则引人注目,暖色系则传达温柔且易于亲近的信息。如果你想增加自信与亲和力,不妨选择深色服装,搭配浅色丝巾或围巾等。切忌穿过于暴露或大胆的服装,例如紧身短裙或V领低胸上衣,不仅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也会使你因怕穿着走光而分心。

(六)以拥有者的态度走入每间屋子。

走路的姿态常不自觉地泄露你的秘密。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仿佛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想象你拥有这个空间,当你举步时,回想过去曾自信的感觉。

(七)向你的焦虑妥协。

掌握害怕的根源。害怕时会有生理反应——冒冷汗或呼吸急促。当你知道所有可能会有的征兆时,就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小技巧克服它。

(八)要准备犯几个小错误。

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有时可能要稍微受一些痛苦,但不要自轻自贱。如果有把握之后再去行动,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你在行动时随时都可能犯错误,你所做的决定也难免失误,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追求的目标。你每天都必须有勇气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和受屈辱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你一向前走就可以矫正前进的方向。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实际上有多勇敢。事实上,很多潜在的英雄一生都是在对自我的不信任中度过的。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潜在的能量,那将有助于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甚至是克服巨大危机的自信心。记住,你有这种能量,但若不付诸行动,不给它们释放出来为你服务的机会,你永远不会发现这些能量。

(九)处理“小事情”也要鼓足勇气,采取大胆的行动。

不要等到出现重大危机时再去当大英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勇气。在小事情上锻炼勇气,才能培养出在更重大的场合勇敢地行动的力量和才能。

(十)以恰当的态度接受恭维。

大部分女性都有所谓的女性自我贬抑倾向,总是习惯性地将别人的赞美向外推拒,如此一来,很容易将自己由主动参与转换成被动接受,这是很不明智的。下次当有人恭维你时,记得以“谢谢”来代替“你太客气了”或“那其实很简单”这类的客套语,太谦虚也会有损你的自信。

四、正确认识自己的说话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如果想不断树立自己说话的信心和增强自己说话的魅力,真正做到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认真检查并评价自己的说话能力,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并非对谈话之事一窍不通,但是,一般的人也不能说是很会说话、很会驾驭语言的人。尽管大家或多或少有些长处,懂得些谈话的常识与方式,但很难说有多少普通人去郑重其事地、科学地分析、研究过它。所以,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在某些场合不敢说话的毛病。

对于那些平时不敢说话的人,随时随地都有训练说话胆量的机会。下面20个问题将帮你分析自己的说话能力。

(1)我的声调是否悦耳?

(2)我是否口齿不清?

(3)我是否喜欢与他人发生争执?

(4)我是否狼狈地看到自己的话使人产生反感情绪?

(5)我是否在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只有再三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呢?

(6)我是否见了别人就觉得好像无话可说?

(7)我是否常常被人认为“固执”呢?

(8)我是否常常忘记他人的姓名?

(9)我是否常用一些不太文雅的俗语?

(10)我是否在某些人面前就有很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呢?

(11)我是否能运用不同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同一个问题?

(12)我是否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谈话题材?

(13)我是否常说些别人禁忌的话?

(14)我是否在说话中不注意尊老敬贤?

(15)我是否未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

(16)我是否根据别人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17)我是否不能引起别人发言的兴趣?

(18)我是否能使谈话很顺利地进行而不中断?

(19)我是否能够很自然地改变谈话题材?

(20)我是否不知道在何处结束我的谈话?

此外,如果说你真有诚心解决自己不敢说话、说话胆小的问题,不妨按照如下方法坚持练习3个月,其说话胆量便可得到惊人的提高。

用一个笔记本逐项地记下上面的每一个问题,并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如实记录下来。例如:找出你自己在别人面前不敢说话的原因,再仔细想一想,记下自己跟别人说话时的情形,然后记下自己认为应该最先要改进哪一项。若说话者照此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做下去,一边看笔记本,一边研究自己的情况;然后看笔记本中讲的20个问题能否解决,再把自己的经验所得记在笔记本上,最后就功到自然成了。

认真分析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说话能力,有利于说话者看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扬长避短、增强信心,迅速提高自己的说话信心,增强自己的语言魅力。

五、口才需要勤奋

口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绝不会从天而降。就像庄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口才也需要培养。先天不足后天补,是完全做得到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和99%汗水的结晶。在实践中磨炼口才,以坚强的意志作为通向成功的基石,用汗水浇灌成功的花朵,勤奋的苦练加上技巧,一定会取得成功。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士说过:“我们只是半醒着。我们仅仅在使用我们体力和智力的一小部分。说得明白一点,人类就是一直这样画地为牢,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人具有各种力量,但往往未加发挥。”这些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却对这些力量置若罔闻,真是太可惜了!

有的人想练习口才,但苦于找不到机会,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路就在脚下。练习口才的机会处处都有,我们每天都要见人,都要说话,千万不要以为日常的说话不需要什么口才。其实,练习口才的人应该把每一句话都说好。口才好的人一开口就能说上一句好话、一句动听的话。这恰如练习书法的人一样,必须首先练好每一个字。一个书法好的人,一动笔就能把一个字写好。所以,我们决不能轻视那些日常生活对话。就是这些极简单的日常对话,口才好的人和口才不好的人说起来都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哼”一声也迥然有异。

面对陌生的事物,我们很容易害怕退缩。想让自己能够流利地表达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习惯开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练习才会进步,说话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无法自在地与陌生人交谈,那你可以尝试鼓起勇气和超市店员或不太熟识的邻居说声“你好”,你就会发觉自己越来越习惯面对陌生人发言了。

所以,在任何场合,你都要积极把握和别人交谈的机会,试着与他人闲聊、寒暄,从中学习说话技巧,建立自信。

说话的机会随处皆是,如果有可能,你不妨参加一个社会组织,志愿担任需要你讲话的职务。在公众聚会里,你要勇敢地站起身来,使自己出个头,哪怕是附议也好。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千万别去忝陪末座,而要洒脱一些。另外,还应当参加相应的团体活动,并活跃地参加各种聚会。我们只要多留心我们周围的事情便会发现,没有哪种商业、社交、政治,甚至邻里间的活动是你不能举步向前、开口说话的。如果我们不主动地开口说话,并且不抓住一切机会不停地说,我们永远不会有进步,也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进步。

说明要求他人应做的事,其实是指示对方改正的方向,让对方从另一个角度来接受批评的内容。一位车间主任批评一位青年工人说:“你最近比较散漫。”青年工人听了手足无措,并不清楚。车间主任该说清楚是指上班迟到,还是指没有参加技能培训等。

另外,为提高批评的效率,应该“不说我们不满意的,只说我们赞成的”,这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位刚刚搬到新宿舍区的青年人向居民委员会的主任提意见,抱怨这儿摩托车保管站的服务人员态度太差劲。这位主任及时地把意见转告给了保管站的保管员。几天以后,这位青年人又送摩托车到保管站,保管员笑脸迎接,主动把他的摩托车安放好,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使这位青年大为感动。事后他才知道,居委会主任向保管员说:“新来的青年人对你的服务特别满意,还要感谢你。”秘密就是这样。

“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着重的是‘正’,而不是‘误’。”这是英国18世纪著名评论家约瑟·亚迪森的名言。

“你懂得我的意思吗?”批评人的话语,一定要让受批评者听懂,否则只是对牛弹琴。常常听到夫妻俩之间的埋怨:“我们俩总合不到一块儿。”这句最普通的埋怨话,可能被对方误认为是要“离婚”。

如果要求证对方是否听懂了你的意思,最简便的方式就是问一问:“你懂我的意思吗?”然后听听对方口中说出来的是否是你的本意。可惜大多数人忽略了这一点。问一问对方是否同意你的看法,也是批评别人时可以采取的沟通方式之一。能开口问,起码排除了对方沉默、生闷气的可能。如能坦然地提出异议,解决问题就有希望了。因为能明白对方还有哪些问题未想通,或自己有什么讲得不准确的,可以做更深一层次的探讨。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有效的语速训练方法。

(一)朗读。

经常朗读可以使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空余时间,找一篇优美的散文或者演讲稿,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朗读。力求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把每个字音都完整地发出来,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语速过快的人尽量刻意放慢速度,语速过慢的人注意提高速度。

这种训练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的约束,只要手头有一篇文章就可以练习。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些“听众”,让他们帮你挑出毛病,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有目的地进行练习。没有听众的话,你还可以用录音机把你朗读的内容录下来,然后自己反复听,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改进。

(二)交流。

平时多和别人交流,运用一切说话的机会锻炼语速。在与家人聊天、和同事谈论工作的时候,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语速,可以保持适中的速度,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慢慢养成适当的说话速度。

(三)听广播。

多听广播,吸取别人的经验,也可以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说话水平。尤其要多听听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他们吐字非常清晰,语速适中,能把信息顺畅地传递给我们。不妨模仿你最喜欢的播音员,以他的标准要求自己,相信你的说话水平会大幅提高。

成功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口才能力不断提高,需要长期的磨炼。

说话的技巧

一、说话要注意场合

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说话要顾及场合,否则再好的话题,再优美的话语,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试想,如果你在跟朋友谈心时,像做报告那样拿腔拿调;或是在肃穆的葬礼上,像相声演员那样讲出通篇幽默的哀悼词,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所以,“话随境迁”的艺术,最应重视的就是说话的场合。

例如:在婚宴场合,你就不要谈令人丧气的话题;在别人悲痛的时候,切忌谈逗乐的话题;当众做演说、做报告时,应当讲严肃的话题,而且中心思想要明确;如果是聊天,则可以不断转换话题。

从话语形式上来说,说话一般要求语句完整、符合语法规范,但在特定场合,却需要用组织结构特殊的话语来传递信息。比如,当前面路口遇到红灯而汽车司机仍未减速时,旁边的人只需提醒:“红灯!”司机便会立即做出减速、刹车的反应。此时若旁边的人说出这样一句结构完整的话:“前面是红灯,这是不准前行的信号。你应当减速停车,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安全。”别人一定会认为这个人头脑有问题。

此外,语音的纯、杂也可依具体场合加以调整。比如,一位学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讲学,在适当的时候说出一两句地道的当地方言,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个年轻人长得眉清目秀,可就是不会说话。朋友结婚,他前去祝贺,喜宴上他慷慨陈词:“凭咱哥们交情,下次你再结婚我还来喝酒。”满座人面面相觑,朋友哭笑不得,他却浑然不觉。因为他说话不合时宜,所以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的事情都不欢迎他。有好心人背后开导他,要他说话要注意场合,多说主人爱听的吉利话,别说人家忌讳的话,他才幡然醒悟。

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谈话双方对于话题的选择与理解、某个观念的形成与改变、谈话的心理反应以及交谈结果,无不与场合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谈话时你必须考虑场合影响,有意识地巧妙利用场合效应。

二、说话要迂回、含蓄

在人际交往或商业谈判中,迂回沟通战术是最有效、最有人情味儿的沟通方式,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在生活中,有很多尴尬的事情会不期而至,如果你采用直接沟通的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这个时候,你不妨使用迂回沟通的方式旁敲侧击,含蓄地点明对方,这样既能化解问题,又可以保住对方的颜面。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曼莎小姐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男顾客,他虽然穿着整齐干净,看上去很有修养,但很明显,这也是一个遭受失业打击的不幸的人。此时,店里只有曼莎一个人,其他几名售货员刚刚出去。

曼莎和男子打招呼时,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从曼莎的脸上慌忙躲闪开,仿佛在说:“你不用理我,我只是来看看。”

这时电话铃响了,曼莎忙去接电话,但不小心将摆在柜台上的盘子碰翻了,盘中6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掉在了地上。曼莎慌忙弯腰去捡,捡回了5枚以后,她却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了。当她抬起头时,看到那位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明白了那第六枚戒指在哪里。

当男子即将推门离开时,曼莎礼貌地说:“等一下,先生。”男子转过身来,两个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曼莎的心在狂跳不止,她想:“他身上会不会有枪或是匕首呢?我该怎么办?”

“什么事?”男子终于开口了。

曼莎鼓足勇气说:“先生,今天是我第一次上班,你知道,现在找份工作多么不容易,您能不能……”男子用极不自然的眼光注视着她,过了好一阵子,一丝微笑在他脸上浮现出来。

“是的,的确如此。”男子回答,“我敢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很出色。”

男子向她走去,并把手伸给她,说:“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曼莎忙不迭地点头。两人紧紧地握了握手,然后男子就转身走出了店门。这时,曼莎转身走回柜台,把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很多时候,迂回沟通可以扭转乾坤。通常而言,在遇到窃贼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报警或大声喊人抓贼,但上文中的曼莎并没有这么做。理解、宽容,以人心打动人心,用迂回战术与偷盗者进行沟通,聪明善良的曼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在人际交往和商业谈判中,迂回沟通战术是最有效、最人性化的沟通方式,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有些话不能直言,你就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你就要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有时搞不清对方的用意,你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为了使对方放松警惕,你就得“顾左右而言他”。唯有如此,你才能确保事情朝你预想中的方向顺利发展。

三、说话要让别人听懂

说话追求含蓄本没错,但若没让对方听懂就错了。说话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和感情,只有让对方听懂你在说什么,你的话才有意义。

有些人说话过分含蓄,总留有弦外之音,对方听懂了还好,若是没听懂,不但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古往今来,因为会错意而造成的误会太多了,甚至破财丢命的也大有人在。

曹操被董卓追杀,得陈宫相救逃到了成皋,由于天色晚了,就准备到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去借宿。吕伯奢见到故人之子十分高兴,准备杀猪款待曹、陈二人。不想,其家人在磨刀时说了一句“缚而杀之,何如?”就惹出了滔天大祸。本来吕伯奢的家人是要“缚猪”而杀,曹操却以为是要“缚他”而杀,结果吕伯奢一家九口全部命丧黄泉。说曹操生性多疑不假,但如果说惨剧是由弦外之音引起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反对。

不得不承认,在人际交往中,很多误会都是由这种弦外之音造成的。发现问题不是终点,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俗话说得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何避免弦外之音呢?以下方法值得你一试。

(一)所说的话要精。

有什么说什么,紧紧围绕你的目的说话。如果你没话找话,难保不会给自己找出一大堆麻烦来。

(二)用词要尽量准确。

不要用有歧义的词或者句子,即使有些时候多费点口舌,稍微啰唆一点,也不要用别的话语代替。

(三)外出工作或与外人打交道时,尽量说普通话。

方言土语外人不容易听懂,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误解。当然,你的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要很高,只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别人能够清楚地领会你的意思就足够了。

(四)不要对别人的口误斤斤计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说话办事的时候,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如果你计较别人,别人也必定会跟你过不去。反过来,如果你总是宽宏大量,别人也会给你方便。

(五)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周围的人如果信赖你、尊重你,即使有些时候你说了一些容易产生弦外之音的话,也没什么关系,大家都不会往坏处想。

(六)不在背后批评人,说别人的坏话。

如果你对甲说乙的坏话,甲很可能认为你在乙的面前也会说他的坏话。况且,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你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四、说话要注意表达方式

在和被媒体誉为“中国当今李小龙”的四川天星影视艺术学院院长陈天星先生一起交流时,我不经意地一句话却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因为他的人生就是这么过来的。后来他的电影作品《双节棍》荣获第五届德国科隆电影节组委会大奖,在获奖时他把这句话作为获奖感言,这句话就是: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是由他自己的表现来决定的。

得体的说话方式,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与人交往时,你说话的内容是否得当固然重要,但是别人对你的品评如何,你给别人印象的好坏,都是由你的表达方式决定的。

西楚霸王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而且性格残暴。每当他攻下一座城池,就会把全城的人都杀掉。

有一次,他率兵攻下了外黄城后,下令把城里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这时,有一个少年说是项羽的儿子,要来拜见项羽。项羽听说此事,甚感惊异,接见了这名少年,问:“你怎么敢冒充我的儿子?难道你不怕死吗?”

少年说:“大王是人民的父母,小人就是大王的儿子,父母是不会杀死自己的孩子的。”

项羽是个爱听赞美之词的人,见这少年年纪不大,说话却讨人喜欢,就示意他接着讲下去。少年神色镇定地说:“外黄城百姓突遭彭越攻袭,无奈投降。今大王赶走彭越,百姓感恩戴德。现在有谣言说,大王要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我认为为了笼络人心,大王不应该下这样的命令。”

项羽说:“你若能说出理由,我就不会这样做。”少年严肃地说:“彭越守城士兵众多,但他不得人心,才连夜逃走。今彭越一走,百姓立即开城门迎接大王,可见大王深得人心。如果大王不撤销命令,其他城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会拼死抵抗,于大局不利。”

项羽考虑了一会儿,认为这名少年说得确实有道理,于是撤销了命令,并重重地赏赐了这名少年。

一个少年竟能说服西楚霸王,挽救外黄城数万民众的生命,凭借的是他得体的表达方式。如果他不讲究表达的方式,换来的只能是死。

得体的表达方式,会让社交变得更加容易,所以,你在与人沟通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找到对方的谈话兴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要想与对方的沟通顺利进行下去,最重要的一点是双方有可交谈的话题。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要先与对方建立沟通,从对方的兴趣入手。

(二)多赞美他人。

每个人都愿意得到他人的称赞,所以你不妨多用恭维之词,少说教训的话语,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博得对方的好感,为以后顺利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说话应该多说好话

有些话不是不能说,而是没必要的不要说。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可见,话多的人不一定是有智慧的表现。在人际沟通中,你要学会话到嘴边留半句,让他人也有讲话的机会。

说话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营造良好的气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一时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某公司成立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为了表示对公司员工的感谢,公司特意邀请了员工及其家属参加晚会。这时,一位男士正在台上引吭高歌。小黄为了找话题,就对他身边的同事说:“这人是谁啊?唱得这么难听还敢上台?”

“哦,他是我丈夫。”同事回答。

“真不好意思,其实他嗓音挺不错的,主要是这歌写得不好。”小黄连忙道歉。

“这歌是我写的。”同事说完就走了。

从这以后,那位同事和小黄的关系就有些淡漠了。而且,事后小黄发现,其他同事也开始有意回避自己。小黄的处境变得有些尴尬,最后只好辞职。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口不择言的危害性有多大。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弄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有些话不是不能说,而是没必要的不要说。这不是说话不诚实,更不是狡猾,而是一种社交技巧。

六、说话应该善于察言观色

只要讲话就要察言观色,演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活动。

与人交谈要善于观察,尽可能用眼睛捕捉到一些与对方深入交谈的信息。

了解听者的心理,是掌握说话技巧的基础。只有在了解听者心理的基础上,你才会懂得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能够打动听者的心,使听者产生共鸣。

人的心理变化不定,较难把握,但在有些场合,人内心的想法又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外露。如果你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了。比如,你在讲话时如果听者发出欷声,那说明他们不爱听那些话;如果听者的双眼注视着你,说明你讲话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说明他可能有着急的事情要办,但又出于礼貌而不好意思离开……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蛛丝马迹。

战国时,一次魏文侯和一班士大夫在闲谈。魏文侯问他们:“你们看我是怎样的一位国君?”许多人都答道:“您是仁厚的国君。”可一位叫翟黄的人却回答:“您不是仁厚的国君。”魏文侯追问:“何以见得?”翟黄答道:“您攻下了中山之后,不拿来分封给兄弟,却封给了自己的长子,这显然出于自私的目的,所以您并不仁厚。”

翟黄一席话说得魏文侯恼羞成怒,立刻命人将翟黄赶了出去。魏文侯不甘心,他又接着问任痤:“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国君?”任痤答道:“您的确是位仁厚之君。”魏文侯更加疑惑了,任痤说:“我听说过,凡是仁厚的国君,其臣子一定刚正不阿、敢说真话,刚才翟黄的一番话绝不是阿谀奉承。因此,我知道他的君主是位宽厚的人。”魏文侯听了,觉得言之有理,连声说:“不错,不错。”于是,立即让人把翟黄请了回来,而且拜他为上卿。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任痤的机智聪慧,他抓住了魏文侯愿意被人尊为仁厚之君的这种心理,并因此化解了魏文侯和翟黄之间的矛盾。

七、构建双向性的沟通氛围

一个好的交流者必定是一个好的提问者,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你在把球打出去的同时还能让对方打回来,这样一来一往,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成功的交流。

交流永远是需要双方互动的,如果只有一个人说话,永远都称不上是交流,更谈不上是有意义的沟通。有效地互动,你一言我一语,才是交谈成功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效地与人互动呢?其实,会问问题,能打开别人的话匣子,就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你既想让别人开口,又想让自己掌握和控制谈话,那么就要学会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交谈,使双方的表达更加顺畅。一个得体恰当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对方积极的回应和愉悦的情绪。

张先生在一次聚会上碰到了年轻的护士向丽丽,对她一见倾心,于是主动与她攀谈。他说:“丽丽,你觉得医院和诊所的医疗水平有多大差距?”

向丽丽顿时不知该怎样回答,只好尴尬地说:“哦,还真说不好。”而后,立刻找机会走到了人群的另一边,让张先生郁闷不已。

张先生的问题在于问话实在是太过严肃了。这样的问题让向丽丽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回答,在初次见面时,一般人不会有这样的耐心去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张先生如果换一种方式,放弃谈论什么医院和诊所的复杂问题,而是这样开口:“听说护士都喜欢医生,这是真的吗?”向丽丽也许就会笑着回答:“你是听谁说的?这可不一定啊。”她甚至会觉得张先生很有趣,从而对其多加关注。

这样交谈,才称得上有效的互动,并在互动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向丽丽也就不会觉得这个人太过严肃而转身走开了。

上面这个例子生动地告诉我们,交流要掌握分寸和技巧,不合时宜的提问会引起对方的厌烦;不合适的问题也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一个好的交流者必定是一个好的提问者。

沟通的故事

有效沟通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以下一些简洁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可能比一些沟通专家所著的专业文章对你更具有震撼作用和启发意义。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了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听话不要听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得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有个故事说,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他将一根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而第二个金人的稻草是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的,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里,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第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颗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侵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他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颗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了一颗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生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有一个人因为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动车代步。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朋友的新婚妻子因为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动车来到约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什么你们骑电动车来?”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地回答:“我们骑电动车,因为我想抱着他。”

下面,让我们结合几个小故事来看看沟通的技巧。

公主的月亮

一个小公主病了,她娇憨地告诉国王,如果她能拥有月亮,病就会好。国王立刻召集全国的聪明智士,要他们想办法拿月亮。

总理大臣说:“它远在35000里外,比公主的房间还大,而且是由熔化的铜所做成的。”

魔法师说:“它有15万里远,用绿奶酪做的,而且整整是皇宫的两倍大。”

数学家说:“月亮远在3万里外,又圆又平像个钱币,有半个王国大,还被粘在天上,不可能有人能拿下它。”

国王又烦又气,只好叫宫廷小丑来弹琴给他解闷。小丑问明一切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如果这些有学问的人说得都对,那么月亮的大小一定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大、不一样远。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弄清楚小公主心目中的月亮到底有多大、多远。

于是,小丑到公主房里探望公主,并顺口问公主:“月亮有多大?”“大概比我拇指的指甲小一点吧!因为我只要把拇指的指甲对着月亮就可以把它遮住了。”公主说。“那么有多远呢?”“不会比窗外的那棵大树高!因为有时候它会卡在树梢间。”

“用什么做的呢?”“当然是金子!”公主斩钉截铁地回答。

比拇指指甲还要小,比树还要矮,用金子做的月亮当然容易拿啦!小丑立刻找金匠打了个小月亮,穿上金链子,给公主当项链。公主好高兴,第二天病就好了。

说明:人们较少关注顾客的真实需求,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结果不论多么努力,效果总是不好。而沟通才是掌握顾客心理的最好方法。另外,选择好沟通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沟通内容选择好了,才能直入主题,简洁高效。

应万变的能力

鸟儿们聚在一起推举它们的国王。孔雀说它最漂亮,应该由它当。所有鸟儿都赞成,只有穴鸟不以为然地说:“当你统治鸟国的时候,如果有老鹰来追赶我们,你如何救我们呢?”孔雀哑口无言。

说明:沟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到任何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否则,很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4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却标价800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8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它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为什么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说明:只有找准了沟通对象,才能取得沟通成功,否则再努力也是白搭。比如说,推销一件产品,无论你跟前台小姐谈得多么愉快,可能都很难把产品推销给公司。只有找到有效的沟通对象,找到能做出决定的人,才是沟通的捷径。

保险业务员

在一部电影中,张曼玉扮演一位保险业务员,好不容易见到目标客户,谁知对方却给了她一枚硬币,说是给她回家的路费。当时她很生气,在她扭头要走的一瞬间,她看到客户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小孩的头像。于是,她对头像深鞠一躬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了。”客户大为惊讶,忙问究竟,于是头一单生意就这样谈成了。原来这个客户最爱护他的儿子,所以把儿子的画挂在办公室里天天看。

说明:沟通的切入点很重要。这需要我们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找准对方关心的事情,消除其抗拒心理,从而调动对方的参与程度,增加成功沟通的概率。

秀才买柴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走了。

说明: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是沟通成功的保障。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完全从技术的角度向消费者讲解产品的好处,我想效果一定不会好。

推销梳子的故事

有一个单位招聘业务员,由于公司待遇很好,所以很多人面试。经理为了考验大家就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用一天的时间去推销梳子,向和尚推销。很多人都说这不可能的,和尚是没有头发的,怎么可能向他们推销?于是很多人就放弃了这个机会,但是有3个人愿意试试。第三天,他们回来了。

第一个人卖了一把梳子,他对经理说:“我看到一个小和尚,头上生了很多虱子,很痒,在那里用手抓。我就对他说抓头用梳子抓舒服,于是我就卖出了一把。”

第二个人卖了10把梳子。他对经理说:“我找到庙里的主持,对他说,如果上山礼佛的人的头发被山风吹乱了,就表示对佛不尊敬,是一种罪过。假如在每个佛像前摆一把梳子,游客来了梳完头再拜佛就更好!于是我卖了10把梳子。”

第三个人卖了3000把梳子!他对经理说:“我到了最大的寺庙里,直接跟方丈讲,你想不想增加收入?方丈说想。我就告诉他,在寺庙最繁华的地方贴上标语,捐钱有礼物拿。什么礼物呢?一把功德梳。这个梳子有个特点,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梳头,这样就能梳去晦气、梳来运气。于是,很多人捐钱后就梳头,这诱使更多的人去捐钱,一下子就卖出了3000把。”

说明:在沟通时,我们要找到对方的需求并给予解决,只有增加了对方的价值,才能达成自己的期望。

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说明: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所以,沟通时一定要多为对方着想,以心换心,以情动人。

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许多次沟通,但您都注意到沟通的效果了吗?通过以上几个小故事的分享,相信您应该对沟通的技巧有所了解了吧。最后,我们再来整理一下沟通的要点。

认识到沟通的好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必需途径。

沟通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找对沟通的主题、沟通的对象、时间、环境等。

找对沟通的时机和切入点将会事半功倍。

懂得倾听的人,才会赢得对方的尊敬。

只有先解决别人的问题,增加对方的价值,才能提高别人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沟通。

沟通时,信心非常重要,只有充满信心,说话才会有理有力。

参考文献

[1]邢群麟等.带着思想工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刘墉.说话的魅力.南宁:广西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3]方州.如何说话.北京:北京华侨出版社,2009

同类推荐
  •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内容简介: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在低谷的阴影中坚持向前,迈向光明。
  • 气场决定格局

    气场决定格局

    记得行内有这么一个说法:“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机制,三流企业靠人才。”已经形成气场的企业,对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极强的同化作用。通过营造企业气场对经营进行管理的方法,我们一般称之为情境管理,也叫情境领导。的气场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吸引力之所在,是他身上无与伦比的光环。
  • 社交心理操控术:操纵他人心理,实现交际制胜

    社交心理操控术:操纵他人心理,实现交际制胜

    本书旨在通过阐释如何洞察人的心理,告诉读者如何运用相应的心理策略来处理好各种社交问题。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学会洞察他人的内心,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交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拥有超强的人脉。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了其行为模式,因此,对他人和对自己心理的掌控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好坏。在人际交往中,善于交际的人总会很自然地运用许多心理策略,对其中一些策略的概念,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
  • 自强的八大修炼

    自强的八大修炼

    自强是青少年努力向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是青少年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的汲汲动力,是在残酷现实中拼搏的中流砥柱;自强是青少年困难面前压不倒,厄运面前不低头,危险面前无所惧的亮丽操守。
  • 老板是你的第一顾客

    老板是你的第一顾客

    本书通过对市场营销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提出了老板是员工的第一顾客的关系。员工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家销售自己这个劳动利最大化,就要使自己具备核心产品,时刻关注老板和公司的要求,使自己学习成长,适应职场最高要求,满足老板最大需求,进而获得自己期望的资源,使资薪不断提升,工作热情更加饱满,才干不断增加,个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日益提高,从容规避职场危机,最终走向职业成功。
热门推荐
  • 情非亦己

    情非亦己

    自从那天以来,我们两个人一起爱上了他。谁都不想放弃,可到最后竟然是他伤了我的心。
  • 幻梦心惊

    幻梦心惊

    百万年的爱恨情仇,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阴谋。天下大乱,两位少年横空出世,在动荡不堪的五界中奔波穿行,邂逅不同的人、妖、神、魔。面对令人绝望的真实,他们能否力挽狂澜?
  •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曾国藩是一个有着高超领导术的卓越的领导者,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考,生动的文笔,展现了曾国藩超常的领导术,揭秘了曾国藩成功的奥秘。
  • 绝世掌门人

    绝世掌门人

    【天地难葬万世之争万古重生执掌天地】诸雄争霸,唯我宇内称雄。什么狗屁天才,顺手碾死。什么强者为尊,让你俯首称臣。这天地因果循环,我就是最大的因果,这天遮不住我的眼,这世间就该臣服在我脚下。这阻挡我崛起的人,都该是死人,而我,不只是一派之主,一国之帝,而是天地执掌者!
  • 卑鄙的爱人

    卑鄙的爱人

    一开始,伍悦接近苏明御,只是为一个赌局。一开始,伍湛接近苏明御,只是为了欲望。伍悦以为,苏明御走进了自己的赌局中,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走进网中的人。伍湛以为,他走进了苏明御的心,后来才发现,是苏明御,走进了自己的心。这是一个骗中骗,局中局,一个关于爱和恨,复仇,和救赎的故事。
  • 碎苍天

    碎苍天

    “苍天如此不公,我要逆天”“灭天这种事我已经做过一次,再来一次又有何不可?”“苍天嘛,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比我稍稍厉害了点。”苍天不仁,待人魔如刍狗。看人魔英杰如何破碎苍天,拯救三界。和辰东大大类似的作品,向辰东大大学习致敬,同时也会有不同于神墓的风格,欢迎欣赏。不足之处,尽情点评,不胜感激。
  • 逐道之路

    逐道之路

    这是一部讲述了一个生在逢时的世家子弟不平凡的一生:年幼时遭遇刺杀以致身受重毒;十六岁前往学院时发现自己失去了最信任的助力;本想平静地毕业却被最该信任的人算计......身心交瘁的他走上逐道之路,他最终能否摆脱一切,回归他想要的人生呢?敬请关注。
  • 幽冥剑决

    幽冥剑决

    四百年前的剑无名正与他的平生宿敌殷轩穆决战,在最后一刻不知什么原因,一道白光照耀他们,顿时眼前一片白色。然后.....剑无名的灵魂就穿越了。灵魂附在了一名即将大学毕业的叶凌天身上。从此改变了叶凌天的一生。功力金钱美女权力应有尽有。看他如何浪迹现代都市。
  • 你的背影难忘至今

    你的背影难忘至今

    那时候,他们两小无猜,互相喜欢。感谢上帝让我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了你。不幸的是我们太小没有学会爱。就算我们此生没有缘分,但我依然爱着你。
  • 财迷千金,腹黑总裁求放过

    财迷千金,腹黑总裁求放过

    “拿着你的五千万,赶紧给我消失!消——失——!”林允儿瞪着躺在她床上耍着无赖的男人,咬牙切齿地吼道。“这支票我收了。另外再给你五千万,陪我睡一辈子!”一脸邪肆的男人,莹白指间夹着她刚给的支票,笑得春风得意。“拿我的钱,睡我的人!凑不要脸!”“我只要你!”十年前,他用一块面包买断了她的一生,将她训练成一个出色的“商业间谍”。她以为只要守住钱包和自己的心,就可以全身而退,却不知早就深陷在他的骄纵宠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