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700000004

第4章 怀疑与信仰

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的人来,说今年是建校90周年,想印个纪念文集,希望我写点什么。我有些胆怯,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听听的话好说。但又义不容辞,这有如为亲长开个纪念会,不管我怎么可有可无,也非参加不可。问内容有没有什么限制,说要围绕“我与北大”写。写什么呢?大事,没有;琐细,敝帚享之千金,读者会厌烦。困难中想出一条路,几年以前,感到衰迟之来,常常更加怀念昔年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境,于是把一时的记忆和观感写下来,零零碎碎,集到一起出版,名为《负暄琐话》。其中不很小的一部分是谈我上学时期的北大。“我与北大”,命题作文,我算是已经写了后一半。还有前一半,“我”,没写,这次就无妨以此为内容,算做补阙或拾遗。

写“我”,选与北大有关系的,也太多了。多,无妨,篇幅可以拉长。有妨的是性质太细小的,如饥餐渴饮;太偏僻的,如个人恩怨,都不值得说,因为,用时下的话说,是没有教育意义。想了又想,想出上面那个题目,自己认为,分量超过饥餐渴饮,可以说说。由己身出发考虑,也应该说说,因为它,作为问题,已经伴我或说缠我几十年,而且看来还要缠下去,直到无力再想它。是什么问题呢?记得是当年读英国培根的书,大概是《新工具》吧,问题的性质才明朗化的。培根说:“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我以很偶然的机会,走进北京大学的门。在母校的培育中成长,学会了怀疑;不幸半途而废,虽然也希望,却没有能够“终于信仰”。这不知道应该不应该算做辜负了培育之恩;但思前想后,心里却是有些感慨的。以下就围绕着这点意思,说说有关的情况。

想扯得稍远些,由迈入校门的偶然说起。那是1931年夏,我通县师范学校毕业,理应去教小学而没有地方要,只好换个学校,升学。北大考期靠前,于是交了一元报名费,进了考场。记得第一场考国文(后来称为语文),作文题是八股文的老路,出于《论语·季氏》,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试申其义”。那时候还没念过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不知道原文有错简(应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于是含糊其辞,在“寡”“贫”方面大做其经义式的文章。其间并引《孟子》为证,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云云。

这里要插说几句话。我小学的启蒙老师姓刘,名瑞墀,字阶明,是清朝秀才。以会作破题、承题、起讲的大材而教“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心里当然有些不释然。于是锥处囊中,或由于爱人以德,就自告奋勇,晚上给我们一些也还愿意听听的孩子们讲《孟子》。他的教法革新了,是先讲解,后背诵。“河内凶”这一章靠前,记得牢实些,所以能够抄在考卷上。其时北大正是被考古风刮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推想评卷者看到纸上有《孟子》大文,必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于是给了高分。其他数学、外语等都考得不怎么样,可是借了孟老夫子的光,居然录取了。

录取为文学院学生,选系,听了师范同学也考入北大的陈世骧(后到美国教书,已故)的劝告,入了中国语言文学系。那时候,文史哲几乎不分家,于是听课,杂览,就三方面都有。主干是温故,也想考古。考古要大胆怀疑,如顾颉刚先生那样,说夏禹王可能是个虫子。又要小心求证,于是就不能不多翻书。现在回想,其时的生活是在两条线上往前走,一条可见,一条不可见。可见的是上课,钻图书馆,心情有如乡下人进城,大街小巷,玉钏朱轮,都想见识见识。具体说,也听了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识论》课;图书馆呢,由板着面孔的正经正史等一直到《回文类聚》和《楹联丛话》之类,都翻翻,这,吹嘘一点说是走向博,其实是“漫羡而无所归心”,关系并不很大。关系大的是那条不可见的,默默中受北大精神的熏陶。这精神是两种看来难于协调的作风的协调。那是一,乱说乱道;另一,追根问柢。或者合在一起说,是既怀疑又求真。说这关系大,是因为它指引的方向不只是浮在水面的博,而是走向水底的深。表现于外是口说笔写,要确有所见,不甘于人云亦云。

这当然是说学校,不是说我也这样有所得。但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想出淤泥而不染也做不到。这说来话长,只好大题小作。大概是学程四年的后期,追根问柢和怀疑互为因果,使我的兴趣或说思想有了较大的波动。原想写的《九鼎考》扔下了,认为即使考清楚了,与现在又有什么关系?重要而迫切的是要弄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说通俗点是怎样活才不是白白过了一生。这使我相当惶惑。只是惶惑,还不知道这个问题太大。有眼不识泰山,于是问人,以为轻易可以解决。只有两次,印象深,还记得。先一次,大概是问比较活动的什么人吧,答复是要读政治经济学。读了一点点,觉得不对,因为那只是讲怎样求得温饱,并不讲为什么要温饱。后一次,是问在生物系上学的牛满江同学(现在美国),生物的生有没有目的,他想了想,答,传种之外像是没有目的。我当然不满足,因为这还不是值得夕死的道。是母校的追根问柢精神使我怀疑,又不甘于停止于怀疑,于是我不能不摸索着往前走。

近水楼台,先注意本土的所谓道。这也多得很,其显赫者是儒道释(外来而本土化)。儒接近常情,有所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如果不追根问柢,这种道颇有可取,因为即使学周孔、秦皇汉武很难,努力,写点什么,总不至于可望而不可即。问题是这种道并不是人人都同意,如老庄就是主张好事无所谓的;佛家更趋极端,认为这都是此岸的事,不只空幻,而且不免于苦。更大的问题来自理论方面,是,为什么不朽就可取?追到最后,恐怕只能乞援于《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说得雅驯,其实性质与倒霉,死于车祸,只好认命,正是一路。上天让我们乐生,求饱暖,我们除了顺从,还有什么办法?

母校的追根问柢精神使我不能停止于顺天,于是冥思,也找书看。书的范围,一言难尽,总之是这条弯路相当远,日久天长,甚至发现日暮途远,想倒行逆施也难于做到。而所得呢,又是一言难尽。情况可能与宋朝的吕端相反,是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所谓大事,是道的理的一面,还是找不到可以贯通一切并为一切之根据的什么,换句话说,是还不能树立起信仰。所谓小事,头绪纷繁,这里只说两类值得一提的。一类是道的行的方面,我不得已,思想上只好走写《逻辑系统》的英国小穆勒的路,他中年也烦闷,找不到可以为之夕死的道,后来左思右想,接受了边沁主义。儒家的顺天命,加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边沁主义一路,我同意,理由不是认为这样最合理,而是为多数人着想,只能这样。

这态度,由理论上衡量,是不怎么积极的,因而就给持不同意见者,如佛家,留下余地,他们不高兴在此岸,那就到彼岸也可以,只要说得到做得到就好。小事的另一类是熟悉了大问题之下的诸多小问题。举有实用价值的为例,我不再怕鬼,因为确知现实世界没有《聊斋志异》写的那样有情,人死如灯灭,就是想鬼也没有。绝大多数也许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总的说,是常用较冷的眼看一切。这样看,事物就常常不像说的那样单纯,接受整体之前,要分析。就是说,还是怀疑的精神占了上风。其间一件小事更可以说明这种心情。那是读英国罗素的《怀疑论集》,现在还记得有一处说,历史课本讲打败拿破仑,英国的说功都是英国的,德国的说功都是德国的,他主张课堂上让学生兼念两种,有人担心学生将不知所措,他说,能够教得学生不信,就成功了。我欣赏他这个意见,因为是擂鼓助了怀疑之兴。

这样说,心里长期盘踞着母校的怀疑精神,我就毫无遗憾吗?也不然。值得说说的是两种情况。

一种偏于世俗,是应付社会的捉襟见肘。世间有些事物,有些人看着完全好,或完全坏。我却常常不这样看。问我,窥测对方的意旨说,不好;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也不好。怎么办?因为难办,也就难说,这里只好不说。

一种偏于微妙,是知心安理得之为绝顶重要而不能心安理得。记得这种心理状态不只一次跟深知的人说过。我外祖母是个乡下老太太,信一种所谓道门,精义不过是善心善行得善报。有一次,我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说并无来世,惹来几句咒骂。现在想来,这是怀疑和信仰的交战,哪方胜了呢?外祖母有信仰,当然相信得全胜。我呢,仔细想想,是胜败难说,因为来世虽然靠不住,但那是信仰,有大用,用佛家的话说,是可以了生死大事。死生亦大矣,无妨缩小一些,说心安理得。而我,因为没有外祖母那样的信仰,一直是连缩小的心安理得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取得。细想起来,这心情是有些苦的,记得前几年曾写几首观我生的诗,其中第二首的尾联是:“屎溺乾元参欲透,玄功尚阙祖师禅。”这可以最简要地说明我与北大的关系:是母校的怀疑精神引导我去思索道在屎溺,思索乾元亨利贞;可是自己琢而不成器,始终不能禅悟,见到如能朝闻则夕死而无憾的道。

善心善行得善报,报要由至上的外方来,待报,不问至上的有无,何形何质,何自来,是信仰。更典型的信仰是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给我们福,要感谢;给我们祸,也要感谢。相信某种说法永远是真理也属于这一类。树立这样的信仰并不容易,因为与追根问柢的精神不能水乳交融。一种美妙的想法是使怀疑和信仰共存共荣。这做得到吗?我不知道。也许培根有办法,可惜不能寻其灵而问之了。另一种,不是美妙的,只是实际的想法,是分而治之。分是照古人的说法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然后是上不能知,存疑,专顾下。

以《中庸》的话为例,“天命”是形而上,可以不问理由,只是接受;然后是用全力钻研“率性”,以解决夫唱妇随、柴米油盐等问题。其实,古今中外无数的贤哲,更加无数的常人,都是这样做的。名堂可以叫得冠冕些,如以仁义王天下,边沁主义,等等,用庄子的话一言以蔽之,都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这类既复杂又朦胧的问题上,我因为死抱着母校的怀疑精神不放,虽然也知道,分而治之之后,应该尽量少问形而上的道,以求在形而下的范围内徜徉,取得微笑;可是总认为,这低一层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想法和做法还是无根之草,或根不深之草,是长得并不稳固的。

越说离实际越远,应该就此打住,回到本题。意思很简单,是,如果人可以切为身心各半,我的心的一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是在母校怀疑精神的笼罩下,摸索着走过来的。这使我有所得。但没有大得,因为未能“终于信仰”。这样说,对于母校,我的心情也就不能不分而治之:有时感到惭愧,因为没有成材;有时也感到安慰,因为没有忘本。

同类推荐
  • 平鲁旅游志

    平鲁旅游志

    本书介绍了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塞上明珠井坪,北固山,乌龙洞,明海湖,南山公园,黑坨山,其他山岳风光,紫塞沧浪,边塞遗韵,文华春秋等景区文化。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隐藏或呈现

    隐藏或呈现

    是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系列之一,作者在散文中使过去发生的和现在时的人和事和物等等都混杂一起,以再次“发生”使它们获得同时性的生命,从而在各自的运动中,使一切,包括那些不能奔跑的也都奔跑起来,从而揭示出与它们的相遇所显示或者隐藏的意义。即使是只有相对比较单一事物的篇章,也能因为发现和领悟,并且因为这发现和领悟不仅是关于个人的而且也是关于人类的。
  • 导游实训教程

    导游实训教程

    本书由上下两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上卷侧重介绍导游词创作技巧、景点和途中讲解的方法和技巧、旅游商品和娱乐项目的推荐技巧、讲解故事的处理技巧、导游岗前训练方法。下卷包括模拟景点导游和模拟途中导游两个部分,收录了四川七条主要旅游线路上112个景区、景点的导游。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热门推荐
  • 异朽世界

    异朽世界

    他,楚枫!一个来历不明的废物,家族的嘲笑和唾弃,以及父亲的失踪,心爱的人的背叛,他仰天长啸,向上天诉说着不甘,“我命不由天来,由我自己主宰,我不能修行又如何,苍天要阻我,我便杀上苍天”。这所有的一切让他踏上了寻觅的路途,但这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却是早已注定,上天赐予的机缘,他能否把握揭开这所有的谜团,天地风云变之际,邪魔出世,他又能为天下苍生博得一线生机......
  • 情痴剑魔

    情痴剑魔

    只是一个梦,纠缠了慕容玉凤十五年的梦。梦里只有一个人。梦醒的时候,她就看见了梦中的人。只是前世的情缘,却注定了今生的期盼。沈傲天居然被雷劈了,醒来的时候,功力尽废,魂已残缺,所有的过往俱成云烟,包括梦玉,包括慕容玉凤。一个男人,只能崛起,才能拯救自己,拯救自己所爱的人。一切都从头学起,从风神大陆,到北疆大地,到南蛮,到神殿。一把剑,血屠九州,一段情,撼天动地。敢动我的女人,动一指,我灭他全簇。天又怎样,天若逆我我逆天!
  • 醉倾城不忘君

    醉倾城不忘君

    倾城:“不论沧海是神也好,是魔也罢,只是,我要的人谁能阻拦?谁敢阻拦?”“沧海就是净一,净一就是沧海,这一点,谁也不能改变!”净一:“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倾城,只要我在一天,这烈焰明珠就会发光,除非我死了”君千里:“沐卿,,我被困了三千年了,你不想我吗?千里好想你!”杀沧海:“我告诉你很多遍了,我不是白净一,我叫杀沧海。”“忘了我吧”石头:“这天下是她给朕打下来的,没了她,朕现在什么都不是。”拓拔轩宇把头上的皇冠摔下来,摔倒了众大臣的面前,本来挽起的三千墨发瞬间顷散开来,旁边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喘。
  • 互换人生

    互换人生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带走了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故事就在这发生了
  • 缅怀那逝去的青春与爱情

    缅怀那逝去的青春与爱情

    人生中最美的爱恋你经历过吗?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时间不是主导,关键在于你遇见了正确的人。本文讲述的是90年代初,中学生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情故事。年代有些久远,不知能否跟你产生共鸣?但无论哪个年代,感情懵懂的少年都会有一场或轰轰烈烈、或黯然心神的爱恋,有着一样的刻骨铭心,不是吗?
  • 权倾天下:邪王独宠下堂妃

    权倾天下:邪王独宠下堂妃

    “诶,听说了吗?京城第一丑女过几日便要嫁给那傻王了!”“当然了。一个痴傻,一个丑陋,他俩也是绝配!”玉杳听后没什么反应,倒是身边的婢女打抱不平:“小姐,你看他们怎么说未来姑爷啊!”玉杳淡淡一笑:“疯狗乱吠,你也要和那些牲畜一般见识?”只是想起那俊朗的脸,心底一片柔软……
  • History of the Impeachment of Andrew Johnson

    History of the Impeachment of Andrew John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爱时不知,出嫁后要懂

    恋爱时不知,出嫁后要懂

    本书内容包括:女人该知道的“秘密”经营得好,又要守得住幸福一时靠美貌,幸福一辈子靠技巧女人学会理财越早越好做人与交友,成功女人的幸福心经等八篇。
  • 多米诺方程

    多米诺方程

    一天,科学家们做出了一件重大而富有历史性的一件事——创造了人。他有人类的思想,蕴含着无法想象的力量。这本应该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可是,因为人类一个小小的失误,这个伟大奇迹变成了未知的可怕……历尽千辛万苦,换来的确是这种结果,还不是因为粗心!谁也不知道那个“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此时,她,简懿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梦魂。谁也不能想象它的力量多强大。简懿会经历什么?两个世界,将会怎样?简懿还会回来么?难道人类就这样毁在自己的手中么?一切都是未知数……
  • 优秀小学生必读:哲理故事大全集

    优秀小学生必读:哲理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上百则感动心灵的哲理故事,它们涵盖了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纯洁友情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进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