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27000000021

第21章 诗词篇

本卷的典故主要来自国学中的集部,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个细胞,是了解传统文化细节的活源头。但由于中国数千年以来,文人作品多如牛毛,成语典故很多,因此来源非常杂。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我们在编撰时将其分为诗词篇、散文杂记篇、戏曲评话篇和古典小说篇。

东方骑

【释义】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显赫者。

【典故】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故事】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宦官专权。全国到处掀起一股选美之风。地方官吏到处搜罗美女,向朝廷奉送。

华山脚下西北十余里处秦员外有个女儿叫罗敷。她从小长得聪明可爱,俊俏机灵,是享誉乡里四方的美女。地方太守也知道了这事。

一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罗敷一大早起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提着工具到山峪里养蚕采桑。她一边走一边想着情郎王可,那个曾经打跑老虎,为老百姓创造一方平安的年轻人。罗敷美丽的身姿,婀娜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吸引了行人的目光——走路的人看着她停住了脚步,挑担的人放下担子抚着胡须专目注视,邻村的少年一见竟赶忙摘下帽子,犁地的人停下来发呆,锄地的人忘掉了锄田。

这时,太守来了,派人上去跟罗敷答话。罗敷自知来者不善,但心里一点也不害怕,大大方方迎上前去问太守有何事。太守笑着表示,你跟我走,我养活你,保你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罗敷立即表示自己早有了丈夫,并猛夸了一顿自己丈夫。其中有一句就是:“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太守想不到罗敷丈夫竟如此厉害,自惭形秽,灰溜溜地在一片嘘声中跑掉了。

蠹书虫

【释义】比喻读死书的人。

【典故】唐·韩愈《杂诗》中:“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故事】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人比得上他。赵括曾经跟他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母亲问赵奢缘故,赵奢说:“战争是以命相搏的事,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他做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军的一定就是赵括。”

后来,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赵王中计,启用主张进攻的赵括代替主张防守的廉颇。赵括到任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得知此消息,命令秦军假装败退,寻机截断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军一切为二。于是,赵军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后,军中兵士饥饿。赵括亲自带领精锐将士上阵战斗,企图突围。秦军射死了赵括。赵军大败,几十万士兵投降于秦军。白起下令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抱佛脚

【释义】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典故】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故事】有一次,王安石与客人闲谈,无意间谈到佛经,想到他在政治上屡受挫折,心生退意,脱口说:“投老欲依僧。”意思就是要与寺庙里和尚做伴。

客人笑着说:“急来抱佛脚。”王安石不高兴,认为客人在讥讽他。于是,客人把那两句改成了一副对联:“老欲依僧,急来抱佛”。这么一改,妙趣横生,王安石也不生气了。

风木叹

【释义】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典故】宋·陆游《焚黄》诗中:

“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故事】王裒是魏晋时营陵人,博学多能。他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后,他隐居到他乡,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以表示永不做晋臣。王裒母亲活着时害怕打雷。死后,她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王裒就跑到母亲坟前,一边跪拜一边安慰:“裒儿在这里,母亲您不要害怕。”在教书时,他每当读到《诗经·蓼莪》时,就常常泪流满面,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司空见惯

【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典故】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中:“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故事】刘禹锡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性格豪爽,生活放荡不羁。他中了进士后,在京城做监察御史,由于讥讽权贵,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他在当苏州刺史的时候,结识了担任司空官职的李绅。两人经常相聚,谈天说地,饮酒作乐。一次,李绅邀请刘禹锡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在席上作陪。刘禹锡喝着美酒,听着小曲,诗兴大发,奋笔疾书,作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天涯海角

【释义】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典故】唐·吕岩《绝句》中:“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故事】韩愈两岁时死了父亲,不久他母亲又去世了,是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把他拉扯大。韩会有一个嗣子叫老成,排行十二,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韩会四十二岁时,因受宰相元载案的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那年,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但都死得早。现在,韩家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相依为命,孤苦伶仃,没有一天离开过。韩愈十九岁时从宜城去了京城,在以后十年时间中,和十二郎只见过三次面。十二郎不幸年轻时就去世了,韩愈知道了这个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

水落石出

【释义】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典故】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有记载:“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故事】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黄州。他非常苦闷,常常到附近的景点去游览,寄情于山水之间。

十月的一个夜晚,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邀请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面对美丽夜景,他们诗兴大发,谈古论今,畅叙友情,欢乐之至,将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良辰美景岂能没有酒,苏轼让人取来美酒。他们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饮酒作诗。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只看见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苏东坡兴致勃勃,挥笔写下了传世之作《后赤壁赋》,说:“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巧取豪夺

【释义】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典故】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中:“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故事】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

他有一样特殊本领,就是善于模仿古人的画。他在涟水时,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别人,那人居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那人才来讨还原本。

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出来的。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现他的模本是假的。

后来,米友仁经常千方百计地向人借古画描摹。摹完后,他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摹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得到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捉将官里去

【释义】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典故】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有记载:“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故事】宋真宗当皇帝时,下令寻访天下隐士,选拔其中贤能的人当官,结果找到一个会作诗的杞人杨朴。但是,杨朴不想当官。宋真宗把杨朴召见到朝廷,问他会不会写诗。杨朴说不会写。宋真宗又问他,临行有没有人作诗送他。杨朴回答说:“我老婆送过我一首诗: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听后哈哈大笑,明白了杨朴的心思,命令放他回家。

河东狮子吼

【释义】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典故】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故事】苏东坡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因为他反对变法,被皇帝贬到黄州当官。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叫陈慥,号季常。他们两人有相同的爱好,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谈论佛教。他们俩经常在一起饮酒,还请来一些歌女和舞女,在一边歌舞助兴。陈慥的夫人柳氏很有个性,特别爱吃醋,对陈慥的行为非常不满意,尤其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时,舞女、歌女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毫不客气地全都赶走。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既不敢用伴舞,也不敢用伴唱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喝酒,这次,先是没有请歌女和舞女助兴。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后来,还是准备请两个美女来唱两首歌。陈慥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说:“不要唱激昂的,要抒情一点的,声音不要太大。”两个歌女明白了,他原来害怕夫人柳氏听见。陈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没想到,夫人的丫鬟听见客厅里边有唱歌的声音,赶紧向夫人禀报,夫人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把两个歌女赶跑了。次日,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照葫芦画瓢

【释义】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典故】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有记载:“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故事】北宋初年,陶谷担任翰林学士,负责给皇帝起草文告,非常辛苦。他兢兢业业的,以图得到皇帝器重。陶谷想到外地出任地方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

不料,赵匡胤一听说是陶谷,便笑着说:“他起草文件时总是照抄前人的旧本,只不过改头换面地编编而已。”很自然的,陶谷没有被任用。

后来,赵匡胤的话传到陶谷的耳朵里。他大失所望,心灰意懒,就写了一首诗自嘲:“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堪矣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不识庐山真面目

【释义】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典故】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事】传说,周朝武王时期有个名叫匡俗的高人在此结庐而居,所以得名庐山,也有“匡庐”一说。

庐山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奇,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风景奇丽。由于它临江靠水,山上云雾缭绕,庐山给人清幽缥缈的感觉,使人们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貌。

苏轼有一首写庐山的《题西林壁》千年流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人们的视角不同,对庐山的印象也就不同。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叠嶂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沟一壑,难以认识庐山的全貌。

山雨欲来风满楼

【释义】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典故】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中:“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故事】有一天,唐朝诗人许浑登上咸阳城东的一座高楼,凭栏远望,只看见前面烟笼芦苇,雾罩杨柳,勾起了他的漫漫乡愁。忽然,浓云从城南的蟠溪上空涌来,太阳西沉,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旁沉落下去,整个城楼上满是透出凉意的狂风,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他看到此景,便写下了一首叫《咸阳城东楼》的诗。

别有天地非人间

【释义】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典故】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故事】李白爱好剑术,轻财仗义,喜欢旅游,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李白曾有一段时间在碧山闲居,有人问他为什么喜欢住在山里,他就写了《山中问答》,算是解释。诗是这样写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人说,你没有必要问我为什么居住在碧山,其实这里景色优美,欣赏着绚烂的桃花和潺潺的流水,这里有一种别样的风景,不是人间能找到的。

现代人说的“别有天地非人间”,就是另外一种意思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

【释义】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

【典故】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故事】唐朝时期,国内藩镇割据,边境也不安宁,经常战火不断,将士们英勇抗击外族入侵。李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深受战争之苦。他曾经参加过许多战斗,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李贺是一位诗人,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他在《雁门太守行》中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非常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时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释义】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典故】宋·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故事】南宋的大文学家陆游,被免职回到故乡山阴。这时候,他正值人生壮年。他在故乡闲居,只能靠读书打发日子,心里充满了愤慨不平。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他百无聊赖,就独自一人到西山游览,纵情于山水之间。不知不觉,前面一座山峰拦了去路,似乎无路可走了。他继续前行,经过了一座山峰之后,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绿柳成荫的美丽山村。他兴奋地写了《游山西村》诗,说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宰相肚里好撑船

【释义】形容人的度量大。

【典故】明·叶盛《水东日记·杨大理诗谑》中有记载:“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故事】相传,明朝时期,南京大理少卿宜兴杨公复不仅文学才华高,能作一手好诗,而且性格豪爽,胸襟宽大,特别能容忍别人。他的家童经常去玄武湖,捞取萍藻回去做猪食。当时都察院章****庵知道了,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就派手下去玄武湖阻止。杨公复知道后,写了一首诗劝说都察院章****庵,诗中有这样一句:“数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

同类推荐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所收录的碑记和匾额楹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从而为研究和编写中国回族通史、回族伊斯兰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阅资料。然而,分布于全国而未收录进《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回族碑记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古籍办和热心人士继续收集、整理这方面材料,为在21世纪初推出《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续编而共同努力。
  •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本书选取了《孔子》和《孟子》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阐述了领导的智慧。
  • 性文化史纲

    性文化史纲

    该书稿从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性的认识和实践方面对性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介绍。书稿史料丰富,内容翔实,知识含量高,有助于读者了解性文化,甚至历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都市之妖孽天王

    都市之妖孽天王

    一个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妖孽,身怀透视,读心和恐怖的身手,带着一纸婚约犹如下山猛虎一头扎进了这繁华的都市!却不料引来各路红粉佳人,御姐、女王、警花、大明星……步帅扬言:是我的菜,谁都别动,动了要付出代价!
  • 一代名妃

    一代名妃

    云格格与弟弟费扬古随父亲鄂硕迁至京城落居,机缘巧合下结识鬼灵精怪的东慧郡主和微服出游的顺治皇帝,四人之间的友情、亲情、爱情交织在权力的斗争里,究竟是身不由己还是用心良苦?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然而胜利者来不及享受喜悦,无辜的人竟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 天选轶行

    天选轶行

    这里,有强大的灵息力量,这里,有毫无节操的主角性格!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一帮打算反天的人,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人,一心只为家族的人!毫无违和感的乱入,主角的命,就是属小强的,怎么都打不死!
  • 代嫁丑颜:冷情太子妃

    代嫁丑颜:冷情太子妃

    传闻他俊美无匹,性情乖张冷酷,却最好美色,所以如她这般丑颜,自然入不了他的眼。洞房夜,他挑开红盖头,惊的扑到侍妾怀里,颤抖的指着她,“快给本太子丢出去。”于是,新婚之夜,她被夫君扔出洞房。她却笑的很欢。他曾说过:一年过后,本王会亲自接你回来。那么,她只需乖乖等上一年,便好。
  • 莞然回首

    莞然回首

    叶莞曾认为她的爱情会是一直去追逐于那双温柔的明眸,并乐此不彼。直到满身伤痛,蓦然回首,才发现另一双守候已久的深邃眼眸,一如初衷。“阿莞,我在等你。”他说。彼时叶莞才真正明白,所谓爱情,不只是温柔。
  • 《泪尽烟雨花落时》

    《泪尽烟雨花落时》

    尝试过爱上另一个自己么?在实验室的玻璃门外,她第一次颤抖地看着,那人纤长睫毛投下的阴影,这一世不知注定谁,要为谁沉沦、、、、、、我倾尽此生,亲爱的,只为,在这滚滚三千红尘中,捕到你的一抹倩影,然后,在你的红唇上印下我的落痕。只要你愿意,甘心为你,负尽繁华,厮守一生、、、、
  •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手无缚鸡之力的她,差点被折磨死。就在她奄奄一息时,她的到来,令她得救。渐渐强大。阴差阳错下,她遇到了他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大道追随者

    大道追随者

    千千万万的修真者中,成神者寥寥无几,更别说成圣了。大多数人不是自爆而亡就是被天劫击得灰飞湮灭。成神可以纵横于整个宇宙,成圣可以纵横于N个宇宙。无论是仙还是魔,最终都会进入神界,这就是殊途同归。特殊的人有特殊的修行的修行方法,谁能跳出以往的修行方式而自创一种修行方法呢?
  • 异世邪君:幻兽物语

    异世邪君:幻兽物语

    一名被遗弃的少年,在不平凡的履历中逐渐找到真正的自我,更从此成为传奇式游侠的故事。伴随着少年的成长,跟随着召唤兽进化,一个又一个离奇故事,一段又一段传奇经历,那感人肺腑的兄弟真情,那致死不虞的忠贞爱情,权利与亲情,金钱与信念,生与死,爱与恨,一切的一切都将呈现在《幻兽物语》的文字空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