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66400000019

第19章 黄道婆“衣被天下”的棉纺织家

一 苦命的童养媳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公元1245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织布到深夜。因不堪公婆、丈夫虐待,搭海船逃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与当地黎族人民一起生活近30年,将黎族棉纺织技术和汉族棉纺织技术融合,成为出色的纺织能手。元朝初年,从海南崖州重返上海故乡,将自己的纺织经验传授给家乡人民,并改进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被誉为“中国纺织技术革新的鼻祖”。

大约在南宋理宗淳祐五年,即公元1245年,黄道婆生于上海乌泥泾镇(现在的华径镇)的一个穷苦人家。她小时候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在一些传说中,她小时候曾经被称为黄道囡、黄小姑等。

棉花种植和纺棉织布起源于福建广东地区,黄道婆出生前后,闽广地区的棉花种植和纺棉技术已经传到了上海地区。元代文人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黄道婆”条记载道“闵广多种木棉,纺绩为布,名曰吉贝。”书中又说“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也就是说,上海乌泥泾地区最早引进了闽广地区的棉种。而松江府乌泥泾正是黄道婆的故乡。

大约到了黄道婆记事的时候,棉花种植已经普及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妇女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

黄道婆少年时代的生活状况如何?据上海地区的民间传说,黄道婆小时候叫黄道囡。为什么叫黄道囡呢?因为松江乌泥泾一个姓顾的农民在下田途中,忽然发现黄泥滩草丛中有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这是穷苦人家生下孩子后,无力继续抚养而忍痛丢失的。顾姓农民将这个小女孩捡回家。因为是在黄泥滩中发现的,所以就让这个小女孩姓黄;因为是在路上捡的,所以名字中间取个“道”字;因为上海方言把小女孩称为“囡”,所以这个小女孩就被称为黄道囡。

黄道囡年龄稍长,就开始辛苦劳作。她从小就砍柴做饭,拿针用线,缝缝补补,学会了所有的农家活。她心灵手巧,从小向纺棉的阿婶们学习,学会了纺棉技术。但是,由于生活所迫,黄道囡十二三岁时就被卖给一户赵姓人家当童养媳。黄道囡做了童养媳之后,当时人称她为黄小姑。“姑”是江浙和上海一带对少年女子的一种称呼。

当童养媳的黄小姑,备受婆家虐待,她成年累月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尽管黄小姑每日累到腰酸背痛,但由于喜欢纺织,仍然硬挤出时间练习纺织技术,并熟练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

尽管黄小姑为婆家当牛做马,但婆家却对她横施虐待,暴戾凶狠。黄小姑经常无故挨打受骂,经常被夺寝禁食。更让人气愤的是,婆家为了钱财,竟然想把黄小姑卖去做官府妓女。为了防止黄小姑逃跑,婆家把她关进了柴房。

倔强的黄小姑再也不甘忍受如此的折磨,决心逃离这个家庭。半夜,她挖穿了柴房屋顶,逃出家门,奔向黄浦江边,躲进商船舱底……

二 离乡背井苦学艺

南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的一个清晨,上海黄浦江边一条商船准备起锚出海。忽然,从舱底上来一个蓬头垢面的青年女子,她跪到船主面前,苦苦哀求船主把她带离本地。这个青年女子,就是深夜逃出来的黄小姑。

黄小姑向船主哭诉了自己的遭遇。老船主深表同情,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黄小姑告别了自己的家乡,随船南渡。黄小姑不畏危险,忍着颠簸饥寒,随船闯过惊涛骇浪,先抵占城(今广州),随后到了崖州(今海南三亚)。在崖州,她看到崖州地区棉纺织业非常兴盛,便谢过船家,在崖州落了脚。

据三亚古老的传说:黄小姑来到崖州后,在水南村住下,先是嫁给了宋五哥,被称作“宋五嫂”。后来宋五哥病故,她誓不再嫁,便出家到城西二里的一个道观中当道姑。此后黄小姑在海南的名字为“黄道姑”。现在,在传说中的黄道婆居处有座“迎旺塔”,传说古称“黄道姑塔”,今称“黄道婆塔”。

当地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姑的不幸遭遇,不仅让她有了安身之所,而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黎族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当时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纺纱织布是黎族妇女代代沿袭的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黎族人就学会了用山麻、木棉、草棉(棉花)等进行织造。海南地区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生长着大量的木棉树,木棉就成为黎族妇女纺纱织布的原料。按照黎族习俗,女孩子七八岁就开始随母亲或姐姐学习纺织技术。黎族妇女鲜艳的服饰,都是她们自己的杰作。清代文人程秉钊曾用“黎锦光辉艳若云”来赞美黎族妇女巧夺天工的织布。

黄道姑在海南时,黎族妇女生产的黎单、黎饰、鞍塔,已经闻名岛内外。从小就喜欢纺织技术的黄道姑,被崖州先进的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棉纺织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她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黎族纺棉技术,废寝忘食,像着了迷、入了魔一样。黄道姑聪明勤奋,在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的同时,还融合她在上海所学的汉族的纺织技术的长处,对“崖州棉”进行了改进,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并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黄道姑一共在崖州生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使她终于成为一位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三 传艺家乡造福于民

转眼之间,到了十三世纪末叶的元朝初年。为了缓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慢慢开始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黄道姑这些年在海南黎族聚居区,顺利地学到了精湛的融合汉黎两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现在,听说故乡安定下来,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不由得想起故乡棉纺织业的落后,内心产生改变家乡棉纺织技术落后的志向。

公元1295年的一天,黄道姑忍痛告别了第二故乡,搭船离开美丽的崖州,重返她阔别三十多年的长江之滨。回到家乡时的黄道姑,已经五十多岁了,后来在传授纺织技术时,家乡人都称她为“黄道婆”。

黄道婆为了振兴家乡的棉纺织业,不畏艰险,从海南崖州,搭海船重返家乡。为此,黄道婆仙逝几十年后,移居乌泥泾的诗人王逢作诗赞扬道:

片帆鲸海得风归,千轴乌泾夺天造。

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

经过了改朝换代的战乱,黄道婆的公婆和童养媳时的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回到家乡后,黄道婆心无牵挂,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乡亲们热烈欢迎她,她更是不辞辛苦,东奔西走,热心地向乡亲们教授黎族的先进制棉技术,把自己在崖州所学的高超的棉纺织技术和黎族、回族等色彩鲜艳的织绣工艺,倾囊相授。同时,黄道婆还把黎族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黄道婆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开创了上海棉纺业的新面貌。她首先改革了擀籽工序,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儿,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试验以后,一下子可以擀出五六个或七八个籽儿,效率提高了好几倍。随后,黄道婆利用黎族脚踏车的原理,经过不断的琢磨和试验,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终于创制成功省时省力又高效的轧棉机,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

与此同时,黄道婆还把沿用多年的小弓的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槌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节奏鲜明有力,棉花弹得又松又软,又快又干净。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又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高,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黄道婆还借鉴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手巾)等上面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这些产品行销各地,被称为“乌泥泾被”,很快驰名全国。元朝诗人曾如此赞扬道:

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径夺天造。

经过黄道婆对技艺的改造和传播,短短几年时间,松江、太仓和苏杭等地,都传用她的棉纺织新法,乌泥泾附近一千多户迅速掌握了黄道婆所传授的棉纺织新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随后,江南各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色泽繁多,呈现出空前的盛况,以致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盛称。制棉业逐渐兴旺起来,靠棉织技术谋生的居民,很快富裕起来,生活水平比过去显著提高。

黄道婆把在海南学得的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在上海乌泥泾、松江一带推广传播,并经过改革,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工具和纺织技术,不仅泽被故里,造福一方,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发展。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受到世界的重视。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对黄道婆在棉纺织史上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称黄道婆为“世界级的科学家”,她的名字被列入世界级名人录中。

四 人民的怀念

约在公元1330年,黄道婆去世,享年85岁。史载:“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

黄道婆去世后,当地人民感激她传授棉纺织技术和改革棉纺织工具的恩德,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纷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曹行乡。

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于公元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公元1362年,当地重建黄道婆祠。明清两代,上海乌泥泾、松江两地的棉纺织业依然执全国之牛耳,其中“松江布”更是名扬天下,畅销全国。为了感念黄道婆的恩德,公元1626年,当地人民在宁国寺为黄道婆塑像,以供瞻仰纪念。清嘉庆年间,在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又修建了黄道婆庙,以祭祀和供奉黄道婆。

多少年来,人们怀念黄道婆的歌谣,一直传颂不止。其中上海乌泥泾、松江地区长期流传的歌谣是: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清朝还有一首竹枝词赞咏黄道婆道:

乌泥泾庙祀黄婆,标布三林出数多。

衣食我民真众母,千秋报赛奏弦歌。

进入民国时期,上海依然是全国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更是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棉纺织业,不管是产量还是品种,继续领先全国。

黄道婆墓在上海县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为了纪念黄道婆,新中国于1957年重新修建了黄道婆墓并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区曾有先棉祠,建有黄道婆禅院。上海豫园内,有清咸丰时作为布业公所的跋织亭,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现在,上海依然保留着前代所遗留的黄母祠、黄道婆墓、先棉祠、花神堂、得月楼等纪念黄道婆的历史遗迹。2003年3月21日,与清幽古朴的黄道婆墓相邻的黄道婆纪念馆在上海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开馆。纪念馆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院内陈列着高达2.2米的黄道婆塑像,门柱上写着“两手织就云裳,一梭穿行宇宙”的对联,横批是周谷城老先生写的“衣被天下”。

在海南,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黄道婆的美丽传说,在崖州还保留着黄道婆塔,在黄道婆居住的水南村保留着黄道婆水井,海南省博物馆有黄道婆蜡像,在崖州还建有黄道婆铜像。海南的一些公园,如三亚的历史文化园区和保亭槟榔谷黎族文化园区,都伫立着黄道婆的塑像。

黄道婆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奋、聪明、慈爱、无私的杰出典型,她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留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同类推荐
  • 刘备:三国真英雄

    刘备:三国真英雄

    英雄不问出处,豪杰起于草庐。三国风云,如大浪淘沙,忠奸善恶,奸贼枭雄,流寇王候,小丑豪杰……终究青史留名者,必有过人处。是也?非也?任君品评!
  •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基辛格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基辛格

    “我会回来的。”一位鼻子上架着眼镜的15岁的男孩说。检查他们行李的海关人员嫌恶地瞧着他,一言不发。这就是1938年的基辛格。他跟随父母被迫带着少数几样私人物品迁移到美国,因为当时的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已达到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6年后,他果真回来了——以占领者的身份。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不是普通的美国大兵,而是黑森州贝格斯特拉斯区的行政长官,掌握着这些迫害过犹太人的德国人的生杀大权。实际上,他在政治生涯中屡次表现出来的缺乏安全感、对人极端不信任、死撑硬汉子形象,如飞蛾扑火似的急于求得批评者的认同等等都是源于他童年、少年的痛苦经历。“基辛格是个强者,但纳粹能够侵害他的灵魂。”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热门推荐
  • 绝色凝体师

    绝色凝体师

    意外重生虚无之境,噢,买噶,为什么我只是一个虚影?虚影就虚影嘛,为什么连吃吃饭,牵牵手都不行?不知道民以食为天吗?不知道爱情是精神的食粮吗?什么?那些是人的福利?老天,你是在玩我吧!不行,我要重新为人!
  • 挚爱倾城妃

    挚爱倾城妃

    林中救起的那一刻,他深知自己已无药可救。琼花树下的那一眼,她情愫以生。他不知自己怎会如此爱她,只知自己像等她许久。奈何桥上的深情誓言,妖娆而肆意绽放的彼岸花。宠入骨的宠文
  • 校花的贴身兵神

    校花的贴身兵神

    一代兵神厌倦了杀戮和战争,在完成了最后一件任务,绝然的退役,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可是物事人非,早也不是原来的地方,正当凌战不知道何去何从,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让自己去保护一个人,,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未婚妻,本以为是一个普通在普通的任务,却在一次把凌战带入杀戮之中,为了守护自己的校花老婆,凌战遇神杀神,随着而来的还有美丽的御姐,老师,警花,千金小姐,护士,……为了守护美女而战。
  • 风起浮尘

    风起浮尘

    工作中以为捡了个便宜,兴冲冲的就去了,突然风云乍起,浮尘落入空中,看到接触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从进入墓穴的那一刻开始,时间变快了,过去来到了现实,却不敢走进未来。
  • 命运改变之荒唐人生

    命运改变之荒唐人生

    简单平凡的女孩再一次意外中回到了自己小的时候,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脸孔她很是怀念。她也借此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因此,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人慢慢进入到了她的生活中。就这样她荒唐的人生就此展开。
  • 花落谁相惜之邪道三小姐

    花落谁相惜之邪道三小姐

    三位至尊帮主,三位女王,三位豆蔻年华的女生,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聚到了圣兰,三位男生,三位同样年纪的极品帅男,好像上天注定一样,走进了圣兰,他们(她们)的相遇注定了要伤心,注定了要分离,他们为了能和她们在一起会做什么牺牲呢,三位女生的离开又会是什么结果的……
  • TFBOYS触及不到的光

    TFBOYS触及不到的光

    故事情节我也想好了,只是希望你们能给点意见,我会在你们的意见之下写的(?>?<?)
  • 执爱如茧

    执爱如茧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执着的书,里面的爱情并不完美,所以渴求唯一的请绕开,因为唯一这个词太沉重,这本书无法做到。希望唯美温馨的也请绕开,因为那样的爱,书中的他们无法给,他们都承载着这样或那样的压力,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一次次与对方错过。但,他们努力着,学着更坚定地守护在对方身边。用他们的执着,缚一张茧,护住那个最爱的人。
  • 冰封默示录

    冰封默示录

    上帝曾经造就的这个世界,因为人类的贪婪,自私,产生了强者生存的规律,于是产生了未来的默示录,每几年就会有一场大浩劫,由拥有最强大神力的人决定下一代的新人类……
  • 落魄千金,老公别太坏

    落魄千金,老公别太坏

    那一夜瓢泼大雨,“求求你,求求你让我见见我爸爸。”她跪在别墅外,等来的是永远的遗憾,“陶桃,算计我的人,都得生不如死!”从此她再无踪迹,他的记忆里只留下她的哭泣。高台上她衣着清凉,他紧握双拳青筋暴怒。“为了钱,你已经下溅到这个地步!”她只是平静的看着他的眼,轻轻点头。“好,我成全你……”后来的后来,她用了最决绝的方式离开他,之后的每个夜里,他再也无法入睡,因为梦里,她总会挣扎着呼喊,“远哥哥,鱼儿咬得我好疼,快来救我!”世间的爱情,若是命中注定,哪怕相识太早,哪怕相爱太迟,终会幸福!新人一枚,求收藏,求留言~~多多支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