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3000000006

第6章 佛教诸神

佛教传入我国,又带入了诸多外国神灵,分为佛、菩萨、罗汉等。释迦牟尼是其代表神灵,女神灵首推观世音菩萨。道教和佛教两路神灵相争相斗,既争信徒争地盘,又相互渗透相互渲变,促进了中国神灵的多产和发展,更有一些佛教神灵已经变异,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佛教神灵已经是被同化和改造,符合我国先民欣赏习惯的神灵了。

(一)佛

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可译作“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

释迦牟尼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原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29岁出家修道,从当时著名的沙门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不久就达到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经过6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禅中,他顺次经历“禅”的四种境界,然后继续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证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觉。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佛陀。并到处说法,组织僧团,直至公元前486年圆寂。释迦牟尼简称为“释迦”。他创建的佛教和基督教、******教,成为世界的三大宗教。相传佛陀圆寂后,弟子们焚化佛祖遗体,于灰烬中得四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物。弟子们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项礼膜拜。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8。4万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降生前出现了8种祥瑞之相。其中之一是池沼中突然长满大如车盖的莲花。8种瑞相过后,繁花盛开,四方万霞。后来佛陀从舌根生万道光明,每道光明都化作千叶金色莲花,每朵花上都有佛盘腿坐说六波罗蜜(意思是“度”,“到彼岸”),所以佛教造像中专门有“莲花座”样式。莲花也成为佛教净土的象征。

为了神化释迦太子,说他一个足趾便能挑起象尸抛出七道围墙和七条沟渠之外;比武的对手与他刚一接触,便全都倒地不起;他射出的箭,不但穿透诸物,且入土成一井穴。等等。

成婚以后,天神们见太子成日与美妃眷属厮混,怕他不成法器,反而成了情种,劝太子离欲成佛。太子游园林时,先后遇到病人、老人、死人和比丘(靠乞食为生的男僧),萌生了出家念头。于是离宫入山,访道求真。

释迦牟尼还曾破魔所施美人计,大败魔军。关于他的漫游和苦行,后期佛典加进了许多神奇情节。如:黎明时,悉达多坐在一棵树下,身放金光,照耀四方,一贵族少女及仆从捧金钵盛牛奶和米饭供他食用。从那以后,他49天未再进食。他将金钵投入河中,心里默想,若能成佛,钵则逆流而上。果然如他所思,逆上后沉入龙宫。黄昏,一割草人送他一捆草垫坐,他接受了。坐定,发誓言,即使血液干涸,身体腐烂,如不成佛,决不起座,传说他是深夜三更时分觉悟的。

佛教的教义是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共同探讨并感悟而出的,其基本主张可以概括成两个字,即“空”和“苦”。他们认为世界是四大皆空,人生则是苦海无边。既然如此,人就应注意消灭“苦”的根源,用佛门的话也就是说要消“业”,通过修行来达到“解脱”、“涅”这样大彻大悟的最高理想境界。同时,佛教极力宣扬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三世说”等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攻心力量。尽管这一切对拯救人类之苦皆无济于事,但它仍不失为人们求得暂时解脱的一种精神良药,故而受到了全世界无数人的信奉。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多有佛祖的塑像,再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如来佛”的名字也几乎走进了千家万户,无人不晓。

“佛”、“佛陀”意思是“觉悟者”、“知者”。释迦佛又有个流行的称叫“如来佛”。“如来”的意思,是指从如实(绝对真理)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

三身佛

一般佛殿都是供奉3尊佛像。在佛教教义中,这称为“三身佛”,即中间是法身佛或毗卢遮那,东边是报身佛或卢舍那,西边是应身佛或释迦牟尼;从空间概念看,这是“横三世佛”,即中间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他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傅,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从时间概念看,则称为“竖三世佛”,即中间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他左边是过去佛燃灯佛,右边是未来佛弥勒佛。

佛陀有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光明遍照之意。密宗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大乘义章》说:“显法成身名为法身。”

卢舍那是报身佛,意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三身佛是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表示释迦牟尼的三种不同的身。佛殿中的三身佛设置如下:中尊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尊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五方佛

五方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五方佛又叫“五智如来”,“五方五智”。

东方是阿閦鞞佛,代表觉性。意译为“不动”、“无嗔怒”。他住在东方妙喜世界,如有人勤修佛法,发愿生此世界者,死后可以转生此地。密宗宣称,其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在东方者。其塑像常为坐形,左手握拳,右手持梵函,全身黄金色。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智慧,意译无量寿,无量光。住在极乐世界(又叫安乐世界)。

南方宝生佛又叫宝相佛、宝生如来。住在南方欢喜世界,代表福德。密宗又叫他平等金刚,说他管理一切财宝。全身金色,左手为拳,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其余三指如剑立。

北方不空成就佛又叫微妙闻佛,代表事业。住在莲花世界。

中央毗卢遮那佛,意译为“光明遍照一切”,又叫“大日如来”。

大日如来,音译,摩诃毗卢遮那,“摩诃”意曰大,“毗卢遮那”意曰日。故译:大日。毗卢遮那即光明遍照之意,是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密宗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

佛教有显宗和密宗之分。显宗又称显教,其教义被说成是释迦牟尼(应身佛)公开宣说(即“显”)之教,故称。密宗又称密教,密乘,真言乘,金刚乘等。宗密受大日如来(法身佛)深奥教旨秘密传授(即“密”),乃“真实”言教,故名。按佛教密宗说法,大日如来具有五种智慧,为教化众生,化为五方五佛。

东方三圣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人称谓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本用以比喻能治众生贪、瞋、痴的医师。在中国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灾延寿。

药师佛在其成佛时曾立下20大誓愿,愿除一切众生病苦,治无名痼疾,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据说信奉药师如来能够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消灾延寿。因此我国历史上对药师如来的信仰很盛,在许多寺院的大雄宝殿中,崇奉着释迦佛左边的代表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

据说药师佛手下有12员神将,还有两大帮手:即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药师佛与日光月光二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日光菩萨在密宗中称“威德金刚”,左手持宝幢右手持日轮。月光菩萨左手持青莲华(花),上面有个半月形。二菩萨自有寓意,日月升于东方,以其光明遍照众生,使众生安康幸福。

欢喜佛

汉文传说之名,非梵文原名,属藏传佛教无上瑜伽密的本尊,与佛同尊。

一种说法把欢喜佛看做“寓言像”,即有某种寓意和象征。如大威德金刚形象十分凶恶,正面是个牛头,共有9个脑袋,头戴骷髅冠,有36只手和36条腿。其实他的本像是文殊,面貌慈祥庄严。而这种造像,象征用凶猛的力量震慑危害佛教的邪魔歪道,表现了大愤怒、大无畏、大胜利的气概。脚下所踩裸女,或怀抱交接的裸女,是代表被降伏的异教徒。所以这欢喜佛双身裸体,象征一尘不染,脱离了尘垢凡界。双体拥抱,男的代表方法,女的代表智慧,表示方法与知慧成双的意思。男女相合为一完人,圆满具足。修证所得,即为“快乐”。但这快乐乃是信念的象征,非男女之淫乐。

(二)菩萨

中国佛教中的菩萨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悲华经》中说,过去有个转轮圣王,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四太子是普贤菩萨。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父子成为西方三圣。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观世音者,观世人称此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之意。

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征,当众生有苦难时,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他还会就众生的因缘,化作种种不同的身份度化之。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经典作男子,唐以后常作妇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古译做观世音,唐人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故略称为观音。亦称为大士、观世音、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观音大士。

观世音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绝不低于如来佛。菩萨在佛国中的地位仅次于佛。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道众生”。他们的职责是协助佛普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

观世音有33化身之说,其中即有一些女身。观音为说法需要,可以变换性别,变换各种身份,后来观音不再亦男亦女,而固定为一女性菩萨,这一改变深受世俗欢迎。

33种形象,佛教用语称33种“应身”。除本相之外,其余是:佛身、僻支佛身、声闻声、梵王身、帝释天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天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执金刚神身。

观世音的33种名号和形态,大部分已难以考述其来龙去脉,常见的有杨柳观音、白衣观音、鱼篮观音(又名马郎妇观音)、水月观音、琉璃观音、普慈观音……显然是为附和33身之说而唤出的。

观世音进中国,还有两名近侍。

左胁侍善财童子(梵文意译)的故事见于《华严经》:一位长者的儿子,出生时各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名善财童子。本是文殊菩萨的弟子,曾向文殊请教佛法,文殊指点善财历访名师。善财到了110个国家,先后参拜了53位善名师,成就了“无量大智光明”,观音菩萨是他参拜的第27位。佛经记载了善财童子53参的佳话。说他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拜谒了观世音,现童子身,辅助观音普度众生,当了左近侍。

观音菩萨的右胁侍龙女,乃天竺龙女,非华夏龙女。这位龙女也不简单,本是佛教护法天神娑竭罗龙的女儿,《法华经》说她8岁时在龙宫听了文殊的说法,顿然觉悟,并当众忽然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正觉。为辅助观音,重现女身,当了右近侍。

因为善财童子和龙女同为观音的近侍,观音从天竺进中国,自应都跟着。观音性变以后,这两位近侍还保持着原先的形态,但功能有很大变化。善财童子除了协助观音为人治病,又被民间望文生义,误当招财之神。龙女虽一直坚守普度众生的教规,又难免和中国土长的龙女混同。

观世音所住的所谓普陀山,有说在印度,离中国太远,中国佛教徒很不容易去朝拜,于是舍远求近,在中国替观世音选择了一处道场,这就是浙江舟山群岛的梅岑岛。

梅岑岛风景优美,被誉“海天佛国”、“海上第一名山”。相传唐时有个印度僧人在岛上的潮音古洞焚烧十指,礼拜观音,洞内忽放异彩,观音现身,于是这里被传为观音显圣地。

另有中国的普陀山(浙江普陀山)以及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其中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济禅寺中有一圆通大殿,供奉观音,是最大的观音殿。中国佛教界将农历二月十九日定为观音诞辰日,6月19日为观音成道日,9月19日为观音出家日,统称“观音香会”。

文艺家则利用宗教的一身多化塑造了许多风姿绰约的观音娘娘。这些观音几乎没有一位是削发为尼的打扮,她们或福泰端庄,或温柔娴雅,或雍容华贵,或俊俏清丽,这便是唐至近世观音在中国的造形。北京市郊的的北普陀,正殿的观世音,修长的身材,直鼻大眼,富于曲线的嘴唇,令人倾倒。而长廊又另有一系列的观音塑像,名称各异,配以与名号吻合的装饰,正是现在艺术家们根据历来的宗教和民间有关观音的传说,而塑造的观音群体,几乎全都楚楚动人。观音的造形都和名号相连。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杨枝观音(又名杨柳观音),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左右)所塑,是那时期现存的代表作之一。突出观音右手执尘尾,左手托净瓶。杨枝观音也有持净瓶和杨枝的,象征佛法中的普洒法雨。姿容妩媚动人,恰似娇柔少妇。白衣观音突出的是素雅,身穿白衣,处白莲之中,手执白莲,高洁端重,给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叶衣观音的形状比较特别,身披树叶衣,佛教称之谓“忍辱柔和衣形如天女,头戴宝冠,有四臂。水月观音,面庞丰腴,衣带飘然,跣足,坐水边观水中之月,悠然娴静之极。

还有一种观音如中年妇女,梳高髻,面含微笑,合掌,持青莲,被称为“世间母”,名号谓眼观音,据说生于观世音的眼瞳。最标准最正统的叫圣观音,头戴王冠,冠上有弥陀像,结跏趺坐于莲台,或手持莲花,或两手交合于身前,一副既慈悲又庄严的宝相。

千手千眼观音

佛教有显宗和密宗之分。显宗又称显教,其教义被说成是释迦牟尼(应身佛)公开宣说(即“显”)之教。密宗又称密教、密乘、真言乘、金刚乘等。密宗自称受大日如来(法身佛)深奥教旨秘密传授(即“密”),乃“真实”言教。

其中,密宗六观音包括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又叫“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据密宗经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称,观世音在过去“无量亿劫”即极其遥远的过去,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心陀罗尼”,即发誓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是身上变化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总之度一切众生,广大圆满而无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表现。供养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则被认为可以得到息灾、增益、敬爱、降伏四种成就法。

相传,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尤以小公主妙善聪慧貌美,并从小便笃信佛教。庄王为女儿们择婿,大女二女都很乐意,惟有妙善决心抗婚,出家为尼,独自到山林里的清秀庵修行。庄王大怒,率人马将寺院烧了,又把妙善抓回,斩首示众。妙善魂游地府,得到阎罗王相助,脱离了地府,原尸还魂。在林中孤身无助,释迦如来的化身指引她到香山落脚修行。后来妙庄王重病,久治不愈,一僧医对王说:“必须有亲骨肉的双手和双眼配药,便能痊愈。”又告知到香山寺便能取得。其实这僧医正是妙善的化身。妙因、妙缘巴不得父亲早死,好得天下,自然不肯献出手眼。妙善此时已修成香山仙长,自己断手剜眼,献给了妙庄王。后妙庄王得知仙长即妙善,愧疚万分,痛呼天地让仙长再生手眼,果如愿。一下长出了全眼全手。妙庄王为了纪念三公主,下旨在香山建寺,造“全眼全手”的观世音像。哪知宦官错听错传,以为是“千眼千手”,工匠便造了一尊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对千手千眼观音,佛教自有其解释,为了普度众生,眼到手到,千眼能遍观世间,千手能遍护众生。其造像是在两手两眼之外,另外左右各长出20手,共40手,眼长手中,再各配25手和25眼。佛教的25即“25有”,指三界之中的生存环境。25乘40,恰是千数。故此她尊号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观音娘娘被中国化,反映了中国的佛像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工匠们杰出的艺术天才。试想,创造这般姿态各异的千只手,无鬼斧神工之技岂能办到。

马头观音

马头观音,亦称“马头观世音菩萨”、“马头菩萨”、“马头大士”、“马头明王”等,中国佛教天台宗一派称其为“师子无畏观音”。

观音菩萨的变化相很多,皆呈温柔慈悲之相。只有马头观音现怒相。《大日经疏·卷五》称其“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愤怒持明五也”。马头观音双眼上吊,獠牙显露,面有三日,头发倒竖,头顶马头。此观音形貌愤怒威猛,以摧伏妖孽和各种魔障,照众生之明暗,并以击毁恶趣苦恼为本愿。

马头观音的形象有多种: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四臂、三面八臂、四面二臂、四面八臂等等。

十一面观音

十一面观音菩萨有些怪异,共有11个颜面,每张颜面皆不一。11张脸孔重叠而上排列,像座小宝塔。这11张面孔可按前后左右划分为:正面3面为菩萨善面慈悲相;左侧3面为嗔怒相;右侧3面为獠牙上出相;背后面为暴恶大笑相,共计10面。加上观音本体共有11面。若再加上顶上的佛面共12面。

十面观音的前后左右十面代表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即“十地”。“十地”修习的内容分别包括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智慧)、方便善巧、愿、力、智十项,最上面的佛面则代表第十一地——佛果。

佛教提出“六道轮回”的理论,认为一切有情众生在三界(欲界、****、无色界)、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的生死世界中,如车轮回旋不停,循环不已。观音菩萨为化度六道众生,就要为众生破除“三障”,即烦恼障、业障(不利于佛法的言行)、报障(恶报)。为此观音菩萨要随缘应化,感化众生。

如意轮观音

如意轮观音因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宝得名。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祈愿,轮宝表示满足众生的祈愿,轮宝表示法轮常转。

如意轮观音多为坐像,六臂,其姿态为竖右膝,右第一只手支颐,左膝盘坐。这是种十分自在舒适洒脱的“思维相”。六手各有寓意。右方第一手为誓愿救拔地狱道之手;第二手托如意宝珠置于胸前,为誓愿实现一切愿望救拔饿鬼道之手;第三手持数珠而倚膝,为誓愿救拔畜生道之手。左方第一手置于莲花瓣上,有的按在一座山形物即“光明山”上,为誓愿救拔阿修罗道之手;第二手持莲花,为誓愿救拔人间界之手;第三手捧****于眉前,为誓愿救拔天界之手。显示了如意轮观音救助众生之大愿。

圣观音

圣观音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是诸观音的总代体表。一般所说的观音即指正观音。一面二臂的圣观音可视为观音菩萨的标准像。

圣观音温柔秀美,头戴宝冠或作宝髻,宝冠中有阿弥陀佛的化佛像。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印相。身披条帛、天衣,饰以胸饰、腕钏、璎珞等。妙相庄严,慈祥美丽,堪称中国的美女神。

佛教有“十界”之称,十界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为“六道”。四圣已脱离生死轮回之苦,在净土乐园中永远享乐,六道则在秽土中轮回往复。圣观音正是具备自利与利他的大慈大悲并追求无上觉悟境界,并且已证得性空之理的。

文殊菩萨

文殊的全称谓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梵文音译,意译为妙首、妙德、妙吉祥,乃大乘的智慧之神。由于印度大乘、小乘的派别甚多,各自立说,四此文殊的来历,传说不一。

文殊在印度佛教中的地位,本来比观世音高,中国化以后。两者的地位调了个。

文殊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和佛陀、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与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称“大智”。在中国,他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并称四大菩萨。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其外形为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利),坐骑为一狮子(表示知慧的威猛)形。

《文殊师利盘经》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国一个婆罗门贵族家的公子,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道,功德圆满修成菩萨身并尊为众菩萨之首。

五台山义称清凉山,最高海拔3000多米,方圆500里,属太行山一支脉,处山西省东北部。佛教中心区在台怀镇。该镇位于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的怀抱之中而得名“台怀”。该镇有灵鹫峰,据说酷似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的灵鹫峰,正是释迦说法之地,故得名。又说,文殊曾在峰顶显灵并说法,故又称菩萨顶。这是佛教在五台山的中心之中心。因为最早文殊居四大菩萨之首,因此五台山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中亦位居首席。

佛教对五台山的开辟最迟在北魏已开始,至唐代,已公认为是文殊的道场,历史上最兴盛时,有佛寺三百,僧尼上万。佛经说:“现有菩萨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见《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因为历来五台山为帝王及中外名僧朝拜之地,故文物荟萃。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十五日,要举行大誓愿会,届时,中外名僧云集。

文殊有化身为贫妇赶斋的传说:在一次“无遮****”上,一贫妇背负一婴,手携一子,另牵一瘦犬。她要施粥的和尚给她自己、两小孩及犬都施斋,最后还要求:“我腹中还有一孩,也应当分得一斋。”惹得施斋和尚发了怒,斥她过贪。贫妇一笑,腾空而起,现出文殊的法相,犬原是文殊坐骑绿毛狮子,两孩为两童子。文殊口占一偈,意思是告诉那僧人,人与人之间要平等相待,不要对有的人嫌弃。又传说,这次文殊化身贫妇时,因无钱财,便剪下了头发供养佛祖。发呈金黄色,后被藏于塔。此塔在台怀镇塔院寺,名文殊发塔,乃佛徒必定朝拜的圣迹。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音译:三曼多跋陀罗,或译普贤、遍吉。象征佛陀理德、行德的菩萨。表“大行”,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大智)相对。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和佛陀、文殊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其职责是推行佛门的“善”,可谓功德无量。

这一菩萨跟观音、文殊一样,没有历史人物原型,完全是虚构的。因此对其来历,不同的经书有不同的说法,都没有什么根据。

普贤的地位略逊于文殊与观世音,也有过性变史,先是男身女相。宋以后,完成了由男到女的性变。

《华严经》说有一座光明山,普贤就住在这里,常常给3000弟子说法。中国佛教徒们把光明山指为峨眉山。因为此山昼有“佛光”,夜有“圣灯”,一片光明。《杂花经》更明确宣称普贤曾于峨眉山中化度众生,“密引世人”。峨眉山至今尚存庙宇80座,峨眉山最早的寺庙是普贤寺,供的第一尊菩萨就是普贤。

跟普贤关系最直接的名胜有:洗象池,传说普贤骑象登山时,曾汲池水洗象。万年寺,晋代原名普贤寺。十景之冠的金顶海拔3000米以上,在山之顶峰。西,能望尽天府平原;北,贡诸山尽收眼底。只要能登上金顶,如置身云海,可见日出,即金顶祥光,又称峨眉宝光,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佛光”。正因为如此,佛门把峨眉山又称作“光明山”。

山中各大寺庙都有普贤殿,因此可说,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

地藏王菩萨

地藏(zɑng葬)是梵文的意译。《地藏十轮经》对这一名号作这样的解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意谓深厚的大地,蕴藏着无数善根。四大菩萨各有分工:文殊主“大智”,普贤主“大行”,观世音主“大悲”,地藏则主“大愿”,故又被称为“大愿地藏”。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地藏受释迦如来嘱咐,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之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地藏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自发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才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尽管地藏事实上已达到佛的水平,能当过渡时期的代理佛,由于大愿未了,因此一直在四大菩萨之列。这一菩萨的造像无什么特别之处,手持宝珠锡杖。

与其他三菩萨相比,他一贯保持着男相男身,坐骑是世界上不存在的一头怪兽,名叫“谛听”。“谛听”最大的能耐与其主那样,都离不开大地,牠只需伏地一听,便能辨别事物的真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两个真假孙悟空,闹得不可开交,连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诸天、十殿阎罗……三界之神都辨别不出,第一个辨出假孙悟空原型的便是“谛听”。“原来那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兽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赢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那假孙悟空的怪名果被此兽识出,但幽冥之神法力不够,由此兽建议,再到释迦如来那里,才道出六耳猕猴的本相。坐骑尚且如此高明,坐骑的主人当然更胜一筹,故佛门将地藏补充进了仅次于佛的最高菩萨行列。从此,三大菩萨增加为四大菩萨。

九华山位于皖南,方圆百公里,最高海拔千米以上,有九峰,称九子山,状如莲花,故称九华山。传说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说唐玄宗时有新罗国(今朝鲜)僧人金乔觉泛舟来到中土,在九华山潜心修行。后来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的捐助,修建佛寺,开辟道场。闵姓山主及其子道明亦先后随他出家。闵山主之子先其父出家,后闵山主出家时,反而拜其子闵道明为师。数十年后,金乔觉坐化去世,而肉身不坏,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因此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络绎不绝。

(三)罗汉

十大弟子

佛祖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他们是:一、大迦叶(头陀第一);二、舍利弗(智慧第一);三、目连(神通第一);四、须菩提(解空第一);五、富楼那(说法第一);六、迦旃延(议论第一);七、阿那律(天眼第一);八、优波离(持律第一);九、阿难(多闻第一);十、罗睺罗(密行第一)。

这十大弟子都是释迦牟尼亲传,他们都亲耳听闻佛陀言教而成为觉悟者,因而都是“声闻”,他们又都获得了阿罗汉果,因而又都是“罗汉”。

罗汉,又称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而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就可以熄灭一切烦恼,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受到人、天的供养。

十八罗汉

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中,阿罗汉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

罗汉一般不单独供奉,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罗汉造像的共同特征是光头、既无发髻,又不戴帽,一副出家和尚的形象。

十八罗汉是佛陀入灭后,受佛嘱咐住在世间护持佛法的******罗汉。十六罗汉从五世纪后期,受到中国众徒广泛的崇拜,并成为佛教艺术重要的创作体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罗汉发展成十八尊罗汉流行中国。

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口罗惰阇(长眉罗汉);

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喜庆罗汉):

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惰阇(举钵罗汉);

第四尊者名苏频陀(托塔罗汉);

第五尊者名诺距罗(静坐罗汉);

第六尊者名跋陀罗(过江罗汉);

第七尊者名迦哩迦(骑象罗汉);

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

第九尊者名戍博迦(开心罗汉);

第十尊者名半托迦(探手罗汉);

第十一尊者名罗睺罗(密行第一,见十大弟子);

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挖耳罗汉);

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布袋罗汉);

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芭蕉罗汉);

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长眉罗汉);

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

如是******阿罗汉。后来又增加二位,成为流行的十八罗汉。这后两位,乾隆皇帝把第十七罗汉定为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是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五百罗汉

五百罗汉据说是由十八罗汉繁衍而成,在中国的不少名寺宝刹中都能见到五百罗汉群。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有的说他们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的说他们是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和尚)。再有一说他们是佛祖感召的五百强盗,放下屠刀而成罗汉的,在宣扬佛教的感召力。

阿若侨陈如尊者,为“五百罗汉”第一位。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太子出家求道之时,他与其他四位侍从亲伴太子在林中苦行修道。后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佛陀成道后,访其五人于鹿野苑。五人见其来也,初以其退失净行,相约勿为礼:佛至,不觉肃然致敬。

佛告以“我即是佛,具一切智,寂静无漏,心得自在。沁等须来,当示汝法,教授于汝。汝应听说,如说修行,即于现身得证诸漏。”五人乃执弟子礼,即所谓五比丘是也。五比丘以佛之舍苦行为疑,佛乃进而教之日:“有二种障,一者:心着欲境而不能离,是非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维,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边,乃为中道,精勤修习,能至涅槃。”此中道云者,即八正道,为佛教精义所在;自利、利他,悉应于此中求之。闻法已,阿若侨陈如首先悟入正法。

细观中国寺庙的五百罗汉,满不是那么会事。三教九流,各阶层的人都有。他们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组成了这一栩栩如生的群体。罗汉堂时,每一则塑像,最初大概都伴随着一则民间故事,生活气息很浓,跟印度的那些阿罗汉大不一样。

以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塑像为例。这些塑像分布在大雄宝殿内壁两侧和天台来阁、梵音两厢。根据“佛法平等”的宗教,罗汉们都不是死死板板的远离世间的神,而个个都具普通人特点。有扶售果的果农,也有手捧鲜果的买者;有神情专注交谈的长者;有俯图卷的文人。表情有威猛、温厚、憨直、狡黠、天真、固执、诙谐……各不相同。五蕴罗汉身上还爬着五个小孩,顽皮可爱。有的吸收了古代神话的夸张手法,如长寿揽月,长脚过海、长眉长寿、多目佛心、骑龙驾凤等等。

塑造这五罗汉的民间艺术家叫黎广修,生活于清末,家传技艺,本人有文化,又研读过佛学,四川合州(今合川县)人,早年曾在四川塑过五百罗汉像。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接受筇竹寺主持梦佛和尚约请,带了5名弟子,历时七年,终于完成,此黎广修已是中年。现存的五百罗汉像,可算他留下的代表作,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精品之一。他还有大胆的创造,将自己、弟子们及梦佛和尚的塑像都列入五百罗汉之中。筇竹寺堂柱上有一楹联,上联是: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籙。下联是: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至今仍保留。

清王朝的康熙和乾隆二帝信仰佛教,在清帝中更有作为,于是便被请进了罗汉群。宝光寺的第295位“阇夜多”罗汉酷似康熙,第360“直福德”罗汉,酷似乾隆。乾隆还在位时,便在碧云寺当了第414位“破邪者”罗汉。这些罗汉与众罗汉不同的明显特点,不但帝王装扮,而且造像亦似本人。

至今保存完好的罗汉堂,除筇竹寺之外,还有四川新都的宝光寺、武汉的归元寺、上海的龙华寺、苏州的西园寺、北京的碧云寺。四川乐山的乌龙寺,经“****”的浩劫以后,五百罗汉像重新修复一新。

济公

宋代的高僧,俗名李心远,台州(今浙江临海境内)人。初于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居净慈寺。出家后法名“道济”。道济不守戒律,常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行为举止癫狂放荡,因此被人们称为“济颠僧”。灵隐寺对面飞来峰的洞穴中,至今留有“济公床”、“济公桌”,相传济公常偷偷躲到这里烧狗肉吃,喝醉了酒就在石床上呼呼大睡。

在民间传说中,济公是个专管人间不平,又神通广大的传奇人物。他惩治嘲弄贪官污吏,路见不平一定要拔刀相助。而他的行动又常常以嬉笑怒骂、幽默逗趣的形式出现,百姓们尊称他为“济公”、“济公活佛”。

由于济公不大遵守“戒律”,所以他常常站在过道里或者坐在房梁上,从不排在罗汉们的队伍中。济公身穿破僧衣,手拿一把破扇,面部表情十分生动,从三个角度欣赏竟有三种不同的表情:从左看满脸笑容,叫做“春风满面”;从右看满脸愁容,叫做“愁眉苦脸”;从正面看更有意思,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正所谓“半嗔半喜”,“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佛教传说将他描绘为很有预知能力、很有悟性的和尚,常常能为寺院募化大量资财;民间则将他描绘为善于与贪官污吏作斗争,为民伸张正义,很有侠义之气的和尚。因此连他的喝酒吃肉,也被形容为行事之前必不可少的程序,缺此便无法办成事。即使是宗教思想很浓厚的传说,他的疯颠之中亦隐含了某种哲理。有的故事说,当佛殿为施主办斋供时,他却杂于僧众之内唱山歌、吃肉,引起监寺愤怒,他却笑道:“你道我佛庄严,难道我济颠不庄严?只怕我这臭皮囊,比土木(指泥塑木雕佛菩萨)还庄严许多!”未将那些无生命的偶像放在眼里。他逝世前,信口作的颂,其中有:“况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难看,且酸的酸,咸的咸,人情已厌。梦醒了,虽一刻也难留,看破了,纵百年亦有限。”真的在蒲团上坐化了。

至今杭州民间还流传济颠的预知能力万分准确,凡对众人不利的事,他就提前告诉,因此大家非常喜欢这位打哈哈的疯颠和尚。一日,他预知峨眉山有座会飞的小山峰,将飞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他竭尽全力动员村民搬家,人们误以为这和尚又在打哈哈,没人理会。济颠情急生智,拦住了一顶花轿,将新娘子背起便跑,一气跑了十几里路。和尚抢亲,太新鲜,男女老少全都跟在背后看热闹。不料,天昏地暗,一座小山不偏不倚把村庄压在底下了。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济颠救了大家。这座山便是“飞来峰”。此类救人于危难的故事比较多,故此济颠在民间很有人缘,被尊为“济公”。

传说济公已证得阿罗汉果,是降龙罗汉的化身。常常以神通示化众人,救人于苦难。

疯僧

在众多阿罗汉中有两位特殊的人物,一是济公,另外一位就是疯僧。他手拿敝帚,身黑如墨。疯僧是南宋初期的一位颇有胆识的和尚,又叫风波和尚,他以“扫秦”事迹而名垂青史。

相传当年奸相秦桧一心要诬害爱国忠将岳飞,就到灵隐寺来求签。在走廊里碰到了风波和尚,和尚大笑道:“曹操也是一世之雄,可今天他哪去了?”秦桧听了暗自一惊。和尚对他说:“天理昭彰,善恶有报,相公身为宰相为何想加害国家栋梁?”风波和尚据理陈词,对秦桧晓以大义,尽述不能加害岳飞的道理。但奸贼哪里肯听,和尚见他天良丧尽,不由得勃然大怒,随手用破扫帚照着秦桧的脸没头没脑地扫了过去,然后扬长而去,瞬息踪迹全无。秦桧则被扫得丧魂落魄半天才清醒过来,狼狈而逃。这就是著名的“疯僧扫秦”的故事。

疯僧与济颠常被同时供奉,一疯一癫相映成趣。疯僧右手拿着破扫帚,左手拿着吹火筒,蓬头垢面,鹑衣百结,口歪眼斜,手残脚破,但两眼却炯炯有神。疯僧以自己的功德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争相传颂的一位高僧。

(四)佛教高僧

菩提达摩

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1500年前的北魏年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达摩便被尊为初祖,少林寺也成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此后寺僧常习拳术,形成著称于世的少林派拳术。寺内的达摩亭(又称立雪亭)和寺西北的初祖庵都是为纪念达摩师祖而建。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禅宗二十七至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很得般若多罗的赏识,就给他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达摩从般若大师学习大乘佛教教义,按时壁观养性从不懈怠,功成后般若大师叫他出外度人。

梁武帝年间,达摩到达中国南方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达摩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足踏而渡。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游嵩山少林寺,在那儿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达摩在少林寺后山上找到一个天然石洞,便在洞中“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这就是著名的“达摩面壁洞”。相传因达摩面壁时间长久,面影身形摄入石中,衣褶仿佛全有,故名“面壁石”又叫“影石”。

当时有位僧人博览群书,慕达摩之名,自断手臂求法。达摩尊者被他的精诚感动,遂传法于他,并帮他改名慧可。经九年,达摩尊者欲归天竺,临走时,传慧可禅宗之要义,授《楞迦经》四卷。达摩在洞中面壁九年,少林寺内僧众全成了他的门徒。僧徒们便把他请进寺内,达摩成为跋陀之后的少林寺第二代方丈。

达摩的面壁禅定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人们把达摩提倡的禅定静虑,消除杂念,顿悟成佛的学佛方法称为禅学,他所开创的这一中国佛教宗派即称为禅宗。过不多久,达摩圆寂(归天),葬于熊耳山少林寺。3年后,有人在葱岭遇见达摩手拿着一只靴子,向西方而行。达摩的事迹,随着禅宗的发展,渐趋神异,并成为中国画家所爱的画题。在通俗侠义小说中,菩提达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创始者。

六祖慧能

慧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祖籍范阳(北京城西南)。惠能,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相传慧能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说:“弟子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他,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

弘忍安排慧能随众劳动,慧能乐于从命,干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8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干杂事的。

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慧能来到岭南,度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间(公元676年),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为他剃发,受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只是“行者”。

不久慧能又从广州到了曹溪宝林寺。在这里,慧能正式开山传法。这时候,他在禅宗的地位得到确立,被称为“六祖大师”。而神秀则在北方传法。从此,南北分流,形成禅宗的南北两派。

慧能,又作惠能。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为《六祖坛经》,为禅宗重要经典。慧能继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之后,而被尊为禅宗六祖。公元713年慧能在新州圆寂,弟子将其遗体运回曹溪,法相一直保持至今。

禅宗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悟,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

慧远

慧远(公元334—416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

慧远幼时已博览六经,尤善《老子》、《庄子》,21岁往太行恒山(今河北曲阳西北)参见道安,听讲《放光般若》。道安对弟子们宣讲,称“色”(物质世界)和“心”(精神世界)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虚幻不实,是“空”的。人们只有通过佛教智慧(“般若”)否定以一切现象为实有的世俗认识,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得到解脱。慧远听后豁然而悟,不禁叹道:“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从此出家。

慧远入庐山住东林寺,领众修道,为道安的上座弟子,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昙、戒律、禅法。因此中观、戒律、禅,及关中胜义,都仗慧远而流播南方。曾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像前立誓,这是佛教史上最早的结社。这一结社的目的就是专修“净土”之法,以期死后往生“西方”。“净土”是佛教说法,特指佛所居住的世界,又称“净国”、“佛国”,与世俗众生所住的世界所谓“秽土”、“秽国”相对而言。因为佛有无数,故净土也无数,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阿弥陀”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意为其光明无限辽阔,寿命无限长远。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慧远创立的净土宗,奉行念佛三昧,即以修定坐禅、息心妄念、心注西方、观想念佛为通往西方净土的修行方法。

故后世净土宗尊其为初祖。当时的名士谢灵运钦服慧远,替他在东林寺中开东西两池,遍种白莲。慧远所创之社,遂称“白莲社”,后来净土宗又称“莲宗”。慧远成为净土宗领袖后,著书立说讲经论道,全国许多高僧云集东林。慧远与东林寺的名声还远播海外,唐时该寺智恩和尚与鉴真法师东渡日本传教,净土宗教义随之传人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慧远为始祖。

同类推荐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热门推荐
  • 娇妻有才

    娇妻有才

    女子无才便是德,偏偏她很有才。琴棋书画,四书五经样样皆精,白天是温柔随和的宁家四小姐,晚上是神偷——白衣缎绸。宁家三小姐逃婚,竟然要她去替婚?!能让计划可以提早实施也不错。可不可以好奇一下,哪个男人可以娶到她?竟然是他……铁面具的美男子?!
  • 刀剑灵梦

    刀剑灵梦

    小小的一次打瞌睡,却换来了世界末日。迷茫之时,他却在城市的废墟上,发现了一个戴着面具的绝美少女,究竟是艳遇,还是阴谋?管他呢,我就是想要上钩!
  • 丞相大人碗里来:夫人好霸气

    丞相大人碗里来:夫人好霸气

    她,龙清清,天之骄女。意外穿越异世,自己混了个便宜相公。他,天龙国相爷,宠溺妻子到人神共愤!老婆逛街要跟从,老婆暖床要服从,老婆说话要服从,老婆说教要听从。相爷大人很腹黑,情敌一个一个,他要把她的桃花统统掐掉!
  • 大汉

    大汉

    谁说古人淳朴?刘彻利用我,卫子夫利用我,卫青利用我!利用我也就罢了,古人总该不会为难古人吧?然而,霍去病、李广、董仲舒哪一个都活的不自在,就连戾太子刘据都得抱我的大粗腿,这一家就是大汉最让人操心的一家子。
  • 火爆特工

    火爆特工

    悲催,人家哈利波特进入的是神奇魔法学校,我萧小白怎么就进入是:胖子如云的特工学校?我萧小白发誓,我没有想过泡美女,也没有想过当英雄,更没有想过留在这个充满暗能量的特工世界里……一学就是三年!啊啊啊,我想回家!可是为什么美女胖子们不肯放过我,为什么军队领导们要把我捧上天,为什么我走到哪里,都要被人追着签名!我想低调,我真的想低调啊……--书友窝QQ群:435870268。
  • 牧云清歌

    牧云清歌

    上古世纪里有你需求的一切,又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 探索未知-奇妙的数王国

    探索未知-奇妙的数王国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The Lure of the Dim Trails

    The Lure of the Dim Trai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年少花开忧莲

    年少花开忧莲

    三分热度,七分恐惧,感受有无尽的理由得以改变,所以,那年的望日莲你还记得吗?“你将来想当什么?”“入殓师。”“什么?”男生惊愕的问。少时的无知,少时的纯情…八年,男生的逃避,女生的隐忍,八年,这被渐渐遗忘了的岁月。再次相逢,他是名警察,而她,如愿地成为了名入殓师。一切都不如年少来的纯粹,历经重重疑问,徐深终揭开了她的身份。然而欢笑与磨难才刚开始,谁有留意过无可奈何的奈何?“呐,你的望日莲。”
  • 嫡妃略毒

    嫡妃略毒

    世人皆欺我良善懦弱,死而复生,她是绝色杀手,睁开凌厉眼眸,她不在是她,褪去懦弱,风华尽现。他是病秧子王爷,深不可测,可在她面前却无能为力。终有一天把持不住了,拦腰而上,“女人,我等了你这么多年,你一辈子都是属于我的,只能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