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96200000054

第54章

这段话很有意思。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言论和著作从未引用马克思、列宁、******的片言只字”。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写文章动辄引用马克思,马克思说什么,马克思这样说,马克思那样说,惟恐引用得不够多,不够全面。似乎有了引用,论文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有了引用,就足以表明自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一些人看来,有了足够的引用,作者自己就有了护身符,甚至成为真理的化身,趾高气昂,得意洋洋。陈望道的例子告诉我们,是否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否是一篇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章,不在于引用的多少,一句不引也没有关系。

然后,我又注意到,“他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可以理解为,陈望道觉得自己还不够格,不能随便扯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必要如此标榜。动辄强调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有什么必要呢?是又怎样,不是又如何?不好说陈望道究竟是谦虚还是拘谨,是不以为然还是漠不关心,但看看他所写的文章,他关心的语言、文字、修辞、翻译和种种社会问题,我们大致能确定,陈望道津津乐道的是思考具体的问题,如何把问题的思考推向深入,至于自己思想的政治身份,他没怎么考虑过。“他始终是一个革命的实干家”,重要的是革命并且实干,声言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倒在其次。

这篇序言作于1979年7月13日,在那个时候,胡愈之很自然就写出了“他不断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直到最后一息”,这样的句子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上面引述的胡愈之序言,落脚点显然是这句话。当时的读者,大概不会有我前面两段的想法。胡愈之本人,估计也是如此。他只是陈述事实,并在其时的意识形态氛围中自然地抽离出结论:陈望道不标榜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引用马克思、列宁和******,相反地倒是不断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

我们在今天的语境中解读这段话,却不能不想到很多。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国人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多少呢?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陈望道率先接触到马克思主义;通过译本,其他的人们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本人后来承认他读过这个译本。也就是说,******是通过陈望道的译本走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公开提出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即使陈望道刻意学习******思想,也是那之后的事情了,何况,我们也没怎么看到他的学习报告。因此,我们不会在意胡愈之的评述“落脚点”,他谈到的事实则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

对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从业者来说,引述马克思、列宁和******在所难免,但需要以研究的眼光,把它们作为研究对象看待,而非为自己观点辩解的武器。现在很多论文,都是马克思说什么了,博引一番,事情就解决了,就这样了,无需进一步的思考。这不好说是学术的态度吧。陈望道的例子提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身份和学术研究如何结合,才能既不辱没马克思主义的名声,又不误解学术的工作。

结尾问题

读书时写作文,老师常提起虎头蛇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说,有那么一个东西,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人们做事情,往往开始声势浩大,到后来劲头很小,以至于悄无声息。老师说,应当像刘胡兰那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后来读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这是我所喜欢的开始和结束。

结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七七八八写了那么多,并非为促成结尾的到来,但结尾是必然的,作文必须有个了断,不能无休止地写下去。初写作文,大多数同学无话可说,开始没话,中间没话,结尾还是无话可说。渐渐有了兴致,倾诉的愿望强烈起来,滔滔不绝,废话连篇,自己过后读都生厌。

每个作者都有很多文章要写,读者呢,也期待早点看到结尾。几千到几万字的短篇味道不够,就一二十万字的中篇吧,若还不能显示容量,也只能长篇了,几十万字洋洋洒洒,读者还勉强能有兴趣。弄个数百万字出来,读者可就寥寥无几了。关键还在于故事情节,该多少字就多少字,就像衣服,长短自有讲究。

从开端到结尾,有时自然而然,一气呵就,水到渠成。有时写着写着就偏离了起初的意旨,等发现时已无力扭转,只好草草了结。我当年高考作文就是这样,得分较高,估计是判卷老师只看了开头,无暇审视结尾:开篇恢弘,结尾一定差不到哪儿去,不用看了。有时总也找不到通往憩息的小镇,七拐八拐,也从密林中绕不出去,但天色已暗,只能随便寻个地方,落下脚来。

结尾需要高调;结尾要画龙点睛;结尾应当具有开放性……老师举了很多范例,我们自己却总是对结尾耿耿于怀。年少的我们,怎么可能具备高超的结尾意识呢?开端容易,随便那么一想,甚至不用想,就那么开始了。接下来,就得自己左思右想,左右逢源了。

期末是一种结尾。高中时,就读于父亲工作的学校,每逢期末,同学们都回家了,我和为数甚少的其他老师的子女滞留,晃悠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间或走进教室,故意弄出一些响动来,驱除心底的落寞。

毕业是一种结尾。校园里穿着学位服四处留影的学生,主楼前草坪上围坐的男女,要离开校园了,依依不舍。即使下个学期继续在这个学校读研,现在也是一种过去时的心境。

毕业典礼、晚会一类的仪式隆重而催人泪下。恋人分手,夫妻离异,能有什么仪式呢?有时一段新的感情产生了,才恍然发现,还有旧情有待了断。若剪不断,就只能理还乱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乐府民歌》仅仅是一种追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结尾也凤毛麟角。“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真的有困难出现了,“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婴儿出生后20秒钟内,会发出第一声响亮的啼哭,仿佛在宣告:“我来到了人世!”何等有力的开端啊……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一路崛起,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老眼昏花,颤颤巍巍,头脑糊涂,意识渐渐散乱。

若把人生比作一篇作文,那么,等结尾戛然而止时,人们不是不由自主,就是稀里糊涂,难得提起笔来,写出最后的那一段,那一句。

婚姻问题

在网上看到关于结婚的帖子,自己多少有一些思考。结婚是个问题,更严格说来,是个问题域,其中包括:是否结婚;和谁结婚;何时结婚;怎样结婚;等等。在所有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还有一个结婚念头何以产生的问题。泛泛而谈,有四个因素:

外界的督促。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家人、亲朋好友乃至不相干的人,都会关切和焦急起来,似乎这个人不结婚,亲人和旁人就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只有把这个人送进婚姻里面,不管是幸福的殿堂还是牢固的枷锁,只有拉拉扯扯地送进去了,周围的人们才能松一口很大的气:啊,终于了了一件事。别人都这样着急,当事人不得不稀里糊涂地忙慌起来。

朋友的影响。一起长大的伙伴纷纷成家,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成天泡在一起,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都回自己的小家或者大家,单身汉和单身女子不能不受触动。当同龄人的孩子喊自己叔叔或阿姨时,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不成家,不为人父母,自己就始终是个孩子,显得傻乎乎的。于是,耳闻目睹过的婚姻的束缚与不幸都置之脑后,结婚成为全力以赴的头等大事。

情感的冲动。据说,每个人单独都是一个半球,到了一定年龄,他/她就会觉着孤单,寻找自己的另外一半。一些人运气好,很快找到匹配的半球,一些人运气糟,勉强找到一半,尽管不是严丝合缝,免不了磕磕碰碰,但总归是不孤单不寂寞了,于是选择将就,成就婚姻,把磕磕碰碰经常化、日常化、终生化。

欲望的驱使。所谓的爱情里,爱与欲始终难解难分,究竟是爱引发欲望,还是欲望促成了爱,莫衷一是。爱情至上论者相信有一种纯洁的爱,尽管最终落实在欲望的满足上,但源起绝对和欲望无关。欲望先在论者以为欲望是爱的生理基础,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爱情里,很容易承认欲望第一、爱情第二,没有欲望何来爱情。动力和源泉也罢,目的和归宿也好,欲望终究是无法回避的。为了欲望的合法化,婚姻成为堂而皇之的理由。

作为问题域的结婚问题,既是说结婚是个问题,也是说不结婚是个问题。在谈过结婚成为问题的由来后,接着谈谈不结婚问题的缘起。

在年青的一代中,迟迟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粗略说来,有五个因素:

外界的淡然。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趋于多元化,结婚与否只不过是个人问题、私人问题,旁人乃至家人都不再过多地关注,当事人少了外界的推动,自然轻松了许多,那份由外界引发的焦虑消失殆尽。于是,不结婚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

朋友的影响。周围朋友一个个兴冲冲地闯进婚姻的围墙,免不了吵吵闹闹,至少失去了单身的诸多自由,天色晚了得及时回家,稍一不留神做了父母,更是不得不老成持重,负重蹒跚。幸好,自己的脚还在围城之外,赶紧打住。

情感的漠然。或许是从小生活环境的缘故,年轻一代愈来愈活得自我,依然有爱,但很难寻死觅活的刻骨铭心;依然有情,但很难曾经沧海难为水,没有什么不可以变化,没有什么不可以遗弃。爱都没有了,堆放爱的神圣殿堂也就不必造就。

欲望的弥散。随着社会的开放,欲望越来越不是问题,放纵的渠道多种多样,不再需要婚姻的庇护。不只是没有婚姻的欲望宣泄是正当,没有爱的欲望表现也是正常的。

经济的压力。婚姻意味着家,随着社会生活需求的整体提高,家意味着一套属于两个人的房子。房价一路飙升,婚姻的成本大幅度增长,一些年轻人恐惧于“房奴”的前景,一些年轻人连当“房奴”的资本都缺乏,没有空中楼阁,婚姻就没有安身之处。

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婚姻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被一层层地剥离,当一些人还在为结婚是个困难的问题忧虑时,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不结婚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同类推荐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男生女生面对面

    男生女生面对面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 弘一法师全集02书信

    弘一法师全集02书信

    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本书主要是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导师组带领研究生所进行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全局意识,研究古代文学不能脱离时代的影响。从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士风与文学的关系,是本专业研究者必须做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一个时代文学为何高亢,为何低迷,透过历史我们能学到什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们今天如何培养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忏悔录

    忏悔录

    在我七年的改造岁月中,有一双布鞋一直陪伴着我,它是我入监那年,70岁的老母亲亲手为我做的一双“千层底”。每当受到了挫折,心情压抑时,它总能使我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改造中,因为它满载着母亲的叮咛和期盼。
热门推荐
  • 未来之机械帝国

    未来之机械帝国

    身高只有1.52米的樱蓝是约鲁帝国五大贵族之一亚德利家族的私生女,从小生活在远离帝都的雅沙星,随着少女机械天赋的显露,在这个机器没有灵魂的世界,她拥有了第一个朋友——被她赋予思维和情感的机器人德鲁,但是没过多久德鲁就被管家销毁……“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要建立一个属于机器人的机械帝国!“
  • 奇缘武道

    奇缘武道

    天地阴阳造化变,浮沉人间几度寒。多少英雄儿女诗,缘起聚散紫禁烟。……在古老的水蓝古星,传颂着一代又一代奇人异事。人、神、仙、妖、魔、冥……想知道那传说中的神仙妖魔之力是什么吗?想了解那传说中的生命真的是永恒的存在吗?……带着你的一个个疑问,跟随主人公齐浩天,经历一场修行之旅吧。
  • 铁锤传说

    铁锤传说

    只有沉沦过地狱的人,才最有资格拥有天堂。这是一个铁匠的传奇,这一生注定要被人称颂,让人敬畏。本文纯属虚构
  • 明伦汇编人事典游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游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独宠,傲娇前任不好惹

    总裁独宠,傲娇前任不好惹

    陆家有两个女儿,一个亲生的,一个捡来的。捡来的那个,蛇蝎心肠,夺走了阿黎的爱人,毁了阿黎的家,幸好阿黎遇见了她的远钧。那时候她一个人躲去国外,是他的守护,让她终于知道,她一直在等他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一朝误会,分隔数载。阿黎再次归来,她的远钧身边已有良人,那个良人不是别人,正是毁她陆家的宋姗姗。她胜券在握,却忘了细想,她使了手段,用尽阴谋,即便装成他最爱的样子,那也仅仅只是一个影子,陆黎的影子。稳重自持又遗世独立的顾远钧,一旦遇见他的阿黎,他完全不介意自己变成一个流氓。“顾远钧,你私闯民宅,我完全可以告你!”“告吧。”他忽然就拉下领带,“陆律师,你还可以加一条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界无缘:神仙穿越也恋爱

    六界无缘:神仙穿越也恋爱

    她,世界本未曾给予她一席之地,但她,就是念着“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了世间无人不知的神。他,本是三界至尊,却依旧为了她甘愿“山河拱手为君一笑”。三生的情缘,一世的孽债。本是同一世界,却绕了一个大圈,当你我相遇,是否还拥有上一世的记忆?花开花谢,蝶起蝶落。今生,你若撒野,我把酒奉陪。
  • 你别吓唬我

    你别吓唬我

    我办了个宽带,结果不是给人用的。后来,我觉得这些妖啊鬼啊的,还挺可爱,主要是好欺负……
  • 穿越之百魅罂羽

    穿越之百魅罂羽

    她本是平凡女,一场横祸却让她到了未知世界;更悲催的是,竟然穿成了人人敬而远之的魔头!走在街上,人人喊打。即便这样,还有两个人爱她至情至深!一个愿意为她舍弃名利地位,甚至不惜被世人唾弃的贵公子,另一个甘愿为她放弃自由,用生命来守护她。老天,是该唾骂你还是感激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抛弃性格缺陷

    抛弃性格缺陷

    青少年不得不看的励志书。每个人都是性格的美容师,抛弃性格缺陷,展现完美自我。2011最潮性格说明书,洞察你想知道的一切。让自卑、怯懦、孤僻、狂傲……见鬼去吧。
  • 王妃要改嫁

    王妃要改嫁

    人家穿越,不是死就是摔,她是被人麻袋装了,扛回古代来。温柔婆婆,严厉公公,还有一个时不时就拉着她回房研究“生宝宝”的痴儿相公。太子多情,王爷状似有情似无情。美男多多,数她相公最是无辜单纯,却偏生一张与她前男友一模一样的脸……谁?谁半夜亲她?谁又在她熟睡时,情话无比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