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700000053

第53章 我乐岭人物志 (1)

我一九六六年春节过后由双山农场转到了我乐岭农场。这时我已经在众多的劳改场所里度过了八年多刑期。事实证明,在度过了头一年难熬的劳改时光后,以后的日子也大致可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老话来形容了。想想也真让人嗟叹。苦难的时日在匆促中默默滑过,我想还与精神的麻痹有关,什么也不去多想,思想懒惰得厉害,意识像冬眠般被深深地埋藏,精神活动更多是本能的反应,猪狗一般。与灵魂的枯萎成正比的是肉体的日渐强壮。如果硬要附会管教干部“劳改富于成效”的宣称,那么这成效也只是体现于躯体而非思想。思想已几近一个空壳,像一只掏空了的葫芦在水皮上飘飘悠悠。我们都成了地道农民,从外形到技艺都没半点差池。在农业人口已占绝对优势的国度又增添我们这些变种的一群,真不知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双山农场转我乐岭农场,此时离我九年刑期届满尚不到十个月,就是说自由在即,我不明白已“临秋未晚”了还有什么转移的必要。况且听从我乐岭转来的犯人讲那边比这边要“邪乎”得多。因此这最后一次转场(后来证明并非最后一次)使我感到甚不情愿。

后来我才听说,这次转场是整个劳改系统的一次“战略性”大行动。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微妙变化,当局对聚集于京津要害地带的政治犯产生深深的忧虑,担心在某个时候会生出什么事端。于是将几个农场的政治犯一并转移到偏远的我乐岭农场。这就出现了罕见的政治犯大集聚局面。许多旧日难友在这里重新聚首。这机会也是千载难逢的。我乐岭位于河北与山西之接壤处,地势起伏,满眼是连绵的群山。时令尚为初春,山顶上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远远望去像围着一圈威严的白发老人。据说我乐岭原先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劳改单位,营的编制,几百亩土地。后来扩大为师的编制,数千亩土地,容纳上千名犯人。有人说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是劳改事业,相信此话不讹,遍布全国的一个个本来很不起眼的劳改场所就好像揉进了酵母的面团,眼见得就蓬蓬勃勃壮大。我乐岭,这名字也是意味无穷。当地人将“我乐”发音为“窝乐”,无论是我乐还是窝乐体现的都是安乐的意思,天晓得将这么一个不毛之地谓之为安乐窝是当地人以苦为乐的天性使然,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幽默,反正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些被运送到这里服刑的犯人而言,这名字实在是一种讽刺……

可以说在我总共二十二年之久的劳改生涯中我乐岭农场是最不堪回首之处,以至每每回想除我乐岭之外的其他劳改农场所便不由生出怀恋之情,想到在那里的种种好处。比如在草庙子看守所没有沉重的体力劳动,审讯期间没有遭受肉刑;在清水塘农场相对宽松,还可以用笔提纲挈领记下一些事情;而“世外桃源”般的御花园自不必说,即使在犯人普遍反映劳动强度过高的兴湖大场总还有能让人喘口气的时候。我乐岭就不同,这里所有的方面都可以用“邪乎”两字来概括。这里可以说是地狱中的地狱。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下我甚至突发奇想: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能再回到其他一些劳改场所。我所说我乐岭不堪回首,其实更是难以回首,无法回首。因为在这期间我没有在纸上留下一个字,一切只能凭借记忆。这使我感到恐惧,感到茫然无措。我总是依赖文字,认为白纸上的黑字如同钉在墙上的钉子,有钉子才能挂住许多东西,而有文字就能牵引出许多沉沉往事(如清水塘期间留下的大事记对未来的回忆就大有裨益,而在御花园期间留下的那本日记使后来的记忆更为清晰)。

到我乐岭后我好像回到了人类的蛮荒时期,似乎人世间没有发明出笔和纸。我要说明的是不留字迹并非是担心所谓“一字入公门,十牛拉不出”,也并非是谨记犯人中流传的:思想是气体,语言是液体,文字是固体(由此可见白纸黑字最要命)。都不是。而是我乐岭劳改当局严格禁止犯人进行一切“非正当”书写(正当书写界定为思想汇报,检查材料及揭发材料)。家信属正当与非正当之间的书写,场方对每一封家信都要仔细审阅,不允许将农场的任何事情泄露出去。好像将“罪人改造成新人”也成了国家最高机密。开始我并不理解当局为何这般严格杜绝犯人的书写,是后来从一位管教干部嘴里才弄清楚了原委:原来场方也和我们犯人一样的信奉“文字是固体”,害怕犯人将发生在我乐岭的“种种”记录下来会给他们造成不利。说白了禁止书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封锁消息。事实证明,采取这种手段确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后来离开的犯人提到我乐岭只是“邪乎啊邪乎”地叫苦,而对于“邪乎”种种却大多回忆不起来,正如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人,苦吃多了也记不得苦味儿。

我也是同样,每当回想在我乐岭的那段时光眼前就像堆着一团乱麻,往事像隐于浓雾里,模糊不清。这令我十分地沮丧,难道所经历的一切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无踪?一切都好像根本没有发生?我甚至痛恨自己当初何苦那么乖乖地听话,到后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相当长的时间对我乐岭的那段人生经历望而却步,我甚至想干脆把那里的一切完全从生活中(不是记忆中)勾了去,幸福的时光才值得怀恋,悲伤的日子只能给人带来伤感——并由此产生出对自己生命的否定,生命便涂上一层灰蒙蒙的色调,记着又有何益?然而人真的是一种怪物,行进途中总要频频回首,总要执拗地记住什么。忘却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爱与欢乐不能,恨与苦难亦同样。就是说,我乐岭是不能令我释怀的,永远不能。那里的人、那里的事,以及那里的景物都是我生命中的环节,令我难舍难弃。我的心理状态又回到了入狱之初那种绞尽脑汁的回忆,不同的那时是被迫,而现在则是自觉自愿。我合闭双眼,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雾障,我试图将雾障驱散,居然奏效。

雾气像被风推动渐次从眼前飘逝,这时就展现出我乐岭苍凉粗粝的全貌,开始若隐若现,而后渐渐清晰,从上方鸟瞰,我乐岭像一颗从中间剖开的咸鸭蛋,蛋壳是环绕的青色山峦,蛋白是被白雪覆盖着的农田,蛋黄则是被高墙电网圈住的灰黄色牢城。没有声音,静静的,死去一般,这影像初现时竟感到一丝陌生,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曾到过这个地方。然而这种意识只保留了片刻,我便陡然觉出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熟稔,岂止是熟稔,这里是我的故地(被高墙电网圈围的),是我的家园(被辛酸血泪浸泡的)。这时我的身体不由得剧烈地颤抖,如同遭受从覆雪原野上刮过来的冷冽寒风。思维也凝固了,驻足不前。我遭遇阻隔,不得通行,似乎已成“新人”的我不再被容许重踏禁区旧地,只能远远地张望,像个局外人。沮丧中我不由回想起曾教我筛时光的崔老,我坚信已作古的崔老曾给于我的启迪不会作古,我思考如何活学活用,怎样举一反三。也就在这一刻奇迹出现了,眼前的我乐岭开始退却远去,渐渐变成一个虚幻的背景,与此同时一张张面孔轮次显现在这背景中,我一下子认出了他们,他们都是农场里我所熟悉且有着种种“恩仇”的人。

这些形态不一,表情迥异的脸就像在空中飘飘摇摇的风筝,闪闪烁烁,生动异常。同样在这一刻,通往我记忆的大门轰然打开,我觉得每一张面孔上都写着相关的字(如同在清水塘记的大事记),一张脸就是一把开门的钥匙,将我带进业已在记忆中逝去的我乐岭。往事历历在目了,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细想想也是顺理成章的,我有过这样的经验,每当我见到一个熟人却又一下子想不起名字时,我便赶紧在心里默念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要是该人姓韩,当默念到蒋秦韩杨时那个韩字便从中跳出,我就会记起他姓韩,以姓带名,名字也大致能够记起。有这种记忆方法“救驾”使我多次免除尴尬。而对于一张闪现于眼前的熟悉面孔,这面孔与之有关的一桩桩事情(事件)也就展现于眼前了,再举一反三,也就不单单限于人的面孔。熟悉的环境与景物,如一棵小树,一堵石墙,都能够让人触景生情,见物忆旧,从而回忆起与此相关的诸多往事。这新发现令我兴奋不已,我已经畅通无阻,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管教、难友),一个个熟悉的场所景物(监舍、山坡、堤坝、石墙),凡此种种就成了我通往禁区的通行证。尽管由此召唤回来的往事旧事有些凌乱残缺,甚至时空倒置,但却原生原态又原汁原味儿……

吴启都——每次回忆我乐岭,不知为什么首先闪烁于眼前的总是吴启都吴老师那张山羊脸。因为他是我母校K大的人?因为他的恋爱故事不同凡响已在我的记忆中扎下了根?还是他的美好姻缘最终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在我心中造成难以磨灭的冲击?我说不清。而每当想到吴启都我眼前又同时出现他的妻子齐韵琴和儿子小建国站在警戒线外向犯人队凝望的情景。这种联想应该说是必然的,就像我每次想到竹川眼前总会出现他的儿子小竹涛那般。屈指一数,我与吴启都自一九六年春在清水塘农场分别已整整六年了,我不知道这六年中间他转了几次场,都到了何处。只知道他是在这次政治犯大迁徙行动中从京郊团河农场转到了我乐岭,比我早来半个月。

我一直这么想,如果当局确实担心政治犯在京津周边会给国家带来危险,而对吴启都的担心却完全是多余的,“危险分子”中间不应该包括吴启都,因为即使他有心给国家来点什么“危险”,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是说他的身体瘦削,而是说他的魂魄已离身而去,成了一具空壳。清水塘的难友送了他个外号叫“植物”,很是贴切。六年多过去,植物仍然还是植物,只是日见枯萎。见面我端详了半天才认出他来,我呼了声吴老师,他看着我,眼光空洞,好半天才对我点点头,问句你是周老师?我说我是周文祥,也是K大的,不是老师是学生。我这么介绍自己是为了帮助他进行回忆。他点点头,似乎对上了号。我们就说起了话。从对话的过程,我惊奇地发现,吴启都的魂魄并没有完全出窍,而是在他的躯体中进进出出,进去时他说话尚为正常,离去时离奇的话语就犹同痴人说梦,这情状让人惊骇,又让人匪夷所思:周文祥你从哪里来的?双山农场。

那里好不好?挺好的。吴老师你从哪里来?团河农场。

具体位置在哪里?北京南郊,你知道有个叫南苑的地方吗?不知道。

在清代南苑是皇家的狩猎场,地盘广大,里面饲养着许多麋鹿、山羊、兔子之类。每年春秋二季皇室成员和皇家的武士便在那里举行围猎盛典,一试箭法。皇家狩猎,兴师动众,一干人马,乘兴而来,跃跃欲试;倦猎之后,不但要吃喝拉撒,还要“小憩”片刻,甚至“驻跸”三天。因此在南苑的南面,又专门辟了一个“团河行宫”。除了设有“御厨”、“御寝”、“御厕”之类供皇上方便之外,宫前还有荷花鱼池,四周遍植苍松翠柏,环境幽雅,气势恢宏。

俱往矣,早年间的光景已不复存在。

谁说已不复存在?风景依然,我看得见的。

吴老师能看得见百年之前的景象?嗯,别人看不见,我看得见的。你不信?难以置信。我这么说时已发现他的眼又变得空洞无物了。

你应该相信的。我这人从来不说谎。在别人眼里团河是片庄稼地,可在我眼里是个游乐园。吴老师别说了。

干吗不让我说实话?团河的确是块风水宝地呢,否则皇家会相中它?那一年队长让我走,我不走。我说要我走,我就死。死了埋在这里子孙后代都沾光。

别说了吴老师。

(后来我与也是从团河来的解若愚说起吴启都,解说吴说的让他走他不走的话属实,农场当局见吴整天痴痴迷迷的曾打算让他保外就医,吴知道后一反常态地与当局对抗,坚决不从,嘴里整天吆:这里好,我不去,这儿好,我哪儿都不去。保外就医的事就作罢。)袁光——袁光就是K大的袁书记,在K大时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后来他被打成右派从批判他的大字报上知道的。来我乐岭的头一天在监舍里看见他我几乎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刻我神不守舍,竟脱口叫了声“袁书记”。旁边的一个人听见哼声说书记个鸟哩,右派劳改犯,还是个顽固的。我没有理睬,袁也没有理会,他看了我一眼,无言地点点头。我看出他认出了我。世事沧桑,彼此的外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乍见面竟然不能认出,也真是奇迹。

同类推荐
  • 红衫

    红衫

    宇宙,人类最后的疆界。无畏号,星际联盟的旗舰,赫赫有名的英雄舰艇。它在宇宙中执行着一项项伟大的任务,探索新世界,寻找新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宇宙洪荒。对于这一切,刚被调去舰上的低级军官达尔感到既光荣又兴奋……直到他发现:(1)每一次看似寻常的外勤任务,都免不了要遇到匪夷所思的危险;(2)飞船的舰长、首席科学官还有帅气的领航员总能戏剧化地幸存下来;(3)但很不幸,毫无例外,至少有一名军衔较低的船员会在任务中死去。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不让下一次外勤任务成为自己的人生谢幕,达尔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疯狂又惊心动魄的冒险。
  • 1938中国大营救

    1938中国大营救

    《1938中国大营救》以民国时期住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的真实事迹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呈献给读者,该小说分上卷与下卷,该小说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名单”,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拿到何凤山博士发放的生命签证的数量仍是一个谜,但根据日期和编号推测,至少在2000-4000份左右。这说明,何凤山博士救助的犹太人比辛德勒更多也更早,因此该小说努力还原了当时的经历与故事,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艺术再创作,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够对历史产生反思,并永久记住一个为了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友好而做出巨大努力的中国人。
  • 情感与理智:熟女八分

    情感与理智:熟女八分

    顾盼是“八分熟女”理论的坚定捍卫者。她性格彪悍犀利,通透果决。24岁这年,顾盼遭遇了工作中的变故,遇见了曾经错过的男人,也经历了一段未成正果的爱情,终于在疼痛中体悟了成长。顾盼并不是顶美的美女,但是她真实,通俗但不庸俗地活着。她代表的是我们内心永远不灭的希望。顾盼的闺中密友胡美丽,妖娆且理智,却陷入了婚外恋的泥淖。美人的感情生活总是曲折的,最终她的理智战胜了情感,获得了感情的新生。她代表了对爱情勇于尝试的开拓者。女人的成熟大多是挫折教育的结果,伤害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富。作者要传递的观点是,无论是工作还是男人,爱TA八分最相宜,剩下两分,好好爱自己。
  • 神秘学园

    神秘学园

    著名的耀德中学在“年度传奇人物”颁奖仪式上出现可怕的意外:广播里一个奇怪的声音报出了“本年度死亡人员名单”。获得“年度传奇人物奖”的学生王一扬、“鬼娃娃”邱天先后遭遇不测,名单上的其他人员纷纷陷于慌乱。圣诞晚会上,学生会主席许小村离奇死亡,整个学校进一步蔓延着无边的恐惧……校园地下古墓的传说渐渐浮出水面,横空出世的《石膏头像》画册,竟是邱天的死亡日记。凶手是人,还是鬼怪?最后的毒手即将伸向谁?周围的人谁还能相信?究竟谁能阻止这场精心布置的变态连环血案?“学园侦探三人组”陆嘉上、顾良辰、黎可爱携手同行,凭着弱小的力量试图扭转乾坤。死亡倒计时开始了,他们真的能揭开背后的凶机吗……
  • 如果一切重来

    如果一切重来

    2012年7月9日清晨,《纽约时报》调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在晨跑中遇刺,随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他有两个月的时间调查阿根廷独裁期间一桩丑闻的真相,弥补对最爱的人犯下的罪孽,并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与时间赛跑。
热门推荐
  • 鬼乎诡乎

    鬼乎诡乎

    事实比漆黑更糟糕,在灯灭的一瞬间,一具挂起来的女尸同时出现,准确的说,端木好像漂浮在空中,这具女尸也漂浮在空中,他似乎进了四维空间,也许是五维,他推断不出自己跟这具女尸的距离。白色的长裙,没有脚,披散着头发,看不到五官。端木紧紧地捂着眼睛,心脏剧烈的跳动,呼吸急促,每过一秒,他都情不自禁地透过指缝看一眼,看看这具女尸有没有离自己更近。他祈祷电梯快点,再快点,或者祈祷有个人进来解救他。然后他又想,万一进来的不是人,是女尸的同伙怎么办?男尸?简直不敢再想。他紧紧地咬着牙,蹲在厢体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 十年约定:冰冷复仇

    十年约定:冰冷复仇

    十年前,一场人为的事故夺走了她的父母的性命,十年后,她卷土归来,是否记得当年的他,他(她)再次相遇后,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结果?
  • 股海别梦

    股海别梦

    本书以中国证券基金业为背景,描写了中国证券市场因业务内容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经营管理模式,揭示了制度的规范与黑洞、管理与疏漏,人性的贪婪与正直、复杂与单纯、渴望与无奈。书中对证券基金业内幕、权钱交易黑幕等的深入剖析,不仅对广大股民是难得的警示,而且也具有经验指导的作用。
  • 萌妻冷夫:夜少当奶爸!

    萌妻冷夫:夜少当奶爸!

    某天,萧潇醒来发现旁边竟然有个男人!那个在副驾驶安摄像头的变态司机!讹人的冷酷男!最后竟然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气之下要辞职远离他,变态司机竟然还给她律师函威胁她!“萧潇,你老实给我待着吧!!!!”“嗷嗷嗷!欧阳弑夜你竟然凶我?!你就在小黑屋里给我面壁思过吧!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给他饭吃!”
  • 都市之我为书狂

    都市之我为书狂

    庄梦游,二流大学毕业,自由职业者,自小爱看书,中外名著,武侠玄幻,历史推理等等,凡是能看懂的都看,看不懂的书荒了也要看。一日,刚辞去保安工作,竟然遭遇需要英雄救美的狗血情况,一时保安的心理作怪加上一点男人血性,他出手了,当然,他悲剧了。同时同地,一个穿越千年的书生残魂被无名帛书带回现代……且看主角如何为书而颠狂,与灰社会斗智斗勇,与贪倌乌吏周旋,为美女而奋斗!
  • 夜夜贪欢:勾上邪魅王爷

    夜夜贪欢:勾上邪魅王爷

    她,一个小小的特工,一朝穿越,却成为了众多男子的追求对象,风国摄政王残暴嗜血,冷血无情,却单单对她宠爱有加,执意要立她为妃;魔教教主杀人不眨眼,女子在他眼中视为杀人的工具而已,却控制不住自己对她动了情;天下第一美男凤凰羽容貌倾城,温柔似水,不惜为她毁容废除后宫,只为能求来和她共度一世;最后,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挣脱束缚的爱

    挣脱束缚的爱

    “黑,渐渐布满天空,无数的星挣破夜幕探出来,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漫漫地浸润,扩散出一种感伤的氛围。仰望天空,求摸的星空格外澄净,悠远的星闪耀着,像细碎的泪花,也像我的高中时代,充满未知……”
  • 周邦彦集

    周邦彦集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游京师,七年献《汴都赋》,为宋神宗所赏。后曾为溧水(今属江苏)令。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晚年退休,提举南京(今属河南)鸿庆宫,卒。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著有《清真词》,后又名《片玉词》。
  • 逆仙为生

    逆仙为生

    万年前的强者,今生的轮回,被封印的记忆,他能否回想起,世上若有仙,我便逆了仙。这是一段寻找记忆的旅程………………
  • 抗战江湖

    抗战江湖

    刀光剑影闪抗战江湖,国仇家恨漫烽火狼烟。一段未入史册的杀敌故事,一群不见丰碑的中华义勇,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力量,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长空与忠义社的兄弟们正在用铁和血诠释着生存的意义!什么拔刀斋、什么新选组、什么第一兵,只要是带着侵略之意踏上中华大地的人,就难逃复仇之火的吞噬。中国人,从来都不是好欺负的!当然,这里没有手撕鬼子,没有裤裆藏雷,也没有八百里一枪打死敌人,更没有一个人打掉鬼子一个小队,只有生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