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200000015

第15章 幸福背景板·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是一首无数人在童年时唱过的歌。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投拍一部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电影—《祖国的花朵》。为了更好地配合电影,剧组请刚过而立之年,却已颇有名气的音乐作曲家刘炽为电影作曲。词作者则选择了刚刚跨入文艺圈的毛头小伙子乔羽。

1955年7月,摄制组带着《祖国的花朵》的小演员们去昆明湖体验生活、熟悉拍摄环境。词曲作者乔羽、刘炽随同前往。但是到湖边后,刘炽却犯愁了。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他写道:“我这个人从小怕水,孩子们上了小船,我却站在湖边犯难了。这时,孩子们热情地喊‘刘炽叔叔,赶快上来呀,开船啦!’我便硬着头皮,登上了小船。开始,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两手抓住船舷,一动也不敢动。”但是孩子们的欢乐、活泼很快感染了刘炽。这个生性怕水的中年人也跟孩子们一起玩起水来,他们打水仗、赛船、嬉闹。就在这时,刘炽脑中突然闪过一段旋律。他赶紧让小朋友们把船划到岸边。他坐在犀牛望月的石头上,用了大概20分钟的时间,写完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和二部合唱。词作者乔羽顺着刘炽的曲调,用绿树红墙、湖面清风、鱼儿畅游把这一切具体地呈现了出来。

白塔、绿树、红墙……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人们记住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电影,更让人们看到了新中国儿童的崭新风貌。影片公映后,这首旋律优美、曲调轻快的歌曲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歌声中的北海,也成为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游玩胜地。

最早唱这首歌的人已年近古稀,但在今天孩子们的世界里,它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这首回荡在无数人童年时代的优美旋律,至今依然闪耀着经典的童趣与活泼。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虽然整个国家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孩子们绝对意气风发、高兴快乐。每个人到北海,那真的要“荡起双桨”,真的要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

舒乙(生于1930年代,老舍之子,作家)

1955年拍摄《祖国的花朵》时,我非常有幸被选为其中的一个小演员。是全中国第一拨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支歌的。

王玲(生于1940年代,特级教师)

《我爱北京天安门》

1969年,金果临12岁,他是上海市常德路第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次英语课上,金果临学到了两句英文:“I love Peking. I love Tian’anmen.”晚上,金果临灵感突发,自然地写下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太阳升起金光照,金光照得全球红。”并取名《金光照得全球红》。正式投稿的时候,金果临将最后两句改为“太阳光辉照万里,祖国山河处处春”。题目也改为《我爱北京天安门》。

1970年,金果临的表姐,19岁的金月苓在《红小兵报》上看到表弟创作的《我爱北京天安门》。金月苓是上海第六玻璃厂的工人,十分喜欢音乐。北京、天安门、红太阳……《我爱北京天安门》简洁明了的歌词让19岁的金月苓一阵激动,她立即给这几句朗朗上口的歌词谱上了一段轻快的曲调。

1970年9月,金月苓创作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发表了。编辑采用的是金果临的歌词,只是对最后两句做了细微的改动,改为“太阳就是毛主席,光芒万丈照前程”。1971年国庆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这首歌曲,歌词也改成了日后人们耳熟能详的版本:“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1972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特刊,并且刊登了10首歌曲,其中就有《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个星期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 《北京“五一”游园会》专题节目,把这首歌曲搬上了荧幕,此后这首歌曲越唱越红。这一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就选择了这首《我爱北京天安门》作为拍摄内容。

这首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歌曲,以其清新的旋律、活泼的节奏留在了人们的印象里。短短的28个字,凝固着一个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我们小时候最熟悉的儿歌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

徐列(生于1960年代,《南方人物周刊》主编)

中国小孩哪有不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

李东田(生于1970年代,造型师)

《一分钱》

今天,一分钱的硬币已经退出了流通市场,然而,《一分钱》的歌曲却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哼唱。它让我们回到一个纯真的年代。

1933年,潘振声出生于上海。他是蒙古族人,在上海一所小学当音乐教师和大队辅导员。20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潘振声选择了去宁夏当老师。在宁夏,他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孩子们排队回家时,看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经常是走出了十多米,还不时回头叫“叔叔,再见”。孩子们捡到铅笔、橡皮和硬币等物品都会上交给老师。他办公桌上放大头针的小盒子,经常放满了孩子们交来的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这一幕幕情景经常萦绕在潘振声的心头,也就在那时候,他萌发了为孩子们写歌的念头。

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收到约稿信后,潘振声很快又想到那些温馨的场面。此时正是硬币在社会上大量流通的时候,他联想到孩子们的拾金不昧和回家时与警察叔叔告别的情形,便创作了歌曲《一分钱》。

这首歌借用了沪剧常用的旋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被各个不同时代的孩子传唱。潘振声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一分钱爷爷”。

那时候就是这样的思想,没有想过占便宜什么的,思想很单纯。

项苏云(生于1930年代,项英之女,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

我把爸爸妈妈给我的一毛钱交上去了,说是我捡的。因为大家都做好事,你必须也要做。

毛卫宁(生于1960年代,导演)

同类推荐
  • 异世大秦

    异世大秦

    一个大秦帝国的少年,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武技仙术横行,阴谋暗斗汹涌。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异世大秦帝国。PS:想说一个我心中的故事,带些玄幻色彩的历史架空争霸小说,我知道很小众,可能两边不讨好。不过,我想写,希望你喜欢!
  • 1621穿明

    1621穿明

    天启初年,不想卷入是非,也不想建功立业,更不敢异想天开地拯救末世。只想着攒些钱远渡重洋,避开这天杀的末世——一个穿越小公务员的心声。但是……形势比人强,时代不容他逃避,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卷进去了,而且深陷其中,且看——1621穿明,不一样的演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 宋王

    宋王

    王者,帝王也!回到北宋,注定身居庙堂,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邦国。万里山河,风云已动;臣子拜服,权倾天下!铁蹄踏燕云,挽弓射天狼,谁与争锋?且看我的帝王之路,我的江山,如诗如画!—————————————————已有二百万字完本作品《逐鹿》,请放心阅读!
  • 明末清初那些事儿

    明末清初那些事儿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主要体现在宗室乱政、奸臣弄权和宦官专政三个方面,这些势力集团,是中国历代为世人所痛恨的腐朽势力。他们僭越弄权,互相利用,残害忠良,这些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政权的分崩离析和内部的朋党林立,也是以后党派攻汗,农民起义乃至王朝覆灭的根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从明朝的灭亡到清朝的崛起和兴盛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正是新的王朝建立。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朝历代概莫能外。此书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史事,衷心希望它的出版能让你更多、更准确地看清明末清初间君臣以及义军的诸多举动背后隐藏的玄机。
  • 幕后人

    幕后人

    世代传承的神秘使命。一步步成为大陆无人知晓的最大幕后人。自己做自己的靠山!
热门推荐
  • 无聊新世界

    无聊新世界

    无聊人士写的无聊的小说,多关照了
  • 别样的年少,别样的你

    别样的年少,别样的你

    这是一本青春痛过,并用这些疼痛治疗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的青春治愈小说。痛过,才是年少。不羡浮华,爱是软肋,也是铠甲。幸好,别样的年少,拥抱别样的你。
  • 猫的爱情故事

    猫的爱情故事

    猫:官商世家,也是90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自己独立找工作,摸爬滚打四年在五百强公司做到中层主管,最后自己下海了。工作上雷厉风行,情感上有些逗比,原先一直觉得狗血的剧情只会发生在韩剧里面,可是偏偏就发生在他自己身上。本文讲述的是猫的爱情故事,戏剧性的桥段,确实真实的生活写照,猫大学遇上了小老虎,后来分了,家里安排相亲,遇到了西瓜,结果没想到西瓜的前任竟然是自己从小到大的发小。本身自己就不希望被家里当作是政治的牺牲品,于是就成人之美。还跟家里闹翻了,不过,猫却阴差阳错遇到了鱼,发生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真实故事。狮子座的猫跟白羊座的鱼到底是什么情况,请看内文!
  • 蜜爱一生:我的保镖大人

    蜜爱一生:我的保镖大人

    男人强势的把她的手压在高于头部的位置,熟稔的摆弄她的身体。姜媛看着衣冠楚楚,面如冠玉的某男,咽下了拒绝的话,谁要他的保镖大人看上去鲜嫩可口。“唔~媛媛,我们永远也不分开。”十指紧扣,忘我深情。哼,不管怎么变,不管你是小保镖也好,还是全球第一强的赛蒙集团的总裁也好,你都是我男人!姜媛同样沉醉。
  • 妈咪的总裁前夫

    妈咪的总裁前夫

    昨夜她失恋去酒吧喝酒,她酒后乱性乱拉了一个男人去开房,那晚之后,他要她当他三个月的免费情人,呜呜,她怎么那么倒霉……
  • 女王夫君不嫌多

    女王夫君不嫌多

    意外穿越,她遇到一个自称是她师傅的糟老头,原来她竟然是下凡应劫的女神,却因为师傅的糊涂来到这个女尊国?不过这样也好,看在师傅老人家给她准备的这么多优秀美男的份上,她暂且原谅他好了!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选取了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将12位帝王的一生娓娓道来。《大清十二帝》采用新颖的观点,通过简明的体例形式、精炼的文字内容,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深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以及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
  • 三月樱花雨上开

    三月樱花雨上开

    再见已是盛夏,偶然相遇,四目相对,三月没想过会在这里遇到子开,她从他身边擦肩而过,此时的子开也是心乱如麻,但是他本能的拽住这个要从自己身边越过的三月。三月拼命想逃离这个抓着自己手的人,可奈何男女力气悬殊。“你放开我。”很显然,她看到了子开眼里的狂风暴雨,她更用力的想摆脱,可无济于事,杨子开直接把她带走,开车,丢人,甩门,踩油门一气呵成。车在马路上飞快的穿梭,愣是三月也吓到了。“杨子开,你疯了”三月怒吼,手开始解安全带。“吱”的一声疾驰的车来了一个急刹车,三月重力向前冲,却被一个力气按回座椅,一个肆虐的吻突如其来,粗暴霸道野蛮,三月无从逃脱。“乔三月,你欠我的我要你全部还回来”子开盯着三月
  • 这些年我很想你

    这些年我很想你

    那年花季我们相遇了,你闯进了我的世界但现在你已离去,而我还在等待,曾经的誓言变成了我一个人的独白,花开花落我还没有等到你,我独自一人白发垂矣,却还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