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600000021

第21章 :冰点2020,中国异动行业分析 (3)

这话中饱含着无奈与苦涩,我们看到,无论从技术实力上讲,还是从明确的战略构想上讲,或者是从资金角度分析,当下中国的医疗保健企业,都绝少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个体。而这也就意味着,当我们的政府放松对这一领域的管制时,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美好时代就此终结。

事实上,这一变化正在出现。

历经3年酝酿、争论,中国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这一与13亿民生息息相关的“生命行业”正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勾勒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局。

就大的经济体制来看,中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形势所迫,这一点是过去几十年我们所得出的基本经验,当一个行业可以轻轻松松就实现高速增长,毫不费力就实现暴利经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危机的迫近。在未来的10年里,无论在医疗保健行业中将会发生多么激烈的厮杀与竞争,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民众会真正从中得益,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4)房地产业——一个行业的大逃杀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在这个世界上绝不会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的。

在许多世界经济学家的眼中,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崩盘,已经是迟早的事情,因为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独特的条件,都不可能避身于商业规律之外。

当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引擎时,当房地产业和金融、银行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发生崩盘几乎是命中注定的格局。

在这一场世纪大逃杀中,房地产业的崩溃并不值得我们惋惜,惟其能做的就是默默庆幸,以及期待未来的岁月中,一个健康的房地产行业会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主题介绍:超经济掠夺——从“巨贪”到“巨骗”——纸糊的楼盘

4.1:超经济掠夺

在未来的十年里,究竟哪一个行业会出现最大的异动?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有了答案,而且比起其他的预测与分析,这个答案已经处在了我们的眼前,并不需要我们用时间来验证。

这个行业就是曾经喧嚣一时,曾经充当了中国经济支出产业,曾经为无数人赚取过暴利,将无数民众腰包里的储蓄掏空的房地产业。

曾几何时,这是一个最炙手可热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所存在的利润,是其他任何产业都无法比拟的。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房地产业的空前繁荣,使得中国房价空前上涨,许多民众穷其一生积蓄,也无能力从开发商的手中买到一套房,反过来,那些买了房的消费者,则因此支付掉了一笔本不该花的冤枉钱。

为了说明这一现状的真实性,我们需要用数据来证实。

在国际上,一般用“房价收入比”来表示房价的合理性和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那么,这个概念究竟是如何表述的呢?

所谓的“房价收入比”,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住房平均价,和该地区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当这个比值高的时候,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购买能力较低,也就意味着民众买不起房;反过来这个比值低,就说明居民家庭对于住房的购买能力高。

那么。这个比值究竟该维持在怎样的区间里,才是最合适的呢?

在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的调查报告中,经过一番缜密的调查后得出结论,一套住房的合理价格,应该在居民平均年收入的两倍到三倍,当这个比值超过5的时候,大部分的居民就会陷入买不起房的困境,从而出现种种社会问题。

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该项比值一般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譬如英国的比值为2.6,美国为2.8,就连房价最为高昂的日本,也只有4.5。

现在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的该项比值究竟是多少呢?

答案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数字——2004年和2005年的“房价收入比”分别是6.52和9.83,而到了2006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变成了惊人的15.76,终于,到了2007年的时候,在多方势力别有用心的炒作之下,这个数字终于成功登顶,飙升过20倍的大关。

假如你以为这已经是极限,那么你就错了,事实上,我们刚才所说的数字,只不过是深圳这样一个二线城市,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中心地区,这个数字早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甚至50!

事实上,实际的情况要比这严重得多。

在中国,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类似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都未能得到具体落实,因此作为一个中国居民,还必须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应对这些用途,这样一来,可以用来购房的款项就更加稀少,相应带来的则是“房价收入比”的进一步增高。

4.2:从“巨贪”到“巨骗”

当我们的房价远远超出了民众的购买力时,这样的情势无疑意味着对民众的超经济掠夺,其行为之残酷,几乎无异于用交易之外貌,行巨贪之实质。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的低迷中迅速回暖。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今年的1月到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而其相对应的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5800亿元,同比增长53.0%。

在今年6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成交均价为每平米13302元,比今年1月份上涨了2864元,其涨幅高达27%。那么,开发商盖这样的一套房子,究竟需要花上多大的成本呢。

根据业内的信息,当开发商建设一套房子时,其需要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只占到最终房价的5%,其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材料费、建筑费的数额,也不超过10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刨去各种费用,开发商盖一套房子,甚至能赚到超过80%的利润!

我们不妨这样想一下,当一个行业发展到随便搭起一套房子都能卖出高价,赚到暴利的时候,那么这个行业必然是存在着严重问题的,这个道理之简单,即便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也能领悟。

事实上,这样的情势早就为我们的政府所熟知,只是出于宏观因素的考虑,才不得不对此容忍日久。

正因为如此,国家才在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采取政策性手段,不遗余力地将过热的房价逐步压低下去。

当这种下跌的趋势出现之后,无异于对开发商等既得利益者的暴利“巨贪”行为,进行一次彻底的管制。

我们要说的是,正是因为这种高利润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房地产也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十年里的发展空间与利润额度,由于这种“鸡血式”刺激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房地产业的繁荣周期已经提前结束,等待它的将会是无比的严冬。

当我们的体制不再允许“巨贪”行为的合理性时,就意味着房地产业的一个新开端。

当中国的房价开始逐渐下跌时候,就意味着房地产商通过超经济剥削所得的利润,正在一步步地被压缩,由此给开发商带来的打击是极其巨大的。

当开发商在销售端不能继续获得暴利的时候,旨在维护暴利的既得利益者,就将目光投放在了资本来源之上,而这个来源,则是手握大笔流动资金的银行。

从掠夺消费者到向银行借贷建设楼盘,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正经历着一场由“巨贪”到“巨骗”的转变。

然而,这种情势的不合理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必然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在这个世界上绝不会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的。正如我们曾经见识过的那样,当美国尝试着用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时,其最终的结局是彻底的崩盘,当日本尝试着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时,其最终的结局也难逃覆灭。

在中国,不断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而这一数值是过去10年里43%均值的两倍,这样的数字也就意味着,新一波的银行不良贷款的种子,已经在房地产行业中悄悄地播下,其一旦出现爆发,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在许多世界经济学家的眼中,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崩盘,已经是迟早的事情,因为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独特的条件,都不可能避身于商业规律之外。

当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引擎时,当房地产业和金融、银行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发生崩盘几乎是命中注定的格局。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政府才在2008年8月27日做出决定,要求严格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要求金融机构禁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的贷款。

由此,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一场危机重重的大逃杀已经迫在眉睫。

4.3:纸糊的楼盘

当中国的房地产业危机当头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场纸糊楼盘的坍塌,而所谓的纸糊楼盘,包含着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当房价逐步下跌,房地产商无从获取超额利润,同时又因为贷款的紧缩而被“断粮”的时候,就意味着若想继续维持暴利,只能从建筑成本上下手。

于是我们看到,在近几年来,楼盘的建筑质量每况愈下,甚至于连开发商都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建筑寿命几乎不到30年,而这种商品房的逐渐质量退化现象,则为我们的民生安全留下了最可怕的隐患。

一个鲜明的例子是,依照工程建筑标准,过去的商品房楼板厚度应该是10公分,而随着开发商偷工减料现象的日益加剧,许多地方的楼板厚度已经被降低到了6公分,在如此危险的情形之下,这种质量的房子完全可以说是用纸糊成的。

就宏观层面而言,中国房地产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制度上的不合理性。

在中国,房地产业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自动创收产业,其基础是寄生于建筑业之上的。就目前来看,规划职责由政府承担,设计工作由设计单位完成,施工由建筑公司负责,在一整条产业链上,开发商所负责的任务,只有简单的中间人职责。

然而,正是这样的角色,却占有了整个产业链中最丰厚的利润。这都来自于开发商的巧妙运作——他们往往让银行为其提供缴纳土地出让金的贷款,由建筑商垫付盖房费用,在房屋没有建好的时候,开发商就开始大量预售期房,将回笼的大部分资金作为自己的利润进行贮藏。

就外部因素来说,民众对于住房的需求,将会给予中国的房地产业以最沉重的一击。

对于民众来说,有饭吃、有房住是最基本的需求层次,而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保障民众能够“食求饱,居求安”。从这个意义上讲,廉价的住房与医疗、教育一样,是一个社会中必须存在的公共产品,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无论因此花费多大的代价,无论在经济适用房的分配过程中出现怎样的问题,国家都有义务和责任来满足民众的这一部分需求。

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三番五次地加大投入,成批量地建设经济适用房,旨在解决民生中切实出现的问题,而当经济适用房出现之后,势必会对现有的商品房市场形成挤压效应。(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发生在2001年,其时,国家投入大笔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一线城市中大幅度建设经济适用房,由此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当年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大幅回落,部分地区房价甚至于下跌一半有余。)

事实上,中国的房价绝不可能再保持上涨的势头,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房子,已经严重地超出了民众的实际购买力,它甚至已经接近于美国的水平。

这种严峻的现实,迫使一次行业大调整的到来,而人为推迟、阻碍这种调整,其结果只能是酝酿出更大的泡沫,最后破碎得更厉害。

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似乎无视于这一点,为了今日之暴利,哪怕日后洪水滔天也与己无关。

综合以上的因素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已经出现了极度的崩盘趋势,这不仅因为发展空间与利润空间的极度透支,更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恶意操控下,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呈现出了畸形的狰狞面貌,一任其恶化下去,给民众、社会、国家所带来的伤害都是难以忍受的。

所幸,当我们在此做出探讨的同时,这一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警惕,我们甚至于可以断言说,在未来的10年里,房地产业的崩盘是必然的事情。

在这一场世纪大逃杀中,房地产业的崩溃并不值得我们惋惜,惟其能做的就是默默庆幸,以及期待未来的岁月中,一个健康的房地产行业会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同类推荐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 发现抗战

    发现抗战

    保卫钓鱼岛活动参与者王锦思最新作品《发现抗战》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发现抗战》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的较量大概就是政治博弈,良性的就是大家有事无事坐在一起,谈谈人生观与宇宙观。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用“桃子”做武器,杀死了三个力敌万人的武夫,这是中国最出色的刺杀事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想必人尽皆知,显而易见,在饭桌上革别人的命远比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来得直接,来得有效;赵匡胤用一顿饭就把武将手中的兵权轻松解下……毛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从历史上著名的几场饭局来看,有时想要革命,还真得请客吃饭不可。因为往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都摆不平的事,一顿饭就搞定了。
  • 体验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体验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总论、理论基础研究、问题体系建构、“问题解析式”教学、学生问题解答和拓展应用研究等六大部分,既涉及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更涉及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书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热门推荐
  • 王遇女神

    王遇女神

    女神剪下一缕青丝,当作信物赠给廪君时,她并不知道那丝丝缕缕最终将缠住的只是自己。
  • 福满天下①:倾世太子妃

    福满天下①:倾世太子妃

    求神拜佛一百次,终于在救落水儿童时腿抽筋成功穿越。可是……人家都是穿成相府千金或者公主,为啥她命背的穿到了深山老林?什么穿越定律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遇上的第一个男人不是命定的男主,摔倒了也没人扶,反倒成了被使唤的丫头片子!“小师妹,今天的衣服就麻烦你了……”狐狸似的二师兄笑眯眯的说道。“乖徒儿,今天的晚饭归你负责……”看上去慈祥实则奸诈的师父又道。苍天啊,怎么让她摊上这类人?!大师兄快回来救救我……可是不等那个神秘的大师兄救她于水火中,一道圣旨赫然降下。她……她竟然被册封为太子妃?都说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大婚之夜,她把太子殿下踹下床,从此烦扰之事接踵而至……
  • 魅力说话100招

    魅力说话100招

    古人云:“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说话是何等的重要。在相同的环境中,因为说话的方式和技巧的不同,往往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话说好,把话说到位,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 都市之猎杀异能者

    都市之猎杀异能者

    主人公是一个高中生,整天过着逃课上网打游戏的生活浑浑度日。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这个世界充斥着异能者,这些异能者凭借着自身的实力,肆意践踏法律没有人能控制他们。而主人公作为所有异能者的天敌,被制造了出来……
  • 错过错过再错过

    错过错过再错过

    "方圆心与第一个男孩的大胆表白能否打动到他?郭开宇受伤害后,又会对方圆心喜欢的男孩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当错过了第一个男孩之后,方圆心结识的第二个男孩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后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之后,与郭开宇又会又什么样的结局?"
  • 香水无毒

    香水无毒

    何从爱上了一个叫杨晨的女孩,却发现她是一个被人包养的二奶。当他决定结束这段狂热痴迷的爱情的时候,却发现爱情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杀机……一段离奇的母女情爱之争,一个二奶的真实情感故事,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谜语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谜语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温柔暴君

    温柔暴君

    他是所有女人倾心的对象帅气又多金······在经历前女友的背叛之后他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哪个女人了直到遇到她--她是个值得所有人对她好的女人既漂亮又温柔······可他却一次次的伤害了她!
  • 南庄的困惑

    南庄的困惑

    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一个叫做南庄的山野村庄,人们延续着几千年的农耕生活,故事在三个家庭之间展开。作者通过对人性伦理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存境遇的深切解读,给我们描绘出一幅逼真的中国农村世俗生活图景,再现了中国人的百年困惑。
  • 逆修葬天

    逆修葬天

    时光若逆转,我便葬九天。古枫因交往七年的女友背叛,失足坠楼,重生到十年前,不仅保留了十年来的记忆,记忆中还多了一个记忆空间。记忆空间里面有一套修神功法《大神通》,还有符篆和傀儡术等神奇手段。他要逆天改命,挽救青梅竹马小柔,让悲剧不再发生;他要让背叛他的女人知道,她的选择大错特错;他要一世纵横,踏破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