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1800000053

第53章 左仆射无故免官 独孤后情愿升天

次日早朝,众大臣上殿跪在阶下,三拜九叩后,帝赐平身,文东武西站立两边。

文帝看一下高熲,喊道:“高熲听了。”

如今高熲六十三岁了,然他发也不苍,须也不白,仍然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头戴相帽,身穿白袍,腰系玉带,足登朝靴,踌躇满志地在东边最首站着。他看文帝唤他,忙出班执笏道:“臣在。”

文帝正色道:“自从废立太子以来,你处处在与我作对,特别是歌谣一事,朕想杀绝李氏,你却教训寡人,叫朕修德,有意放走大隋的祸根,该当何罪?”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大惊,却都不敢言语。惟独杨素、宇文述和张衡心里高兴,但也不露声色。

高熲听了,心里一震,暗道:他怎么提起了往事?难道有人参么?可他也不敢多想,忙跪下拜道:“臣有罪,罪该万死。”

文帝道:“念起你开国有功,免你一死,可削官为民,再给你四品俸禄,回乡去吧。”

高熲闻之,心里稍微轻松一些,继而拜道:“多谢陛下不斩之恩,万岁!万万岁!”

这时,在两边过来几位内相,一人取下他的相帽,一人解了他的玉带,一人夺过他手中的朝笏,一人脱掉他身上蟒袍……

高熲又拜,这才退下。

文帝看他下殿,喊道:“杨素、苏威听了。”

杨素听召,心里一喜,知道文帝要加封,忙出班跪地叩拜,高呼万岁。六十五岁的苏威,方才看高熲被贬,心里正在为他难受,听圣上唤他,吓了一跳,不知是福是祸。他也不敢多想,忙出班,挨着杨素跪下,拜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帝看着他二人,笑道:“你二位德高望重,功高盖世,是我朝内的栋梁之材,理当重用。先免去杨素的尚书右仆射,封为尚书左仆射;封苏威为尚书右仆射,愿二位辅佐朝政,不负朕望。”

他二人听了,都很高兴,忙叩拜道:“多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拜罢起身,又回到他原来的位子了。

文帝看他二人站定,说道:“我等到此,将近半年,也该回京了。明天是九月三日,正好动身,可由宋公贺若弼留守仁寿宫。”一抬手道:“快下殿准备去吧,明天辰时离宫。”

众大臣一齐跪地,三拜九叩,高呼万岁,然后都匆匆退下,各自回府安排去了。

次日晨,众文武的车马陆续赶到,都在宫门外等待文帝和皇后。不多时,只见文帝和皇后的御辇在众多的宫女、内相和御林军的簇拥下出了宫门。紧跟着,太子广、太子妃、晋王昭、晋王妃、南阳公主和齐王暕的辂车也先后出宫了。

这次回京的总指挥是尚书左仆射杨素和尚书右仆射苏威;负责安全的,仍是兵部尚书柳述和兵部侍郎元衡;负责后勤的,却是工部尚书杨异和民部侍郎斛斯孝卿。

就在文帝的御辇来到宫门前时,突然想起民部尚书一职仍在空着,忙让辇车停下,朝一群人中喊:“民部侍郎斛斯孝卿听了。”

斛斯孝卿是河阳人,他祖父叫文,西魏时任过太保;他父叫庆,北周时封为大将军。他自幼好学,文武皆通,十六岁就随父出征,并封为虎贲郎将;平陈后,转为民部侍郎。

他今年四十二岁,中等个,长乎脸,下巴上长了一把山羊胡,再加上纱帽、蟒袍、玉带、朝靴,却也显得官威赫赫。今天,他也和众大臣一样,骑着马,来到宫门前,准备同文帝一家回京,听圣上唤他,忙下马,朝御辇上的文皇帝拜道:“臣在。”

文帝一笑说:“这些年来,你南杀北战,出力不小,可封你为民部尚书,报效朝廷。”

孝卿听了,忙跪下叩拜,高呼万岁。

文帝一抬手道:“罢了,快平身上路吧。”

孝卿又拜,这才起身上马,然后和众大臣一道,簇拥着文帝的御辇和皇室人等的辂车长安而去……

不说他们沿途如何,更不说他们回京后怎样,咱们转来说说高熲:自从他被免职后,便就骑上马,不几天就回到高府了。其实,他府上也没有几个人——妻子早卒,给他留下三个孩子。

他的长子叫盛道,今年四十岁,现任营州剌史;二子弘德,今年三十三岁,现任晋王府记室;三子表仁,被封为渤海郡公,后调到蜀郡。他们三位和妻、子,都在外边,很少回府,眼下,他府内只有位老母名叫秦氏。

秦氏今年七十九岁,本是西魏时大将秦钟的女儿。那时高宾就二十多了,秦钟看他弓马娴熟,模样又俊,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不到三年,就生下一子取名高熲。

高熲十二岁时,天下战乱,高宾便投了北齐,不多久,西魏又被宇文氏灭,建立北周。武帝时几次伐齐,高宾看北周势大,就领着他的妻子和孩儿投靠了北周。

当时的大司马独孤信,对高宾很感兴趣,就把他全家收到府上,赐姓独孤氏。独孤信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叫伽丽,后来许配给明帝,当了皇后;二女儿叫伽罗,后来许配给随公杨坚,就是当今的文献皇后。

只所以独孤家没子,他夫妇才把高熲当作亲生,就因这两个女儿无兄无弟,所以把他视为亲兄——他们两家相敬如宾,犹如一家。

当年八月,与敌作战,高宾战死在疆场了。虽说留下这孤儿寡母,但在独孤家人等的关怀下,高熲渐渐的成人了,并且习文练武,一学就会。他十七岁时,齐王宪看他文武精通,引为记室;武帝时,封他为武阳县伯,后来又封为下大夫;第三次平齐,他立了大功,又拜开府;杨坚为相时,尉迟迥作乱,他自荐监军,一举破之,封为相府司马,杨坚登基后,封他为尚书左仆射,直到如今。

闲言少叙,却说高熲回府后,一些下人见了不觉一怔——因为他去时着官服,回来是便衣。

高熲见此,对下人一笑说:“我被免官了。自古无官一身轻么,我也能到乡下自由自在了。今晚我大摆宴席,明天每人发一些银子,各奔前程吧。”

众家人一听,不禁放声大哭起来,还边哭边说:“高大人,你待我们恩比天高,我们怎能舍得离开你?我们不能走呀。”

“高大人,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怎么能忍心离开你?”

众人都跪下泣道:“高大人……”

这一举动,使高熲也落下泪来,忙搀扶道:“众位不必如此,我已被免职了,就要回乡了,一个草民,哪能养得这多的家人?”

一家丁嚷道:“准是朝内出了奸臣,不然的话,这么清正的好官,怎么会免职呢?”

一人也说:“是哪个狗东西,陷害高大人!”

“他是个王八蛋!”

“叫他不得好死!”

“叫他们一家人死绝……”

一时间,院里的哭声变成了骂声,这声音,早已惊动了老夫人。虽说她今年七十九岁,白发如银,但她眼不花,耳不聋,在后堂里听得非常清楚,忙对两个丫环说:“我家出事了,快扶我出去看看。”

二位丫环应“是”,遂搀着秦氏,出了后堂,便颤巍巍地来到上院。

高熲正要与家人解释,看母亲来了,忙上前跪下拜道:“母亲,孩儿不孝,不知为何,已经免官,望母亲宽怀。”

秦氏忙扶起高熲,笑道:“自古伴君如伴虎!只要免你不死,我就放心了。”看这么多男女家人,有的在哭,有的在怒的样儿,不禁微微一笑,道:“各位家人,请不要伤心了,有道是宴席再好,也有散处,弟兄再亲,也会分开,世上就是这个样子——久合必分,久分必合,我们好聚好散得了。今晚上,老身请客,然后每人再发一些银子,明日各回各的家——想置地的置地,想建房的建房,想聚妻的娶妻,想嫁人的嫁人,甚至想做生意也好。我想,总有一天,我们还会见面的。”

老夫人的一席话,说得他们心里热乎乎的,再也不哭不骂了。

这天晚上,老夫人安排了几桌宴席,这些男女家人们,同老夫人和高熲坐在一起,相互敬酒,吃个没完。饭后,老夫人亲自向他们发银。这些家人们,接过这白花花纹银,便都高兴的各自休息,老夫人和高熲,也到后堂安歇去了……

一夜无话,次日晨,老夫人、高熲和众多的家人们,欢聚一堂,共进早餐。饭后,老夫人和高熲,向众家人一一告别。这些家人们,带上行李,揣好银子,与主人分手后,便你东我西,各自去了。

眼下,高熲只留两名贴身丫环侍俸老母,又留了五位得力家丁沿途护送和照看门户。

这时,几位下人已把该带的东西都搬到三辆车上了,又特意为秦氏办了辆五采香车。高熲亲自将老母搀到香车上,又让二位丫环和母亲坐在一起,这才骑上马,对几位御者说:“走吧。”

一声令下,这四辆车先后启动了,高熲和五位家丁,都骑着马,带着枪,跟在车后踏上了征途,不紧不慢地向河北而去。

他们沿途如何,不再细表,却说回京的文帝全家和众大臣,他们一行行了几天,终于在九月七日回到皇宫。

文帝步入大兴殿,在宝座上坐了,众文武上殿叩拜,高呼万岁。

帝赐平身后,说道:“众大臣鞍马劳顿,一路辛苦,可罢朝三日,各自休息,都下朝去吧。”

众大臣又拜,退下不提。

却说文帝和皇后回到永安殿,刚刚坐定,皇后感到身子不适,说道:“我也不知是怎么了,上次去了一趟仁寿宫,得了一场病,这次回京,心里仍是冷冰冰的。”

文帝忙道:“让御医来……”话未说完,皇后拦道:“算了!我吃药吃怕了,只不过是路上迎些风,过几天就好了。”

文帝一笑道:“不想吃药也可,朕也看你并没有大病。这样吧,我让宫女去熬碗姜汤来,喝下去祛祛风寒,你看如何?”

独孤后点一点头,算是答应了。

文帝遂让一宫女去了,不多时,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文帝接过,来到独孤后身边,甜甜地说:“爱妻,姜汤端来了,快接过喝下,少时躺床上发发汗,明天就会好的。”

独孤后看他如此关心,不由心里热乎乎的,忙接过,便一口气用完了。

文帝接过碗,递给宫女,然后扶着独孤后道:“去吧,到里边躺一会儿。”

独孤后也没言语,便跟他一道向内室里走去。进了内室后,文帝亲自将她那华贵的衣帽脱下,让她躺在龙床上。谁知她这一躺,果真的躺出病来了,竟有几个月没有起床。

这下可慌坏了文帝,遂让人叫来了御医,与她诊治。谁知皇后说什么也不让他看,连连摆手道:“我不想吃药,我不想吃药。”

文帝无奈,突然想起新野高人庾季才了。于是,就派人去用辂车把他请了来。

如今庾季才八十七岁了,须发皆白,体弱无力,但耳聪目明,记忆尚好。这些年来,除了皇上召他外很少出门,整日在府上闲坐。今天上午,听说皇上召他有事,他心里已经猜出几分,就上了辂车,匆匆去了。

到了午门,下了辂车,庾季才在几名内相的搀扶下进了皇宫,来到永安殿门前,整一整纱帽,抖一抖蟒袍,又将他的银髯捋了捋,这才一手撩袍,一手端带,上了台阶,走进宫内。当他刚走进正宫时,见文帝在上首坐着,忙跪下拜道:“微臣庾季才,拜见皇帝陛下。”

文帝抬手道:“罢了,爱卿平身,坐下回话。”

庾季才又拜,这才起身在一边坐下。

文帝道:“这半年来,皇后她病魔缠身,可她又不愿吃药,是不是她的天年到了?”

庾季才听了,暗道:我观的不差!于是一拱手道:“回陛下,昨晚观天象,发现月晕四重,太白犯轩辕。谁都知道,日喻圣上,月比皇后。这月晕四重,况且太白犯轩辕,说明皇后的大数到了,最多到明年八月。”

文帝听了心里一震,惊呼道:“天哪!她就这么快,用药能挽回吗?”

庾季才道:“用药当然好,然寿乃天定,若到时间,用什么都挽救不了的。”

文帝沉思良久,问:“庾爱卿,可知道朕的寿元么?”

季才知道他再活两年,可当着他的面是绝对不敢说出,只是一笑道:“陛下还有些年头,不必忧心。”

文帝也清楚他不敢实说,继而长叹道:“人总有一天是会死的,可是,朕千秋后,我大隋能有几年,几世?”

这些庾季才也非常清楚,到杨广下还有一世、一年,总共只有三十八年。可他仍不敢直说,为了让文帝高兴,说道:“卜年三千八,卜世三百,陛下,该满意了吧?”

文帝摇了摇头道:“周朝最旺,也不过几百年,哪能三千八?不管它三千八也好,三十八也罢,我去世以后,什么也看不见了。庾爱卿,今天就谈到这里,快回府休息去吧。”

庾季才起身跪拜,这才退下。

文帝已知道皇后不长了,就召太子杨广和太子妃萧珍进宫,侍俸左右。

他夫妻进宫后,见皇后面色苍白、弱不禁风的样子心就碎了,忙跪在床前,泣道:“母后,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早些召我进宫!”

独孤后最喜欢他二人,见他二人进来,跪在床前哭着问她时,不由微微一笑道:“我从仁寿宫回来就躺下了。你父皇叫医治,可我不愿吃药,所以就……”

杨广听了,便伤心地捶着龙床,怨道:“母后,你为什么不吃药,不吃药怎么会好的?”也不等皇后回话,对内相道:“快去叫御医来。”

一内相应“是”,匆匆去了。不多时,就把朝内很出名的老御医许智藏请来了。

杨广看他到来,好像见到了救星,忙上前拜道:“老御医,快给我母后治好吧,我会重金酬谢的。”

许智藏看太子拜他,忙跪下叩头道:“殿下休要这样,折煞吾矣!臣会尽心的。”说罢又拜。太子广将他扶起,急切地:“那就快看吧。”

“遵命。”智藏应罢,来到床边,见皇后面色枯萎,二目失神,心里一震,忙用手指扶在皇后的脉膊上。当他感到脉跳细弱,时而终止时,不由心里惊呼道:“天哪!她是无法挽救了。”可当着皇后的面不便说出,只是一笑说:“不妨事,我开付草药就好了。”

一家人听了,都很高兴,杨广道:“快开方子吧。”

许智藏想跟太子说明,故意说道:“在内室开方不便,我们到正宫开去。”

太子广然之,就同他一道来到正厅。这时,文帝在正厅里坐着,许智藏向文帝见了礼后,文帝问道:“皇后的病,还能治吗?”

智藏向皇上、太子拜道:“回禀圣上、殿下,如今皇后病入膏盲,不可救药了。”

文帝听了,很佩服庾季才的本事,只是叹了口气,问:“你看还用药否?”许智藏尚未回话,杨广问智藏道:“方才你不是说……”

智藏道:“回殿下,方才在你母后面前,我若说出真情,岂不是给她加病吗?这样吧,我与她开几剂大补汤,每天喝一点,或许好些。”

杨广急道:“那你就快些开吧!”

许智藏应道:“遵命。”说着便来到桌边,拿起笔,匆匆写了个处方,递给内相说:“快去取来煎上。”

内相接过,匆匆去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内相就把药汤端来了。

太子忙接过,亲自喂药。就这样,一连喂了几个月,仍不见好转。就在仁寿二年八月十二日上午巳时,皇后突然眼一闭,腿一登,与世长辞了,终年五十四岁。

同类推荐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 吴楚争雄

    吴楚争雄

    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的大事奔走多年,如今大事都已完成。子胥一心要借兵报仇,可是阖闾总是不给子胥开口的机会,借故一拖再拖。阖闾此时最大的心事是自己的次子姬旦与长孙夫差之间的储位之争。姬旦锋芒毕露,用尽心机;夫差拜子胥为师,他隐忍谦逊,声色不露。在历经围猎风波、巫蛊冤案等等事件之后,过于心急的姬旦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但他的“密友”不知去向。此人在后来的各大事件中以多重身份亮相,此人究竟是谁?
  • 大汉之帝王侯的挣扎

    大汉之帝王侯的挣扎

    这是一个穿越的故事,但更是个历史故事,虽然起于荒诞但最终归于真实。如果不是穿越,他注定是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了的倒霉蛋。如果不是穿越,他只是考古研究所的小研究员
  • 炎黄社

    炎黄社

    天佑中华,守护炎黄。这是一群神秘的力量存在,它时刻为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战斗。他们加入组织的誓言:忠于国家,忠于组织,以身报国,虽死犹荣。他们加入组织的目标:天佑中华,守护炎黄。铁血报国,反抗侵略,要论英雄,炎黄子孙。一切尽在炎黄社。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贾仁禄外号“路人甲”,一个小公司的网管,痴迷于网游。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重生在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成了曹操手下一个普通普通的曹兵甲,而三国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绝色大美女貂婵竟是他的老婆。手里捧着这个超级烫手的大山竽,在三国乱世中挣扎求存,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决定竭尽全力的保护这个身世可怜的美女,但以他那微薄的力量,他能做到吗?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热门推荐
  • 身边有它

    身边有它

    它的存在并不是所以人都认为,但它却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窥视着世人心中的秘密,它是幽灵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吧!
  • 爷家有女不出嫁

    爷家有女不出嫁

    本小主不出嫁,为何?还能为何,想想,本小主要治国,理家,平天下,更要挺直了腰杆撑起一片天,当然不能出嫁了。诶、诶,你什么态度啊,偷笑,本小主说错了吗?别以为没有你,本小主没人要,看看,这后面的一个二个三个……啊……本小主是提到你们了,可没让你们就这样懒在这儿不走啊。=
  • 重生之郡主来袭

    重生之郡主来袭

    她是高高在上的大莫皇室郡主。高傲、冷艳却又单纯善良,对阴谋诡计不屑一顾。本以为觅得良夫,可携手相伴恩爱一生,却遭遇国破家亡,丈夫和密友双双背叛,孩儿惨死腹中。远走他乡,纵横商场,攒下身家千万两,却难抵晚年孤独。一朝重生,青春重现。虐渣男?不,远离他,青春是用来享受的。虐恶女?不,隐身幕后让她吃瘪就好。保护家人?当然!报答恩人?咦,恩人非恩人,仇人非仇人!某渣男:“其实我是被陷害的。”某恩人:“没错,我才是幕后黑手,但我是因为爱你啊!”某恶女:“我早看你不顺眼了,你凭什么比我幸福?”某恶婆婆:“没错,我也参与了。你这个不详的女人,留在我儿身边会带衰我儿的。”恶婆婆设计夺她清白?哎呀,天杀的,谁害我婆婆瘫痪,快请人好好照料她。恶女勾引某“渣男”?咦,大家快来看这女的咋跟村里的70多岁的王麻子睡一张床啦?不行,不行,辱没门风,得让她嫁给王麻子。皇兄荒废政事,生活奢靡?皇兄,你负责享乐就好,国家我帮你治理,等你儿子大了再还你。“恩人”带军队入侵大莫?开玩笑!最新式的武器,最强大的军队,问你死没?
  • 洪荒玄清道

    洪荒玄清道

    一个现代学生,重生到洪荒世界,成了三清的弟弟。从此,他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巫妖大劫,三皇五帝,封神演义,西游记。。。诸多神话,一一上演。敬请关注。
  • 先离厚爱

    先离厚爱

    莫绵和邱承的婚姻,从门当户对开始,最后也只剩下门当户对。索然无味的婚姻,一旦点了那么一根导火索,“砰”,也就走到了尽头。离婚之前,他是个性取向正常的男人,离婚之后,他的性取向开始匪夷所思,专挑男人下手,而且只挑她看对眼的男人。
  • 书立方4-1分钟识破荒言

    书立方4-1分钟识破荒言

    是否想看透他的内心?是否想揭穿他的谎言?一分钟让你透视所有伪装,让谎言无所遁形?这不是直通力,你也可以做到!
  • 穿越之匪后安心

    穿越之匪后安心

    想我安心乃堂堂特种兵,除暴安良,保家卫国,一朝穿越,竟然变成了土匪,而且还是土匪头子,OMG,由兵变匪,这是要我再死一次的节奏吗?纳尼?还有一个抢来的压寨夫君,算了,表拦我,让我去屎。。。。。。。。。舍不得死的安心只好开启了努力奋斗做土匪的革命之旅,来吧!看我安心如何带领我手下这二百精兵噢不土匪走上小康的大道,开启匪后的人生。
  • 凤影残凰绝色逆天宠妃

    凤影残凰绝色逆天宠妃

    她,荨亦国将军府之嫡女,天生废物,不能修炼灵力,遭世人唾弃。当21世纪的她灵魂苏醒,又将是怎样的精彩绝艳!
  • 龙血战纪

    龙血战纪

    楚族一介养子楚虔,开启神秘血脉,追寻着先贤的足迹,踏上武者之路。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