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2000000012

第12章 短篇小说 淑婷(郝炜)

《淑婷》 文\郝炜

选自《时代文学》(双月刊)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郝炜:1957年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作品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发表,并被收入多种选刊、选本,出版小说集《感情危机》《老人和鱼》等。

淑婷原来是坐学校的班车去上班的,自从感觉发胖后,就开始走路了。

她每天都要经过自己原来的单位——十一中。十一中已经不复存在了,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一年前土地就卖给开发商,拆迁工人正用大锤敲打着水泥块子,在早晨灰蒙蒙的背景下,制造出一片灰尘和声响。

淑婷站在那里,有些伤感,她还是挺留恋这个学校的,她毕竟在这个学校里当了十多年老师。当年为了分到这个学校,她很费了一番工夫,原因只有一个,离家近。近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如果有课,听到上课的铃声动身都来得及,因此她可以不慌不忙地上班。同事们都说,你上班就是上下楼了。可是,近年来由于生源不好,市里多次要把十一中并掉,直到去年才下了决心。

学校黄了,别的老师都挺着急,淑婷不怎么着急。没过多久,谁也没见淑婷使什么路子,却去了一中。

一中是什么地方?全市的老师都想到这儿来。别人不清楚,校长清楚,淑婷走的是局长的路子。局长安排的人当然不能不要,但校长更清楚的是,既然局长没有什么特殊交代,他就知道该怎么对待。校长安排淑婷时说的话意味深长,校长说:你在这里能上课吗?淑婷想,校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可是校长没意思,校长只是用眼睛直视着她,淑婷的心里立刻开始打鼓,她的心往下坠,坠得没了底,她说:我原来教英语,试试吧。校长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来,像一把剑,有些寒光:试试?淑婷点了点头,她不怎么敢碰那把剑。校长的剑收了回去,变成了细长的手掌,他摆了摆手,好像对淑婷的回答有些不满,很不情愿地说,那就试试吧。校长把教导主任找来。安排了一下:试讲。

淑婷一试就砸了。

淑婷试讲那天,她没想到安排了那么多的老师听课,除了校长没有参加,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外语组长和全体英语教师差不多都来了,整整齐齐地坐在学生后面。淑婷一上来,学生也是陌生的,班长一声起立,刷的一下站起来:“老师好!”淑婷说话本来就有些声音小,说“同学们好”时就有些没底气,嗓子眼里好像憋了一口痰。照理说,淑婷在非重点中学教课也十几年了,算是老教师,全市的公开课也上过。今天不知怎么就觉得发慌,那些目光让她发慌,她尽量使自己镇定下来,开始讲课。其实,课讲一半的时候,她就知道砸了,因为底下不仅仅是学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那些教师也在交头接耳,交换着会意的目光。

淑婷勉强把课讲完,一头汗水地走下台去。

再回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的目光反而变得柔和了,校长说,我听汇报了,你暂时就不要教课了,先在后勤干几天吧。等将来有机会再上课。淑婷已经没有勇气为自己争辩了,只有点头同意。后来淑婷才知道,这是校长的一贯手段,凡是不经他亲手调进来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遭遇。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不能说啥了,你既不能再去找介绍你来的人(不管他是市长还是局长,因为这些年市长局长们介绍来的人太多了),也会买校长的账,校长这就好安排了。

能力不行你怨谁啊?

淑婷就去了后勤,具体说是当了仓库保管员。

淑婷没想到一中的仓库会这么大。在十一中的时候,淑婷也去过学校的仓库,领教学用具或者办公用品。她记得那是很狭窄、很黑暗的一个地方,那个男保管员大腹便便,总是把钥匙往桌子上一丢,让老师们自己去拿。东西堆放得也很杂乱,落满了灰尘,常常要费很大周折才能找到,有时候她找不到,让胖子进来找,胖子也常常找不到,结果是她和胖子都弄得灰头土脸。

一中的仓库不是,一中的仓库太大了,而且东西堆放有序,教学用具有专门的一隅,都编了号,语文组的就是语文组的,数学教具就是数学教具,物理的啦,化学的啦,地理的啦,甚至历史的,都是很明确的。办公用品这面摆放得也十分整齐。纸张、糨糊、图钉、曲别针、大头针、拖把、笤帚,包括冬天用来清雪的锹和雪锨都整整齐齐、井然有序,淑婷在里面穿行感觉就像走在一个超市里。

她很快就把那些货架子的名称和东西的位置记住了。

这是她的工作,她现在不需要再去记单词,不需要再去写教案,她只需记住这些名称和编号,记住这些东西的准确位置就行了。这对她来说并不难,每当有老师和学生来领教具,她会领着他们在货架中穿行,走到那个位置,然后一指:喏。她闪在一旁,等着老师和学生把教具拿走。如果是领办公用品,她就让来人在门口等候,她按照领导批的数量找来浆糊、稿纸、油笔、大头针、曲别针什么的,一样不能多一样也不能少。就是这样。

仓库边上,有一个小小的办公室,那是她的。办公室是后改的,窗户很高,和仓库的库房一样高而且狭窄。白天的时候,光亮从很高的窗户里照进来,是一个狭长的光柱,探照灯似的铺在固定的位置——就是桌子靠上一点的地方,灰尘就在那光柱里舞蹈。而她的桌子和她坐的地方一点也照不到,她在屋子里从来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冬天的时候,供气不怎么好,屋子里很冷。她在屋里要不断地跺脚,还要买一个热宝放在手里取暖。她可以出去走一走,但不能走远,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来领什么东西。她走的时候,就把一张纸用图钉钉在门上,上面写着:有事打我手机:13914486333李淑婷。挺好记的一个电话号码。

她其实也不去哪儿,她愿意去语文组找王淑珍。王淑珍原来和她都在十一中,是那个学校的语文组组长,很牛的一个人。到了一中,也屈居组员了。但王淑珍有许多顶帽子,比如全省优秀教师、吉林市全天候教师,这样一来就没人小瞧她了。王淑珍比淑婷先来的,她对淑婷那天的表现有些意外(她也是后来听别人说的),她知道淑婷在十一中的时候,教课是很有水平的,她不知道到了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因此就有些同情淑婷,她总是鼓励她,她对淑婷说,先干着,适当的时候找校长谈一谈。淑婷却有些淡,反而说,我这样挺好的,清闲,不挨累。不像上课那么紧张。再说,这学校都是能人,我跟着争啥呀?这时候上课铃声响了,王淑珍拿起教案说,不争?不争你就啥也没有。

王淑珍上课去了,可王淑珍的话却留在她的耳朵里,像一些小虫子飞来飞去。

其实它们也飞到了她的心里,让淑婷的心里乱糟糟的。

是啊,不争也许真的什么都没有。

过了半年,淑婷就有些习惯了。

她习惯了这里长条的阳光,习惯了这里的清冷,习惯了这里偶尔响起的脚步声。习惯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麻木,谁也不愿意这样承认。她对铃声已经不怎么敏感,因为她不需要关注上课下课。

她还习惯了看书,啥书都看。

以前她很少看别的书,她只看自己的教材和一些英语书。家里书柜的书基本上都是女儿的,女儿已经到北京念大学去了。她以前没怎么注意女儿看些什么书,那时候她正当老师,没有闲暇。现在她翻看着女儿读过的书,翻出了许多惊讶,她没想到女儿会读这么多书:《三言二拍》《红楼梦》,还有奥尔罕·帕慕克的《白色城堡》、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还有郭敬明的一些书。她有些吃惊,她这才觉得她其实是不怎么了解女儿的。那么些年,她把心思都用在教学上了,对女儿基本上不闻不问。早晨做饭,中午带饭,都是丈夫去管。好在女儿一直学习很好,她甚至从来没为女儿去开过家长会,因为那个时候也是她最忙的时候,她也要张罗开家长会,她更关注的是她自己的学生和家长。丈夫有时候也埋怨,但也就是说说而已。有一天女儿的大姑打来电话,责怪她:大乖来例假了你知道吗?她倏忽一惊,真的不知道,女儿从来也没有和她说起。她倒是看过几次女儿在她面前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样子,她那时正往兜子里装教案,问女儿啥事,有事快说。女儿终是没说,女儿却和大姑说了。女儿和大姑好,从小的时候,大姑就经常替他们接送女儿。没办法,他们都忙,都有工作,只有大姑提前下岗了,是个闲人。

女儿就是从这个一中考到北京去的,考得并不理想。调到这个学校后,她经常能看见女儿原来的那个班主任,是教数学的。他偶尔也来领什么东西,就和淑婷说起她的女儿。数学老师说,你姑娘白瞎了,她是应该考清华的料,可不知为什么后来改了文科。

淑婷对这件事情也不十分清楚,她当时只知道丈夫回来和她说起过这件事儿,说女儿担心自己物理不好,想改文科。后来就改了。

可惜了。数学老师又说,我一直不知道你也是当老师的,我要是知道怎么也和你沟通一下。

淑婷表面平静,内心里却不由得尖叫了一声。

她在想,自己那时候在干什么呢?她想起来了,那时候她也在领着自己的学生备战高考,她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了。

如果那个学校早被并掉就好了,她想。

不过一切已经事过境迁了,女儿自己说她在那个大学里挺好,丈夫也说很好,孩子去北京是大姑和丈夫送去的,丈夫回来就说那个校园有多大,宿舍楼有多么干净。从这个楼到那个楼要骑着自行车去上课。淑婷没有上过那样的大学,她是参加工作后上的职业大学,他们都是忙忙碌碌地学习,没有真正进过大学校园。大姑则在旁边撇着嘴说,还干净呢?宿舍里的厕所都埋汰得插不进去脚,直熏鼻子,真不知道那些孩子是怎么住的。大姑的话不足为凭,大姑有洁癖,她想。

她找出几本书带到学校。这回,她有的是时间,这些书可以让她消磨掉很多时间。她本来还想把一些毛活带到学校,后来一想不妥,看看书没关系,别人不知道你在看什么书,你要是在那里织毛衣可就出问题了。她知道轻重,知道有许多人羡慕甚至嫉妒她的这个岗位。体育组大高经常过来问她啥时候重返前线,好要接替她。大高的腿在教学中出了点毛病,一瘸一拐的。

她觉得大高不是开玩笑,就说:那不是我说了算,你和校长说去。

大高说,咋不是你说了算?就看你自己想不想?想就给校长送点礼,没个不成的。

大高打着哈哈走了。

大高的话又一次像飞虫一样钻进了她的耳朵里。

在她寂寞的时候,那些飞虫就嗡嗡响:

“不争?不争你就啥也没有。”

“想就给校长送点礼,没个不成。”

她的心有些活了。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叔叔来电话,问她在这个学校怎么样?叔叔是教育局局长,她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炫耀过这个背景,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在十一中的时候她就从未说过。再说,她一直认为叔叔是丈夫的叔叔,又不是自己的叔叔,她凭什么炫耀呢?

她停顿了一下,说还行。

叔叔就听出了不如意,叔叔毕竟是领导干部,是搞政治的,啥事儿都经历过,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叔叔就说,怎么了?老何没有安排你吗?老何就是那个校长,就是那个安排淑婷看仓库的人。淑婷说,没让我教课,让我看仓库。她没说是“管”,而是“看”,一字之差,也是情绪,叔叔自然能听出来。叔叔说,你明天不去了,请个假,在家里待几天。叔叔的话,显然是有些生气,但外人听不出来,他说什么事情都是一样的语调,这让淑婷很佩服。说实话,这么些年,他们很少求叔叔,丈夫的父母死得早,丈夫本来就不太愿意麻烦叔叔。叔叔每年打个电话,还要派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丈夫的堂兄开着车送来一些水果、大米什么的,以示关怀。叔叔说,我上大学还是你父母供的呢?他经常说起那些往事,那些往事在她和丈夫的思维里一点都不清晰,是叔叔的不断回忆,让他们了解了那个饥饿的时代,了解了供一个人上大学是多么的不容易。

她对叔叔的话当然言听计从,请了假在家里待着。其实她是个待不住的人,附近有个大润发超市,以前她很少去,这次既然有时间了,她就去逛逛,她也像别人那样推着购物车,在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架中走来走去,翻翻这个,看看那个,都觉得很新鲜。可是走到最后,别人的筐里是满满的,她的筐里还是空空的。她想,要是女儿在家就好了,她可以为女儿买许多东西。可是,女儿在家里的时候,她一次也没有领她来过,她甚至不知道女儿爱吃什么。这样一想,她就觉得很难受。她想,等女儿放假了,一定要领她来一趟,她要看看女儿究竟喜欢吃什么。

晚上的时候,她走到江边,看见许多的人在跳舞或者扭秧歌,她好奇地看着那些人,那里既有老年人,也有许多像她这样的中年人。望着那些人,她想,自己的生活过去是不是太单调了?

她有些愣怔,想着自己过往的生活。

江水平静地流淌着,在黑暗处。远处的龙潭山黑魆魆的,山头上的那个月亮,恍恍惚惚的,托在树梢上,很美。淑婷从来没有感觉夜色是这么美好,生活可以如此丰富。

叔叔又来电话了,说:你明天上班吧。直接去外语组报到,找那个崔组长。

她一下子愣住了。她忽然不想去外语组了。她想起那些目光,想起试课时那些交头接耳的眼神,她知道放弃了这么长的时间,她已经不是他们的对手。

叔叔说,你听见了没有?

淑婷的泪一下子流出来了,她说:叔叔,我不想回外语组了,我在这里挺好的。

什么?叔叔不高兴了,叔叔说,小婷,你不要闹情绪。我都和校长说好了,他很抱歉,他不知道我们是这层关系,我当时没说。

淑婷理解叔叔,叔叔毕竟是局长,他要维护自己的形象,他轻易不能开这个口。

但是,她不是这个意思,那个有月亮的晚上,她在江边上思索了许多事情,她想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下梳理和调整,她真的不想再去那个外语组了。

淑婷说,叔叔,我真的不想上外语组了。我在这里挺好,我想在这里看看书,放松放松,我觉得我过去太累了。

叔叔想了一下说,那好,我尊重你的意见,你可不要后悔啊。如果这次不动,我不能再为你说话了,听明白没有?

叔叔在电话里加重语气说。

淑婷说,明白。淑婷当然知道叔叔这句话的意思和分量,也同时知道自己说这句话的分量。

叔叔挂上了电话。

淑婷再回学校的时候,觉出了不一样。好像全校的老师都知道她的叔叔是教育局局长,这有点让淑婷始料不及。

得知她没有去外语组报到,校长亲自过来问:小李,你怎么不早说呢?让我们这么被动,可不要对我们有意见哦。你不去外语组也可以,想上哪儿?去教导处吗?

淑婷说,我就在这里,哪儿也不去。

校长说,不是闹情绪吧?

淑婷说,不是不是,校长,绝对不是。

校长说,那就好,和你叔叔说,我心里有数。

校长背着手走了。

王淑珍过来说,你怎么不回外语组了呢?组长老崔都毛了,说你要去,他这个组长就够呛了,不少老师都要过来看你呢。他们说,李淑婷有这样的背景还装啥呀?当初和校长说不就得了吗,何必把大家整得都很被动。

真是的,你瞒得真深,别说他们,连我都不知道。王淑珍有些嗔怪地说。

大高更绝了,进门就嚷嚷:李老师,你净跟我们逗闷子。我这回可要接你班了,有这层关系还在这装啥呀?

淑婷没想到一切会是这样,她不明白叔叔的一个电话怎么就弄成了这个样子。

事情发生了许多变化,那些平常不怎么来的老师,都愿意过来和她唠嗑,他们说,听说你在十一中外语就是大拿?淑婷说,不是的,我们那个学校……还没等她说完,他们就急切地打断她,说,那学校咋的,我们这里的许多人不都是从那样的学校来的吗?于是,他们贬讽了许多人,说出了那些人的诸多缺点,什么哪个人不会教课啦,什么哪个人的毕业文凭和获奖证书是假的啦,什么哪个人的名誉是走的谁谁的路子啦,总之是说,她李淑婷是最适合当这个外语组组长的。

后勤校长和后勤主任也对淑婷关心起来,他们给这里的窗户重新改造了一下,阳光从高处落下来(过去她嘟哝好多次,也没引起他们的重视),屋子里一下子变得阳光灿烂,让她好一阵子不适应。桌子也根据“工作需要”换成了带抽屉的大桌子(原来就是个课桌),还配上了电脑。

冬天到了,今年的雪是最小的,寒冷好像在北方逐渐成了稀罕物,那些雪毫不吝惜地都落到南方去了。学校突然注意到淑婷的办公室有些寒冷(后勤校长说,是有领教具的老师多次反映),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增加暖气片后,屋子一下子热了起来,淑婷反而有些不适应了,她常常不得不开开窗户,或者出去走一走,她已经无法忍受那里的温度。

最难受的是,淑婷费了很多口舌才让人们相信,她现在已经不想去外语组了。外语组的老崔每次领东西都要亲自来,对她诚惶诚恐的,好像搞不懂自己怎么得罪了她。她反复解释之后,人们的传言就变成了淑婷想在这里躲清净,准备接后勤主任的班了。当然,这都是王淑珍告诉她的,王淑珍说,大家背后都分析,后勤主任老郭也五十七了,眼瞅着快到点了,你接班是铁定的了。

淑婷不管他们如何分析,照例上班下班地走,她已经不怎么关心这些小道消息了。

只是晚上,她成了一家拉丁舞培训班的成员。实际上主要是学伦巴和恰恰,她喜欢那热烈奔放的动作。她这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舞蹈的。舞蹈老师让她做了几个基本动作,还行,这得益于她一直走路的结果,肚子没有了,腰细下来了。

秋天的时候,她还利用出差的机会,去北京看了看姑娘,那个学校并不在北京市区,离北京很远,要倒两趟车。学校的确很大,姑娘领她在校园里走,她只觉得比他们的一中大多了,有数不清的教学楼,她还记得,周边长着很多的白杨树,白杨树的叶子已经泛黄,开始飘落。淑婷觉得姑娘比暑假时胖了许多,学习和生活看来都还不错,脸有些红润,现在是学校的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兼小报总编,说起话来很深沉。她想嘱咐姑娘几句什么,看着姑娘在自己面前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已经没有必要,姑娘的确已经长大了。淑婷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五味杂陈。

年底,经过民主推荐和考核,淑婷果真当上了后勤主任,尽管她连名也没报。校长说,是后勤主任老郭推荐的。

其实,校长怎么解释已经不重要。在别人眼里,这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原刊责编 刘青 本刊责编 付秀莹

责编稿签:当我们在生活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快速滑行、且行且远的时候,或许早已经忽略了路边一掠而过的风景。中学老师淑婷生活境遇突如其来的改变,仿佛一个路障,迫使她在惯性滑行中稍作停顿。淑婷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发生变化的,还有她看待生活的方式。这停顿仿佛一个契机,令她从之前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抽身而出,重新打量自己的来路,倾听内心的声音。然而,正当她有所顿悟,逐渐习惯并享受当下生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却又发生了。很多时候,生活真是身不由己。

小说笔致气定神闲,圆熟练达。

同类推荐
  • 霍桑经典短篇小说(英文原版)

    霍桑经典短篇小说(英文原版)

    霍桑的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他除了进行心理分析与描写外,还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他的构思精巧的意象,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加深了寓意。代表作有《牧师的黑面纱》、《年轻的布朗先生》、《拉帕西尼的女儿》等。长篇代表作品《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书精选霍桑46篇经典短篇小说汇集成册,以英文原版形式出版,同时提供配套英文朗读供读者免费下载,边听边读,更好地提升英文阅读水平。
  • 无尾狗:农村少年底层生存的挣扎

    无尾狗:农村少年底层生存的挣扎

    这是人存于世的生活经验、情欲经验、政治经验和生存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有镶金边的。《无尾狗》成书5年,6易书稿,也许它不仅仅是河北一个农村和一个城镇居民几十年的活之生存、生之尊严。人活着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长能短,能入能出,能软能硬,海绵体也是这样。海绵体色胆包天,又胆小如鼠。大约也只有阿丁完整还原了人的海绵体,在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确实没有更好的喻体,能象征人这个苟活于大地的物种了。作者在作品中描述了从小孩到老人,在面对不同生活境遇时,以多重奏的叙述手法,以全视角与个人的第一视角立体全面的展现了他们最真实的人性。
  • 海棠不惜泪空濛

    海棠不惜泪空濛

    本小说叙述了旧中国一对中国农村母女与一对日本姐妹在战乱期间惨遭日军欺凌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罪恶。
  • 无色玫瑰

    无色玫瑰

    本书是一种必须用超常的感悟与审美去破译的与社会及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个人情绪化的文本:是一部文本华美,揭示当代青年知识群体生命质量问题的长篇绝唱,是关于一个出身名门,在权势与金钱的光环照耀下却追求爱情与友情的绝对唯美与浪漫的女了。在追逐与被追逐中与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凄美而动人心弦,诠绎着刚走向社会的青年男女游荡在现实与梦幻之间的迷离与迷惑,叙述着梦幻与现实的肃剥离。
  • 见习魔法师(上)

    见习魔法师(上)

    有着海盗和魔导一族血统的马其雷,作为莫达山区选送到巴斯洛魔法学院的工读生,作为会魔法的人间凶器,带领着他梦幻的无敌宠物——胖小福,开始了他在继承巴亚克王国巴奈公爵前的魔法学习之旅……
热门推荐
  • 双子奇缘之剑胆琴心

    双子奇缘之剑胆琴心

    星辰大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力量照耀大地。远古时代:龙,凤和麒麟三族争霸,龙族获胜。太古时代:龙妖大战,妖族取代了龙族的统治地位。上古时代,巫妖争霸,人族崛起。中古时代,道家带领人族击败了妖族,之后域外天魔进犯,佛家崛起,佛道两家联手击退域外天魔之后,道伄相争,佛家落败并且一分为二。近古时代,人族百家争鸣,冥界鬼族进犯,儒家崛起,但是儒家罢黜百家的想法没有实现,最终与百家联合组成了圣院。地球的陈叶灵魂携带地球文化记忆宫殿来到星辰大陆,投身于陈剑胆和陈琴心的母体,陈叶的灵魂直接占据了一对双胞胎的脑海,于是就有了陈剑胆和陈琴心两具身体同一灵魂的奇缘。
  • 十刃一一地下城

    十刃一一地下城

    神秘楼兰古城连发诡异命案……十个因动漫《死神》相识相知于网络的青年,决定集体楼兰探险……他们都有着沉重的过往,却也各怀绝技,深藏不露……一路上猜忌、内讧、神秘势力、奇蛊异毒始终侵扰着他们……然而在经历种种艰辛以后,他们找到的却只有……
  • 点子面子票子

    点子面子票子

    本书运用通俗的文字,从人的表情神态、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等方面对识别他人进行介绍,致力于提供识破陷阱、规避麻烦的策略。
  • 媚世之主:夫君来袭

    媚世之主:夫君来袭

    她,一袭紫衣,穿梭于六界,十二面位。她,世袭女娲族传承,肩挑重任。她,斗天斗地斗六界,能否改变女娲一族即将被覆灭的命运?他,身为她的弟弟,却陷在她编织的名为爱情的网里。他,残暴无情的战王,命中注定的羁绊,纠缠于她。他,看破红层的魔界大殿下,从遇见她起便默默守护她。他,血族高贵的少主,总是一句“姐姐”寸步不离赖着她。他,女娲族丞相之子,受尽欺辱,爱慕于救他于水火的她。他,十二美男之首,淡漠出尘,清冷高贵,唯独钟于她。不信天道天命,却依然让她与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男强女强,女生子,非喜不入。
  • 武侠小说大宗师

    武侠小说大宗师

    突然间有人对刘辉说:“穿越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七……”刘辉急忙拿起手边一本《世界近现代历史》,下一秒,他到了1954年香港的一处厕所,还撞倒了金庸。那声音却又说:“穿越结束倒计时开始:”“十九八七……”刘辉急眼了:“什么?穿越几秒钟就结束了?”刘辉慌了,他看了看刚从厕所出来的金庸,道:“查兄弟,我看咱俩有缘,这本书送你了。”刘辉回到现代,世界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 江苏纸马

    江苏纸马

    江苏纸马集宗教、民俗、艺术为一体,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显示出东南地域的文化个性。它精细与粗犷互见,正神与俗神合流,五彩多于黑白,多点传承而又各有异同。祈神祀先的信仰表达、辟鬼除殃的禳镇追求、求财纳吉的富贵想望是纸马最基本的功能取向。它具有主从分明、文图互映、统一变化、俗极而雅的基本特征,其艺术要素表现为质朴与绚烂同在、审美与信仰统一、庄重与谐乐并存、图像与文字互映、传承与演化共进、写实与象征相容。
  • 天剑之传奇

    天剑之传奇

    广阔的大陆之上,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浩渺的时空之间,大陆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远古传承的神器,又将会落入谁的手中?数千年的时空中,埋藏着多少恩怨情仇?一切尽在《天剑之传奇》,重写再临。《天剑之传奇》给你要的精彩!你欲战,我便战!天曾变,地曾改,天地变改改天地。山欲穷,水欲尽,山水穷尽尽山水。
  •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纯虚构,勿模仿】新婚之夜,他轻轻将她拥在怀中,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天上的星辰,即便陨落,也只能落在我的心里面。
  • 妃花水月梦一场

    妃花水月梦一场

    丫的,在她准备结婚的新房里,竟然堵到了那对狗男女!一时愤怒,从楼梯山滚了下去,结果悲催穿越成相府三小姐,好吧,前世的自己孤立无援,既然变成了这万千宠爱的小姐,那就好好活下去吧!不过,对于男人,她依然愤愤,管你是皇上还是王爷,惹怒本小姐,没有好下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仙魂

    剑仙魂

    几万年前,人类突然发现自身可以拥有属性,使人类变的更强,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一种和人类一样能够思考的生物,并且可以与人类融合,于是当时的人类将它们称为--剑灵。万年前,天青宗宗主凌金语带领天青宗成为世间第一大宗,并本人成就仙位,成为仙灵。而天青宗也在他的提议下成为了天下第一大修仙学院--天青学院。万年后,凌金语的第一百七十七辈后代凌宇筱出生了,一代剑仙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