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霞三天在老家,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总是在不饿的时候就被赶着坐上酒席,除了吃,还是吃,那个累呀,这会儿回到家,听到儿子说话嫌烦的样子,一想,前后三天时间也就48小时多一点。
心里有事的时候,真是不知道怎么调整自己。洪霞也紧张自己的状态,怕影响儿子,距离高考越近,儿子好像无所谓的样子,她好像有点儿挺不住,说话有时候自己本人都觉得语无伦次的。
好几天了洪霞一睡着,就做梦,梦见自己当年参加中考,在考场上写不出字,或者看不见卷子上的字,急得要命的时候,就醒了,洪霞醒来自嘲:“皇上不急太监急,钓鱼的不急,背鱼篓子的急。”
整天的头昏脑胀,这种状况很不好,洪霞心想:千万别倒下了,老公不怎么管事,自己倒下,惨的是儿子要分心。
为了睡得沉些,洪霞每天晚上,开始快走,绕着小区的路,来来回回地走。
邻居王奶奶,天天也和孙子一起散步,听说洪霞是老师,就和孙子说:“快叫马老师,以后有问题就去问问。”
洪霞和他们聊天,说得最多的还是孩子的事,王奶奶问马老师的儿子上几年级,“上高三咯。”
王奶奶说:“真快真快,当初一起搬来的时候,你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洪霞也说:“是太快了。”
王奶奶有点羡慕地说:“你是老师,你家小孩学学习不要烦。”
洪霞说:“哪里呀,想烦也烦不上,现在功课难又多,上了初中就帮不上了,都是靠自己的。”
王奶奶连忙说:“是呀是呀,我的儿子和媳妇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我们不识字,根本不管,哪像现在,我的儿子媳妇一回家就辅导我孙子功课。”
马老师说:“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都有辅导,你不辅导,你的孩子就会落后很多,都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个个家长都很负责任。”
王奶奶说:“我们懂,现在家家就一个,条件又好,除了忙学习,其他什么也不要烦,还是现在的条件好。”
洪霞和王奶奶一路走一路说说,然后王奶奶说:“等你儿子上大学,你就轻松了。”洪霞心虚地说:“不知道能不能上到呢。”王奶奶说:“现在都有大学上,但是想上好大学可能还是难。”洪霞非常渴望地讲:“要是能够上个他爸爸的大学就好啦,难度比较大。”
王奶奶竟然说:“男孩不要怕,说上来就上来,我看到过好些呢!”听到老人家这样说话,洪霞听了之后当然十分高兴,然后笑笑说:“要是那样就好啦,这次二模,班上前五名,要是能考个第一名,估计差不多。”
王奶奶也提洪霞高兴:“第五名也不错了,只要不掉下来,应该也没得问题。”
和王奶奶愉快地散步,王奶奶的一席话也给洪霞极大鼓舞,她满怀信心回家,等到儿子回来,她也把这种信心讲给儿子听,儿子听到邻居奶奶这样说自己,当然满心欢喜!若有所思地走进房间去学习了。
洪霞发现散步后,不仅睡得好,遇到邻居还化解她心中的郁结,她的高考前焦虑症好像缓解多了。
他家教授笑她:“毕竟没参加过高考,这么早就怯场。”洪霞知道老公一向以贬低她为乐,就说:“当年的高考和中考都是混在一起的,谁让我年轻,没赶上。”教授有个软肋,就是怕人说他老。
洪霞发现之后,每次只要在说不过他的时候就会想着法子往年轻的话题上引,罗教授就会无语地看着她。
洪霞生的小巧,身材一直保持的好,不是说女人的体重超过三位数,就不能称之为女人吗?洪霞就从未超过,她老公一结婚就发福,他每天把剩饭剩菜剩汤一股脑儿倒进肚里,怕浪费呀,有时候吃红烧排骨,会乘洪霞不注意时添一下盘子底红卤,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是三年自然灾害时生的,缺油水,读大学时,丢下碗筷就饿了。”洪霞心疼他,顿顿有肉,结果几个月下来,他就发福了,他的同事们笑他:“该胖的没胖,不该胖的往横里长。”洪霞当时还没怀孕,瘦瘦的,人家都说小罗有两个洪霞重。
男人一胖就显得老,当他们两人再走出去时,人家就说老罗教授找了个小姑娘,当心跟别人跑了呀。这就养成罗教授为什么后来喜欢贬低洪霞的原因,再后来年龄大了,又查出脂肪肝,罗汉卿才注意自己的形象,头上有白发,自己对着镜子拔,脸上有褶子,他就安慰自己:“这是成熟男人的象征。”
夫妻两个有时候在一起,就要斗智斗勇,一旦教授占上风,洪霞才不会轻易就服输,洪霞快四十岁那会儿,她老公就笑她:“女人四十豆腐渣,我以后就叫你豆腐渣,怎么样?”洪霞说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公还是喊她:“豆腐渣呢?”洪霞有时候就说:“那还是江南公社的主打菜呢!”后来还是喊,洪霞回他:“烂泥巴。”这样一来,教授没上算,就再也不喊啦。
有的夫妻一辈子吵吵闹闹,有的一辈子相敬如宾,还有其他一些情况,社会百象,能说哪一种更适合自己呢?过了二十多年,洪霞觉得自己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找个中学老师最好,当初找的老公是大学老师,还挺高兴,现在觉得很不合适,吵得原因,很多时候是老公觉得和她说话太累,不理解他,而洪霞呢,觉得自己还是个识文断字的,怎么老公就喜欢把自己理解的意思非要强加给她,这一点洪霞很恼火,明明没有那么想,他非说你是那么想的。
如果是洪霞一个人的感觉也就算了,后来儿子也受不了老爸的独断。
这段时间,最难熬的是高三家长马洪霞,她一个人坚守儿子,她老公罗教授,一直以来都不怎么说话,虽然儿子二模成绩不错,但他还是和洪霞说:“这就是好吗?我看他离一本就是差那么一点,你也不想想,真正考上一本容易吗?我想想还是不容易的,10%的录取率,江苏省的县中还特别厉害,我们不占优势,你还要给罗贝尔加压力,告诉他不容易。”
洪霞听听就压力大,要是把这种压力给了刚刚信心满满的儿子,她不舍得,他不理睬老公的那一套,自己每天不管儿子怎样,早上出门都要和儿子做出加油的拳头,儿子有时候哭丧着脸,做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扶着门说:“我不要读书。”有时候还会说:“等我高考完,我要连睡三天三夜,什么也不做,就睡觉,到时候你别喊我嗷。”
不管儿子心情怎样,洪霞始终想:儿子读书不容易,竞争厉害,如果这个时候有个闪失,对不起儿子的一辈子,所以她坚持着,也不断地打听过来人的做法,吸取一些别人的经验。
有位同事,她的儿子很厉害,学习从没要大人烦心过,一直都是保送,今年考上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年奖学金三万美元。
洪霞把这个消息和儿子一说,儿子听了也很羡慕,然后和妈妈说:“你儿子不如人家聪明,看来你没有希望咯。”洪霞说:“不是每个人都要走同样的路,你在国内考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不必出国。”洪霞还说:“有的人家的孩子出国几年,家里花几十万,最后回来,还不是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找工作难,关键是学习人家心中有个目标,冲着目标奋斗的精神。”
儿子也不傻,老妈讲这样的事情给他听,激励他更好地学习,他也是知道的。
他也说了班上有几个同学在忙着出国,去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的都有,洪霞立刻和儿子说:“你也有这个想法吗?我和你老爸都支持。”儿子说:“算了吧,人家是为了逃避高考跑掉的,我是认定高考价值的,现在你放心啦。”
洪霞知道儿子一直不愿意出国,他爸爸罗教授倒是一直希望儿子出去呢,因为罗教授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个想法,但因为太多原因,放弃很遗憾,所以只要儿子一提起出国,他兴致浓浓,儿子就会说他:“你不去打拼,现在喊我出去,让我去受苦,我才不干。”教授说:“谁说是受苦?不知道不要瞎说。”
罗贝尔和妈妈说的时候还是刚刚上初一,有个同学随父母移民去新加坡,当时就有QQ,同学们放假的时候,就一起在班级群里聊天,罗贝尔就发现这个女同学很可怜,天天一个人上学,爸爸妈妈在外打拼没时间管,她又比较内向,没朋友,同学也不熟悉,自己一个人天天拉拉小提琴,然后自己睡觉,一切都是自己做,才是初一的学生啊。
这段记忆在罗贝尔的心中留下极深印象,假期里他一有时间就和那个同学说说话,他觉得她好可怜。
至于后来怎样?洪霞忘记再问,想必人家姑娘度过那难熬的时间,过上美好生活。她没想到她的生活,给单纯的罗贝尔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既然认定了冲刺高考,罗贝尔通过几次模拟考试,渐入佳境,是马老师求之不得的。
心情好了,洪霞抽空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她打电话给玉芬和宁芳。
两人很为洪霞高兴,祝贺他儿子的觉悟越来越高,洪霞继续问玉芬购车计划。
玉芬说:“现在人生活水平高了,过去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要说除了房子这种大件拿不出钱,就连汽车这样的消费品,有的人两三年就能换一辆呢,现在我也不是那么着急换啦,提倡低碳咯。”
宁芳又发感慨:“真是不能和过去比,我们还算是过过穷日子,看我们的下一代,准确地说,独生子女这一代,谁还受过什么苦啊。”
洪霞坦率地说:“他们虽然没受过生活上的苦,但学习压力之苦都让他们尝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的观念变得比古代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候还要强烈,很多孩子连双休日都没有半天可以休息。”
玉芬连忙说:“是的是的,原本我弟弟的孩子在农村读书学习,我还无所谓,结果,有个同事就说我,那不是害了孩子,现在城里孩子都忙着上各种奥语、奥数、大综合什么的,农村不说条件不好,最起码在师资和硬件上比不过城里吧,后来我托人侄子上了城里学校,他们现在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做小生意,挣的钱一家三口紧紧巴巴地过日子。”“好在我弟媳人好,一切为孩子,辅导功课,上各种培训她都舍得,自己几年也不买件衣服穿,穿我们的旧的衣服,也不埋怨。”
宁芳说了一些她的房子的事,还说了她女儿的小高考成绩都在C上,没有不过关的,她就放心得很。
玉芬两个孩子也都不用操什么心,女儿是班长嘛,儿子有他爸爸天天守候,也老实许多,成绩也渐渐追上去。
看来三个女人的生活充实平稳。
到了高三下半学期,这时间简直就不知道怎么过的那么快,转眼又要三模,洪霞自己调整好心态,儿子一直都看不出有什么紧张和不紧张,这小子感觉有点木棝,洪霞觉得这样也好,要是太敏感,情绪波动大肯定坏事。
三模那三天,完全是按照正规高考的时间,科目,以及中午休息的模式,洪霞请假,中午要回家烧饭,考试的安排有点乱:有的考试是下午2点多,有的是1点多,还有下午又没考试,把个洪霞忙的,都忘记紧张是什么,刚调整过来,又有变化。
这一次很正式,还让孩子们休息一天,去当地最有名的大学城看看,老师们说是先来踩个点,几个月后就去报到,说的孩子们开心,老师们自己也开心。
公布成绩的这一天,没有上晚自习,洪霞早早回家准备晚饭,儿子进门和老妈打个招呼,一言不发,洪霞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儿子走到自己房间放下书包,如无其事的样子走到厨房,喝水,然后定定地看着妈妈问:“怎么不问我考得怎么样了?”洪霞假正经:“只要努力过就好,成绩能考好最好不过!”儿子说:“哟哟哟,平时视分数为生命,老师的命根嘛。现在变得无所谓了哟。”他把分数条摊在厨房的桌子上,洪霞颤抖的伸手去拿,一看:欢呼起来!太棒啦!
全班第一,年级排名二十八,两门选修课达B以上!一本线肯定上。洪霞摸摸儿子的脸,说:“你真厉害!继续保持!”儿子也得意地说:“我也没想到。”然后母子两个将班上平时成绩都不错的几个人都说了说,最后洪霞说:“奖励!”儿子竟然冷静地说:“暂时没有功夫出去,等高考完后,再给我花吧。”洪霞心想:“怎么成绩上去了,人的素质也就上去了呢,真是皆大欢喜。”
罗教授知道儿子的成绩,也是兴奋异常,但在儿子面前还不落声色:“继续保持吧,毕竟不是最关键的一次,但说明你有一定的实力,就怕你骄傲。”洪霞听到教授的话峰要转,连忙把他拉到一边,说:“这下你可以安心咯。”教授狠狠瞪他一眼,小声说:“你还不知道他,爱骄傲,他的实力还是很不扎实的,要加大压力。”洪霞无语,她老公只知道加压,加压,生怕他们母子两个压力小。
不管,人生乐事还是尽情欢,洪霞把喜悦暗放在心里,第二天下班去KFC定了个欢乐全家桶,儿子也很高兴,第二天回家说:“学校的光荣榜出来了,我排列其中,有个高一的老师看见后,向我祝贺,还说:男人嘛就该这样!”
儿子属鸡,他老爸说他:“典型的大公鸡心理,赢了,趾高气昂,输的话垂头丧气,一幅斗败的落魄样。”洪霞听了不以为然,说:“毕竟还是小孩子嘛,大人遇事也会这样,个个隐藏的那么深,累不累。”
学校照例还要开家长会,老师们说:“这可能是你们孩子的最后一次家长会,还有一个半月,孩子们就要走进考场,接受考验。”领导和老师也不像以前,一个劲的督促家长回家查作业,查背诵,而是心平气和地和家长说:“现在的关键,是要给他们宁静的心理,不能有任何不和谐的干扰,让他们一心一意地投入,考孩子,也是考家长,谁的家庭能挺得住,谁最后就会赢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