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3800000053

第53章 凶手和战友 (4)

“嫂子,你别这么说呀,怎么晚了呢,咱们马上想办法,送他去省医院。”

“我早跟他说过,可他不听啊,对,他说了,即使去看病,也得把眼前的案子破了才去。这可怎么办哪!”

李斌良想到鲁鹏的执拗样子,也有些挠头。

鲁妻:“李局长,我也不指望别的了,我只请你尽量照顾他,让他少挨点儿累,他有啥不对头的,及时告诉我,行吗?”

难道,这就是她的最高要求吗?李斌良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鲁妻:“李局长,你后来的,对老鲁还不十分了解,不过,他这性格你肯定看出来了,犟,心眼太少,太实,除了干工作,别的啥也整不明白,所以,总是吃亏,让人整。李局长,你别误解我,我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可他是我的男人,我实在是心疼啊,说实在的,他的病全是因为工作累得呀,我跟他结婚这么多年,他睡过几个囫囵觉啊?净过阴阳颠倒的日子,他又这么拼命,身体能好得了吗……”

鲁妻泣不成声了。

李斌良完全相信,她说的是实话,鲁鹏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一颗普通而崇高的心灵。

好一会儿,李斌良才把鲁妻劝得平静下来,走进鲁鹏的房间,没等他开口,鲁鹏就把他的话堵了回去。

“李局,我,跟你说,我,是不会,离开,专案组的。要,让我,住院,等案子,结了,再说。那时,我一定,听你们的,行吗?李局,求你了……”

鲁鹏也动了感情,哽咽起来。

这种情况下,李斌良还能说什么呢?

侦破陷入僵局,线索好像处处可见,可是,一个也查不下去,一个也难以取得突破。

李斌良一时想不出好办法,只好去市公安局,向林荫汇报了一下情况,请求指示。

林荫听完李斌良的话笑了:“指示?指示什么?我只能指示你一定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具体怎么办,还得靠你自己。”

“我是山穷水尽,想不出办法才来找你的呀。林局,现在看,徐进安和关伟真的有问题,而且非常严重,他们这种人,手里拿着枪,穿着警服,万一再干出什么事就坏了,必须尽快解决他们的问题。”

林荫严肃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可是,现在动他们,时机肯定不成熟。”

“是啊,怎么办呢?”

“这……斌良,你别犯愁,人一犯愁大脑就不好使了。我想,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他们真是内奸,炮制了一起冤案,只要我们下到功夫,肯定能查出破绽的!”

这话有点儿启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是他们炮制的冤案、假案,那么,一定有破绽可以发现。

李斌良觉得心头亮了点儿,可是,仍然有问题需要解决。

“可是,要想查清真假曲直,必须对他们进行审查,可是,那不就惊动他们了吗?”

“是啊,万一惊动他们,他们肯定会制造障碍,甚至干出更严重的事来,怎么办呢?”

林荫随手抓起桌子上的一本书,沉吟起来。

这是最大的难点:要想查清事实,必然惊动他们;而不想惊动他们,就很难查清真相。

必须想个两全的办法:既查清他们的犯罪事实,又不惊动他们。可是,上哪儿去找这种办法呢?

李斌良无意地向林荫手上的书看了一眼,发现那是公安部刑侦局下发的《致命失误》,眼前忽然划过一道亮光,忍不住叫出声来。

“哎,林局,有了!”

林荫:“有什么了?”

李斌良:“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这本书。”

李斌良指向林荫手上的书,林荫把书的封面摊到手上:“这是公安部下发的,全是我们公安民警执行任务时遭受伤亡的案例,要大家认真学习,接受经验教训……明白了,你是要利用它?”

“对,我要组织刑警大队认真学习这本书,而且,还要结合实践,现身说法!”

“好办法,太好了,这个办法肯定行,既不惊动他们,又能查清事实。就这么干……对了,为了配合你,我以市局名义下发个文件,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认真学习这本书,从中吸取教训!”

“那就更好了。林局,咱们马上行动!”

李斌良亲自来到刑警大队,组织全体刑警学习《致命失误》。他在动员会上说:“这本书是用我们弟兄的鲜血写成的,对我们刑警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学习,而且,还要搞现场模拟演习,重现当时的场面,使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以便今后遇到同类情况时心中有数,应对有道。当然,我们要学习破案两不误……”

于是,学习和现场演习开始了,每学完一个案例,李斌良就要求刑警大队找一个相似的环境,派出相同数量的人员,演习一下案例发生的整个过程,让刑警大队人人受到教育。还别说,大家积极性很高,而且,七中队长还提出了建议:“类似的教训我们也有啊,陈云清不就是被罪犯杀害的吗?咱们也得学习演练哪!”

李斌良:“对对,我们怎么光顾学别人的,把自己现成的案例忘了。我看这样,徐大队,你和关队长分别把当时的情况讲一下,让大家听明白,然后,咱们再找个相近的环境,演习一下。”

徐进安和关伟听了这话,面面相觑。

关伟:“这……有用吗?”

李斌良:“太有用了!其实,这本书中的案例好多还没有你们那个精彩,咱们一定演习一下。对,徐大队,你和关队长一定好好讲一讲,给大家指导一下!”

徐进安:“这……好吧,不过,让我们准备一下!”

李斌良:“你们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还准备什么?”

徐进安:“这……时间太长了,有些细节都记不清楚了……我们回忆一下,然后再讲。行吧?”

李斌良想了想:“行,不过,抓紧点儿。”

在等待徐进安和关伟准备的时间里,李斌良暗中调来当初的案卷复卷,找到徐进安和关伟被询问页,认真看起来。

关伟的询问笔录:

……

问:关队长,你把当时的经过说一下,尽量详细点儿。

答:行,不过,当时那么乱,有些细节可能记不清了。

问:你记得什么说什么,从开始说起吧。你是怎么赶到远香茶楼的?

答:啊,我是接到茶楼老板的电话,说有两个人在他的茶楼里绑架了一个人,枪口指着脑袋,他偷偷跑出来给我打的电话。

问:他为什么不报110,给你打了电话?

答:啊,我们认识。

问:只是认识吗?

答:我们很熟,平时我常去茶楼喝茶,跟他说过,茶楼发生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找我,所以他才给我打的电话。

问:你接到电话后都采取了哪些行动?

答:当时,情况紧急,我先后报告了陈队长和徐大队,然后自己就赶去了。

问:你赶到茶楼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答:我刚到茶楼,陈队长就来了,我俩就一起冲进去了。

问:冲进去了?

答:对,陈队长说情况紧急,没等后边的人上来,就带我冲进去了。

问:你们没想到,这会惊动绑匪,危及人质生命甚至你们的生命吗?

答:啊,我说的冲进去,指的是冲进茶楼里边的包间,其实,我和陈队长是一点一点儿摸进茶楼的,按照茶楼老板的指点,认准了出事的包间,才冲进去的。

问:好,继续讲,冲进去后看到了什么?

答:看到耿凤君正用枪顶着袁总的脑袋。

问:然后呢?

答:然后,陈队长就把枪对准他,让他把枪放下。可是,万万没想到,耿凤臣突然从后边冲上来,一枪将陈队打倒了。

问:耿凤臣当时没在包间里?

答:是啊,我们当时以为他们弟兄都在包间里,才冲了进去,谁知,耿凤臣在外边藏着呢,就吃了大亏!

问:后来呢?

答:后来我就开枪了,把耿凤君打死了,可是,耿凤臣趁这个机会逃跑了。

问:再后来呢?

答:再后来,徐大队就来了,我听到他在外边喊“站住”,还响了几枪,后来听说,他是追赶耿凤臣,可是没有追到,让他跑了。

……

初看上去问题不大,但是,稍微用用脑,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陈云清在后援未到的情况下,带关伟贸然冲入茶楼解救人质就有问题。凡是警察都知道,对付控制着人质的绑匪是非常艰难的任务,一般都要集中绝对优势的警力,查明发案现场情况,制订周密的方案才能实施。陈云清怎么会这么冒失,带着关伟就冲进去呢?

当然,从另一方面也说得过去:情况紧急,为了避免造成恶果,抓住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去,制服绑匪,也说得过去。可是,这个案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啊!

其次,陈云清被耿凤臣枪杀也有问题。他们既然是摸进茶室之后冲进包间的,那么,事前肯定应该对包间外的茶室进行过侦查,既然侦查过,为什么没发现耿凤臣,而是等他们冲进去,枪口对准耿凤君时,耿凤臣却突然冒出来,从后边冲上去,向陈云清开枪呢?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他们进入茶室后观察不细,导致疏漏,被耿凤臣从他们的眼皮下溜了过去。

可是,如果耿凤臣真的藏在茶室,看到他们进来,为什么没有反应,非要等他们进入包间后才发难呢?

其三,耿凤臣射杀陈云清的过程也有问题。根据关伟的陈述,他是从后边突然冲上来,一枪将陈云清打死的。那么,茶楼的包间不是很大,他为什么打死陈云清而不打关伟,却让关伟一枪把哥哥打死呢?杀一个警察是死,杀两个警察同样是死,他为什么不向关伟开枪报复,反而拔腿逃跑呢?

或许,可以解释成为着慌,害怕……

可以解释,但是,缺乏说服力。

李斌良把疑问放到一边,又开始看徐进安的询问笔录。

……

问:徐大队长,说说吧,从你接到报告开始。

答:好。我是接到关伟的报告,赶到现场的。

问:到现场后,你都看到了什么?

答:啊,我跑到茶楼附近时,就听到了枪声,我就赶快往那边跑,快跑到茶楼跟前时,一眼看到耿凤臣从里边跑出来。我命令他站住,可是他不听,我就向天上鸣枪,他还是不听,我就向他开了几枪,可是,他越跑越快,很快跑远了。

问:继续说。

答:后来,我就进了茶楼,正好关伟扶着袁万春从包间走出来,告诉我说陈云清死了,耿凤君也死了,我到包间门口瞅了瞅,看到了他们两个的尸体。

问:然后呢?

答:然后,大队伍就上来了。

问:就这些?

答:对,就这些。

问:案情这么严重,你去茶楼时,为什么不通知110呢?

答:没顾上啊。再说,我也闹不清到底是真是假,把大家都折腾上去,万一是个假案怎么办?

……

这份笔录要比关伟的简单得多,疑点不像关伟那份那么明显,但是,也能看出一些来。最明显的是徐进安接到关伟的电话没有报告就很可疑,按理,这么重大的案件,他接报后应该马上反馈给110或者局领导,可是,他却没有报告。还有,到达茶楼后,他看到耿凤臣逃跑的事也有疑点,要知道,耿凤臣已经亲手击毙了陈云清,又亲眼目睹哥哥死在关伟手下,这时候,情绪肯定已经失控,逃跑中,徐进安向他连开几枪,他却没有还击,只是一个劲儿地逃跑,有点儿让人难以置信。

可是,这种疑点没法追究,要是提出,徐进安肯定能拿出很多说辞来抵挡。

接着,李斌良又看了受害人袁万春的笔录,也比较简单,他只说,受到耿氏兄弟的邀请,去茶楼“喝茶”,可是,进入那个包房后,却突然被二兄弟用枪口顶上,逼着他签字,把配货站廉价让给他们,后来,茶楼老板报了警,关伟来到后,击毙了耿凤君,救了他,而他也目睹陈云清在他面前被耿凤臣击毙。

笔录虽然不长,可是疑点却很多。一、袁万春这个人外出时,身边总是带着几个手下当保镖,可是,这次却偏偏没带,而找他“喝茶”的两个人又是他平时的死对头。这有点反常。二、耿氏兄弟用枪口顶着他的头部,让他签字让出配货站的做法也让人不解。因为,袁万春是市里的名人,影响力很大,即使他签了字,事后也完全可以找公安机关报案,或者通过法律诉讼将权益争回。如果这样,耿氏兄弟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怎么会采取这么愚蠢的做法呢?

最后,李斌良又看了茶楼主人的笔录,他说,他给耿氏兄弟上茶时,看到他们怀里好像有枪;待袁万春来到包间,他发现他被枪口逼上后,害了怕,急忙跑出茶楼报案,等关伟和陈云清来到,又把他们引入茶楼……

话虽不多,同样也有明显漏洞。首先,耿氏兄弟怎么会找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茶楼做这种事呢?做这种事怎么对在场的老板一点儿也不防备呢?怎么会允许他走出茶楼报警呢?还有,这个茶楼老板虽然把陈云清和关伟引进茶室,但怎么会看到包间内发生的情况呢?难道,他跟着关伟和陈云清进去了?

一切都很不正常。

放下笔录后,李斌良去了一趟远香茶楼,是以茶客的身份去的,尽管茶楼易主,重新进行了装潢,可是,室内的结构和包间的位置并没有改变。李斌良喝了一壶茶之后,心中有了数。

同类推荐
  • 青铜时代·红拂夜奔

    青铜时代·红拂夜奔

    王二,1993年四十一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工作。年轻时他插过队,后来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从未结过婚,现在和一个姓孙的女人住在一套公寓房子里。在冥思苦想以求证明费尔马定理的同时,写出了这本有关李靖和红拂的书。这《青铜时代红拂夜奔》和他这个人一样不可信,但是包含了最大的真实性。
  • 明朝大佬戚继光

    明朝大佬戚继光

    他战阵千场,未逢一败,平定倭寇,救万民于水火,戍边蒙古,扬华国威于塞外;他是鲁班再世,一生发明制作了多种的冷热武器,并开创了多兵种联合作战模式的世界第一人;他是军中杜甫,几百首马上诗歌,让人扼腕忧思,堪称是明诗精品;他是大明武神,戚家拳、枪、刀三绝,名震天下,远播明清两朝。可以说,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武将等同于和乔丹同时代的球星一样,全部黯然失色,史学名家黄仁宇先生感叹说:在可能的范围里,戚继光已经做到至矣尽矣!
  • 叫我特种兵

    叫我特种兵

    三名特警战士和其他军种的九名战士被秘密派往国外执行任务,由此展开了他们荡气回肠而又惨烈的战场亡命生活。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特种兵的精湛技能、铁血精神和博爱胸怀,揭露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此书详细介绍了在现代战争中,中东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思想道德、生存现状和雇佣军、赏金猎人的真实面目。虽为小说,实为中国士兵在中东的百科全书,全景式展现了当代中国特种兵在生活、感情、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 以为是老大

    以为是老大

    在这个官气、匪气,英雄、无赖共存的世界里,哪里不是充满博弈?利益面前,真正的赢家有几人?想留点人性中的真善美,又怕成为别人手上的棋子;想重义气、轻生死,但不断地在背后挨刀子。谁都在江湖,谁都无法幸免!
  • 赵奎家的柴垛

    赵奎家的柴垛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你能考第一:杰出中学生的12个高分绝招

    你能考第一:杰出中学生的12个高分绝招

    本书要告诉你,什么才是那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本书的目的,也要是告诉自觉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学习并不只有那些“天才”才能做好的事情。那些后进的同学,通过后天培养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 甜心有毒

    甜心有毒

    他称呼她小家伙,只宠爱她一人,只因她是他的未婚妻。却不料她一头扎进别人的怀抱,视他如空气。他想转身,却不想中她的毒已深,无法放手。
  • 天之骄女觉醒归来

    天之骄女觉醒归来

    一朝穿越,女王变废材。废材?呵呵,看我如何完虐天下人!(还是那个万年不变的套路,但我希望各位能多多支持)
  • 春风不及十里柔情

    春风不及十里柔情

    “下面我们来说说安相思,我校电子系大一著名新生,至于著名,因为安相思长的太美了……”坐在床上的一位特别可爱的妹子读道。“无聊。”寝室里另外一位长相美丽的女子说道。“相思,你出名了诶,这才几天,论坛上就有人介绍你,点赞人数超过五千诶,和我们的沈学长有的一拼诶,你别走啊相思,相思!”美丽女子走出了寝室门,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是的,这位美丽女子就是论坛上讨论的安相思。
  • 窦娥冤

    窦娥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抱子成婚记

    抱子成婚记

    22岁情窦初开,22岁告别处女,22岁成为已婚妇女,22岁抱上了Baby——作为剩女预备军的明日之星,她先被他策反,后被他俘虏,终于成为了一代逃兵,还堂而皇之地打开了围城的大门。他说只一眼,她就对他产生了荷尔蒙的吸引。她说看了又看,其实他俩也算是性情相合。谁说,爱情就是99%的荷尔蒙加上1%的心灵默契?他一次次想赶她出门,却一次次逼她进门。她本以为是寄人篱下,最终竟发觉是登堂入室。一切的一切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外孕……究竟谁当生?谁又当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企业纳税会计》自学指导

    《企业纳税会计》自学指导

    会计专业(企业会计方向)(专科)作为福建省自学考试体制改革试点专业,自开考以来,获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复习应考,根据会计专业(企业会计方向)(专科)的开考计划和《企业纳税会计》的考试大纲及指定教材(《税务会计实务》,曾英姿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编写了自学指导书。
  • 红色的起点

    红色的起点

    不论你的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六千七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党人员数最多的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中国内地每二十个人之中,就有一名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敏感话题。
  • 天道碎虚

    天道碎虚

    天道非道,傀儡当道,至亲溟焱,亲师财狼,看一袭笔直身影如何与命运相抗,又是如何推翻虚假之道,以身证道。“我不可以死,因为我没资格死。”杨天的肩上,自始至终都背负着沉重的责任,那是人命,那也是一份执着。“我杨天不信命。”至亲要救,天道要碎,冰儿要活,命运要争……“等我……”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