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71000000011

第11章 人人说佛,你了解他吗?

佛指的并不是神,而是大智大觉者。佛并非是具有主宰世间能力的神,所以它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把众生送上天堂或打入地狱。但是佛是众生中的觉悟者,能觉悟世间的一切道理,可以教化和引导众生积德行善改造命运。佛和平常所说的神是有区别的。在世间一般人的观念中,往往错误地把佛与神明等同起来,视佛如神,视佛寺如神庙。佛是众生中的一员,而且是大觉悟的智者,并非神鬼。民间所信仰的神则是六道轮回中处于天道中的神仙,或者是有功烈于世人而被世人神化的英雄,或者是后人的伟大祖先,或者是因民智未开而在幻想中神化的自然力量。

佛教为释迦牟尼所创建。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623年,是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非常英明仁慈。据传说,王子曾在田野游玩时看见“农夫在辛苦地耕田,上身赤裸,在猛烈的阳光下曝晒,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里,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着啄食被翻出小虫。”这激起了王子慈悲的同情心,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界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大悲剧。这悲剧的生命界,应如何去解脱痛苦呢?这个问题最终使这位心怀天下疾苦的王子在二十九岁那年舍弃了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去追寻解脱人生苦难的真理。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历尽艰辛,遍访道人之后,发觉竟无一人堪为导师,只好依靠自己,凭自己的灵性去摸索解脱众生苦难的途径。他来到迦阇山苦行林中,作无师的修行。经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每日只食麻麦,身体变得极为消瘦,四肢无力,却始终不能获得真理,自知这样再努力也没用,便放弃了苦行,在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在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沉思默想。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理解了世间众生的道理。这就是他的觉悟成道,获得了大智大觉,成了佛。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觉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恒河流域各地,传经讲道,逐步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组成了传教的僧团,佛教正式形成。

“业因果报”是佛教最为核心的基础理念。众生在日常生存活动中所有一切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叫做“业”。众生的行为造成的业会积累起来,对它的今生和后世的命运产生影响。众生死后会进入下一世,今生的身体、财富等无法带到后世,但所积累的业会带到后世并决定着后世的命运。若所积累的业导致的是幸福和解脱等善的果报的,就是善业;若所积累的业导致的是痛苦和困扰等恶的果报的,就是恶业。无贪、无嗔(不动怒)、无痴(智慧而不迷惑)的行为所造成的业往往是善业;反之,贪心、嗔怒与怨恨、愚痴与迷惑的行为所造成的业往往是恶业。别业是个别众生的个别行为所形成的业,由自己单独承受业力带来的果报;共业是众生共同的行为所形成的业,使众生获得同样的果报。对于每个人来说,体格、容貌、生活条件、人生际遇等诸多不同,这些通常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别业所引起的不同结果。相同的众生有相同的业,因此有相类似的命运,处于相同的生存时空里。共业把众生带到大致相同的境地,比如同一的世界、种族、国家、社会或家庭,但是他们各自的别业,又使他们在相同的背景中,能有个别的果报差异。比如说,一群牛以结群的方式共同生存,有的牛的前世有的可能是人、有的牛的前世可能仍是牛、有的牛的前世可能是狗。虽然它们的前世不尽相同,但都造了相同的共业而导致了今生相同的“大家都做牛并且一起生活的命运”,也因各自都有不同的别业而导致彼此之间有强壮、性别、运气方面的差异。由每个众生的行为所造成的业而形成的命运上的牵引力,就是业力。众生所有的身、口、意活动,都要造成业,这些业会产生一种牵引力,如影随形地随着它的生死轮转,为它的行为,在未来适当的时间和环境里,带来适当的果报。业力未能造成果报之前,就是过了百千世,尚历久犹新,力量丝毫未灭。正是“行为造成业,业产生业力,业力导致结果”导致了众生命运上的因果规律,简称业因果报。这就是佛教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信仰。

“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众生的行为所造成的业就像种子,遇到缘(合适的条件)就会现行。到现行时,就会果报分明,一定是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某一类的因,一定会结某一类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亘古不变的因果定律。佛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即使过了百千劫那样久的时间,各人所造的罪业仍然是不会消灭的,当因与缘会遇的时候,果报还是自己要受的。一切果报都是从业力来的,一个人没有造作某种业因,便不可能受到某种果报。业力的因果律作用下,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善业和恶业是无法抵消的,众生已造作的善业和恶业,则分头受报。一件事情中既有善又有恶,会分别各自受报,决不会以善业去抵销恶业而免去作恶应得之罪。但是,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可以使恶报由重转轻。

“无缘不生果,因果通三世”。“因果”是佛法中最基本的重要理论。该理论里实际上还包括有“缘”部分,全面地讲应该是“因缘果”。“因”是一切事物的起因,因是业造成的;“缘”是条件;“果”是结果。因要变成果,需要恰当的条件,即需要缘。如果没有遇到缘,虽有因,也不能产生结果。比如说,瓜籽是因,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条件就是缘,结出来的瓜就是果。知因断缘可转果报,这就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因果可转变的道理。果报的“果”,可分为现果、来果、后果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今生成熟招致果报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招致果报的,叫做来果;在来生的再下个来生成熟招致果报的,叫做后果。果报之所以会可能今生或某个来生中成熟招致果报的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作用有迟早,就像不同的种子成长周期不同一样;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就像土壤、气温、温度会影响种苗的成长一样。也许有人会反问,若“因缘果报”是准确的,又怎么会时常发生“行善者不得好死,而作恶者一生好命。”的事情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行善今受苦报,是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善,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作恶反得好报,也是相同的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善因已熟,先享福报,而今生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在早与迟。”众生的主宰是自己,是自己的行为造就了自己的命运,每个人应当行善积德,改造自己的命运。

同类推荐
  • 外婆的丧事

    外婆的丧事

    外婆走了,是上吊死的。她的那些儿女、侄子侄女们,外孙外孙女们,都从全国各地赶回来奔丧了。
  • 奶绿的故事

    奶绿的故事

    一群追梦的孩子,他们不知道梦想在哪里,却发现现实越来越近。
  • 真正的道德经

    真正的道德经

    你们现在看的《道德经》,是假的,是被篡改了的。按照这个道德经修炼,到一定境界走火入魔是必然的。《道德经》的作者不是老子,而是从老子的原作中非常精心的篡改而成!!!我不知道这是谁篡改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歹毒用心。所以,千万不要按照现在的道德经修炼!!!!那样你会入魔道的!!!!!
  • 木板上的莲花

    木板上的莲花

    紫芳在医院的一次医疗事故中,因为一些无法言说的缘由,委屈地接受了遇难母亲所遗留下来的婴儿进行抚养,这件事情对当时还是姑娘的她来说,无疑于是一场没顶的灾难……
  • 生活平凡之路

    生活平凡之路

    本文以农村妇女杨英香一家为形象,反映出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改革前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都是由教育改革,科技改革,实行责任制,引领经济腾飞式发展,使祖国大地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热门推荐
  • 对对碰:两只总裁坏了一锅汤

    对对碰:两只总裁坏了一锅汤

    有时候你想好好地谈个恋爱,到最好发现只不过约了个炮。有时候你想单纯地约个炮,最后却发现喜欢上对方。两件事都被我碰上了,还有比这更悲哀的吗?
  • 武逆邪神

    武逆邪神

    一个凌家废物的崛起之路,一路上他会遇到多少美女呢~~在武道一途,凌枫必将成就顶峰!在炼丹一途,哦,我没想好。在为了寻找母亲的艰辛的路上,凌枫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呢!你看,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越位

    越位

    这是一本以足球记者视角、围绕中国足球写就的小说。小说从2001年十强赛开始,主人公马亮和一帮足球记者们,亲眼见证了米卢在西亚对阵卡塔尔的怪异阵型,也亲耳听闻了关于某些人赌球的传闻,也见证了著名央视名嘴黄剑导致自己下课的质疑。之后,又凭借对内幕的了解,在国足对阵阿曼1:0时,成功帮人押注成功,获赠奔驰一辆。2005年,马亮见证德国名帅克劳琛带领国青风头正劲时,却被足协和部分媒体联合驱逐……2008年,奥运会前夕,由于杜伊的阵容中没有迪阿丹斯签约队员大智,这家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做出了必须撤杜伊以保大智的决策,谢亚龙巧设“狗肉宴”,临阵换掉国奥队主教练杜伊,马亮写稿公开揭露内情,被剥夺了采访男足的权力……同时,小说也展现了各大门户网站之间的体育新闻大战,尤其是新潮和搜狸之间你死我活的角逐,将体育媒体界的风云往事做了精彩重现。小说里穿插的爱情故事,也大放异彩,也真实呈现了足球记者的情爱世界。最终,马亮和众多记者兄弟一样,带着对中国足球的痛惜,和那一段快意恩仇的青春,离开了绿茵场。不久,中国足坛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掀开了帷幕……
  • 小修真者

    小修真者

    更新暂时中断,全力更新《天帅》中。
  • 美女明星爱上我

    美女明星爱上我

    推荐好友的一本好书《女神宝鉴》:当贾青、高圆圆、刘亦菲、杨幂、刘诗诗、范冰冰、章子怡、姚笛、周秀娜、张馨予、张歆艺、杨恭如……金泰熙、李孝利、宋慧乔、林允儿、少女时代等等进入了玄幻的世界,她们会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女娲、嫦娥、九天玄女、观音、龙女,还是公主、仙女、神女、魔女?当主角进入了这个玄幻世界,又会与她们发生什么样的香艳故事?本文绝对热血、暧昧!这里的爱情缠绵悱恻,这里的故事风月和真心并存。
  • 神赐魔瞳

    神赐魔瞳

    暮尘没察觉到危机的降临,突然一个快速的手刀直接打在暮尘的脖颈,暮尘晕倒前看到了一条新闻:“金都发现人口失踪,现失踪人数已经到达30多人,请……”一处黑屏的电脑突然出现文字闪出:成功捕获实验体14号。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琴弦上的天使

    琴弦上的天使

    他用冷漠隐藏自己的孤独,让她心痛。纪臣枫,豪门贵族独子,完美王子的化身,温柔、体贴,总在白羽希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始终守候着她,但对她的感情,他从来不说出口。他用微笑掩饰自己的爱恋,让她歉疚。
  • 梦里新疆不是客

    梦里新疆不是客

    作者依托在新疆工作的亲身经历,以一种游记体小说形式,记录了一个穿梭在新疆和北京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小说以爱情故事为线索串接起新疆的大美风光:达板城印象,吐峪沟的震撼,赤铁城的星空,禾木的月光,烟雨那拉提,天泉之路,罗布泊无人区等……依循文字游弋于异域风情之中,追逐情节,感受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定会产生无限暇想与向往。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新疆美轮美奂的在风光及主人公爱情故事的叙述,而是借由故事试图打破人们传统思维中对于新疆的认识,探讨更深层次的民族关系问题,也意在用文字架设一座促进新疆与内地沟通、理解的桥梁。走进新疆的大门并不难,但若是想真正的了解新疆,首先要做的是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