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300000026

第26章 去挣钱,别去借钱 (1)

工厂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如果一直牢牢记住这一点,那么金融运作就成了第二位的了,它不过是记记账而已。

我们的财务操作非常简单,我们最初的宗旨是现金交易,手中确保有大笔流动资金,获取各种降价的好处,同时在银行获取利息。我认为银行主要是一个可以提供安全而方便地存钱的地方。

我们在参与竞争者竞争经营的那一刻,便丧失了自己的经营方式。我们在成为金融专家的那一刻,便损失了原有的产量。工厂的金库应当是车间而不是银行。

我并不是说一个经营企业的人对金融一点都不知道,但他最好知道少一点,而不要知道得太多,因为如果对金融太精通的话,他就会想法去借钱,而不是去挣钱——然而,为了归还所借的钱,他就要借更多的钱,这样他便不是一家企业家,而成了一个玩钞票的人。

如果他真是一个玩钞票的高手,也许可以把这一套戏法玩弄很久,但注定有一天会犯错误,那时他的一切就会全都崩溃了。因此产业不能和银行业混在一起。

我认为有一种趋势存在,即很多企业家和银行业混在一起,也有许多的银行家和实业搅和在一起。这种趋势使实业和银行业两者的目标都变形了,并且使两者都受到了损失。

资金从实业中来,而不是从银行中来。我发现工厂能满足对金钱的每一种要求。例如有一次,某公司急切地需要资金,当工厂发起动员时,它征集的钱款比这个国家的任何一家银行愿意借贷的钱款都要多得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否定的态度来谈金融问题。好几年前,我们不得不站出来否定福特汽车公司归标准石油公司所有,在那次否定声明中,我们还附加了一个否定声明——否认我们将与任何其他行业合并,或我们想通过邮寄方式出售汽车。

去年最盛行的谣传说,我们要到华尔街去寻求贷款。我不想费力去否认这些谣言,要否认这一切,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了,只是证明了我们不需要任何外面的钱。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听到去华尔街贷款的谣言了。

我们并不反对借钱,也不反对银行家。我们所反对的是试图用借钱来代替生产工作,是那些把企业当做西瓜来分割的银行家。

我认为应该把货币、借贷和金融放在它们恰当的位置上。为了做到这点,每个人必须首先确切地考虑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钱,这些钱将来怎样偿还。

金钱只是一种经营工具,它是机器的一部分。如果问题出在企业内部,你可以借10万台车床当做10万美元来使用。但是,这种事就是有再多的车床也解决不了问题,有再多的钱也是一样。只有多开动脑筋思考,用聪明和勇气才能解决问题。

一家企业如果滥用它已经拥有的财产,它将同样会继续滥用它所能获得的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滥用。当做到了这点时,企业将会开始挣钱,就像一个康复的身体开始自己制造充足的血液一样。

借款经常容易成为陷入困境的借口。借贷是懒惰和骄傲的催化剂。有些企业家太懒惰,不想知道一切,也不下到基层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者他们太骄傲了,不允许任何他们所倡导的事情出错。但是,企业规则像重力规则一样,那些违反规则的人将会感受到它们的厉害。

为扩大生产而借钱是一回事,为弥补错误的管理或浪费而借钱则是另外一回事。你不应该为后者去借钱,因为钱在这方面起不了什么作用。浪费得靠节俭来纠正,管理不善得用脑子来改正。这两者的纠正都与钱无关,而且,钱在某种情况下还是它们的敌人。

很多企业家都感谢自己的星相,因为星相向他显示他最好的资本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银行的贷款。在某些情况下,借钱就像喝醉的人为了醒酒而再喝一杯一样,并不能期望它帮到什么忙,它只能增添困难。扎紧企业开支中松开的口子比借任何7%利息的贷款都更加合算。

企业的问题是最需要考虑的。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企业最重要的事就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果你生产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并以一种价格——对他们来说是帮助而不是一项重负的价格——卖给他们,那么你的事业便会永远前进,而人们买你的东西就好像喝水一样自然。

但是还应经常注意生产产品的过程。机器损耗了,需要及时维修;工人们可能会变得不服管理、懒惰或粗心——企业是由人和机器为了生产产品而组合在一起的,人和机器都需要经常维修和替换。有时候人更难“伺候”,他们更需要修补——而他们自己总是难以认识到这一点。

当一家企业中充斥着坏方法时,当一家企业由于对它的功能不注意而出现问题时,当管理人员舒舒服服地靠在他们的椅子上,以为他们制定的计划能永远地实施下去时,当企业成了一个悠闲生活的场所,而不是一个人必须努力工作的场所时——那么,企业就要遇到麻烦了,在明朗的早晨你会发现,自己在干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的工作,但从中收获却少得可怜。

当你发现缺钱时,可以借到钱,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借来,似乎人们会把钱堆到你身边,这是年轻的企业家所面临的最初诱惑。如果你借了钱,那么你就是在注射一种有害的兴奋剂,在助长疾病。

难道借钱的人会比借出钱的人更聪明吗?一般来说情况不是这样的,借贷往往是去抵押将要没落的财产。

当一个商人去借钱的时候,便是他不需要钱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不需要用借来的钱来代替他应该自己去挣的钱。

如果一家企业状况非常好,而需要扩大生产,这时候借钱相对来说要安全些。但是,如果一家企业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需要用钱,那么此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企业进行分析,从企业内部消除问题所在,而不要用从外面借来的钱掩盖问题。

我的金融策略是我的销售策略的结果,我相信薄利多销要好于厚利少销,这能够使大量的人们购买,并且给被雇用的大批工人以优厚的工资。它能够让你为生产而计划,消除商业停滞时期,消除无所事事的企业造成的浪费,并且产生了许多合适的、持续发展的企业。

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需要紧急资金的,都是那些缺乏长远计划的持续发展的企业。降低价格被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们看成是降低企业的收入,和这种人打交道非常困难,因为他完全缺乏最起码的企业知识。

例如,当我考虑把每一辆车的销售价格降低80美元时,有人问我,这样对产量为50万辆汽车的公司来说意味着减少了4000万美元的收入。当然,如果以新的价格只卖出50万辆车,收入是会减少4000万美元——这是一道有趣的数学计算题,但它与企业没有任何关联,因为当你降低了一种物品的销售价格时,销售量才会持续增长,企业便会更加稳定。

如果一家企业不增长,那么它注定只能是一个衰落的企业,而一家衰落的企业总是需要钱的。传统企业遵守的信条是:应该总是把价格保持在人们愿意购买的最高点。然而,真正的现代企业的观点与此完全相反。

银行家和律师不会欣赏这一事实,他们会把死气沉沉和稳定混为一谈,自愿降低价格是永远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的。这就是为什么说让普通银行家和律师进入企业管理中,是一场灾难。

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盘活资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利润,这些利润又可用于其他更多更好的经营。由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很快,以及大额的销售量,使得我们的利润一直就很高。

我们每一件产品的利润很低,但总的利润却很大。利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降低价格之后,有一段时间利润会少一些,但是随后经济规律便开始起作用了,利润会再一次达到最高。

但是,这些利润并没有被当做红利而分掉。我一贯坚持低分红,公司现在的股东没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属于公司的利润应该多于属于股东的。

在我看来,股东应该是那些为公司积极工作、认为公司是一个服务性机构,而不是一架赚钱机器的人。如果获得了大额利润——可用来使公司赚取更大的利润——那么它们应该一部分作为再生产的资金,因为这适合于提供更好的服务,一部分可以转让给消费者。

有一年,我们的利润远比期望的要高得多,于是就自愿地返还每一辆车的车主50美元。我们觉得那是我们无意中向消费者多要了钱。

我的这种价格策略和由此产生的我的金融策略,在好几年前给公司惹来了一桩官司——有人要求进行更多的分红。

在证人席上,我对这一策略给予了有力的说明,这一说明现在仍然有力。它是如下这样的:

“首先,我认为以合理的低价格销售大量的汽车,要比以高价格销售少量的汽车更好。

我坚信这点,是因为它能使大多数人买得起汽车,并享受到使用汽车带来的快乐,因为它给了大量工人优厚的工资。这些就是我人生的目标。

如果我不能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为我自己及其他与我相关的人赚取丰厚的利润,我们就不能算是成功。事实上,我将是完全失败的。

我信奉的这一宗旨,是很好的经营宗旨,因为它在实施当中很有效——因为每一年我们都能使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我们的汽车,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工作。

与此同时,大量的销售额使我们的利润超出了我们所希望的,甚至超过了我们最初的梦想。

必须记住,你每一次减少汽车的售价而不降低汽车的质量,就会增加购车者的数量。那些愿意以360美元买一辆车的人不会掏440美元买一辆车。

同类推荐
  •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全传:3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洋大人”在民国》

    《“洋大人”在民国》

    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涌人中国:有的是受政府委派,有的来自民间组织,有的是来商业淘金,有的是来劫掠财富。无论哪一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获取利益——或者是个人利益,或者是国家利益。而中国,作为延聘方,有时左右逢源,有时腹背受敌,在尔虞我诈中艰难前行。来华的洋人渗透各行各业,不计其数,这本由白海军所著的《“洋大人”在民国》仅以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个洋人为例,讲述他们的“中国故事”。
  • 蔡康永悬念

    蔡康永悬念

    这个男人,既不帅气,也不挺拔,完全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但是他硬生生地像朵鲜花似的从男人堆里脱颖而出,还成了娱乐圈“公认”的妇人之友。他究竟有何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他的节目,读他写的文字,和他站在一起?他会把自己的爱情坚持到底吗?他会一直这么招人喜欢吗?
  •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的作品,包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堂吉词德》。他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被狄更斯、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誉为现代小说之父。本书作者陈凯先为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授。他依据丰富的外文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个人体验,结合本人和学术界塞万提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塞万提斯的生平及创作进行全面而精辟的叙述和评论,布局匀整,文字清新,充分展示了塞万提斯及其创作的巨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 读懂朱自清

    读懂朱自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不断红尘

    不断红尘

    如果成仙需要斩断情根,那么我不成仙又如何,我王云一生为爱修仙,到了最后却要斩断情根,既然如此,我就走出一条我自己的路,踏破这天地规则,做红尘之仙。不断世间烦琐事,红尘之路悟人生……
  • 萌猫王子的诱惑

    萌猫王子的诱惑

    爱丽丝是一个功课奇差、思维脱线的暴躁少女,十五岁那年,会长“优姬”进驻“维斯凯亚”自此爱丽丝的生活暗无天日:礼仪、社交、气质、政治……各种闻所未闻的课程,让爱丽丝头痛不已。某天,她从捕鼠夹里救下一只小黑猫,不久之后,从未露面的美少年校长要来视察工作……为什么他的手腕上会有夹伤的痕迹?为什么他的眼睛和小猫一个颜色?是巧合吗?还是……一个圈套?
  • 黄金策

    黄金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灭逆天神

    不灭逆天神

    天欲阻我,我就逆天!众人要我死,我偏不死,即为不灭!吾就是不灭逆天神!
  • 幽灵行动之起源

    幽灵行动之起源

    幽灵部队的起源与拯救世界的传奇之旅,约翰、安东尼等士兵将浴血奋战。
  • 边伯贤之他家媳妇儿是逗比

    边伯贤之他家媳妇儿是逗比

    边伯贤家,一直有一个赖着不走的小媳妇儿,没办法,认不住了,追求,扑倒,生猴子!新人新文,多多关照!求评论,求收藏,求推荐!
  • 人生要走过的路

    人生要走过的路

    人生,是一次在时间隧道的旅行,是一次对空间之山的攀登。人生的 目标,是走向隧道前方的光亮,是走向空间山峰的那一片辉煌。人生的路 ,是行走过程中向上延伸的台阶,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地踏上新台阶, 逐步进入更高的境界。 20几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也是人生梦想与失败挫折交织的变幻时期 。20几岁的你已经开始人生角色的转换,是获得经验和智慧的最佳时期。 从懵懂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你需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掌握必备的人生 经验和智慧,这样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遭遇失败的打击,被成功拒之 门外。 这是一本讲授人生经验和智慧的书,书中每一条人生经验和法则都有 强大的生命力。
  • 英雄联盟之仙剑

    英雄联盟之仙剑

    有魔问:你能御剑千里之外?明月说:不好意思,我办不到!也有妖问:你能否放弃剑道?明月说:不好意思,我还是办不到!又有佛问:可否放下屠刀?明月说:你瞎?我拿的是仙剑!不是仙刀!最后有人问:那你可否放下屠剑立地成佛?明月说:咦?成佛这么容易?不过臣妾,呃说错了,是本尊真的做不到啊!好吧好吧!以上都是胡扯,这是一个纯种撸瑟儿魂穿修仙的故事!
  • 世界之书之起源

    世界之书之起源

    那是一个远古到无人知晓的故事,没有实体,没有虚幻,也没有时间。那是在时间之前的事,没有世界,也没有虚空,只有无名之虚充斥,虚之中,一团不知名的能量横亘,它不存在而又存在,无法用世间或者任何单位来衡量,一切的开始,在时间开始之前开始了。
  • 元素圣域

    元素圣域

    这是在元素大陆上的普通家庭的故事。苏诺是孤儿,小的时候被苏家苏有杰收养。后来经历了一次历练。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