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300000038

第38章 钱该用来做什么 (1)

一位来福特公司参观的外国企业家曾对我们说:“我们必须预先确定利润,否则我们就收不抵支。除非我们以产量和利润为基础,否则我们就会破产。那么,你们是如何管理的? ”

这个问题并不是开玩笑,这位企业家也是一本正经的。但是,他颠倒了马和车的位置——在进行服务以前,他就开始考虑如何去赚取利润了,其实利润是不请自来的东西。

我们认为,利润是良好的工作成果的一种自然体现。金钱和煤炭、钢铁一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商品。如果不是这样去看待金钱的作用,那么必然会遇到大麻烦,因为那样的话,金钱就会成为凌驾于服务之上的东西。而在社会中,不提供服务的企业将没有生存的空间。

将金钱和企业混为一谈,主要是由于股票市场的操作所造成的,尤其是当人们将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的变化当成了企业状况的晴雨表之后,就更容易令人们产生误解。人们总是这样作出结论:当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时,企业经营状况就很好;否则,当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时,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不好。

事实上,证券市场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多大关系,和企业的产品质量、产量、销售也没有什么关系,和企业资本的增长基本上也没有任何关系——它只不过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企业的表现罢了。

企业的股票价格在证券市场上的波动和企业的利润情况关系不大。在证券市场上,绝大部分股票交易都和企业的盈利情况没有关系。

除了少数比较敏感的投资者群体以外,利润状况怎么样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至少它不是证券市场上股票投资者的主要目标,其中一些十分活跃的股票甚至没有红利。

证券市场上的逐利者们所追求的并不是企业生产的利润,股票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在证券市场上究竟有多少人想购买某个企业的股票。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企图从证券市场中赚一笔,却不注重服务的话,那么,证券市场的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这些栖息在证券市场上的公司寿命一般不长——成立快,倒闭也快,然而人们却因此而认为证券市场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不过,即使没有一点儿股票交易,美国的企业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企业的股票明天全部被易手,企业本身的资本也不能增加一分钱。

就一家企业的基本利益而言,企业就像一场棒球比赛——它只是一个侧面的表演,既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无关,也不能提供企业基本需要的东西。它只有企业价值的偶然而猛烈的变化。如果排除掉极端投机的因素,那么,股票的自然交易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金融活动。

我们认为,如果企业的影响不是由那些企业管理者来控制,那么企业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因为它常常会因此而成为挣钱的机器,而不是商品生产的机器。然而,一旦企业的主要职能是生产红利而不是商品,那么,它的重心将会发生偏转,就会听从股东而不是客户的调度。这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目标也就被否定了。

那些不参加企业经营的股东常常成为导致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的基本因素之一。但是,有些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股票起到了一种促进企业运转的作用。然而,这并不正确。

例如,当广受欢迎的股票成为企业生产的负担时,企业的利润就只能属于某些人,而不是属于公众。为了满足某些股东的要求,有一种产品的价格曾经被无缘无故地增加了50美元,还有一种产品的价格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而被提高了125美元。

产业并不是金钱——它是思想、劳动和管理的结合物,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不能用红利来衡量,而是在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质量绝不会因为金钱而被提高,但是提高质量显然可以带来更多的金钱。

当企业的资金全部来自产品的客户时,任何企业都会富裕起来。这笔财富不是从公众那儿掠夺来的,也不是从企业那儿克扣来的。除此之外,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增加的资金都会对企业产生制约作用。

当然,股票投机买卖也不是没有一点儿作用——例如有些本性本来还不错的人,因为被股市掏光了血本,最后被迫去上班。买卖股票将很多人的注意力从正经的生意上吸引走了,纠正他们的方法就是利益。

财富绝不会因为股票交易而有所增加,它至多只能是使财富发生转移。股票交易并不能创造财富,它仅仅是一场游戏的得分记录。

曾经有人引用我的话,说股票市场对企业发展有益处,但是,这位记者在引用时省略了原因——“因为在股市遭受挫折而使得很多人重操旧业,干正经事。”

以前,人们误以为企业只是企业主自己的事。现在,人们则改变了观点——企业是在企业内部工作和领薪水的员工们的事。但是,这个观点和认为企业是为了生产股票而生存的观点一样,都是错误的。

这方面,在我们工厂中学习的大学生们的论文很能说明问题。

他们写的内容十分有趣。这些大学生富有激情,聪明而好学;除了从本能上认为工人们敌视公司以外,他们不属于任何党派。除了一两个人以外,其余的人都认为我们公司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良好、工作条件优越等。但是,没有一位大学生关心公司的产品。

如果在考察医院时也依照这种方法,大学生们的考察报告将会描述医生的办公室如何舒适、护士的食宿多么完备、实习生的时间安排如何恰到好处,而根本不会提及医院对病人的服务情况如何。

这些大学生判断企业的标准在于企业内部员工所得到的利益。这就像以教师的收入来判断学校的优劣、以医生的既得利益来衡量医院的好坏一样。然而判断学校只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标准,医院的好坏也只能以它所治疗的病人作为参照物——这是医院的职能。

以前,企业的重点是为企业主们赚取利润;现在,企业的重点又转向了雇员的福利方面。这些思想都有问题。

当然,工人的福利应当重视,但是,如果企业的核心不是为公众服务,那么,任何其他的重点都是错误的。在企业完全推行为公众服务的目标之前,工资和利润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企业的首要责任,是为公众的利益服务。

最后,企业存在的合理性也应当以对公众有所裨益为基础。如果公众忽略了像工资这么重要的因素,那么企业也不能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因为这些因素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

企业既不是为了企业主的利润而存在,也不是为了员工们的福利而存在。那些目光短浅的资本家和心胸狭窄的工会分子都对企业持相同的观点——他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谁是获利者。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假设当初某件产品并不是为了使用的目的而被那些逐利者开发出来的。

那么,当产品的开发达到了一定阶段后,企业就需要扩大生产,这样,那些有钱人就会看到赚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们建立工厂,购置设备,到处招工。但是,他们真正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利润,如果必须进行调整,那么,受到损失的将会是商品,而不是利润。他们会采取任何行动——降低工资、偷工减料、减少数量、提高价格——只要能增加利润即可。

而工程师则有不同的追求。

对他们来说,目前的标准代表了今天的水平,他们希望明天将它进一步发展到新的水平——在这个问题上,工程科学是目光短浅的金融业的敌人。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货币商们投资装备了价格昂贵的高炉。这些高炉并不是为了造钱而被设计出来的——它们的用途在于制造“金属”。工程师们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新一代高炉,但是不是以新换旧,这还得由金融巨头们来决定,他们决定的标准不在于能否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而是能否创造更大的利润。

以旧换新当然离不开金钱的投入。最初,资金是由公众提供的——解决公众关心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带来足够的资金,以保证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利润与其被说成是对企业过去经营业绩的奖赏,还不如说是一笔保证未来技术进步的资金。金融家们既然看不到问题的这一层面,他们就竭尽全力反对企业将资金投入技术进步当中,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开支。而工程师则坚持将资金投入到技术革新中。

再看一看工资问题。

工资是购买力的源泉,商业活动的运转有赖于人们所具有的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人鼓吹工资应当包括产业进步所产生的所有好处,他们观点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也有人主张,提高管理效益所带来的好处也应该计入工人的工资当中,例如生产增加、成本降低、产品附加值提高等。

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公司为例。

我们的进步大部分来自内部——也就是说来自企业的内部管理,如工艺的简化、劳动力的减少、成本的降低等,所有这些措施大幅度地降低了我们为客户服务的成本。

对于这些因为成本降低而产生的利润,我们有3种解决方案:

同类推荐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只不过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包装、加工小麦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读每一家的文章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通过钩稽史料以及对相关诗文的个性解读,精彩展示了柳宗元这样一个形单影只的流放者的别样人生。
  •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本书追忆了周祖训先生受其祖父影响,自幼立志教书育人,致力教育兴邦的事迹。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用最理性的思维解读人物,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故事,用最睿智的目光扫描历史。越是个人的,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一路走来,道破成功的法则。他跌跌撞撞,成为乱世的赢家。他从默默无闻,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治军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战场谋略,恰如职场攻略。读懂他的人生,也就读懂了三国。读懂了三国,也就读懂了中国。且看"织席贩履小儿"如何咸鱼翻身,一路坐到蜀汉皇帝!
热门推荐
  • 邪帝嗜宠:爱妃,太惹火!

    邪帝嗜宠:爱妃,太惹火!

    “本王已躺好,爱妃你要负责。”一朝穿越,她成了貌丑无盐的顾家五小姐。更甚,还是给最不受宠的皇子陪葬……她将一同穿越而来的风油精随手一扔,却正好砸中了他的宝贝。男人炸毛,犹如恶魔般将她桎梏在怀中,誓要她给个交代。她二话不说的一脚踹过去,“你吓到我了,赔钱。”传闻有云,顾家五女痴傻懦弱,备受欺凌。开什么玩笑!她乃人中龙凤,降妖虐渣统统不在话下!却偏偏被一只阴魂不散的妖孽缠上,哎……有话好好说,别脱衣服……
  • 阑珊志

    阑珊志

    她一袭黑衣,戎装一身,驰骋沙场。她为了诺言,身披战甲,誓要灭奴。她是一代战神,也是他早已布下的棋子。他一袭白衣,独身一人,沉浮朝堂。他为了仇恨,风流成性,潜伏伪装。他是北国皇子,步步为营,却因她一错再错。花灯节上,见之难忘,梧桐院里,一吻倾心。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她冰冷的心渐渐融化。可当棋子发现了真相,当真情变成了谎言。一切的一切又该何去何从。是将计就计,陪他演完这场戏,还是一刀两断,让孽缘就此结束。阴谋诡计,朝堂沉浮。明枪暗箭,曲折离奇。你可愿与我共赏这出戏?
  • 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

    棋牌的对局几乎都是零和游戏:一方的所得正好是另一方的所失。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却大半都是混合式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人们只能尽可能地谋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能把所有的利益据为己有。因此,你必须彻底改变非输即赢的“零和”思维模式,若想妥善地协调利益关系,就应记住:双方皆获利远胜于单方获利。本书提出了可供你选择的60余条策略,运用这些策略,你也许不能赢得每一次战斗,但你一定会赢得整个战役。
  • 凤凰涅槃之千年劫

    凤凰涅槃之千年劫

    千年浩劫:凤凰涅槃,六界覆灭。千年布局:六界为盘,众生为棋。千年守护:缘起缘灭,亦情亦劫?
  • 商战

    商战

    本书重点阐述了商战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商战中应用这些原则。本书分析了商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 穿越遇见他

    穿越遇见他

    为什么是那么狗血的穿越?穿越就穿越,为什么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到了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就算了,为什么要遇见一个那么……呃,一个讨厌鬼!!!但是,一切的一切,自己似乎真的有些转不过弯来了!
  • 落尸

    落尸

    他含泪吃了母亲的肉,又把姐姐揣入了怀中。入魔,成魔,吾本是魔。人皮做鼓,牙齿为锤,撬开修真之门!
  • 鉴宝迷雾

    鉴宝迷雾

    尔虞我诈的骗术,丧心病狂的杀戮,飞蛾扑火的自灭,波澜壮阔的心灵震撼,雌雄宝石究竟花落谁家?继《鉴宝疑云》之后,鉴宝风暴越演越烈……传世珍宝失窃,蛛丝马迹和含糊不清的犯罪动机就如同一个个线头,千丝万缕、复杂凌乱。当黑白两道和国外恐怖势力寻宝大战愈演愈烈之时,一段尘封几十年的旧上海往事浮出水面,惊天大秘密也将呼之欲出……谁才是雌雄宝石失窃案的主谋?谁才该是站在被告席上的元凶?雌雄宝石又将花落谁家?
  • 娇妻萌萌哒:金主大人追爱36计

    娇妻萌萌哒:金主大人追爱36计

    “不要过来!人家这么弱小,你舍得欺负人家吗?”某女躲在床头,水汪汪的大眼睛直直地看着床尾边正缓慢向她爬过来的半裸男。他勾唇,笑容美得摄人心魄!声音含着无限的磁性,带着点儿让人想沉沦的吸引力!“别怕,我会慢慢来的!”某女在饿狼面前,成了扑倒对象!“蓝朵儿!你居然敢穿低胸装!”舞会上,他为她的衣服醋意大发!某女委屈地撅起小嘴,“夜大少,我喜欢低胸装。”夜景帝眉头一跳,二话不说打横抱起蓝朵儿走向房间,再次扑到!
  • 惊魂路之君之遗骨

    惊魂路之君之遗骨

    1941年间,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国民革命军薛伯凌部下连队奉“焦土作战”之命的作战中掩护图安城百姓撤离,与大部队失散,辗转千里,历经艰险,最终仅一人生还。故事从一场突围战开始,一只被击溃的部队里,九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人,从各自为政,到成为生死弟兄,中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旅途中,艰难险阻,食人大鲵、天尨山野人、蛊毒符咒,他们又是如何一一破解?湘西赶尸、神秘的中国禁忌职业“押尸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何幸存者回归部队后,又辗转逃亡?这场战争究竟向我们隐瞒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