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100000386

第386章 捷报如雪齐鼓舞

方离味一直到被人带着离开这军营,朝着南方而去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回过味来了。但是,他还是不是很确定,因为他无法想象,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想到的和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离谱,离谱得让有对于自己的推测,简直是连自己都不相信。

只不过,此刻,无论是在押送他的人的眼里,还是在下达命令将他送回平壤的余风的眼里,他个人的感想如何,意愿如何,都不是那么重要而已,对于余风来说,这个锦衣卫百户的出现,不过是这场战事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或者因为这段插曲,会给他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但是,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的,和这场战事无关。

阿济格率军主动撤退,让出了这座城池,余风倒也没有赶到多奇怪,其实,在他的心里,倒是更愿意对方死守这个军堡寸土不让,那么他倒是不在意将这军堡的守军和后来赶到的这些援军一口吃下去,至少,他心里清楚,此刻在这个地方,他风字营的战力不逊于对方,就是兵力,也是占据这绝对优势的。

可惜,这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了,这鞑子的领兵将领,比他更懂得保存实力的技巧,不过想想也是,在余风的记忆中,这女真骑兵,在兵力上,可不是一直是他们的强项,就是到了后世记载的那段历史中,清军入关之后,因为害怕当地的百姓军民对于他们的抵抗,为了杀一儆百,还弄出了许多的屠城的惨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这些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事情,可不多暴露出了这女真人的心虚。

这也是余风敢于率军直接以牙还牙对着清军还以颜色的最重要的基础,在北方,这女真人只怕还是将这北方和朝鲜,看做是他们的粮仓,看做他们的大后方,绝对不会是他们的防御重点,正在让他们重兵把守的,还是在和辽东明军对峙的另外一边,既然如此,有明军牵制大部分的清军,余风稍微放肆一下,这后果也未必多严重。

和慕诗那边的消息,已经通了,如果没有估计错误的话,这突然出现在楚山的这支援军,十有七八就是和慕诗对磕了多日的那一支清国人马了,按照西路军那边的通报,他们的人数,就是较西路军都不如,而此刻,光是聚集在楚山的风字营士卒,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千户,近三万人了,若是说这样的情况下,余风这仗还得提心吊胆,那也就真的太瞧不起人了。

虽然打仗不是人多一定就打得过人少的,但是,人多欺负人少,总是在先天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的,尤其是在战力不逊于对方的情况下。

不过,余风此刻面对的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他的风字营,是以步卒为主,而对手是以骑兵为主,这种情况下,他是一点都败不得,即便是达到他的战略目的后的撤退,也得要组织有次序的,要不然,很容易就演变成一场溃乱。

楚山军堡里,几乎所有的守城器械,都被付之一炬,可以说,除了个石头围子,这楚山也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若是要想把楚山当做扎进鞑子境内的一枚钉子,他还得好好的经营一番,要经营,自然就需要时间,不过,眼下看起来,他的时间并不多。

斥候们川流不息的送来探报,更有尹胜的精英营的那些家伙,一头就扎进了这敌国的内部,去为他打探一些更深入的情报。这些情报都显示,至少,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他的大军还是安全的,至少,这个范围里,除了少许的一些敌人的斥候,大队的敌军,都已经消失无踪了。

但是,这个范围,对于步卒来说,是安全,但是,对于那些在马背上都骑成了罗圈腿的鞑子们来说,这点距离,远远不够,好吧,这样说吧,就是放出一两百里地,这距离也未必管用,连夜奔袭,三百里对步卒为怪,何况一两百乎。

所有,当前,最为忙碌的还是这些斥候们,寻找到鞑子的大营所在,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中军已经传下号令,发现敌军大营的确切地点的并立刻回报的斥候,百户以下,就地坐升一阶,记大功!

这是余风借鉴了后世的某些做法了,记得他好像看过一些资料,在二十世纪末的那场对安南的战争中,我军的炮兵侦察兵,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做法。当时好像是发现敌人的一个重炮阵地,直接就是一个三等功,丝毫不带含糊的,那时候的侦察兵,和他现在手下的斥候本质上都没有多大的区别,自然是重赏之下人人争先了。

他不确定是不是他面对的这支人马,是不是就是清国目前能够聚集起来的所有力量了,但是,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此刻鞑子们首尾不能兼顾,兵力已经是相形见拙了,而他已经命令西路军慕诗率部,继续朝着丹东堡进发,拿下丹东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丹东堡一拿下,和楚山堡遥想呼应,被夹在中间的碧潼,所有的地理优势战略意义都没有了。

到了那个时候,局势可就攻守易位了,等于是大清的门户大开,任他纵横驰骋了,呃,如果皇太极不算调集北方和明军对峙的军队和自己死磕话,那么,那就可以真正意义的住下来,好好的谈谈了。

他倒没有觊觎大清的基业,这个蛋糕太大,他陡然吃下去,要撑死人的。即便他有那个野心,也得是他先统一了朝鲜,让整个朝鲜半岛,都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之后事情,整个统一,不是名义上的统一,而是真正的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彻底的有力的掌控,能随时动员各种资源,就想如今的新城平壤一样。

所以,这这一仗的目的,余风就是想告诉对方:“我不好惹,不要惹我,你该干嘛就干嘛去,咱两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打下熙川,不算什么,甚至,打下这楚山军堡,也不算什么,只有真真正正,消灭鞑子的那么一部,让远在盛京的皇太极都感到肉疼,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还是那句老话: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谈出来的。

安定不了这边,对于南边的朝鲜李朝小朝廷,根本就没得余暇去管,总不成他把人家朝鲜上上下下的王公贵族全部都杀光吧,虽然,看起来,那也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但是,这些人全部都死光了,谁来帮他安抚这些朝鲜百姓,谁来帮他治理这些朝鲜百姓,再怎么说,靠风字营这已经掺水的了几万人,去治理近两百万人的朝鲜三千里江山,那可就是和当初的清军入关时候有的一比了。

万一这些李朝余孽,靠着他们世代的人气笼络人心,这里组织个义勇军,那里搞个游击队,那余风还要不要生产发展了,所以,暴力不一定全部都好使,有时候,和平.演变的手段配合起来,往往会突出奇效,余风就是打算这样对付李朝小朝廷的。

武力压迫为主,内部分化拉拢辅之,除了最顽固不化对于他的基业没有任何的建设的那一小部分人需要镇压消灭以外,他不打算在也觉得没必要在南方弄出这样大的阵势来,历史上,三千清军就打到汉城的事情都发生过,换做他来,带几万人去将人家的老巢断掉,那也没多大的光彩,这不摆明欺负人吗?

余风知道,自己这一仗,消息迟早都会传到汉城那边去,他就不相信,除了这些被选入风字营的朝鲜辅兵之外,在平壤的那些朝鲜官吏,和汉城那边,就一点瓜葛都没有了,也许,不用自己的特意去通知,这边的军报一到,不过几日,汉城那边的某些人,某些死硬的或者一直在观望的人,就会知道这边的消息,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做出选择,他们心里都多少应该有些谱了。

实际上,情况也真的如余风所料想的一样,自从余风的大军一出新义安,以迟青山为首的那些在平壤的朝鲜官僚们,甚至比起风字营的留守将官们,更为关心风字营的战况,毕竟,他们已经是和余风绑在了一起,上了余风的这条贼船再无退路了的,即便是他们愿意顶着一个曾经“从贼”的帽子,在余风失利后再去找他们昔日的恩主,只怕也不会被人接受,朝三暮四的人在那里都不受待见不被接受的,既然他们跟了余风,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否则,富贵不说,就是身家性命也是堪忧的。

余风更不知道,当打下熙川的捷报,传送到平壤的时候,平壤城里十多万人,那是一片沸腾,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在街市上,本来就是价值不菲的爆竹,一时都已经脱销,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意思了。至于那些在熙川冤死的百姓军民,则是很少有人提及,官员和人们津津乐道,都是关于捷报的话题,关于捷报的内容。

打下了熙川,意味着,这北方黄海道全境,都在平壤的掌控中了,这地盘的扩大,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官位职位有了空缺,这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这平壤的军民们,事关他们切身的利益,他们不高兴,谁高兴。

同类推荐
  • 72变

    72变

    旧京城的天桥,三教九流杂陈,能人异士倍出,从来都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在清末这个灾难重重处处绝望的时代,一个重生的灵魂在热闹的天桥唱出了一幕空前绝后的传奇。这是一个关于天桥传奇,关于古彩戏法的故事。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战争很精彩,全史更好看。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 伦巴蒂之章

    伦巴蒂之章

    故事发生在上一个故事前两百年,也就是第三纪元南联邦共和国成立前149年,第三纪元自由界第七次南北战争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南北战争(史称南北百年战争)末期。讲述了位于南自由界东南部汉顿王国伦巴蒂王朝在王权衰落与内外战争消耗背景下四大权势家族的斗争以及伦巴蒂王朝的复兴。
  • 西晋贾南风

    西晋贾南风

    西晋迄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之后中国进入了堪称最为混乱纷杂的时代: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荒废,虽然陆续有关于西晋的断代史,但是比较完整的只有《晋书》。因为关于西晋的历史记载和流传的故事很模糊也很扭曲,就给了我发挥和想象空间。我非常喜欢研究西晋历史,脑子浮出自己脑海中一副西晋的人文政治图谱。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西晋皇后贾南风,她是影响整个西晋进程的关键人物。我觉得贾南风的描述很像当代一个红人卢玉凤,名字大家懂得。我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结合科幻和穿越,让故事顺乎逻辑。里面穿插了莫比斯环,太监的由来,以及古代人为什么相信命运和天象等,我也阅书无数,觉得自己的提法还是很新颖的。
  • 明末之再掌大明

    明末之再掌大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汉人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上吊,留下了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的千古名言。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阴差阳错之下,朱由检的灵魂再次重返灭亡前夕,看这一次崇祯皇帝能否扭转败局,力挽狂澜?注意,本书没有金手指,只求贴近明末历史,去除任何不切实际的情况。只求还原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明末。
热门推荐
  • 韩子辰大传

    韩子辰大传

    道化千万,万千证道。或为巫,以身为本,超越自身,求证大道。或为仙,以天为本,参悟自然,求证大道。或为妖,非人万物,为避三灾,求证大道。或为魔,无法无天,无善无恶,求证大道。或为学,把握真理,学术通天,求证大道。或为佛,普济天下,积德行善,求证大道。…………一化万道,道道不同,殊途同归,化而为一。九州纷乱。百家争鸣,乱世历劫,证道沧桑。
  • 走进中国神秘的地下基地:圈外人

    走进中国神秘的地下基地:圈外人

    本书做了大量的修改,修改了一切,包括人称也改为了第三人称,全面改了,所以要重新发布了。下册也将一并发布,书名暂定为《圈外人和他的神秘世界》在这本新书里,圈外人已经不是特指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的代号。正因此,已经发布的半部分做了很大改动,未发布章节也全面改动,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不过,一本全新的《圈外人》就要问世,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大力支持。现在重新开始了。我们一起期待吧!
  • 薰衣草公主的复仇

    薰衣草公主的复仇

    10年前的她活泼可爱,因父亲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而变得冷酷无情。10年后,她回到这令她伤心的土地,开始了她的复仇之旅。
  • 流浪剑客在大秦

    流浪剑客在大秦

    强人辈出,乱世争雄。这是大秦王朝,却不是世人熟知的大秦王朝。这里的每一个强人,都背负了一个来自遥远异世乱入的英雄命格,那个位面,叫做dota。秦始皇嬴帝,为众神之王。杀神白起,为不朽尸王。霸王项羽,为龙骑士。汉祖刘邦,为幽鬼。……系统:dota命格的乱入将引发位面崩坏,请宿主尽快回收所有dota命格。刘浪:尼玛!那不是让我跟整个世界为敌?!系统:可以这么理解。刘浪:……系统:我可以包鸡包眼,你干不干?刘浪:……求中单,不给就送!
  • 浅笑宛若桃李花

    浅笑宛若桃李花

    “吴辰,相信我。我不会离开你的,我陪你度过。”“奕寒妹妹,或许我已经习惯了这种浪荡的生活。“微风带走了他的不羁,还给了她一份深沉的爱。”她终于见到他了,莞尔一笑,紧紧的抱住了他。“我爱你。”而他却甩开了她的拥抱,头也不回消失在了余晖。从没哭过的他一瞬间泪雨倾盆。奕寒,对不起,我不能陪你了,原谅我的无情。
  • 涅槃重生:绝色倾城元素师

    涅槃重生:绝色倾城元素师

    前世,她因为继母的陷害,让她一生都无法成为一名元素师!被冷眼相待,被冷落,最后甚至惨死在斗元台上!她死不瞑目,涅槃重生而归。前世迫害她的继母?一个人阶法技甩过去,让你半死不活!前世看她成为废材,半点脸面都未给她,直言要解除婚约的未婚夫,不好意思,这次是本小姐要解除婚约!前世她丑陋,却被人说成丑人多作怪,而如今绝色倾城,却无一人敢说话!“你让本君为你动心了”“所以呢?”“做本君的夫人”“我想好好修炼…”“双修更好”他的嘴角浮起肆意的笑意,把她拉入怀里。
  • 寒星

    寒星

    子夜,悼歌的旋律深沉而庄严,仿佛是从方韬心中展缓流出一样。1986年1月3日--3月4日初稿。1986年6月25日--11月28日。修改于南京“两然斋”1987年3月24日--4月19日。定稿于广州东湖公寓“去来居。”
  • 邪恶枭女:丑颜逍瑶

    邪恶枭女:丑颜逍瑶

    痴傻儿?应该没错!丑八怪?千真万确!但是,废物?且看曾经的一代天之娇女碰上了二十一世纪最狗血的‘穿越’在同一片大陆重生之后如何扮猪吃老虎把坑蒙拐骗狠懒邪发挥到极致,与股掌间玩转天下逍遥一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魂摄

    魂摄

    去年战,桑干原.今年战,葱河道.万里长征战,征战无以时。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头起,挥战星古路,俯天立。
  • 零路人

    零路人

    混沌开天辟地之后,世界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方位也逐变成四股势力,它们分别是东方的天水,西方的汐邪,南方的不二庄和北方的无极。除此之外,各地小帮小派更是数不胜数。四大国经过上千年的争夺,最终以个自为主,互不侵扰,天地一片盛世。可好景不长,随着国力的强盛,个自不满现状,大肆的掠夺、战争,使天地再次陷入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