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600000072

第72章 与新加坡人的亲密接触(3)

陪李显龙的苏州人,除了章新胜,还有吴克铨。

这一天是5月9日,可以说是江南春光明媚的日子。天气也不热,中方人员个个西装革履,倒是客人很随意。李显龙笑着对苏州人说:你们不要搞得太正规,我是私人旅游来的。

章新胜忙说:“李副总理是尊贵的新加坡客人,能到苏州来,是我们这座古城的荣耀。我们要以能够表达的全部热情来欢迎您。”

一旁的吴克铨附和道:“李副总理也许不知道,我们苏州的老百姓有个传统,如果不把远方来的客人照顾好,就等于你没有把家前宅后打扫干净一样,是没有修养和礼貌的表现,会被人瞧不起的。我们苏州人对所有的客人都一样,一定是真诚和热情的。”

李显龙听了吴克铨的话,很是感慨:“你们苏州人的教养早有所闻,果然名不虚传。”

游览途中休息品茶时,章新胜市长不忘向客人介绍苏州的情况,同时也讲起了经济发展的一些设想。

“哎哎,你们是请我来看园林的,怎么谈经济了·”李显龙警惕地朝苏州人瞪圆了双眼。

章新胜和吴克铨暗暗一惊,两人不由交换了一下眼光。章市长忙对李显龙解释:“谈苏州,难免说经济,因为苏州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好的景象。我们知道李副总理是经济大专家,想请李副总理对我们苏州经济的发展提些宝贵意见或建议。”

李显龙哈哈一笑,说:“其实不是不可以谈经济嘛!你们苏州多好的一个地方!”

“是是。欢迎李副总理多到苏州来参观指导。”章新胜和吴克铨一瞅“苗头”,有戏!于是连忙拿出加倍的热情,一边陪从,一边不停地琢磨着如何“引龙入套”。但苏州人发现,李显龙太聪慧,他不会轻易落入苏州人设下的圈套。

这一天,一边是对上海感到失望的新加坡副总理有意回避谈经济问题,一边是表面装着陪对方游玩休闲实则急着探摸客人投资意向的苏州人。双方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在一起斗智,就叫人看了更精彩。

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却又各自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白天游园林、观街景,宾主似乎都很悠闲轻松。晚宴非常丰盛,李显龙对苏州的菜肴大加赞赏。举杯间,新加坡客人先把话题扯到了经济上——

李显龙:“我们新加坡面积小啊,所以寸土寸金。可当初我们也是为了招商,不得不把地卖便宜了……”

章新胜一听这话,立即朝斜对面坐着的吴克铨挤了一眼。吴克铨心领神会,马上一边给李显龙倒酒,一边说:“副总理,你现在有个机会,可以把当年损失的钱补回来。”

李显龙不解地盯着吴克铨,说:“怎讲·”

吴克铨在昆山干了五六年“自费开发区”,什么样的外商都交过手,可以说是谈判桌上的一只聪明的“老狐狸”,而且由于吴克铨的长相憨厚,所以他又属于那种最容易让人上当的“老狐狸”。

有戏。吴克铨知道李显龙在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于是夹起一根茶叶往嘴里一塞,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你可以到苏州来呀!我们苏州有的是地,可以把你过去卖便宜了的地的损失补回来!这个账,副总理肯定比我会算。”

“哈哈哈……”李显龙是聪明人,一听这话,顿时开怀大笑。他明白苏州人在套他的底。于是李显龙装出一副寻找自己的助手的样儿,左右看了看,说:“可惜我的经贸部长没来!”

章新胜明白:新加坡人对外谈判经济合作之事,关键时刻是由经贸部官员出面来谈的。李显龙这话,其实也是一语双关。

看来李显龙对苏州人热情接待他的意图已心领神会。

临别时,苏州人格外期待道:“欢迎李副总理再次到苏州来!”

李显龙朝章新胜和吴克铨满脸堆笑道:“当然。苏州这么好,我肯定会再来的,说不定以后来的次数就很多了。”

“太好了!我们一定使副总理满意。”苏州人要的就是这话。

“不过,我也希望你们能到新加坡去。”李显龙临上车时,特别说了这话。

“他这话什么意思·”吴克铨等李显龙的车子远走后,问章新胜市长。

章说:“我感觉我们很快就会接到来自新加坡的邀请……”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6)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6)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的书是多位美国总统必备的“枕边读物”,也是张爱玲一生唯一翻译过的美国作品。翻开爱默生的文字细细品味,你很快会发现它为何会广受欢迎:这里面有一股能量,它穿越时空的长河,超越种族的界限,在你面前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之音。他不是个迂腐的老书生,而是一个看透世事的智者,每句话都像是一条条名言警句。有人说,爱默生是思想家,也有人称他为演讲家,也许这都不是爱默生喜欢的称谓。他只是做了自己生活的主人——不必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去领悟,不必等到为时已晚,才去反省,不过分眷恋流逝的岁月,只是用心真实地体味每一个当下,倾听自己每一刻的心念。
热门推荐
  • 今生来世总相宜

    今生来世总相宜

    古代的尊贵小姐因性情温柔而成为受气包,受尽屈辱,而现代毒舌大小姐性格独立高冷……“啊!!!!”随着一声惨叫,慕寒微穿越了!她会在古代饰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 少夫人,哪里跑

    少夫人,哪里跑

    他们以前已经相遇,在这世界里,分分合合。原以为这一生都已经错过,没想到,原来你就在身边。
  • 武驭八极

    武驭八极

    严一凡一不小心穿越了,在这个处处以实力为尊的大陆,他将如何由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一个巅峰人物呢?不服输的他注定是一场充满血与火的考验。
  • 奥特曼最终传说

    奥特曼最终传说

    出生,他很羸弱,没有光之赐福。他只知道,父亲是一个传奇战士,才保了他的性命。因为羸弱,他很晚才参加奥特学院,途中却遇上了怪兽,危在旦夕。可他却复制下了怪兽的能力,虽然不完美,但还是接着他逃遁了。所有他看过的招式,他过目不忘。可他,只能有6种原始力量,面对最终的敌人,他的抉择,已经不再重要了....唔,本书书友群:291345292
  • 君负流年,我负卿

    君负流年,我负卿

    一个淳朴善良的少年,一个腹黑可爱的少女,本应是一段佳话,却终究抵不过欲望。一位战功赫赫的神君,一位苦守千年的仙子,看似为郎情妾意,浑不知已深陷泥沼。是劫是祸,是使命是成长,穷尽一生只是想找一人共看残阳,只是盼一人相携手罢了。“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桃夭!”“王泽,字子洛,生于大凉山。”“世人皆唤我小桃仙,独独你一人叫我幽兰,你说过‘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我还是那个空则神君啊,那个你心心念念几千年的人,却未曾想你人虽在,心已改,你是让我给谁一条生路,你,他,亦或是她,我赢了天下,却输了你!你伴了我千年,你让我如何过余生。”(封面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 学仙辨真诀

    学仙辨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大我错鸟

    老大我错鸟

    背负巨债的小女生。一道雷给的路。莫名的时空,芸芸美男,身世的迷雾重重。该爱,还是不爱。。。
  • 乱神之世

    乱神之世

    混乱的世界,崩塌的秩序,乱入的灵魂,黑化的神祇……战斗永无止境。
  • 今生也赖你

    今生也赖你

    不期而遇的风雨或会将所有的情愫掠去,但抹不掉你我的思念。漂浮的情感之帆渴望拥抱彼岸上的风景旖旎,也期待着依靠宁静的港湾。
  • 绝世奇少

    绝世奇少

    自天地开辟以来,万物皆生于道,立始于一,乾坤之中孕生绝世奇物,千年以来异士层出不从,修真问世,气散成神,一柄不朽神剑,一轮八卦天鉴,见龙必斩,见邪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