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800000037

第37章 信仰的追求与心灵的挣扎:在两极之间挣扎

公元2005年是藏历木鸡年,木鸡年的正月初一和汉族农历乙酉年的正月初一恰好是同一天,这样的重合并不多见,而重合之年对我来说有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我和我的朋友德吉才让喇嘛约定的日子悄然来临了。半年前德吉才让就在电话里对我说:“你们汉历年和我们藏历年重年的这一天是最最好的日子,是汉神和藏神聚会喝酒共同欢娱的时候。这一天你来我们塔尔寺,我给你点灯。”

于是我欣然前往。大年初一的塔尔寺不收门票,所有的殿堂门口僧宝隐退,佛宝出世,幽静得就像最古老的历史。德吉才让喇嘛念着经替我在宗喀巴的法座前点了两盏灯,我们献了酥油和哈达,在静默中享受了一会儿佛境的深寂与超然,然后就去踢足球。塔尔寺寺门内的广场上,早就开始了一场不拘人数的喇嘛足球赛,我立刻加入其中,和几十个红袈裟的喇嘛纠缠在一起,正所谓“其乐也融融”。晚上,素宴之后,我们住在了德吉才让的僧舍里。聊到夜深人静,我仍然没有睡意,便打开电脑修改《敲响人头鼓》。金刚铃的声音随风入耳,值夜的喇嘛把经念成了神秘的悄悄话。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责任编辑周昌义是对的。他说:“庄严的宗教气氛和作者的调侃是不协调的,寻鼓人自称‘七匹狼’的描写应该淡化。”我立刻决定把调侃全部删去,把“七匹狼”全部删去。虽然不怎么幽默了,却少了许多“眼障”和“落差”。美就是和谐,虽然喇嘛是吃肉的,但正儿八经的素宴上,最好还是不要有荤菜。一个作家毕生要做的,大概就是把永远的不和谐变成短暂的和谐,把真实的不和谐变成虚幻的和谐。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我这个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创造和谐,最擅长的就是在不和谐的两极中挣扎。过去我习惯于在抒情与叙事之间挣扎,现在我又习惯于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挣扎,在表达与掩饰之间挣扎,在世俗与宗教之间挣扎。我是挣扎一次完成一部作品,所以我永远不能耐着性子花几年或者十几年时间去酝酿琢磨一部作品,因为挣扎是一个急于解脱的过程,我怎么可能让一根绳子捆绑我那么久呢?解脱了一根绳子,再去寻找另一根绳子,在自我绑缚和自我解脱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与快乐,这大概就是我了。文学是戴着镣铐跳舞,所有的作家都一样。不同的是,别人一生只需要一种镣铐,而我是希望一年换一种,这一种镣铐舞还没跳好,就又去跳别一种镣铐舞了。好处在于我的经历和体验比别人丰富一些,不好之处在于也许所有的舞蹈我都跳不精道。

“十年磨一剑”是我对自己的勉励,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往往做不到什么才会标榜什么。比如,最清醒的人通常要把“难得糊涂”作为座右铭,最不能忍的人通常要把一个大大的“忍”字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常常忍不住扪心问自己:“铁棒自有铁棒的用处,为什么非要磨成剑呢?”一直关心着我的《当代》编辑希望我一把又一把地拿出寒光闪闪的宝剑来,可我总是辜负他们,拿出来的仍然是粗铁。好在作家不似官员、演员和运动员,年龄对他们的限制不是太严格,他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我这才开始呢。”是的,我这才开始。梦是大家都可以做的,一根粗铁梦想成为宝剑,这本身就是一个饱含激情的过程,是一次幸福快乐的旅行,而不是结果。还是食指说得好:“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的重点在于“相信”,而不在于“未来”。未来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那些知道的太多的人。我一无所知,所以我是幸运的。

《敲响人头鼓》便是一次幸运的寻访。我们借用人头鼓填补了我们的无知,却暴露了我们更大的无知。说得形而上一点:这是一部横穿青藏高原的书,横穿是为了抵达,抵达彼岸。可是我们抵达了吗?我们的追问是这样的:深藏不露的人文源头在哪里?表达未来的神语真言在哪里?灵异巫统的血脉、藏地文化的骨髓、古老宗教的密码在哪里?今天的人文平台是否能够开演昨天的戏剧?当辽阔的原野和壮丽的雪山成为人文机密的避世空间时,我们的全部精神就是去聆听已在万山丛中被隐隐敲响了的人头鼓。

人头鼓正在敲响的雅鲁藏布江一如既往地流淌着,喜马拉雅山托起的天空上,那原始云朵背衬着的已不再是无边的混沌而是文明的湛蓝了。而对苦苦寻访人头鼓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次生命历险和激情出走,是一次肉体漂泊和灵魂放逐,在文化上是寻根,在精神上是寻梦。——流浪没有尽头,而回家的路就在身后。

至于《敲响人头鼓》的写作过程,就不想再啰唆什么了,因为作品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唯一想说的是,文中那九首用楷体和诗歌的形式排出来的歌词,其实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吟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们还没有被作曲家谱成歌曲。我希望在这部作品出版之后,它们能够成为真正的而不是虚拟的歌曲,进入我们的音乐世界。

同类推荐
  • 历代文人笔下的宁海

    历代文人笔下的宁海

    本书中可以看到宁海历代文人骚客的著作,古代宁海的美丽风光,遗址遗迹,乃至曾到过宁海的历史名人。
  • 故乡

    故乡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写故乡的优秀散文,从故乡风物、故乡往事、家园情思等角度抒写了人类的乡愁这一永恒的文化主题。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横舟集

    横舟集

    诗,就像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人都想捕捉到它,但它却十分狡黠,上下颉颃,左右飞旋,引诱着你,却永远不给你捉到它的机会。诗是文学生态中最娇艳、感应时代最灵敏、因而也最不易出现大家巨擘的文体,中国历史五千年,被称为诗的国度,可是经时间过滤而留存下来且被历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也就十几位。
  •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本书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以中国现代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学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探索创新的理论意义。
热门推荐
  • 执念之我爱你与时光无关

    执念之我爱你与时光无关

    暗恋,最凄美的苦恋。成功了是喜悦,失败了是苦楚,不能说的被称为单恋。有很多时候,不是你努力的去为他做什么能得到他,我忽然想起木木说的一句话,你喜欢那个人,你那般不顾一切,可他会对你如何,他不收你的礼物,是因为什么?你没资格。
  • 灵魂的旅途

    灵魂的旅途

    因水位下降而出现了一条明代千眼石桥。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来一睹古桥的风采。桥总长2930米,有1100余个孔,又称“千眼桥”。很多人说桥是通往湖对岸的镇上,也有人想探寻究竟,但走到一半,被断断续续湍急的流水阻挡。可是,就有这么三个人,通过了这个明代千眼桥。在他们通过后,发生的一连串不可思议的际遇。千眼桥通往的不是另一个村镇,而是在明代被封印的灵魂殿堂。“这一世,没有人会记得,下一世,也没有人会预知。一世若梦,浮生亦如尘沙,掩盖了过往,悄无深吸。没有记忆、没有脚印、没有文字、没有声息。一粒沙便是一个世的存在,无足轻重的存在——对故人亦或是对来者。一滴泪化做一片碧湖,所承载的又能是几世的情素呢……
  • 叶落花无

    叶落花无

    在那微暗的天空下,有叶无声地落下,花也隐没了身形。我想为你讲一个故事,故事的结局很普通,没有人赢没有人输,只是有人死去。故事也并不精彩,不过南柯一梦,满盘皆输。
  • 武皇之霸神

    武皇之霸神

    庚武大陆,浩瀚无边,强者如云,群雄并起,在这里,庚武乃是一个没有魔法斗气的大陆,一直以来都是能力者的时代,然而在这个大陆上第七纪元,末世流、乱世中,神秘少年苏屠钰为了突破极限完成崩玉决,如同妖孽般出现在世人眼中,与众强者对决,誓要成为最强的能力者,从而开启热血沸腾的强者之路
  • 强武

    强武

    别人习武修炼之时,莫名其妙成了废柴的肖克却只练了一副利落嘴皮子。四年后,别人小有所成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之时,肖克这才低调起步,看着前面一个个的对手一脸奸笑。在银灰色的脑域之中,开拓针对武学的独立脑域。强化武学,自创战技,用一个个的独立脑域,将坎坷武道变通途。别人以力习武,肖克以智习武,一步步迈向武学强者之巅!“你们是天才,凭借卓越的天资,可以轻松突破修炼的瓶颈壁障;我不是天才,因为我是妖孽,拥有独立脑域的我已经超出你们的认知范围,我无法突破瓶颈壁障,因为这哥俩儿我根本没见过。”面对无数俊才豪杰,肖克轻摆食指说道。
  • 枭傲苍穹

    枭傲苍穹

    妖孽降临——血凝聚成的强者之路,今生注定以杀戮显荣。霸主,抑或枭雄……
  • 英魂之刃之萧尘

    英魂之刃之萧尘

    地球英魂之刃大师萧尘,在晋升王者一战结束后,却穿越到了异界......
  • 枪神纪—源之初篇

    枪神纪—源之初篇

    枪神纪的同人作品。不过时间发生在“反物质之核”三年后,只为了时间段的卡段。写的不好请见谅,我希望能成为枪神纪游戏的剧情。。我尽量。。。源。贯穿一切的开始即终结。。。
  • 乡村的那些灵异事

    乡村的那些灵异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让我带大家走进我的灵异故事里。
  • 七日异地恋

    七日异地恋

    维持一段感情的要素是什么呢?信任或者包容吗?异地恋,别人成对出现时,你只拥有手机和远在别处的温度,也难怪很多感情败给距离。其实分手每天都有,有人天天见面而分开,有人相隔万里也没分手。不靠谱的或许不是时间距离,而是人心。只是如果你还相信,他还坚持,那就坚守下去。经得住考验的一定是珍贵的,希望时间走到你们那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