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96900000054

第54章 56.郭草楼与郭姓与顿南先生

永丰集北八里半,谷河上八里直河拐向东南处,古时有个埠口。洪武元年(1368),山西洪洞县移民郭庆来埠口南面定居,成村后因紧靠埠口,遂名郭埠口,今名郭大庄。

说起郭姓,有个插曲。郭姓的“郭”,原来写作“虢”,为什么“虢”字后来写成了“郭”字呢?“虢”又从何而来?这要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的年代。

周文王姬昌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姬仲,一个叫姬叔,他们不但在文王主政时期就是重要卿士,周室的权臣,而且也都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叔叔。在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这两个叔叔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功劳很大。灭商后,周武王分封功臣和亲属为诸侯,功臣和先贤后裔的封国不说,武王兄弟之国则多为侯爵和伯爵,姬姓同姓之国只是子爵,而姬仲和姬叔却都是公爵,为何他们两个地位这么高!因为他们两个即是功臣又是长辈!

姬仲的封国为西虢,史称宗虢,位于今宝鸡市东南,是宗周(指周朝国都丰镐)的西大门,史称姬仲为虢仲、西虢公。姬叔的封国是东虢,史称成虢,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国内有制邑,后来叫做虎牢关,是成周(东都洛邑,今洛阳)的东大门,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小儿子段曾向兄长郑庄公要求得到制这个地方,郑庄公以“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制止了段,可见东虢地势之险要。史称姬叔为虢叔、东虢公。

从字义上来说,“虢”字左边的爪和寸就是两只手,右边是虎,合起来就是双手搏(或持械击)虎的意思。周武王把两个叔父的封国冠以虢名,意思就是让他们统领六师征伐不臣、捍卫周室的安全,把这两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分别分封给他们,对他们是极其信任的。后世的虢君亦多任王室卿士等要职,常统领六师南征北讨,地位也非常高。但是到了西周末年,虢国的势力渐渐衰落,名为公爵,实为一般小国。

西周末年,幽王无道,周王室屡屡遭受戎族的侵扰,一些位居西垂的封国,为逃避戎族的祸乱,纷纷谋求东迁。郑桓公姬友(郑国第一任国君,厉王少子,宣王异母弟,幽王之叔父)当时在朝中担任司徒,为此事非常担忧,曾向太史伯问计,太史伯说虢郐是个好地方,虢郐之君贪财好利,百姓不附,你可以到那里寄居。郑桓公也就把他的财产和子女寄存在东虢国。后三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戎杀幽王于骊山戏下,桓公一同遇害。

前767年,周平王东迁,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护送出了大力,也就趁机夺取了东虢国的地盘,建立新的郑国,都今河南新郑,完成了郑桓公的心愿。郑武公此举不占道义,但他却振振有词的说,这是因为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平王赏赐给他的。周平王需要郑武公的支持,不得不顺水推舟认可了,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

周平王的这个作法明显有欺负小国的意思,结果引起了诸侯的不满,楚国借口平王无故灭虢,率兵一直打到东周都城洛阳附近,其实楚国是有意扩张国土。平王害怕了,不得不将虢叔的裔孙姬序封在阳曲(今山西平陆一带,在黄河北岸)作为补救,史称北虢,仍封公爵,称虢公(虢通郭,当时也称郭公)。公元前655年北虢被晋国灭掉。

西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随周平王向东迁移,建都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与陕县东南),与北虢隔河相望,史称南虢,仍封公爵。公元前655年也被晋国灭亡。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所灭。

这五个虢国先后灭亡了,其子孙后代都以原国名为姓,就是虢氏。古代“虢”与“郭”字异音同,可以通用,于是虢氏便转为郭氏。这就是郭姓的来历。

郭姓最初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隋唐宋元时期,郭姓虽遍布大江南北,仍以河南、山西、陕西最著。郭埠口之郭姓来自山西,并非是空穴来风。

来祖郭庆定居郭埠口以后,后代子孙人丁兴旺,渐渐向周围分居,比如郭小庄、郭腰庄、郭楼、****楼、郭尚庄、四所楼、郭新庄、市区郭庄、孙店郭庄、李寨郭庄、新桥郭西头等村,均为郭庆后代子孙所建村庄。散居其他各村的还不在内。

散居各村的有一支迁居到本镇刘埠口。刘埠口这个地方好啊,位于永丰镇和丁集镇交界地带谷河南岸,得风得水,渔耕两便,系刘姓于宣德元年(1426)从南顿刘店迁此而建的村庄,因村址靠近谷河埠口,遂取名刘埠口。毕竟刘姓在村里是大户,郭姓是小户,郭姓怕受欺负,到了郭殿这一辈再次搬迁,搬到了九棘沟南面韩草楼。

韩草楼位于九棘沟大直角河湾的西起点,和刘埠口一样,也是得风得水,渔耕两便,因该村原为韩姓居住,建有草顶楼,故名韩草楼。郭殿搬迁至此,时间在顺治十六年(1659),村名依旧。之所以搬迁于此,据说郭殿五行缺水,所以要迁居到水边,还因为韩姓人口不多,少受欺负。后来韩姓衰落,村名才改为郭草楼。

切莫轻看这个河湾,也莫轻看这个郭草楼,也许真的占住了风水,确实是个出人才的好地方。广为人知的清光绪进士郭书堂,民国河南省参议长、潢川行署专员郭景岱皆出生于此村,秀才庠生更不待说。这些不说,更早的时候,村里就出了一个人物,此人名叫郭鹤龄。下面就说说郭鹤龄的事情。

郭鹤龄大约生活在乾嘉年间,具体时间不详。其名、字、号都很有讲究。鹤龄,古有鹤寿延年的说法,据说仙鹤非常长寿,所以他以“羽仙”为字,又因郭草楼位于南顿之南,南顿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气,所以他以“顿南”为号。

郭鹤龄,是郭殿的曾孙,七岁有幸入塾读书。然而郭鹤龄又很不幸,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鹤龄虽然年幼,却很懂事,对于丧父的哀痛,并不比成年人差多少。母亲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悲痛欲绝,直要随夫而去,小鹤龄劝慰母亲:“父亲虽然不幸故去,可您还没享上福呢,孩儿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做了官,好好的奉养您老人家。”母亲因此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小鹤龄一边读书,一边精心奉养母亲,孝顺承欢。

有次母亲病了,病得很重,请了不少大夫诊治,始终不见好转。郭鹤龄心急如焚,遂诚恳的焚香向上天祈祷:“老天开开眼吧,只要让母亲病好,我情愿以身代母!”没想到母亲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亲邻都说:“这是鹤龄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后来母亲去世,鹤龄上有兄长,他说:“长兄如父。”因此对兄长恭谨得如同对待父亲一样。兄弟几人的子女十几个,兄长治家本领不强,自己在外教书顾不上家务,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在一起生活多有不便,不得不异爨析产。析产时,他把肥沃的土地让给哥哥,自己只要荒瘠的土地;家里原来所欠外债,全部自己承担偿还。哥哥去世,他对侄子们的抚养,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人们称赞他,孝悌郭鹤龄。

鹤龄读书求务求精熟,凡是四书、五经中有争议有歧义的地方,他从不轻易放过,也从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多方考证推敲,因此得出新奇的见解,都是先儒没有提出的观点。时人说:这绝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精当准确。他写文章不追求辞藻华丽,而是在清新雅正中蕴有一种奇特之气。同乡前辈进士樊执中,对他极其器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乾隆癸卯年(1783)郭鹤龄乡试中举,成为族中荣耀。然而以后三次会试,屡试不中,他有些生气了,发誓再不参加会试,便在家乡设馆授徒。他教育学生,强调以敦睦人伦、培养人品为先;他讲经课艺,全凭一颗至诚之心。遇到贫穷的学子,他不但不收学费,还给以生活补贴,千方百计助其学有所成。周邻如沈丘、淮阳、商水、汝南、上蔡各县有名的士子,多出自他的门下。

清代为了给多次会试不中的举人以出路,实行考试挑选,名曰大挑,一等授予知县,二等授予教职。嘉庆甲戌年(1814),郭鹤龄被选任为浚县教谕,在当时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临行前,他到父母墓前拜祭,告知泉下父母自己的进步,向父母发誓要廉政尽职。每月初一、十五,他还到当地的学馆里讲学,和他以前在家乡办学一样。他革除了以往当地举办春、秋祭孔大典时的各种弊端,重新修整了孔圣人殿中的学舍,祭孔用的礼乐器具,也都焕然一新。浚县县令杨公很赏识他的人品,聘请他主持希贤书院,教授一百多名学生。

近邻滑县有土匪作乱,余党未能全部歼灭,继续为害乡里。上司命令浚县知县查办肃清,杨知县担心差事不好办,就请郭鹤龄帮他筹划清查方略。郭鹤龄直言告诉杨县令:应攻心为上,采取“因正人引正人,由正人别匪人”的办法。杨县令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匪人再无处隐藏,人民不再受到侵扰。杨县令非常感激,让他出面宣讲朝廷的旨意,增讲了两条律例,惑于****的人,一时都安定了下来。

清查匪徒余党事宜一过,郭鹤龄因为年事已高,感到力不从心,便告老还乡。浚县士民无法挽留,特制了锦帛为他饯行,竞相与他唱和赠答。这些唱和诗,他后来编辑成卷,名《黎阳泳归集》。文人好古,黎阳为浚县古称。

郭鹤龄回到家乡,致力于创办义学,跟从他读书的人越来越多。陈州知府姚元之(字伯昂)亲笔题写“教泽宏敷”予以表彰。日常,他按照“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要求自己,唯恐有内疚的地方。卧床不起时,还口占几首诗责备自己。他活了八十四岁。淮阳智君赠给他的诗有一句是:“知非尚友蘧君子,好学遐师卫武公。”是对他为人的确切评价。

郭鹤龄主持编修的族谱,条例详备,可为世人效法,所定家规十条是:“敬祖宗,正伦理;笃思谊,息争讼;务正业,守勤俭;教读书,重庆吊;尊古礼,慎丧葬。”

他的长子郭原,极度聪明,六岁丧母,就已经能读祭文了,十五岁的时候精通五经,讲授理学有条有理,郭鹤龄对他充满希望,可惜儿子快要结婚的时候,突然染病去世。郭鹤龄很伤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哀悼儿子。次子名叫郭川,是个秀才(庠生)。

郭鹤龄著有《易经集解》、《梦觉一得录》,他的族孙郭书堂任刑部主事时带到了京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两部书都在战乱中散失了。

同类推荐
  • 重生在三国

    重生在三国

    陈楚,男,现年二十三岁,三流大学毕业,一朝穿越到三国,本应在社会底层拼搏的他誓要在异时空叱咤风云,改写三国历史,做霸王指点江山,拥美人还看天下!
  • 回清从龙

    回清从龙

    一个高中生阴差阳错的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附在了康熙最宠信的魏东亭身上。对清朝本无好感的他,为了不让中国重蹈历史的覆辙,更为了广大同胞不受兵燹之灾,他委身清朝,尝试一下和平的变法。但夷狄就是夷狄,终是烂泥扶不上墙,为了中国人不在鞑子的奴役下退变成半野蛮人,堂堂中华不在东虏的蹂躏下变成荒凉之地,他开始寻找中国的“真龙”,举起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
  • 希伦往事

    希伦往事

    他叫腓力,他是希伦世界边陲小国马其顿的王子。当他到希伦世界去游学时,他的国,破了;他的家,亡了。于是他回到了他那已经残破的国家,然后,他重建了这个山地王国并把这个边缘之地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国,扩张成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疆域亿万里的大帝国。这儿向你讲述腓力王这传奇的一生。(根据希腊古典时代马其顿王腓力和他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故事改编,如有雷同,请勿细究!)
  • 乱世之英雄系统

    乱世之英雄系统

    乱世三国谁为峰,一见子丰路成空。系统君:“叮......恭喜宿主成功穿越到乱世三国.......”韩飞:“啥?!你说我穿越到了三国!啥?貂蝉竟然成了我的侍女!
  • 东方海皇

    东方海皇

    意外触动了上古法阵,公司小职员陈天朔的灵魂被传送至清朝末年,面对腐败无能的清廷,民不聊生的社会,欧美列强的侵略欺凌,战乱四起的时局,陈天朔宣称:“既苍冥有意,令吾重生于世,自要救民族于危难,解苍生于倒悬。顺我者,永安于中华,逆我者,自亡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看陈天朔中与大陆群雄逐鹿中原,问鼎华夏。南逐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胜。北拒沙俄入侵,力夺西伯利亚。东阻日本崛起,建岛链为藩篱。西进瓜分世界,与列强并列。(新书需要呵护,点击、推荐、收藏、打赏、宣传,一切都很珍贵。)
热门推荐
  •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本书适合传播专业师生、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不如怀瑾

    不如怀瑾

    陆怀瑾不知道这样的感情算什么,好像不该出现在她这个原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脑袋之中,可感情有了就是有了,不论是他,还是他,她都动情了,可那又怎么样呢?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她想要,就没有她拿不到的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尽封神

    天尽封神

    古代民间常受妖魔扰乱。“能去修仙,是我从小以来的梦想。”“恭喜你考核通过,加入南卿派。”“我可以斩妖除魔了吗,我要保护我的亲人。”
  • 星域战神

    星域战神

    大破灭时代,宇宙光线照射地球,地球减亡近百分之八十,而在这场灾难中活下来的生物,身体素质竟然大幅度的提高,甚至能够在体内诞生出某种强大的力量。于是乎,人类与野兽的战争再次开始。死而复生的罗成,致使他死亡的背后,究竟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奇怪的外星系来客,可怕的怪兽,超凡的科技,都在这里一一的上映。
  • 灭世魔女

    灭世魔女

    血海深仇,家族浩劫,禁忌之恋,……从仙道,回到魔界的她,该如何抉择,亦魔亦仙?纵横天地之间,是天灾,还是浩劫,只为一个信念.....
  • 游震九天

    游震九天

    一游玄震九天齐,试问天下谁匹敌?"让你劈你还真劈啊!"龙苍愤愤地朝天喊道,轰隆,天上正要消散的乌云又聚了起来,大哥,开玩笑的。送走了乌云,收拾好心态龙苍就正式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唉,这哪啊,好饿啊。”额······虽然可能旅程会有些波澜。
  • 花满楼异界逍遥

    花满楼异界逍遥

    内容自己看简介还没想好,更新时间大概一星期平常大概一星期一章,慢点一个月一章,快点一天两章,前期写的可能不太全后期会慢慢改善,每个分段的故事不同,风格不同。还望多多支持
  • 重回我的青春时代

    重回我的青春时代

    斑驳的树叶,金色的阳光,迷茫的双眼,白色的校服,我回到了我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想起的高中时代
  • 我为半仙那些年

    我为半仙那些年

    我叫周己干,阳年阳月阳日阳时出生的全阳人,一身正气,孤魂野鬼退避三舍。最适合的做阴阳师的人,可是全阳人也有个最致命的弱点,我竟然被自己的全阳体所伤害,阳极必衰,我只有一阴,无法阴阳平衡,导致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直至死亡。我唯一生存下去的方式是跟着姥爷当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