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96900000073

第73章 75.老君庙

要说秣陵镇东十来里地北新河南岸有个叶营,秣陵镇的人都会说,不错,明朝末年为镇压农民起义,从福建开来一营兵,在项城县城东驻扎下来。当他们与农民军作战的时候,领兵将领发现这些兵年龄大了,体力不支了,就决定让他们不脱离军籍,在这里屯田。当时来的有叶、洪、刘、何、沈等十三姓,其中叶姓的官职最高,村名就叫叶营。

项城以叶姓命名的村庄极少,现在唯有这一个叶营,人口数量自然也很少。

但是要说千佛阁办事处也有一个以叶为姓的村庄叶营,可能就有人会提出反对,不是胡说八道吗,我就是千佛阁办事处的人,咋没听说过这个叫叶营的村庄啊?别急,我这里先说一段叶姓的得姓历史,再告诉你这个叶营在哪里。

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鬻熊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并且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学问、功劳都很大。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荆州山(今湖北荆州),立国为荆,子爵,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鬻熊的孙子就以“熊”为姓,所以楚国君主即姓芈,也姓熊。

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芈戌,在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前528~前516)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古城子)尹。楚国和中原诸侯国一样,诸侯、公子、公孙为公室,公孙的儿子已经亲尽,必须别出公室称公族,需要赐地另立姓氏,于是芈戍就以地为姓,称沈氏,又因他曾任沈县尹,所以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国人民的敬重,他的后代有人仍以沈为姓。

楚昭王芈轸(也叫熊壬)十八年(前498),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

沈诸梁,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字子高。他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仍任楚国北部边境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君和周天子一样也称王,县尹通称为“公”,故人称沈诸梁为“叶公”,后人习惯称其为叶子高。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被比喻为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的人。“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就是沈诸梁,不过“叶公好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而已,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真实的叶公却是一位勤政爱民、靖难救危、颇有作为的人,曾经带领封邑民众开山凿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很受百姓的爱戴。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从陈国到楚国去,路过叶邑。叶公对孔子久怀仰慕之意,只是没有机会见面,如今听说孔子从自己的封邑经过,就远接远迎热情款待了孔子一行。一见面,叶公就急不可待的向孔子询问从政的办法。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说,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要施以仁政,使他们心悦诚服;那样远地的人听说你的仁政和仁义,就会来到你这里听从你的治理。叶公听后,大加赞赏,认为孔子虽然只说了短短六个子,却具有丰富的含义,说,孔子不愧为是目光远大的政治家,如果照他说的那样去治理百姓,还有什么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殷实富强的呢?事实上,叶公的作为就是按照孔子所说去做的,所以才得到百姓的爱戴。

楚惠王八年(前481),楚平王的故太子建的儿子胜,因封地在白,称白公胜。白公胜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祖父楚平王听信奸贼费无忌的谗言,来了个金顶轿换银顶轿,诬陷父亲太子建谋反,逼迫父亲太子建出逃被杀,父亲太子建必定能继位为楚国国君,父亲去世后国君的位子就应该传给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传给楚昭王芈轸,再传给楚惠王芈章,于是白公胜私下就有了自己的打算。楚惠王十年,白公胜发动了政变,劫持了楚惠王,并要杀掉楚惠王自立为王,楚国一时战云密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消息传到叶邑,危急之中,一心为国的叶公沈诸梁立即果断的领兵进发郢都,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参与白公叛乱的将领见叶公的军队人强马壮,军纪严明,纷纷阵前倒戈。叶公联合楚惠王的人马一起杀入郢都城中,打败了白公胜并杀掉他,救出了楚惠王,收拾了残局,从而安定了楚国的局势。叶公功劳大,楚惠王封他为令尹与司马,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楚惠王十四年(前475),叶公感到自己年老了,不如年轻一代朝气蓬勃,如果把权力交给他们,会更有利于楚国兴旺。于是他毅然把令尹一职让给公孙宁,把司马一职让给公孙宽,此即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让贤。然后率兵又回到了叶邑,安度晚年,一直到老死。叶公沈诸梁不居功自傲,他的人品道德是忠厚纯正的,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好评。

二百多年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楚国抵抗秦军最为激烈,秦军杀人如麻。沈姓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有数支改沈姓为叶姓,尊沈诸梁为得姓始祖。

叶姓出自河南,秦汉时期,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东汉末年,叶氏族人南迁安徽歙县、浙江松阳。晋永嘉之乱后,叶氏族人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时期,河南叶姓有三次南迁,一次在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随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征讨福建泉漳蛮獠啸乱南下,一次在唐末天下大乱时随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南下,这两次南下都在福建各地定居。第三次北宋靖康二年(1127)为躲避金兵南侵,迁居到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尽管叶姓有数次大迁徙,但居住在河南的仍为多数。其中一支就居住在今项城市区南面人民沟和老君庙沟之间,因为古代这里曾驻扎国军队,故村名叶营。由此可见,叶姓是河南老户,老户不发棵,繁衍较慢,因此渐渐衰微。

到了清康熙年间,任、左、韩三姓陆续迁入叶营,村庄才渐渐兴旺起来。这时叶姓更加衰落了。任、左、韩三姓就想改换村庄名字,可是用哪个姓,三姓之间有分歧。

唐朝唐懿宗李漼崇佞佛教,痴迷沉溺于其中,下旨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造佛像。当时有个太监来到这里,代替唐懿宗建佛寺造佛像。唐朝皇帝自称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后裔,这个太监在东南面一里多地建了一座千佛阁,在叶营附近建了一座老君庙。

后来,老君庙倾塌,但名称依然存在。太上老君是百业之祖,任、左、韩三姓中有做生意做手艺的,于是再建老君庙。三姓再次商议改换村名的时候,干脆谁的姓也不用了,就以老君庙命名吧,众人皆大欢喜。从此,叶营改称老君庙。

老君庙原来是个独立的村庄,近年来由于市区大发展,已与市区连接起来了。

同类推荐
  • 崛起1880

    崛起1880

    华族,广义上的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上的生存环境并不好!愤青吊丝男程远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日本到底算不算二战的战败国,如果算的话,为什么没有给战胜国华国哪怕一分钱的赔款,反而还占着华国拥有主权的琉球群岛?一次偶然的机会,程远得到一个“穿越系统”,能够携物双向穿越于清朝与现代,从此他就白手起家,充分利用清朝时空的各种资源,在现代时空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先用经济手段打击日本的大公司,削弱日本的综合国力,还千方百计地降低日本的人口,同时暗中支持琉独阵线对日美进行全方位打击。经过坚苦地奋斗,终于打痛了美国人,玩残了小日本,在海外打出大片天地,大大拓展了华族的生存空间。
  • 苏公承传

    苏公承传

    天启十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苏公承成了孤儿。天启三十年,通天塔塌,有谣言起:“通天塔塌,大明国灭;东灵夸雀,浴火重生”。为了调查通天塔一事,苏公承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却又鲜花盛开之路。
  • 余烬 伊亚斯纷争

    余烬 伊亚斯纷争

    新世纪56年,人类的殖民行星伊亚斯星遭遇了一场长达20年的纷争。纷争的起因源自一场极其失败的试验,伊亚斯人用了16年时间,在消耗了半数的人口后阻止了灾难的蔓延。但星球上俩大势力却因意见不合而使这场纷争又持续了4年之久。那时,伊亚斯已是体无完肤。。。故事以男主的视角来展现这场灾难性的纷争,以及男主在这场纷争中经历的点点滴滴。
  • 大国道

    大国道

    书生王浩学识渊博,却自甘平庸。没想到出游捡回来个女子,却神异无比。不但美若天仙,文武双全,还聪明全能得不像凡人。只因他无心的一句话,这女子就将他推到了争露天下的大潮之中。
  • 陷落的星空

    陷落的星空

    做官的,只能控制自己的死,却控制不了自己的生。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我不在是我。以历史为背景虚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地邪神

    天地邪神

    上辈子打光棍,这辈子补回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穿越不是经常能遇到的事情,既然遇上了,就不要让上辈子的遗憾再延续下去。至于上辈子有什么遗憾捏?上辈子总是杀人了,临死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虽然过得也算是惊心动魄,精彩纷呈,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那就是生活的多样性。比如:女人,孩子,金钱,权利,这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是越多越好的宝贝。还有就是那种超然地肆无忌惮地放纵激情。对,肆无忌惮地放纵地活着才是一种无上境界。——秦十七小记。
  • 异界之双刀盗贼

    异界之双刀盗贼

    一个偶然的穿越造就了一个真实的传说一件神秘的魔导器牵出了隐藏在世界背后的阴谋从燃烧着邪恶业火的无底深渊,到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精灵森林。这并不是一个正统的DND小说,拥有着少许的YY。所以您可以选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泡上一杯浓茶,呆在电脑前静静地阅读一番,打发那些无聊的时光。以出新书喜欢的可以去看看《锐刃》
  • 千里追踪

    千里追踪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女大学生,在一次舍身救2岁男孩后灵魂穿越到了古代,并附在了刚刚成亲的新郎身上,再后来遇到一名帅气才气并存的公子,于是展开了一场,纠结的爱情,最后在经历一次生死蜕变终于恢复女儿身,和相爱的人携手走天涯。这正是;穿越古代真稀奇,女附男身情问题,真爱真心真相守,海角天涯伴君走。,
  • 教主让我“轻薄”下

    教主让我“轻薄”下

    天真烂漫小门主,最爱扮猪吃老虎。不是她腹黑,而是江湖太险恶!啥?她这么低调,老爹居然还是给她招惹了个大魔头?这还不够,北朝郡主,当朝皇后都要至她于死地!哼,争锋相对?你有权势,我用计谋,抓住把柄,死不松手!
  • 带着瑶池修仙

    带着瑶池修仙

    这一世,祸乱苍生的不是魔,而是那高高在上的仙。所以我在此立誓,与妖魔并肩,伐天证道
  • 铭血剑红尘离梦

    铭血剑红尘离梦

    孤枝疏影夜清寒,依稀行燕向南天。一柄龙纹千古恨,江湖梦醒心已残!徽州少年金孝祥,因为一柄龙纹大玉刀的失窃,家破人亡,流浪江湖。在为父母报仇雪恨时,却阴差阳错的喜欢上了有着杀母之嫌的刘雯鸾的姐姐刘雯馨......
  • 但求生

    但求生

    容颜易老,人心易变。没有谁可以坚守着一份不变的心走完一段人生路。意外穿越到异世的楚十只希望能够寻到心里的那个人,却不得已深陷重重迷局。黑暗中的那只手到底来自哪里,似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掌控着自己,难以逃离。弱小的楚十渐渐地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变强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轨迹。
  • 生活何以无趣

    生活何以无趣

    一身肌肉但不是肌肉男长得不高,但是也是一米七四没什么大理想,但总是被“发光”长得挺帅,皮肤黝黑三线城市的黑小子进入了一个二流的大学,开始了一段“我的大学”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莱辛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莱辛寓言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拾叶之杂谈

    拾叶之杂谈

    原本打算写长篇的,但一来心思定不下来,二来长篇的构思尚未成熟,所以决定先写一个短篇。顺着之前的路子,简单一点,就叫《拾叶之杂谈》吧。这个短篇的杂文集,初衷并不是想求得大家的认可,只是想说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再简单一点说,就是不爽的时候,发一发牢骚,如此而已。因此,如果就以这样的不良用心,还要奢求各位的推荐或者打赏,未免太过无耻。因此在开篇之前,务必提醒各位大大,来看的,感谢之,来骂的,理解之(我之杂谈,与你之辱骂,本是同源同样,何来不悦之理)。只管来,只管去,有一言之悟,即为用,有一念之思,即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