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96900000081

第81章 83.蛤蟆寨

项城市区西面,原漯阜铁路北侧有一村庄名蛤蟆寨,2005年以前属于城郊乡,今属光武办事处。上世纪八十年代蛤蟆寨还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仅有一百六十多户,六百二十多口人,可是近年来却与市区连起来了,许多人在这里买地建房,楼房林立,成了一个很不小的村子。那么这个村子为什么叫做蛤蟆寨呢?和蛤蟆又有什么关系呢?

听村里老辈人讲,清初,江南有一张老汉,家境殷实,膝下二子,大儿子叫马驹,小儿子叫蛤蟆。弟兄俩都成家之后,老爷子把家产分给了俩儿子,马驹住东院,蛤蟆住西院。不久老爷子两口子都去世了。

马驹两口子勤劳,过日子精打细算,日子越过越红火。蛤蟆本来也很勤快,可命运却不济,分家第二年,一场大火把三间大瓦房烧了个干干净净,在马驹的帮助下建了三草房。没成想,草房还没住一年,又遭了火灾,只好搭了个庵棚过日子。

这年腊月二十,马驹就开始杀猪,宰羊,蒸馍,做菜,炸丸子,包饺子。二十八,一切准备停当,单等着过年了。这一年腊月是小进,过了二十九就是初一。二十八早上,马驹对老婆说;“咱的啥都做好了,可老二家啥都没做,咋过年啊?”马驹老婆说:“咱有吃的,就不能能让他饿着。”那给他啥呢?”“给他啥?这还不容易,有现成的馍,现成的菜。给他一笸箩蒸馍,一笼蒸肉,一篮丸子,两锅盖饺子,再给他一盆肉,还不够他过年吗?”“够,够,啥时候给他呢?”“今下午吧!明天就该用了。”“中!中!”

东院说话西院听,蛤蟆把哥嫂的话一字不漏地听全了,乐颠颠的跑进屋里,女人见他那喜眉笑脸的样,气不打一处来:“人家过年,咱也过年,人家有吃有喝,咱要啥没啥,看你那样,得了金元宝了,乐恁很?”蛤蟆说:“唉,你先别急,你不说没啥过年吗?我算着到不天黑,就啥都有啦。”女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天高妄想,自己没有,还能从天上掉下来。”蛤蟆说:“嗨,你还别不信,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果然,到了下午,马驹两口子端的端,扛的扛,把东西全送来啦。蛤蟆两口赶紧迎接。蛤蟆会算?他女人认定了。

正月初五,是蛤蟆的老丈人六十大寿,蛤蟆全家都去了。这一天,客人多,连放几挂鞭炮,轰乱之间把三头猪惊跑了,紧找慢找,找着了两头,还剩一头怎么也找不着。蛤蟆女人就给她爹出了个主意:“爹,您女婿会算,你让他算算,也许能找着。”老头说:“好啊,就让他算算!”蛤蟆听说叫他算那头猪在哪里,就慌了神了,自己哪里会算呀,那次只不过是闹个笑话罢了,这一回可不同那一回了,怎么向老丈人交待呢?

情急之下,蛤蟆说:“我先去方便一下。”来到后院一个秫秸垛北头,还没小便,就听见秫秸垛里有动静,用脚一踢,只听“哼”的一声,他提着的心放下来了,是猪,不错!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没有惊动它,就悄悄地回去了。对女人说:“也不知算得对不对,我算着那头猪在后院东北角那个秫秸垛北头底下哩!到那儿看看吧!”家人到那里一找,那头大黑猪“咴”的一声蹿了出来。老丈人知道了,喜得眉笑颜开,连声夸赞。蛤蟆心里话:“如果不是去尿泡,哪能算出来呢?”

中午,蛤蟆见了他连襟的大犍子,不由得嫉妒起来,我走亲戚步撵,他偏偏套大车,真气人!蛤蟆瞅瞅左右没人,解开缰绳,牵着大犍子进了院后的大苇坑,一直走到苇坑中央的大柳树下,把大犍子放在了树下吃草。连襟来牵牲口上槽喂,一看,牲口没了,问谁谁没见,东找西找,没踪影,很着急。老丈人说:“别找了,快叫蛤蟆算算吧!”蛤蟆说:“算算也中,可算准了别喜,算不准呢也别恼。”两手托住下巴,低下头来,闭目沉思,一会儿,猛地抬起头来,说:“大犍子可能在院后苇棵里哩,去看看有没有!”一家人马上到苇坑里找。人多响声大,犍子惊了,“哞”的一声叫蹿了出来。

一传十,十传百,三里五里有不少人有事请他算,应算的不少,蛤蟆会算也就出了名。时间久了,蛤蟆会算卦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传越远了,家境也渐渐恢复了元气。

这一年,朝廷的宝珠丢了,派了很多人四处寻找,渺无踪影。贴出皇榜,有找到宝珠者即封赏官职。一大臣奏曰:“万岁,臣闻听江南有个张蛤蟆会算,尤其对丢失之物,经他一算准能找着。万岁爷不妨让他算上一算。”万岁龙颜大悦,当即派钦差前往接蛤蟆入朝。

钦差骑着高头大马来到蛤蟆家中,宣读圣旨,要他进京找宝珠,蛤蟆一听吓得尿了一裤裆,天哪,这不是要我的命吗?钦差说:“先生,请吧!”蛤蟆急忙扑通跪倒,磕头点地,央求道:“钦差大人,千万别听信谣言,我不会算。”钦差说:“这是皇上旨意,先生可不能违抗啊!”蛤蟆看推不掉了,说:“大人,要真是这样,您让我跟老婆说句话吧!”钦差应允了。蛤蟆到屋里对女人说;“万岁要我进京找宝珠,这保不准凶多吉少。我不愿去,又不敢违圣命,不如这样这样。”女人说:“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蛤蟆跟随钦差约摸走了二十里地,突然不走了,大叫一声:“哎呀,不好了!”钦差忙问:“怎么了?”蛤蟆说:“我要马上回去,孩子掉井里了。你们走吧!”钦差将信将疑,又不敢放他,只好随他回来了。到家一看,果然不错,女人正在干井旁哭呢!蛤蟆赶紧让人用绳系筐把他送进井里,把他和孩子拉了上来。钦差心里说:“这张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哪!”便急忙催道:“张先生,该起身了!”

蛤蟆使用这个小计谋,钦差更相信他会算了,反倒脱不开身了。怎么办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又跑到屋里,告诉妻子:“我走之后,你就如何如何。”女人说:“行吗?让我把房子点了,我们娘儿几个住哪儿去呀?”蛤蟆说:“你放心好了,有你住的房子。”女人没办法,只好答应了。蛤蟆随钦差走了不到四十里,突然大叫一声:“哎呀不好,我家里房子着火了,京城去不成了!”说罢,转身就往回走。钦差一愣,真的吗?但又不能不让他回去,又跟着他回来了。到家一看,房子着光了,还冒着烟呢!蛤蟆说:“钦差大人,你们走吧,我要在家盖房子,孩子老婆没地方住怎么能行呢?”钦差说:“先生,你这样神机妙算,盖房子还不容易吗?你说要多少吧?”蛤蟆看看还是脱不掉,说:“要恁多干啥,够住的就行。”钦差马上修书一封,直接把批文下到县衙,令给蛤蟆盖房八间,三间正房,四间厢房,一间门楼。蛤蟆对老婆说:“我到京里死了也放心了。”

到了京城,蛤蟆提心吊胆,等着皇上发话。三天后,朝廷圣旨到,要蛤蟆算宝珠在那里,需要什么东西尽管说。蛤蟆心想,这是我的末日到了。嗨,反正是一死,罢了,罢了,干脆上吊。“来人!”马上有两个从人来到了跟前,蛤蟆说:“你们两个给我搓根大麻绳。”从人也不敢问,只好照办。到了晚上,蛤蟆又吩咐:“我这个房子,百步以内不要人,都给我退下。”人都走后,蛤蟆在梁上系了绳子,踏着凳子,拉着绳子自言自语:“哎呀呀!我的亲娘啊!难死我啦!我是说张三呢,还是说李四呢。”

蛤蟆这一嘟囔不要紧,可吓坏了房外的两个人。这两个人正是会飞檐走壁的张三和李四,俩货借着当差偷了皇上的宝珠。他俩听说来的先生能掐会算,就慌了脚了,先生若算不出倒还罢了,若要算出来,我俩还有命吗?所以,蛤蟆一关门,他俩就在门外偷听起来。听到蛤蟆说了这一句,俩货立刻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忙推开蛤蟆的房门,对着蛤蟆纳头便拜:“先生,您真乃神人!我是张三,他是李四,皇帝的宝珠就是我俩盗走的,想露露我俩的本领,谁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竟被先生您老算出来了,我们两个向您老人家请罪,交出宝珠,您可千万别声扬出去。那宝珠我们放在东楼前墙彩梁底下那个砖洞里。”

蛤蟆表面不动声色,心里乐了,想不到找宝珠这么容易,真是天助我也,说道:“哦,既然你们两个招了,我暂且饶你们一命,其实您两个偷宝珠的事,我早就知道了。去吧!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也就是了。”

第二天早朝,蛤蟆被招进金殿,面见朝廷,皇帝说:“张爱卿,算的怎么样了?”蛤蟆说:“小民算得不好,但我算着这宝珠跑不远。”皇帝忙说:“在那里?”蛤蟆说:“就在东楼前墙彩梁底下那个砖洞里。”朝廷马上派心腹人去取,果然不错,明晃晃金灿灿的一串宝珠被拿回来了。皇帝大喜,当下便封蛤蟆为三品钦天监正。

皇姑知道后,也要亲自看看蛤蟆的本领。这天早上,皇姑洗漱梳妆完毕后来到花园,心里想用什么试他呢?猛一抬头看见树上的青枣压弯了枝头,便顺手摘了一个,说:“就是它了!”她马上转身回楼,呼宫女请张大人。蛤蟆来到,皇姑说:“张大人,听说你很会算,你就算算我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蛤蟆想:“这回我可没什么巧可取了。听天由命吧!”随口说道:“皇姑千岁,清早不算。”本意是大清早我不给你算,可他哪里知道,无巧不成书,人走鸿运马走膘。只见皇姑马上把手伸开,瞪着惊奇的大眼睛说:“张大人,你果然名不虚传哪!”金蛤蟆这时候才看清皇姑手里拿着的竟是一颗青枣,好险哪!

皇姑有些不服气,说:“张大人,再算一次,如果算对了,我就真服你了。”回到里屋从抽屉里抓出一个金蛤蟆,走了出来,说道:“张大人,再算算我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吧!”蛤蟆想,皇姑呀皇姑,何必这样难为我呢?我至多不过一死罢了。心里这么想着,嘴里就说了出来:“皇姑千岁,我蛤蟆要死到你手啊!”这回,皇姑可真信了。

从此,皇帝、满朝文武都认为蛤蟆是神仙下凡,不问先明,不见先知,简直把他奉为神人了,有了啥事儿也都找蛤蟆算一算,赏赐卦金自然不少。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蛤蟆的会算完全是不期而遇罢了,哪里会算。时间久了,蛤蟆就露丑了,很多事情都算不准了。皇帝生气了,下了一道圣旨,把他贬官为民了。

张蛤蟆被贬了官,觉得没脸回家了,总想一死了之。可想想老婆和孩子,又于心不忍了。当他路过蛤蟆寨这个地方,见此处地势低洼蛤蟆多,认为名地相宜,决定在此处安家,于是把孩子老婆也都接来了。成村后名张蛤蟆庄。

到了清末,村民为防土匪建寨,名张蛤蟆寨。再后来简称蛤蟆寨。

同类推荐
  • 三国一军师

    三国一军师

    每天一更,二更受不了本是追求完美的人,力强做到自己认可的述文碧波卷起千堆雪,浪潮褪去了无痕;万马奔腾你可见,道似冬过忽来春。
  • 御臣

    御臣

    大秦亡国后,天下七分。宁国皇城,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小主人,自幼与舅父相依为命,历经世间冷暖,心智早已成熟坚毅。却怎知他竟是被驱逐出宫的九皇子,各种阴谋算计接踵而至,又遭逢乱世,山河破碎,年少的九皇子只能鲜衣怒马,身御天下。这里有君临天下的绝世女帝,也有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还处处充满满阴谋诡计。年仅十五的九皇子被推到幕前,步步惊心,演绎御臣之术。PS:架空历史权谋剧,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忠义少俠传奇

    忠义少俠传奇

    汉和帝时窦宪专权,衡杀害了一批忠臣,他们的子女出逃,和民间俠士结合,学功学武,在仙道传授下,武功精进。他们抗击贪官强暴,救百姓于水火。后壮大武装,与王室勤王大军结合除奸安邦,巩固了东汉政权。小说集武打和爱情于一体,故亊动人,语言精美,有可读性。
  •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木匠

    木匠

    他十三岁拜师学艺,十六岁出徒,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木匠生涯,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了闪光点。他能坚持为乡亲免费送春联几十年;他救活濒临饿死的玉儿,并为她安了家;他承诺并兑现为师父师母养老送终;他曾被鬼子抓去当过劳工;他成功的把两个朝鲜劳工送到东北;他组织村里的青年干掉了闯入村里的两个鬼子;他在村里办了义务扫盲班;晚年的时候,他把几十年的手艺传给了年轻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能干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平凡人的功绩,因为他们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热门推荐
  • 美食怪厨

    美食怪厨

    身高一米八八,心率个位数的怪厨师。抚慰饥饿的胃和寂寞的人心~~~(日常番)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实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做人应知道的知识。
  • 十七岁恋上废柴学渣恶魔王子

    十七岁恋上废柴学渣恶魔王子

    在一个小镇,考进了省城贵族高中,女主居然不知会掀起多大爱情波澜,哪知会有一段虐恋等着她。相貌平平,呆蠢萌逗笔二缺爱上恶魔王,这段孽缘何去何从呢,请看逗比女主讲述她十七岁的夏天,么么哒~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
  • 偷心女佣:傅少,深深爱

    偷心女佣:傅少,深深爱

    【推荐墨墨新文《隐婚180天:豪门老公撩上瘾》】初见,他和她被人算计……在一起。第二次见面,他对她雪中送炭,条件是做他的24小时女佣。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景落看都没看就签了合约,岂料早已掉进某个腹黑男设好的陷井里。不是女佣么?为何给她个红本本?景落百思不得其解,拿着红本本去问傅翰墨,男人眸色幽幽……“没有红本本是你做我女佣,有了红本本是我做你男佣!”
  • 尘

    天地运转,日月洪荒,看天下万物何长存?天亦老,地亦荒,日月终受时间化,而能唯一不变的,是心——心若在,则永恒!不求永寿,但求有爱——爱过,便是永恒!
  • 弈无双

    弈无双

    江湖皇帝,朝廷一品。盖世武功,无上权谋。居庙堂而险,行江湖而恶,何处之?盖有无双者,举手庙堂惊风,覆手江湖骇浪。俯天下,敬众生。沾衣恨,弈无双。
  • 陌言:亦或者你,亦或者我

    陌言:亦或者你,亦或者我

    青春就是如此,并不是你我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说出那句从未说出来的话而已。
  •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中国的父母是保守的,他们有很多话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讲,比如身体的发育、感情的问题、啃老的问题,等等。本书就是要教会那些内心纠结的父母们,应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本书以最贴心的语言、最深情的文字,带给孩子最温暖的心里话。这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孩子娓娓道来。本书抛开平常的尴尬,说出那些平常说不出口的心里话。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自由、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没有一夜暴富的魔法师,只有一生受用的理财书。面面俱到的理财知识,即学即用的理财工具,更有60个妙趣横生的财智故事,让理财更简单,让投资更安全。健康的财务状况和健康的身体一样重要!所以每天都要学点理财经,理财就像挖井,会挖井财富才能源源不断。
  • 极品乞丐

    极品乞丐

    辛不悔,一个令世界各国和极道惧怕的名字。却因亲手杀死自己最爱的女人而沉沦下去。回到祖国,只想安心的做个普通的乞丐,每天要要饭,陪陪妻子,可是一系列的事情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为了生存,他只能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