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300000127

第127章 :挣脱不了的枷锁

自此张一凡拖入到河南安徽江苏战场的兵力高达14个师,虽然比起袁世凯少了六个师,可是实际战斗力反而比袁世凯东拼西凑的20个师还要强大,至于福建境内则是只有四个师在守卫了。

张一凡并不担心西南军阀会出兵对付自己的,张一凡在广东海南还有八个师的正规军,根本就不惧怕西南军阀会捣乱的。

在江西石全义带领着4个师的兵力往北行进的时候,段芝贵就有了很不好的预感,他已经被张一凡狠狠的打过一回的人,他是侥幸才从张一凡的包围中逃得性命的,张一凡一有动作,段芝贵就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虽然还不知道石全义到底是什么样的打算,不过很明显的目标可定是自己毋庸置疑的。

段芝贵的反应很快的,他自从被张一凡包了一回饺子之后,已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他是绝对不允许张一凡的兵力绕道他的背后的,他的背后是绝对不允许有敌军的。

段芝贵不允许张一凡兵力绕道他的背后,冯国璋也是这样的,虽然他没有被张一凡全歼过,可是上一回张一凡将段芝贵全灭的事情还是让他记得很清楚的。

在苏贤达军队进入到江苏地区的时候,冯国璋就得到情报了,虽然同样也是不知道苏贤达到底是什么打算,不过很明显目标肯定是在安徽这片战场上的,不管是苏贤达准备绕道自己的背后来一个围魏救赵还是准备支援曾竹伟这都是冯国璋所不允许的。

段芝贵和冯国璋两个人协调一番之后,自知如果要在援军到来之前将曾竹伟消灭那是不怎么可能的,因为曾竹伟部有太多的重武器了,不是自己凭借人数多了两三倍就可以取胜的。决定要拖住安徽曾竹伟部以及其中的一股援军,两人联手派出属于自己的优势兵力全歼另外一路援军。

原因则是曾竹伟的重武器虽然能功能守,但是不能轻易移动,这个最大的弊端注定了曾竹伟的重武器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己等人歼灭援军了。

而在要拖延那一路援军,全歼那一路援军的问题上,段芝贵和冯国璋闹的矛盾还是不小的,谁都想要将自己的威胁消除掉,段芝贵主张消灭江西援军,冯国璋力主消灭浙江的苏贤达军。

两个人各执一词,眼见就要争论不下了,还是袁世凯果断的下了命令,那就是让冯国璋抽调4个师从南部截断江西石全义的归路,段芝贵则是从背面夹击,两个人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石全义部全部歼灭。

而至于江苏方面的话,袁世凯将会再次派出三个师的正规军驰援江苏,阻挡苏贤达部,那时袁世凯腹地将会是几乎没有驻兵的情况,好在他背面没有敌人,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由于有袁世凯下的命令,冯国璋也是不得不听令了,况且袁世凯还会派出三个师的军地支援自己,冯国璋也就立刻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了。

战场上果然一切都是风云变幻的,前一刻段芝贵才想出了要怎么对付曾竹伟,现在又要开始变化方案了。以至于自己的疲劳战术还没有起到作用就要开始停止了。

曾竹伟自从知道了石全义及苏贤达已经往自己这个战场开赴的时候,曾竹伟知道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了,曾竹伟也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事情了。

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子,不能全力攻击,重武器也只能用一部分,不能全用,免得吓坏了北洋军。

在段芝贵疲劳战术刚开始的时候,曾竹伟确实不知道段芝贵想要干什么的,不过没有几天曾竹伟就大致判断出了段芝贵是想要干什么了,他正想做出反应的时候,段芝贵已经自己将兵力收缩回去了,曾竹伟观察的形势很快就知道了段芝贵是想要防守,而不是想要进攻了。

观察了冯国璋的态势,曾竹伟也大致知道了冯国璋是想要防守。

然而曾竹伟静静的没有什么动作,曾竹伟不急,他要的也是等待战机,等待必然出现的战机。作为一个将军,曾竹伟很明显的判断出了段芝贵很冯国璋搞的是那种围点打援的把戏,不过他不急,任何的战术都是需要军队的战斗力来作为保证的,如果失去了军队战斗力这一个最大的保证,那么再好的战术也是没有用处的。

甚至可能因为军队没有水准的战斗力,导致了本来一个好好战术,结果却成了自掘的坟墓,很明显北洋军还是低估了曾竹伟部队的战斗力,他们并不清楚曾竹伟部队的战斗力。

石全义已经开始和段芝贵部的军队开始接触了,但是双方都没有选择全面战斗,只有一些零星的战斗,大家都很默契的选择了严密的防守,选择了对峙,选择了等待自己的援军到来进行决战。

在冯国璋大部赶往安徽的时候,苏贤达也带着自己的军队赶往了安徽,他是尾随着冯国璋的军队过去的。

他就是要死死的咬住冯国璋不动的。冯国璋眼见自己的后面有这么一只打又打不到,甩又甩不掉的军队,冯国璋也是无可奈何的,只能将苏贤达部全部的带到安徽这个主战场了,进行决一死战的战斗。

苏贤达按照张一凡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和北洋军进行主力战斗的,而北洋军也是要选择和张一凡军进行主力决战的。不管是北洋军还是张一凡军都是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自信满满的,北洋军是认为自己的人数是张一凡的两倍还要多,一定可以战胜张一凡军的,而且他们一直认为北洋军是优秀的。

张一凡则是认为自己的军队,不管是从军事装备还是兵源战力素质上讲都是要高出北洋军太多了,而如果用自己的军队对付那些杂牌军那根本是杀鸡用牛刀啊。

最主要的是张一凡知道自己的军队组织要强过北洋军太多了,军队是一个组织性非常强的系统,不是那种松散的组织,正是凭借着两点,张一凡相信自己的军队完全可以打得过那些北洋联军的。

双方都很有默契的在安徽战场上运动,进行一次决战,决定今后的命运。

冯国璋部已经带领着五六个师的军队和段芝贵部联合起来包围了石全义部,北洋军已经开始包围了石全义的战斗部队,以据对优势的兵力包围了石全义部。石全义部接到了张一凡这个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战略指示,他任由被包围,在自己被包围的第一时刻就开始做好了防御的工作。

可是这个时候苏贤达也率部到达了冯国璋后面。冯国璋好像是完全知道苏贤达的打算一样,不过他根本就不在乎,他后面又有部队开始包围了苏贤达部,只留下了少部分的部队拖延阻挡曾竹伟部队。

张一凡并没有继续派兵了,原因就是西南军阀的虎视眈眈以及日本人的军舰还在自己的海岸线游弋着,使得自己不得不用一部分的兵力固守自己的海岸线以及西南线。

不过如果形势变化的话,该抽调哪里的兵力那就开始抽调哪里的兵力了。

袁世凯这一回是铁了心要毕其功于一役了,他又将自己驻守在湖南湖北不多的兵力有抽调了5个师的兵力前往安徽,袁世凯已经在安徽战场江苏战场上总共投入了28个师的兵力左右,这还不算那些游兵散勇,不算那些地方的小保安团之类的杂牌了,如果加上那些的话总共怕是有30个师。袁世凯已经主力全部投入到了安徽战场上,其他的地方除了自己北京之外,基本上兵力快要空虚了。

而张一凡在安徽江苏上投入的兵力只有14个师的兵力,还有另外14个师的正规军是在布防的,他四面临敌,不得不防。

此时此刻在安徽战场上,曾竹伟的部队是被包围着的,而石全义的部队是被段芝贵和冯国璋的部队包围着的,苏贤达的部队又咬着冯国璋包围石全义的部队,同时冯国璋还有另外的部队包围着苏贤达。

从战略布局上看,是袁世凯的军队占据了优势,可是实际上是双方的兵力被死死的缠住了,谁也不能轻易逃脱,就像是在生死场上一样只能有一个人生存下来一样的局面了。

张一凡觉得自己在安徽上的兵力目前还是足够的,但是张一凡觉得还是不过的,他又要将新驻守到江西的两个师以及浙江的两个师全部都要投入到安徽战场上,不过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待时机的。

袁世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自己也是这样的想法的。张一凡知道自己实际上剩下的机动部队差不多就只剩下了安徽和浙江的四个师了,至于广东的部队要防守西南,海南的三个师要驻守要地,同时要因为没有海军不能运兵,至于老巢福建仅剩的这点兵是不能在用了。

战斗在早有意料的一枪中打响了,硬碰硬,不再耍阴谋诡计,用的就是军人力量的对碰。既然都明白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就让战争来的更加猛烈一些吧。

死战,战争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胶着的状态,张一凡仗着自己军队优秀,袁世凯仗着自己人多,双反的人马在安徽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

并没有谁占到便宜的,双方各有死伤,战场上每天都有人在死亡着。开始的时候双方的战斗都没有被摧毁的。

不管是北洋军还是被北洋军召集来的杂牌军保安团什么的都认为自己可以胜利的。

张一凡的部队他们也坚信着自己是可以胜利的,因为他们自信,他们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军人不是对面那些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

同类推荐
  • 仙、侠、道

    仙、侠、道

    中华哲学思想主要有道、儒、法、墨四家,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过伸张,唯有墨家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君王得重视,本书是以秦汉时期为背景,假想墨家思想伸张后国家与人民的生活情况。本作品为王道作品,描写纯净的心里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无善恶之分,事无对错之意,不同的民族与不同想法的人通过特殊的事件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从什么地方入手?冯立鳌同志的《博弈春秋人物正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书以前771年周室“骊山之乱”后的平王东迁为分析的起点,其时,周王朝的统治力严重衰落,齐桓、晋文、楚庄等七八个政治集团相继崛起,各诸侯国争相发展自己的力量,华夏族的整个天下呈现出剧烈动荡的局面,文化的一统局面也随之破碎,代之而起的是群星灿烂、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观。
  • 驯漠少年

    驯漠少年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驯漠少年大战河西。西汉帅才霍去病,沉睡了二千多年,却突然苏醒……
  • 极品隋丞

    极品隋丞

    “做一名臣子难,做一名随时准备被干掉的臣子更难!”史上最冤的穿越者陈晟,转世为南北朝末年一介布衣,碰上了那个时代的一位军事狂人。白手起家,本无功名;涉足官场,如临梦境;封王拜相,开疆拓土;君子小人,声色犬马;玩权弄术,只为自保,策马扬鞭,鼓角纵横;酾酒赋诗,抱得美人归,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叠写三国

    叠写三国

    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道尽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的真实面目。我说不,我是诸葛均,我建立的帝国以人民为主。你老了,国家养!你病了,国家治!你弱小,国家扶持你,你……。
热门推荐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悍豹

    悍豹

    这太夸张了吧?他只是想帮她看看撞伤的地方严不严重,有必要这么惊惶吗?偏偏她那白皙的脸蛋、泛红的水眸看起来好脆弱,像是受到什么委屈,让屠纲感觉自己向来刚硬的心,彷佛突然被掏空了似的……可是自从上次偶遇之后,姚盛薇就不再出现,凭着敏锐的直觉,屠纲知道她是存心在躲他!
  • 我的青春少年时

    我的青春少年时

    这是一本校园时期的书,讲述的是一个“校霸”与“校花”的故事。
  • 缠绵妃侧:冷帝囚情

    缠绵妃侧:冷帝囚情

    那一夜,她无言,看着他在自己身上宣泄欲念,无法开口,那一夜,他被追杀,藏身闺阁,得她所救,却以强欢报恩,命运的锁链自那一刻开始,便将他二人紧紧缠绕没有抛开红尘怨恋的勇气,只能忍着屈辱苟且于世,而他,终究是她逃不了的噩梦,当做礼物,她被送到他面前,再见她,他不识,只当她是意图谋反之徒送来的奸细,受奸人迫害,囚禁冷宫,泪已干,心死不易,他四面楚歌,她亦心急如焚,挺身而出为他挡箭,奄奄一息之时,她依然笑靥如花,低诉的却是令他心碎的话语——命贱之人终究承不了圣恩,若初雪命大未死,请让初雪离开。
  • 神鬼谜踪

    神鬼谜踪

    一封来自地底的家书,一段尘封千年的往事,一个祸及百代的诅咒。神鬼莫测的地下墓穴,离奇诡异的未知文明,惊心丧魄的幽燃溟海,虚无缥缈的天灵仙境。他,一介凡身,却使得役鬼之术;他,不惧千年诅咒,只为一鬼域传说;他,将如何破解隐藏千年的旷世阴谋。跟随他的脚步,一段危机四伏、万死一生的惊险之旅即将开始...
  • 爱在平安夜归来

    爱在平安夜归来

    上一个故事中,女主角梵雨最终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自己钟爱的那座城市,离开了亲朋好友。几年之后,当大家都开始慢慢长大,梵雨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城市。这一次,她更加勇敢,更加无惧。这一次,她和他们,都更加懂得珍惜。这一次,不为别的,只为了爱~~~~~
  • 若干世纪之后

    若干世纪之后

    几千年后,某一个平行世界。出生点是个完全不认识的岛屿。什么都不记得了是闹的哪一样啊!为什么这个分明很现实的世界,可以被那群熊孩子玩出游戏的感觉啊!然而不对……这世界好像一点也不现实啊?
  • 金乌别院

    金乌别院

    很多你梦寐以求的事,其实就发生在你的身边,只是他不说,你不知,人生不怕失败,只要有心,总能在困境中寻得一丝生机,凡人如此,修者亦如此......
  • 宝珠格格寻情记

    宝珠格格寻情记

    儿时父母离异的记忆让宝珠的内心深处始终存着恐惧和不安,她活泼,她热情,她开朗的笑个播撒快乐的天使一样让每个认识她的人都会被她的快乐感染,而宝珠也一直以诚相待的对待每个人,自以为是的觉得只要真情相待就能换到同等的真心,屡次受伤还屡战屡败,最后无意中发现原来身边的朋友和亲戚都是为了她的身份而讨好她恭维她,就在这时,在一场婚外情的暧昧闹剧里,她至亲的背叛让她承受不住打击毅然喝下了剧毒农药
  • 盛唐特种兵

    盛唐特种兵

    没有故事的故事才是最好的故事,但愿这一生没有故事,那样才是郝任的人生。可惜,人生如戏,单靠演技全都没戏。盛世之下也有虚士,盛世背后是谁导演了整个故事。玄武门的鲜血尚未落下,而兄弟之间的倾轧就已经如火如荼。李建成当真如此无用,魏征真是千古铮臣吗?翻开历史的年轮,那一幕幕隐藏着极致黑暗下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是被动妥协还是无奈抗争。命运真的如此不堪,无法把握吗?我是郝任,也是好人,大浪淘沙留下的未必全是真金,有时候留下的依然是大一点的砂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