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300000037

第37章 自救的人,佛才会保佑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高僧大德为了形象直观地向民众传达佛教理念,发明了经变——以图画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尤其是唐代,寺院壁画多是经变内容。化城寺最后一重大殿封顶后,正要请画工时,也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邋里邋遢的老头来应聘。释地藏仅仅看了他一眼,就点了头。

于是那老头便一头扎进了大殿里,并且将大门紧紧关上,不让任何人进入。他在里面干什么,是不是在作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从来没有人知道,释地藏也不闻不问。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人们发现,大殿门窗洞开,而那个神神秘秘的老头却没了踪影。

走进大殿,扑面而来的,是一幅幅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的《地狱变》!首先是八大地狱:

第一,等活地狱。堕入此处的众生,手上生出铁爪,他们心理阴暗歹毒,都想祸害对方,所以相见、相遇,就互相以铁爪掴脸,厮打,直到血肉模糊,倒地不起。然而,冷风一吹,他们皮肉再生,又重而复之,互相陷害,相互报复,没完没了……

第二,黑绳地狱。这个地狱的狱卒,用热铁绳索纵横捆缚罪人的身体,然后或者砍为几段,或者锯成两半……

第三,众合地狱。这个地狱又叫推压地狱,众多鬼卒将罪人驱入两座铁山之间,随即两边的铁山开始向中间挤压,罪人肉骨碎裂,惨不忍睹……

第四,叫唤地狱,又名号叫地狱。狱卒或将罪人投到热锅中蒸煮,或将罪人驱入烈火熊熊的室内烧烤,或用铁钳撑开罪人的口,灌入熔化的铜汁……

第五,大叫唤地狱。这个地狱罪人所受之刑罚惨烈,百倍于前边的叫唤地狱,所以名之为大叫唤。

第六,焦热地狱,又称烧炙地狱、炎热地狱。狱卒让罪人躺卧在烧红的大铁板上,再用火热的铁棒将他们从头到脚,打成肉糜……

第七,大焦热地狱,又作极热地狱。此狱罪人所受的刑罚,远远超过前者,其疼楚无以形容,其苦难无以言说,所以名为大焦热。

第八,无间地狱,又称阿鼻地狱。堕入此狱的罪人,所受之苦没有间歇;所受之痛持续不断,其悲惨超过前面所有地狱之和!

此外又有刀山、镬汤、寒冰、剑树、拔舌、毒蛇等16个小地狱,根据众生罪业的种类、程度,分别处置。

壁画上的那些罪人,进油锅,下火海,上刀山,被斧劈,被刀砍,被拔舌挖眼,被磨成肉糜,被锯成两半,被毒蛇啃咬,被虎狼吞咽……受刑之人呼天号地,牛头马面狰狞凶残,场面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中国最著名的《地狱变》,是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吴道子于长安赵景公寺东壁所绘。人物奇卧异状,无有同者。当时,长安城许多屠夫、渔民看了之后,因为害怕将来会在地狱中受制裁,纷纷改业。现在,无名老人所绘的画面,笔力劲怒,变状阴怪,整个气势、氛围以及视觉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吴道子。观看壁画中人受罪之状,使人倍感痛惜;进而思索其造业之因,暗下决心痛改前非。

等到众人散去,释地藏才让果惠陪同自己前来观看。许是别无他人,环境安静,《地狱变》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图中的牛头、马面、青鬼、赤怪如同活的般;而狱府、刑具、刀山、剑林,散发着一股森森阴气,似乎真的能感到冷飕飕的阴风袭人而来……

从步入大殿的一刹那,果惠立刻感到自己坠入了万年不化的冰窟之中。变相上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看得他腋汗毛耸,不寒而栗,浑身震颤。最后,他实在没有胆量再多看一眼,就悄悄低下了头。然而,就算眼前没有任何恐怖的场景,那强烈的冲击力依然震动着他的内心世界,那过去的黑影,就像一条条阴冷的毒蛇,撕咬着他的魂灵……

释地藏悄悄扫了果惠一眼,看到他的脊背被冷汗浸湿了。他什么也没有表示,悄悄离开大殿,将果惠一个人留在了那里。

此后,果惠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无所用心,不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白天与其他僧人一样课诵,一样劳动,而每天晚上独自一人在佛前拜忏。

忏法,主要以唱诵《忏悔文》和礼佛为主。也就是忏悔自己过去的罪业,洗涤原来的恶因,生大惭愧,发菩提心。在那些日子,经常半夜三更还能听到果惠所唱诵的《忏悔文》: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人的体力、精力毕竟有限,日日夜夜精进,能坚持多久呢?尽管释地藏多次劝说果惠,修行要张弛有度,放逸固然一事无成,但过度用功,心身俱疲,效果也不会好;果惠表面听从,但私下里依然悄悄加劲,好像与什么东西赛跑一样。

不久,果惠病了,而且一病不起,水米不进,精神迷离,很快就无药可医,奄奄一息,住进了涅槃堂——专门为病危僧人准备的地方。黑夜沉沉,涅槃堂里更是连一丝活的气息都没有——有的话也是鬼气。果惠正在死亡线上挣扎。他使劲瞪着一双空空洞洞的眼睛,生怕一旦闭上,就再也睁不开了。他死不瞑目啊,尚未心开得悟,也就没有解脱,一口气上不来,不知道要堕入什么地方呢,叫他怎能甘心?因此,身体之病,再加上心中之病,真是雪上加霜,让果惠痛苦不堪。

一缕光亮射进涅槃堂。是招魂的鬼火吗?不,不是阴冷的鬼火,而是温暖的光明——一盏灯笼带来了无限的光明,驱散了涅槃堂的阴森。是堂头大和尚——释地藏来看望他了。

“果惠法师,好一些了吗?”

“我这病,我自己心里清楚,恐怕是好不了啦。唉——”一声长长的叹息,两颗珍珠一样晶莹、珍珠一样闪烁的泪珠,在果惠眼眶里转了转,无声地滑落下来。他停顿了片刻,哀哀说道:“和尚,我一直不肯咽最后一口气,就是在等着您的到来,我要向您忏悔。”

释地藏点点头,在他病榻边坐了下来,用自己宽厚温暖的大手握住了他苍白冰冷的手。

“和尚,我、我、我欺骗了您,欺骗了化城寺的首座。我、我、我……我不是果惠。”

释地藏并不惊诧,淡淡说:“我知道。”

“我,我也不是出家人。”

释地藏依然很平静:“我也知道。”

“我、我、我真的是江陵的逃兵。”

释地藏还是点点头:“我、胜谕、道明,我们早就知道。”

他不解,问:“既然您和胜谕首座、道明监院,都知道我是一个混进寺院的假僧人,是永王李璘的逃兵,为什么还要冒着坐牢、毁寺的危险搭救我?”

释地藏轻轻拍拍他的手,微微一笑说:“因为你是大活人,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被将军抓回去,斩首示众。”

一串长长的泪珠,从他眼角急速滚落下来。他喘了几口气,哽咽着说:“和尚,你、你们哪里知道,我、我是一个十足的坏人!我、我压根不值得你们爱护,不值得你们同情……”

释地藏说:“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以前做过什么事,只要你放下了屠刀,我们就要以佛菩萨的慈悲心摄受你、度化你。”

他无限感激地点点头,说道:“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我马上要死了……”

病痛与良心同时折磨着果惠,他一脸的痛苦,一脸的恐惧,咬牙切齿地挣扎在死亡线上。释地藏心痛不已,泪流满面,右手轻轻抚在他的头顶。于是,果惠感到一股热流徐徐从百会穴灌入身体,病痛似乎减轻了一些。他睁开眼睛,发现释地藏泪眼婆娑。他大为惊奇,问道:“和尚,你这是在哭我吗?像我这样十恶不赦的人,也值得您同情吗?”

释地藏点点头,说:“佛心慈悲,爱惜每一个众生。包括你们这些作过孽的人,佛菩萨一个也不肯舍弃,贫僧也不会抛离你们,都要一一度脱你们。”

果惠无限感激,恳求说:“和尚,您一定是菩萨再来。我知道,按照我所做的坏事,必定会堕入地狱中受苦。我看过《地狱变》,那地狱里的场景太恐怖了,我实在不想去受地狱之苦。和尚,请您救救我吧!”

释地藏说:“自救者,佛救之。首先你自己必须发自真心地忏悔罪业,心存善念,敢于担当,才能得救。”

他真诚地说:“虽然我以前是假僧人、假果惠,但自从您救了我的命,我一直都在自觉地按照一个规规矩矩的僧人般做事,也一直在忏悔自己的罪业。可是,没想到,没想到报应来得这样快,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释地藏把灯笼拿过来,用温暖的灯光照着果惠,十分认真地说道:“果惠,你一定要明白:因果也好,地狱也好,都是缘起法。也就是说,其性本空!就像这灯笼,一灯能破千年暗。同样,佛法的智慧之光,能照破一切无明障碍!”

濒临死亡的果惠,在灯光的照耀下,早已失色的脸上居然泛起一片红润,嘴角也挂上了一缕微笑——他心有所悟,脸上自然透露出智慧的光晕。

果惠到了弥留之际。

释地藏又伏在他耳边,嘱咐道:“你要牢牢记住这首《觉林菩萨偈》,它能破地狱!”接着,释地藏反复吟诵道: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然而,果惠没有死。

那天,他断气之后,因心窝一直微有热气,释地藏不让装殓,也不让搬动。没想到,过了两天两夜,他居然苏醒了——又活了过来!

人们都很好奇,纷纷询问死而复生的果惠这两天是怎么回事,果惠流着泪,缓缓讲述说:

他也不知自己是死了,还是在做梦,他就像一片失重的羽毛,轻飘飘地却又不由自主地坠落着、坠落着。坠过无边的黑暗,坠过阴冷的深渊,最后落在了一片阴森森、冷飕飕、空荡荡的旷野。这时,两个骑马的衙役走了过来,对他念了一段牒文,说他犯下不可饶恕的重罪,必须受到审判。

两个衙役押送着他进城,来到了一座大殿门前。那宽敞的大堂之上,密密麻麻地跪着无数披枷戴锁的人。一位高大威猛、头戴王冠、身穿蟒袍的大官人正在一一检视他们的案卷,声色俱厉地斥责他们的罪行,并将他们一一发落到各种地狱之中。见此情景,他早已吓得魂飞胆破、寒战不止。此时此刻,他心里空空荡荡,失却了一切记忆,唯独还记得释地藏最后教给他的那首偈子。于是,他就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默念诵着那首《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终于轮到他了。那大官人看了卷宗,正要开口呵斥他,忽然发现他头顶放光。大官人好奇地说:“你这样一个卑鄙无耻的人,如何会顶门放光?你在生前作了些什么功德?”

他赶紧说:“我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只会念四句偈子。”

大官人又问:“是哪四句?念来听听。”

于是,他大声念诵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说来也怪,他的声音所到之处,那些罪人身上的铁链枷锁应声而开,自行脱落;随着声波所及,正在受折磨的人也都得到了解脱。

大官人问他,是谁让他到这里念诵这首偈子的,他说是九华山化城寺的地藏和尚。那大官人立即下座,对着空中恭恭敬敬地施礼,似乎喃喃念诵了一声:“南无地藏王菩萨。”

大官人转而对他说:“原来如此,你能忆持《觉林菩萨偈》,难怪你头顶放光呢。好吧,以此功德,放你回去吧。”

他赶紧跪下,千恩万谢。大官人说:“你不用谢我,应该感谢地藏和尚。你要记住,回去之后要多多宣说这首偈颂,功德无量;照此修行,无往不利。”

大官人想了想,又说:“世上一般人都不知道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也不知道幽冥世界的可怕。你想看看地狱里的情形吗?”

尽管他心中直冒寒气,但还是勉强点了点头。于是大官人便派一位身穿绿衣的差役,带领他出了大殿,向东北方向走去。大约走了五六里路,他看到一座大铁城,铁门紧紧关着,城内烈火熊熊,火舌炎炎,无数的罪人在里边受尽熬煎。这时,远远地,他看到一位老和尚来到这座地狱内,一面扑打烈火,一面教化罪人。在他的神力下,火焰竟然暂时熄灭了。

他们继续向前走,又来到另一座铁城。里面一座紧挨一座,十八座地狱排成一个圆圈,罪人从这一座地狱受折磨出来,又被送到了另一座继续受刑罚,循环往复,没完没了,永无尽头。这时,他又看见了那位老和尚在里面教化罪人。而且,他所参观的每一座地狱之中,都有那老和尚在努力拯救那些受苦的众生。

他感到那老和尚十分面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好奇地向绿衣衙役打听。那衙役没有回答,反而突然指着他身后说:“快看,那是什么?”

他应声转身,身后是一道云雾弥漫的山崖!那绿衣衙役在他背后猛然推了一掌,他头重脚轻,一头栽进了深渊……

等他悠然醒来,仍旧躺卧在涅槃堂的病榻上,而时间却已经是两天之后。

大死一回,才能大活。果惠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他向道明请教:“那首能破地狱之苦的偈子出自哪部佛经?”道明略一思索,说:“我从南陵俞荡居士抄给师父的四部经中读到过这首偈子,应该是出自《华严经》。那是华严第四会,在夜摩天宫,无量菩萨前来集会。当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我记得这组偈子一共十首,这四句是最后一首。”

果惠还是感到不可思议,便问:“这首偈子,普普通通,如何有那样大的力量?”道明耐心地解释说:“既然一切唯心所造,那么,地狱呢?地狱也是人心的变现。一旦证得空性,所有的无明郁结都将会随之冰释。”

果惠唯一没有对人们说明的是,地狱中那无处不在的老和尚,很像释地藏。痊愈之后,果惠在释地藏座下正式出了家。随后,他去了江州受戒,同时将他当年顺手牵羊偷的度牒送还回去。

同类推荐
  • 俾斯麦

    俾斯麦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以事件发展的脉络为序,叙述了俾斯麦一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解放以后,我国只出版过一本英国学者帕麦尔著的《俾斯麦传》,他那是以读者多少已了解那个年代和多少已了解俾斯麦的事迹为基点而写的,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读来未免吃力。这本书在叙述中夹以介绍了有关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文化背景,望对了解传主有所裨益。而在叙述严肃的重大事件之余杂以散文笔调,以趣文逸事点缀其间,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海明威卡夫卡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海明威卡夫卡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国殇汉魂

    国殇汉魂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强大民族可以发出怒吼、为自己的信仰而奋力斗争的时代!战城南,死郭北,征夫南望,将军泪……驰骋沙场的名将大多殁于病榻上,纵横天下的豪侠大抵隐于市井间,史书往往未曾致笔于此,唯有历史,总会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余生。英雄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或者说我们正在渐渐远离英雄,这个词正如博物馆里的古物一样,湮没于历史中。是了,我们不再需要英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士怀必死之心,民无惧敌之意,宿将百战得死,王以血终,此即……国殇!我想写一篇关于英雄的传记,我想写一卷重现时代的史诗……
  • TFboys之对你的宠爱

    TFboys之对你的宠爱

    王俊凯:“依,你喜欢海么?”“哎呦,筱雪,你慢点吃,没人和你抢”~王源“我会一直陪你的,对你不离不弃”~易烊千玺
  • 青涩青春

    青涩青春

    有一天我问他为什么帮我,他告诉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一个笨蛋,虽然这话听着讽刺,但是我知道他会是我一生最大的贵人,我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女孩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女强人,又何尝不是造化弄人。我的大学是我成长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我今生最不敢提及的回忆,在那里我遇到了陪我一起疯一起笑一起哭的朋友,也遇到了人生最糟糕的朋友,经历了背叛,离别,利益,金钱,诱惑,这些让我认识到了人性最肮脏的一面,本来我的人生已经一片黑色枯草,只因为有了他我的人生才有了那么一点点微光。才有了一点点走下去的力量。
  • 修之轮回

    修之轮回

    一点点平淡,一点点离愁,一点点热血,一点点青春。
  • 恶魔殿下的16岁学霸

    恶魔殿下的16岁学霸

    学霸学渣,一对完全相反的身份,但就在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属于他们的爱情。
  • 许我灵魂永生

    许我灵魂永生

    这世间的邪恶与贪婪,早就了属于灵魂的黑暗与怨恨。纵身一跃,美好少女落为模糊残骸。“有些东西没法选择,我们称它为:宿命。”洛纤月拥有了看见灵魂的眼睛,便注定她惊险的命运。通灵者的任务便是帮助灵魂,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你好通灵者,我是你的守护灵。”樊夕辰的眼睛变成幽深的宝蓝色。通灵者与守护灵生死相连,但通灵者的秘密岂能让爱圆满。祖母的蓝宝石项链有辨别灵魂的作用,恶灵,怨灵,幽灵亦或是善灵,又该如何结束在今世的故事,重新来过。我祈祷天明,将我从黑暗里救起。
  • 风起云涌:嗜血女王大逆天

    风起云涌:嗜血女王大逆天

    她是23世纪的天才杀手青柠同时也是天才毒医。一朝穿越在灵月世家的傻痴废材9小姐身上,看我废材怎么逆天。请看一代嗜血女王的崛起之路
  • 毁天魔途

    毁天魔途

    魔生魔死!纵横天地!笑看世间!谁主沉浮!
  • 校园鬼忆

    校园鬼忆

    一名已经毕业多年的高中生的在校三年的回忆录。主人公毕业后多年回顾多年前自己在学校的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
  • 岁寒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