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10000000020

第20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如何判断一位作者是否具备超凡的写作功力?大概就是观其是能否到“无我”的状态。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就是一种高度,没有爱恨情仇,一视同仁。而大多数宗教,也是把芸芸众生一视同仁。这是非常厉害的。试想一下,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兴趣导向,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有创作、游戏、专研的激情。梵高笔下灿烂的星空,可以读到他对色彩的狂热,蒋兆和笔下的流民,可以看出他对最底层群众的同情。

而我们这一部伟大的《红楼梦》,纷繁交错的人物,你可曾看到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的爱恨?他仿佛只是静静静地站在一旁,悄悄记录下这些过往的人物而已。读《红楼梦》,我们把它当做是一部悲剧,说不定作者压根没考虑过它是悲剧还是喜剧呢。

而西方也有一位文人,他对待笔下的人物,也与曹雪芹如出一辙,他的作品你估计不一定看过,不一定有兴趣看,但是他的名字你一定听过——莎士比亚。所以,东方有“红学”,西方有“莎学”。

那达到“无我”的状态,是哪一种描述方式呢?说一个恶心点的例子吧。比如让你描述一朵花,色香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再不济,还是能写两句。那让你描述一坨屎呢?啥颜色?啥形状?啥味道……哈哈,吐了吧,那是因为,内心多强大的人,才能不以好恶之心,一视同仁一朵花和一坨屎呢?除非做到“无我”的状态。

为什么要写上面这段了,因为这一回,前半回讲的是热热闹闹下面的吵吵闹闹,下半回,却是热热闹闹下面的隐隐悲情。作者通过这两条线的交合对比,让人无限慨叹。而作者呢,只是静静的写下而已,我们不要去分析他的爱恨,不要把贾府当做曹家,然后产生对曹雪芹的无限同情。

这一回,按老师考试押题的说法,那是相当重要的一回,人物的命运就摆在那里,揭示了人物将来的命运,如同贾宝玉神游太虚那一回一样,是关键的一回。

言归正传,接着上一回说。凤姐找贾琏商量啥事情呢?原来是薛宝钗十五岁生日。薛宝钗到贾府做客的第一个生日。古代女子十四岁,就算成年了,所以十五岁生日,自然不能似小孩过生一样,而且还是老祖宗亲自开口的,规格自然要提升一个层次。

按理说,贾琏才是名义上当家的,可是强势的凤姐才是他们家实际的掌权人,凤姐也是刚盘查了丈夫,然后又给他一颗软糖哄哄,让贾琏有一种拍板的感觉而已。凤姐讨贾琏的看法,贾琏岂不知凤姐只是小事情上给面子,也回应只要比林妹妹的生日多花销一些就行了,末了,补充一句不领凤姐这空头人情。

既然是老祖宗开口,那老太太自己就先表示了二十两银子。又是“二十两”银子,这是乡下人一年的收入啊。面对老祖宗凑的这份子,只有凤姐,唯有凤姐敢给她开玩笑。凤姐大字不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大白话,所以,我也就不翻译了,而且她本人的言语,更加生动,看看她如何说的:“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么着,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席呢?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费几两老库里的体己。这早晚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意思还叫我们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累掯我们。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东西只留给他!我们虽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呢?”

看看,把古人最忌讳的死拿来开老太太的玩笑,而且把老太太乐得合不上嘴,这也就是凤姐能办到了。既恭维了老太太有钱,也抬举了她最喜欢的宝玉。会说话会做事吧,但是偏偏不会收敛锋芒。

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红楼梦》里面,最厉害的人物,当属薛宝钗。她的聪明,信手拈来,不管对任何等级的人,都做到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但是,并不是说,薛宝钗就比凤姐更适合做管理。要知道,做事总得得罪人,不得罪人,那就不做事。而会做人的薛宝钗,更是选择做一个闲人,与每一位叔叔伯伯兄弟姐妹们做到和谐相处。

当老太太问薛宝钗,过生日爱看什么电影,爱吃火锅还是烧烤之类的,懂事的薛宝钗,点的是老太太喜欢的热闹戏,要吃的,也是软软烂烂的零食,方便牙口不好的老太太。这让老太太更加喜欢。不要以为老太太糊涂,以为正巧点的都是她喜欢的,这么一个在官宦家族长大的女性,岂不知宝钗的用意,她所喜的,是觉得这丫头懂事,也没白疼。

一直都在说,钗黛合一。这边写了懂事的薛宝钗,那边,肯定少不了“不懂事”的林黛玉。黛玉和宝钗,是属于一个层次的对手,那也是厉害的人物,但是为啥她不能做到宝钗一样的圆滑世故呢?因为她们就是一块铜板两面而已。有时候我想,会不会作者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就是钗黛合一呢?但是作者太狡猾了,从始至终,都没有流露出对哪一位的好恶。而我们一干读者,为了这一帮姐姐妹妹反倒是争论不休。

到了宝钗生日当天,宝玉约黛玉去吃饭,还很热情的给黛玉说,她爱听哪一出就帮她点哪一出。可惜黛玉不是宝钗,不会像宝钗一样顾着对方。也就宝钗的事情上,黛玉每每都会使性子。黛玉说:“你既这么说,你就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听,这会子犯不上借着光儿问我。”接下来,宝玉说的话,就真让黛玉没法使性子了,宝玉说:“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叫一班子,也叫他们借着咱们的光儿。”注意一下,宝玉用了“他们”“咱们”,让黛玉心里感受到,她和宝玉才是自己人,宝钗一伙呢,那是外人。所以,才一起携手出去啦。

吃了饭,开始点戏了,在老太太的坚持下,宝钗点了一出《西游记》,不要以为宝姑娘真喜欢这种戏,以她的审美,估计不看侯孝贤,至少也是看王家卫嘛。王熙凤呢,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西游记》我就不解释啦,地球人都知道。《刘二当衣》是啥呢?是一出滑稽小戏。大概讲的就是穷汉刘二,一大早去当铺,但来来早了,当铺还没开门呢,他就站在门外等待,然后做一些滑稽的动作消磨时光。这就是纯粹的无厘头表演了。这两出戏,老太太十分喜欢。然后黛玉也点了一出,作者没有写,也没必要写了,用脚趾头都猜得出她点的,估计就类似于《刺客聂隐娘》这类的电影。

古代的戏,是一折一折演的,也就是一个连续剧,挑里面的一段看看,所以几折戏下来,又没了。老太太继续让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山门》,也就是《醉打山门》,没听过吧,不要紧,听过“醉打镇关西”没有?对,没错,就是《水浒传》里面鲁智深的故事。

这下文艺青年贾宝玉同学受不了啦,抱怨宝钗只点这种没品位的戏。宝钗给宝玉普及功课,说我点的《西游记》《水浒传》可都是我国四大名著里面的,待会还要点《三国演义》呢,你敢说这戏没文化?不要以为这些大字不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就不好——好吧,其实以上都是我胡说的。宝钗解释大概的意思其实是,虽然这都是吵吵闹闹的市侩戏,但是这出戏里面有一首词,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意境,这词牌为《寄生草》的词,内容如下: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我也装一下文艺青年,这首词大概意思就是:缘起缘灭,世事无常,来去无踪,了无牵挂。

宝玉听闻鲁智深的唱词,也颇为欣赏,这些话,不就是宝玉自己常常挂在嘴边念叨的么。于是宝玉忍不住又佩服了宝钗一次。这下轮到黛玉吃醋了,说他还没出《山门》,就开始《妆疯》了。至于《妆疯》是哪一出,我也不知道了,反正大家都知道,就是讽刺宝玉装疯。

这一段大概点出了一些戏曲,而且还是市侩通俗得不得了的戏曲,但是,估计咱们读者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就算免费上映,估计也没兴趣看,这包括我在内。我常常想,很多人惋惜,什么京剧、豫剧、川剧,甚至高雅的昆曲日渐没落,这是大可不必的。文化传播形式,必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那总不能让我们现在还兽皮裹身,节日里面百兽共舞吧。它们其实没有被时代逐渐淘汰,而是蜕变为新的形式——电影,这不就是古代的戏曲么?

大概今天戏曲演出很成功,老太太亲切接见了两位小演员。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大家都叹息了一回,为啥要叹息?要知道,在古代,他们可不是受人爱戴的“表演艺术家”,也不是千万粉丝拥戴的“小鲜肉”,而是被人直呼“戏子”,是社会最最底层的人。只有穷得叮当响的人家,才会把孩子送去受这种罪。而且,即使当红名角,也是被有钱的公子哥儿当做玩物而已。所以,当凤姐说其中一个孩子长得像某人的时候,大家都心领神会,宝钗也点头不说。嗯,这种心领神会的传统,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倒是一直被继承下来了。不懂的,不会说;懂了一半的,说出来;完全懂的,则啥也也不说。所以,当史湘云不顾宝玉的眼色,脱口说出像林黛玉的时候,就让黛玉生气了。

所以,两人怄气是在所难免。当晚,史湘云就要收拾行李回家了。而黛玉也因为被众人笑话,而气愤不已。最难受的,还是我们的千年老好人贾宝玉,这其实与他有何关系,协调关系的他,被两边都当做出气筒。于是他回去,拿万年老好人袭人撒气。末了,写了一首偈子: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这位爷大概觉得写得太过高深,怕凡人不懂,于是又填了一首《寄生草》的词牌备注,词曰: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大概意思是啥?我前面已经文艺过一盘了,就是那意思。

这位自以为顿悟的高人,感觉参透玄机,于是呼呼大睡。很可爱吧,如果真参透玄机,没有达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水准,也要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见地,而他本人呢,深怕他人不懂他的学问卖弄,还专门备注一首词,岂不引人开怀大笑么。

这哥们呼呼睡去,黛玉反而觉得内心不安,前来打探,悄悄地把他的大作拿走。宝钗看毕,觉得一烧了之,要知道,儒家入世,闻达于诸侯才是正道,这些道家佛门,都是偏门。而黛玉却说,三言两语就了结宝玉参禅悟道的痴心。

黛玉如何问宝玉呢,她说:“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无言可对。黛玉继续修改宝玉的大作,把“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改为“无立足境,方是干净”,这把宝玉说的更是哑口无言。宝钗拍手叫好,说黛玉这个才是真开悟。并且啊,还讲了六祖慧能继承禅宗衣钵的故事。

这里岔开一下,如果不大致介绍一下禅宗六祖,估计很难理解上面短短几句话。六祖慧能是啥人呢?说到六祖,就得说一下禅宗。不知道禅宗不要紧,我们以前教科书里面,讲唯物主义的时候,举了一个有名的例子:两个人在船上争论,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帆在动,而一个和尚却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是你们的心在动”,这当然不是原话,是我大白话说的。这么有智慧的一句话,然后就活生生的被冠以“唯心主义”的代表。说这话的和尚,就是慧能。

佛教太浩瀚了,禅宗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说直白一点,是完完全全本土化的佛教。虽然禅宗源自佛教,但是更像是中国的老庄思想。禅宗止于六祖慧能,不拘泥于修行的形式,讲究顿悟。什么叫顿悟呢?也就是电视里面,经常听到和尚对车匪路霸说的“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么解释,也太空泛了,再解释深层一些,就是只要在某个点,你开悟了,你就成佛了。通俗一点,就好比你是短跑运动员,而打破世界纪录,就好比顿悟,于是有一天,你打破短跑的世界纪录,你就成佛了。之后,你身体机能也衰退了,说不定还达不到当年打破世界纪录的一半的成绩,但是有啥关系,你曾经有一刻,已经跨过那道线,所以,你已经成佛了。当然,这是只非常非常粗浅的类比而已,不作严肃的学问探讨。

接着说一下慧能的故事。当年五祖弘忍要传衣钵,公开选拔禅宗第六代掌门人。于是,就让大伙儿把自己的修为展示一下,其中,最优秀的大师兄神秀和尚,做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于是大家都很佩服神秀和尚,人人念叨。被庙里的一个大字不识的伙夫听到了,于是这伙夫,让别的师兄弟帮他改写大师兄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多牛逼,连东西都没有了,哪里会有尘埃?这比天天打扫自己心房的神秀高明多了。于是,这大字不识的伙夫,便继承了五祖的衣钵,这便是六祖慧能。故事就讲到这里,如果有兴趣,可以买一本《六祖坛经》,读起来,相当有趣味,相信我,没错的。嗯,其实我是读的漫画版的《六祖坛经》。

言归正传,宝玉被两位姑娘这么一奚落,觉得她们都悟道这程度,还是没开悟,自己这点浅薄的悟性,还是放弃吧。于是啊,这几位小朋友又和好如初。这也是宝玉了不起的地方,在那个年代的男子,居然一直自愧不如身边的女性,由衷地佩服她们、欣赏她们,这已经超前了那个时代,甚至超越了当下一些男子主义的思维。

看戏的事情告一段落,然后啊,就是元春从宫里送出一个灯谜,让大家猜。领导搞的娱乐,大家都给面子,争相凑趣。最聪明的宝钗,一眼就看出谜底,却说难猜难猜——真是聪明。然后,迎春和贾环是真猜错了,没得到娘娘的嘉奖,二丫头果然二,没心没肺,也没往心里去,三爷就觉得很失落了。而大家的送进去回敬娘娘的灯谜,娘娘都猜了一遍,唯有贾环的被退稿了。大概觉得不通顺,也不雅,什么床上房里的。看看贾环的灯谜吧: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贾环自己给出谜底,是枕头和兽头。而我却说,是贾宝玉和贾环。作为枕头的嫡出的贾宝玉,天天像八爪鱼一样,把抓住一干姐妹,和姐姐妹妹房里厮混;而作为庶出的贾环,像野兽一样在房顶虎视眈眈觊觎贾府的产业。

话说回来,元春这么一搞,老太太也起了兴趣,于是,让大伙做灯谜,晚上一同取乐。贾政下班回家,想到还在过节,也该陪陪大家,于是也来凑热闹。看到贾兰没来,还问这孩子咋不出场,下人回答,老爷没叫,他就没来——真是人如其兰,君子自爱啊。贾政便让人招呼母子两过来。爱读书的这个孙子,可比爱与女眷厮混的儿子让他省心多了。

按理说,这是家人团聚,热热闹闹啊。我们这位贾大人,平时就是一脸刻板,除了对老太太,对其他任何人,那张脸都像是别人欠了他三毛钱一样。所以,他在席上,大家都拘谨了。老太太也撵他走。今天的贾政,过节也放松不少,逗趣老太太,说为啥疼孙子就不疼儿子。贾母也心软了,出了一个“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让贾政猜谜语,主动带动会场气氛。看看谜面吧,暗示众人,自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岂不知“树倒猢狲散”的道理,日后贾母去世,贾家破败。

贾政情商可不低呢,假装猜错几次,然后取悦老太太。轮到他自己了,出了一个“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让母亲猜,深怕老太太猜不出,授意儿子悄悄告诉老太太,谜底是砚台。只是一个游戏嘛,何必弄的给官场一样,人多累啊。

看看谜面,真是出谜语讲自己啊。我们就不去猜这简单的谜底了,真的谜底,全都蕴藏在看似简单的谜面里面。身为朝廷大员的贾政,自诩刚正,所以也是方方正正的砚台,身为娘娘的元春,谜面一看就是大气魄:“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但是,再大的气魄,也是随着爆竹一响就烟消云散,这岂不是暗示元春正直大好年华而早逝?

迎春写的“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谜面道出二丫头嫁到孙家受尽折磨,哪怕以前“有功”与孙家,但是“无运”遇到孙绍祖这家暴狂。

探春写的“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呼应后面远嫁他乡的结局,犹如断线的风筝,再也回不来了。

惜春写的“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佛前海灯,暗示惜春将来遁入空门。

宝钗写的“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打一用物”,这柱更香,暗示宝钗将来寡居的苦境。这首词,后来有些版本,改为黛玉所写,而且还给宝钗添了另外一首谜语作品“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我也觉得,这一回里面,表现出善解人意的宝钗,文学造诣颇高的宝钗,绝不会在大过年的,说这些不详的话,写这种肤浅的词,百分百是后人杜撰增补上去的。

宝玉写的“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打一用物”文采气度,颇为贾政赞赏,但是镜中物,不也就是水中花么?一切都是幻象而已。当然,也有红学研究学者说,这首是后人杜撰的,并非宝玉所写。也就是说,这一回里面,黛玉和宝玉的原版谜面,被弄丢了,他们写的什么,无人知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遗憾吧。

不过看《红楼梦》,让我自己放下了不少执着,就是不要执着于结局,这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为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结局呢?这种未完成的作品,后来在绘画上,发扬光大,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印象派”,那些生动的笔触,随着画家的心情,戛然而止。最初的观众们,看到这些似乎刚起稿的作品,无法接受,他们更喜欢的,是古典油画,是《蒙拉丽莎》那种过度完成的作品,细腻到每一寸肌肤,每一块背景,都得一丝不苟刻画完成——那是照相,不是绘画。

我们就站在作者在时间线上在平静地看待他描述这些人物吧。这也好比我们一辈子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但是,真的每一位的生老病死,自己都了如指掌么?都是那么关心么?也许今生就一个交点,之后各自奔走,从此再也没有交集。这么想想,也就释然了,学会接受没有结果的东西。

话说贾政看到这些晚辈,正直大好年华,写得尽是镜花水月,支离破碎的文字,大感扫兴,悲从中来。他这一垂头丧气,搞得气氛也不好了,贾母让他早点回去休息。贾政回房,辗转反侧,更是觉得凄凉。大概他也从文字中感出,贾家富贵几代,那种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在这些娇生惯养的公子小姐们身上,已经消失。隐隐预感贾府的败落,是必然的了。

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心情有些许郁闷。好吧,其实这是一部轻松的书,这一回末尾,不该写到这里,如果弄得大伙都心情沉重,那多不好意思。我们跳出贾政的思维,想想自己小时候,哪个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强说愁”呢,有一位读者群是十几岁青春少男少女的王牌销量作家,起初写的书,看完了,啥内容都没,就是翻来覆去一句“我很愁,就是愁,我就是愁,我的青春很愁,很愁,愁死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所以,少年人的愁,那是强说愁,不要真以为很愁,谁没有青春期,没有忧郁期啊。

青春表面上看来,是打着学习的名义,游手好闲吟诗作赋的岁月。但是仔细想想,真正有创作激情、有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的,正是青春的年龄。十六岁的王勃写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宋徽宗钦点的十八岁王希孟,画出《千里江山图》;米开朗基罗二十六岁,开始雕塑大卫。对,没错,也就是后来美术生们练习素描刻画细节,被搞得不胜其烦的那个头发一簇一簇无数细节的大卫。

同类推荐
  • 即将消逝的100人间天堂

    即将消逝的100人间天堂

    本书内容包括:被时间打磨的20处自然景观、被文明谋杀的36处原生天堂、日渐粉碎的14处人类瑰宝、缅怀已远去的18处天堂留痕等。
  • 铁血大汉

    铁血大汉

    在那些绚烂浩瀚的历史背后,总是有着不可思议的秘密。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历史,历史在每一个大脑中裂成了碎片,有些时候感觉只有人名才是真实的。如果有了不一样的董事长,大汉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大汉?铁血大汉,想哪扯哪的大汉。。。
  • 中国古碑

    中国古碑

    本书介绍了十五种中国石碑,其中包括:御碑、功德碑、文献碑、经济碑、诗词碑、科技碑、反腐倡廉碑等。
  • 穿越三国之辅佐公孙瓒

    穿越三国之辅佐公孙瓒

    公孙涛生前家财万贯、执绔子弟,身后却成为绝世猛将
  • 大明1630

    大明1630

    雪白的风帆像天空中的白云,高大的舰体如浮动的城堡,一排排的巨炮,喷吐着火焰和死亡,那高高飘扬的赤色旗帜啊,它象征着华夏的威严和荣耀,以及它给世界带去进步和恐惧。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秩序风暴

    网游之秩序风暴

    未来的地球,拥有着比现在更高的科技力量,但是在人性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依旧有着不可弥补的漏洞。林昊幼时遭遇的一切使他拥有旁人没有的性格。他本以为自己只能带着仇恨度过余生,但突然,政府研制出一款游戏,莫名的事随之而来……
  • 超级模板系统

    超级模板系统

    神奇出现的戒指,却是蕴含模板系统,召唤了主角模板的齐默,赫然拥有了最为强大的模板系统。从此,现实之中的一切挑战,都可以成为齐默升级主角模板的碎片,他的能力也会因为碎片的附着而强大起来。打败恶霸,获得武力碎片+3。成为学校百米冠军,打破记录,获得速度碎片+2.成为高考状元,智力碎片+5……模板系统升级,恭喜宿主获得升级大礼包一份儿。
  • 对错

    对错

    时间不停地走,心里还是不能平定,不知道这样是对还是错!
  • 双面公主,遇上邪魅血王

    双面公主,遇上邪魅血王

    冥族嫡亲公主,在与血王大婚之日,冥族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动荡,一朝之内,冥族灭亡,只剩下了她和他。他带着她去往人间,修养伤势,准备向血族复仇,却又遇上了那个差点与她结亲的血王,就像干柴碰上了烈火,一发不可收拾。。。啦啦啦,不太会写介绍,请包涵啊,本文是由我(笔名:昔颜)和朋友(笔名:昔澜)的作品,头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包涵啦~
  • 绎仙传

    绎仙传

    生于不毛地,长于乱世之秋,偶遇修仙机缘,踏上成仙之路,历尽沧桑,灭旧仙庭创新庭,改仙界秩序,掌仙界大权。
  • 90后的奇幻冒险之旅

    90后的奇幻冒险之旅

    你可曾在晴空万里烈日炎炎的天气里见过红色的雷电?见到它时,你又是什么想法??然而在一座大学校园的操场上,一群刚刚入学的九零后大一新生,正顶着烈日,整齐的站着等待着教官来为他们进行军训。突然间一道道交织的红色闪电诡异的向他们落了下来,一闪而没。那群学生也没有了踪影,他们究竟去了那里???书中来带你慢慢的发现答案…………
  • 演绎精彩

    演绎精彩

    二十一世纪,难得的和平年代!难得风平静祥和!难得的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可是!这个世界真的和平吗?真的如这和平的外表下所展现的那般平和吗?是的!的确如表面展现的一样,二十一世纪,的确是和平的!但在这和平的外表下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和平过,只是不为凡人等所知罢了!那么!是谁在破坏着这份和平?又是谁在保护着这份和平呢?一切!且看一代传奇人物的精彩演绎!
  •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三公主的复仇计划

    豪门三公主的复仇计划

    只有七岁的她们却遇见了最可悲的悲剧,她们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被自己曾经的好友杀害却无能为力,她们走在了一起,结为生死与共的姐妹,走进了被人称为地狱的"恶魔谷",十年后,学成归来,成为了魔尊,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博士后,并在英国建立了世界第一帮--殇雪帮,有许多尊贵的身份,她们回到了祖国,只为报仇,却在圣樱学院遇到了一生所爱的王子,当困难和误会来临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 萌校爱恋:菇凉你别逃

    萌校爱恋:菇凉你别逃

    第一次,她为了赶时间,在大马路上拦下一辆车。把坐在车里的他直接从车里推下了车!并扔给他100块的毛爷爷!第二次,她已经忘记他了他。并反问他:“你是谁呀?我认识你吗?”第三次,她无视了他,去照顾其他男生!还骂某男。某男怒了!|???ω??)???,好,你喜欢那个人。哼,本小爷偏不让,看我让你在你喜欢出丑!哼,准备好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