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300000006

第6章 全脑速读攻略 (1)

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可以把前人需经几千年实践才能取得的经验,于短暂的时间里就获得它。

打开速读的大门

世间一切事业,都是以零为起点的。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就同他的学识基础,始终是成正比例的。没有厚实的功底、坚实的基础,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爱因斯坦在成名以后,发现由于自己的数学基础不扎实,在物理上很难突破,便又重新回过头来攻读数学,所以后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那么,坚固的基础又从哪里来呢?勤奋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提高阅读力,不间断地聚集和积累知识。

阅读是人们获得和聚积知识的主要途径。法国学者安德碎·莫罗瓦说:“当今的文明是我们前人世世代代知识和经验的结晶。要想享有它,就要阅读。无论是讲授或直观教学,都达不到同样的教育效果。图像,能清楚地解说一篇文章,却不适宜培养思维能力。电影和教课一样,放映完毕,也就销声匿迹了;过后想再查看它,很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而书籍,却是我们最好的终生伴侣。”你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获得经验和学问,就必须认真阅读书籍。马克思回答:“钻研书籍。”因为书籍是人类贮存知识的宝库。

在学生时代成绩优秀的人,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时间花在阅读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自觉性。有的人阅读凭兴趣,一味猎奇,沉醉在小说和剧本的故事情节里;有的人阅读缺乏计划,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临至考试就搞突击;有的人阅读粗疏马虎,思想不集中,坐了半天,还不知道读了什么;有的人更是阅读时良莠不辨,把糟粕当成精华,反受到毒害。这些都是不良的阅读习惯。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把阅读者分成四类:

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

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有豆渣;

第四类像是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到一旁,只要纯净的宝石。

你想要成为第四类读者,就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呢?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具体的阅读计划、严肃认真的阅读态度和按一定程序进行的阅读方法。

也许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无须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你真的达到这个程度的话,那你一定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因为阅读是一门只有少数人才能精通的深奥的艺术,对多数人来说,掌握这门艺术要经过辛劳而殚精竭虑的磨炼,只有少数人才觉得这是一个融洽而愉快的过程。这里的阅读与一般的读书概念不同,不只是认识书本上的字,而且还要能汲取作者的思想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意识之中。世界显得越来越复杂,阅读和写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上,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途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是我们在人生中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功课,也就是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把自己一生的兴趣爱好都寄托在“使人与书相结合”的工作上,也就是向人们推荐好的书籍和阅读方法,鼓励别人从书本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阅读是永恒的乐趣,唤醒那些还未享受到这种乐趣的人们,通过阅读而写得更好,思想更丰富,生活得更有意义。

但是当我们刚开始阅读时,还是不妨先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读物,如果坚持认为某些书有益,因而强迫别人去读,那就可能一开始就扼杀了我们对阅读的爱好。当然,到了大学阶段,我们对书籍应该具有很高的鉴别力,这是我们在阅读与学习中逐渐获得的。

人们常常因某种需要而去读书,小时候,通常因为这是老师指定的功课,或是为了考试合格;还有一些人对某个问题或某位作家产生兴趣,想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的情况;年纪较大时,为了进一步拓展早年所获得的知识,阅读多半是为了深入理解,积累资料,提高鉴别力,满足自己的爱好或消遣。

很多人说,“假如有时间,我会读得更多。”根据观察,人们一般总是把时间花在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上,因此抽不出太多的时间阅读。其实,我们只需要从现在开始,每天花15分钟的时间去阅读,正像教育家霍勒斯·曼所说的:“每天读一点,即使几段也好,如果你每天有15分钟的时间阅读,一年之后你就会感到受益非浅。”我们常常会觉得15分钟太短暂了,想等到有更多的空闲时再读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属于我们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麻省理工大学有一位图书馆学家,他养成了每天花15分钟阅读名著的习惯,20年过去了,你可算算他已经获得了多少阅读时间。事实上,他是一个大忙人,要指导管理一个相当大的图书馆,要阅读很多专业文献,但他还是在短时期内就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奥德赛》、《牛津诗选》等名著,由于心灵不断地与伟大作家保持接触,因而他的见解通达,思想充满活力,每天的工作也更能游刃有余。

我们必须学会用不同的方式阅读,既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又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这样做,我们也才有希望消化各个时代人类最杰出的思想,使之融合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培根的原则告诉我们,如何在阅读时恰如其分的使用精力,学会运用这条原则,还需要我们自己花费相当的功夫和才智。在这方面,弗吉尼亚·伍尔芙也曾指出:“不必为了浇灌一株玫瑰,就去淋湿整幢房子。”

最后,如何从阅读中获取最广泛最深入的情趣,在这里所指的阅读,需要向作者敞开心扉,信赖他为我们所创造的世界,然后就作者所提供的意境,去发展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想像力。选择一个作家,并且长期了解他,当然在选择时你要慎重,要花费一些时间,找一个能够成为你的朋友的作家,他的一生对你有吸引力,他描写的一切使你感兴趣,然后你不妨与他交往,倾听他们的叙述,随着了解的深入,你们的友谊会随之增长,你们将彼此谈心,彼此关切。正如你有时会交错朋友,要找到称心如意的作家有时也很困难,很难说莎士比亚对你是不是适当,因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朋友,更像是一群朋友。让我们举例来说,如果你选的朋友狄更斯,在你读完他的全部小说之前,你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与他相处,那么你一定想知道别人对他的看法,想更多地了解有关他的一切,于是你会去读他的一切作品。

当然,在发展完美的人格的过程中并非全靠读书,但至少对于智力的增长,书籍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看完书后也很少有可能完全追上作者,但你必须尽量缩小这个差距。读者与作者之间越接近,两者之间的交流才能越完美。

总之,我们只有从比我们高明的人那里才能学到东西。我们必须知道谁比我们高明,怎样去向他们学习。懂得这两个问题,就是掌握了读书艺术的人。每一个读者都有一定的阅读力,只有把自己的才能和精力运用到适当的、比较有价值的著作上,我们才可能读得更好,收获更多。

全脑速读的秘密

在知识的天堂里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智慧之花。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用辛勤劳动的血汗培育出来的。谁能摘取它,那他身上就像插上了一双翅膀,可以自由地去飞翔,去探险,去攻关,去开辟通向理想境界的新航道。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就要把前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期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都继承下来。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占据宇宙的中心,就在于人能够不断地学习。除了亲身实践之外,我们主要通过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一个人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越丰富,他的才能也就越杰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崇拜一些学识渊博、谈吐优雅的人。这正体现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追求。杰出的才能来自对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渊博的知识需要我们大量地阅读。因此,阅读力对我们的成长十分重要。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阅读到最多的知识呢?那就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阅读力。

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高速发展、资讯爆炸等,使人们再也不能象传统读书、学习和生活那样慢慢腾腾,不是到处都在提速吗?学习的提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什么是全脑速读呢?

全脑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阅读,是运用全脑原理和技术加快阅读速度。全脑速读动用了大脑左右不同的智力区域,包括语言、数学、逻辑、内省、身体运动、人际社交、观察自然等,尤其是视觉智力区域,强化了左右脑信息传输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全脑速读技术是一门专门的技术,人们通过训练和练习,才能掌握并加以运用。

速读讲求的是速度,但并不是说速度快就好,而是既快,阅读的质量又好,快中有质,质中有快。如果拿着一本书哗啦哗啦翻过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等于零。

如果掌握了这种速读技术,可以使阅读的速度大幅度提高,高达平时阅读速度的8-10倍,用这种技术来精读或泛读、略读,要比普通人快得多。

通常一个人阅读大约在每分钟300-500字左右,而通过速读训练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1500左右,极少数速读高手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上万字。对速读内容的记忆可以达到70%左右,其效率异常惊人。

大家一定看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写道:张松运用速读,在曹操的面前背诵出曹操所撰《孟德新书》的内容,说这种书在四川到处都是,连小孩都会,骗得曹操信以为真,一气之下烧掉了自己苦心写就的这本兵书。其实张松运用的就是速读。

可见,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发明了速读这种方法。还有,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妻子说周伯通保留的是一本假的《九阴真经》,老顽童哪里肯信,黄药师妻子就背给他听,骗过了周伯通,一气之下老顽童毁掉了这本经书。

现在世界流行的速读方法是由美国传出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把这种阅读方法运用到现代教学上,极大地提高了阅读速度。

对于我们华人世界来说,台湾地区在1975年率先开始推广速读。中国内地随着改革开放,速读方法被引进来,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得到推广,这种方法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欢迎。

速读应遵循下列原则:

·让眼睛和大脑配合快速反应——眼脑直映。

·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字词上,看书不“读”书。

·反复练习,不断提高。

·注意积累知识,为速读创造条件。

·平时掌握文法、结构、词语等,节省阅读时间。

·在生活中,可以在平面媒体和网络资讯中广泛使用。

那么速读有哪些原理呢?

人们的眼球在读书的时候不是均匀地转动,而是向后跳动,时动时停,只有在停下的时候才获取文字信息,在跳动的时候则转到下面的文字信息上。

眼球大概用1/3秒停一次,通常读1~7个符号信息,这种眼球停下所读的信息符号字数就是视别间距。

视别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眼动一次大概只需千分之几秒,动的时候不读取任何信息。

如果一个小时用来读书,大概眼动3分钟,停57分钟,占单位时间的95%。这种技术的核心就是扩大视别间距,尽可能整体认知,在眼停摄取信息的时候,增大信息量。尽可能让一组词、短语或整句进入视距,不能一个字一个字移动,这就是速读的关键与核心。

读的形式可以有三种:

第一种是点式阅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速度慢。

第二种是线式阅读:整句或者句群阅读,速度较快。

第三种是面式阅读:做到一目十行,整段或者整页阅读,速度最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情锁上古皇帝:夜舞蝶

    情锁上古皇帝:夜舞蝶

    为查谋害父母双亲的凶手,她成了“他”,独步天涯。“我要跟你做朋友。”做朋友?她从来不需要朋友。“我们结拜为兄弟吧!”兄弟?不好意思,我是女的。当她是“她”时,“我们不做朋友了,因为,如果可以,我想背你一辈子!”一辈子……“你是我皇家早已定下的皇后,岂能随意离宫抛头露面?!”皇后?葫芦里装的秘密,指的就是这个么……爹娘生前说过,朋友往往就是背后给你一刀的那个人;兄弟也常常会因权势地位而打个你死我活;夫妻大难临头各自飞……当仇恨已了,她该怎么做才能海阔天空轻松自在任翱翔?……
  • 辣妈当家

    辣妈当家

    过去十年神偷生涯从未失手,怎料这次宝贝没偷到还被人偷了身,一次失误生了两个奇葩天才宝宝,宝贝说了,钱多就是爹。再遇那个男人,才知道,原来真是个有钱多多的主。宝贝们,黑账户,骗房契,把值钱的全带走,敢偷她的身,做好用下半生偿还的准备!
  • 当青梅遇见竹马

    当青梅遇见竹马

    暂无。。。。。。。。。。。。。。。。。。。。。。。。。。。。。。。。。。。。。。。。。。。。。。。。。。。
  • 支教先生

    支教先生

    老师:理想就是一场梦,你醒来就是梦,醒不来就是理想。学生:我明白里了,老师是说让我坚持自己的理想,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老师:你知道个屁,上课就知道睡觉,上墙角站着去,什么时候精神了在回来。这道题我再讲一遍,下次谁再做错了,别说是我教的!
  • 仙行轶闻录

    仙行轶闻录

    这是一个守候了千年的故事,一个迷糊善良的小仙,一个腹黑痴情的凡人,随着一个家族的沉浮,牵引缕缕难舍难分的情意,千山过尽,渭水难留,花开时节,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分细读理论、细读方法、细读案例三篇,内容包括:新批评概述、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新批评的细读法及诗歌细读分析、中国古代的细读、中国古代诗歌细读案例等。
  • 《天气和气候知识篇》(上)

    《天气和气候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内容较为丰富,每个知识点阐述的方法本着从自然到科学、原理、论述到社会发展的包罗万象,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需求。该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本书介绍天气和气候知识。
  • 无仙之诫

    无仙之诫

    天诫有训,从此天下不可有仙。而十二岁的少年秦安石,因机缘进入到了一个由女子组成的派别,由此开启了他的修仙之路。如若成仙,便是天域之中,万界之内,独一无二。
  • 异梦游之斗神乾坤

    异梦游之斗神乾坤

    逆天行,唯我独尊。穿越?武侠梦?神医?........斗神大陆,斗气横行的世界。菜鸟级别的陆小风能否在这片大路上闯荡出一番天地呢?敬请关注异梦游之斗神大陆。
  • 楚天乱

    楚天乱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高级佣兵,却遭同伴背叛殒命,异世重生,再临危机,她不得不已以男装示人,以避锋芒。他,与她同生死,共患难,与她一起身死后重生异世,十六年寻找,只为与她再次相见,再次守在她身旁,给她,最宽阔的臂膀,依靠。他,是她初临异界的第一个伙伴,他为了她,默默无闻建立起庞大的组织,他为了她,青丝成雪亦不后悔。他,对她荣宠倍至,为她弑父伤兄,只为将她牢牢地放在身边,岁岁常相伴,白首不相离。他,是一国的神话,杀伐果断,不输于人,本是劲敌的他,却沦陷在她如海的眸中,江山拱手,为君一笑。这是楚天,这是乱世,人人渴望睥睨天下,万人之上,而她,只想与他,傲视天下,携手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