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500000012

第12章 放下随缘 (3)

刘王接过盒子,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天眼目,堂中首座。”刘王悟其意旨,于是罢兵礼请云门禅师晋住灵树院,担任住持。

云门禅师是浙江人,他35岁那年,经睦州的介绍去参拜著名的雪峰禅师。

这天他来到雪峰所在的大山下,并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在等什么。

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挑着水正准备上山,云门便走上前去对那和尚说:“你是不是要上山去?”小和尚点头应答。“那请你为我带几句话给雪峰吧,不过你一定不要说出是我让你说的。”小和尚答应了。于是他便说:“你到了寺里,第二天一早等大家集合完毕,方丈开始讲法时,你便出来站在他面前说:‘可怜的老家伙,你怎么不拿掉你颈上的铁枷?’”

第二天等到雪峰刚要讲法时,小和尚突然说出了云门教给他的那些话。雪峰一听愣住了,他知道小和尚没有这么高的悟性,讲不出这样的话来。于是便跑过去抓住小和尚的衣领道:“快说!快说!这是谁告诉你的?”

小和尚一边挣扎一边辩解,死活不说是谁告诉他的。雪峰见状便叫侍者拿绳子来捆他,他吓得浑身哆嗦,只好坦白说:“是山下的一个和尚教我说的,他不让我告诉你们是他说的。”雪峰听罢便对众人说:“你们的导师来了,赶快下山去迎接吧!”于是众僧一起下山去迎接云门。

云门来到寺里,雪峰一见到他便说:“你为什么来这里?”云门低头不语,意思是别无所求。从那时起,二人便心心相印,默契配合。云门与雪峰切磋禅道,交互讲法,二人都在禅法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世间最容易的事情往往也是最难做的事情,最难的事情也是最容易的事情。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够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够做到并坚持不懈的,只有极少数的人。

做人与修行一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滴水都能穿石,何况是有无穷生命力的人呢?

善静和尚27岁的时候,弃官出家。他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

有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向他辞行。因为下山是要得到禅师批准的。

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笑着对他说:“四面都是山,你往何处去?”

僧人无法想出其中蕴涵的禅理,只好转身回去。

那僧人无意中走进了寺院的菜园子。

善静正在锄草,看见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惊讶地问:“师兄为何苦恼?” 僧人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元安禅师实际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僧人参透不了师父的旨意,善静于是笑着对那僧人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

僧人于是又来到元安禅师那里,对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僧人以为师父一定会喜笑颜开地夸奖他,然后准他下山,谁知元安禅师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眉头一皱,两眼直视僧人道:“这肯定不是你拟的答案!是谁帮助你的?”

僧人见师父已经察觉,于是只好把善静和尚的名字说了出来。

元安禅师对僧人说:“管理菜园的僧人善静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多学着点吧,他都没有提出下山,你还要下山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自身,只要下定决心,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给雪窦,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说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云游去了。

一别就是三年,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于是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珊禅师一见雪窦禅师就看出了这个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几人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托于人呢?”

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被埋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

一条青竹杖,

操节无比样。

心空里外通,

身直圆成相。

--宋·汾阳善昭

水车与禅道

出世与入世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出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我们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消极避世。这才是出家学道和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无际禅师经常云游四方,到处参禅学道。

这天他来到了一个小山村,由于天气炎热,他又累又渴,便停下来歇脚,这时看到河边有一个村民正在用水车打水,无际禅师就走上前去向村民讨了一杯泉水。

村民一本正经地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就会跟您一样出家参禅。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四处云游,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专心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际禅师问道:“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村民答道:“我们这一带只有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而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能找到人来接替我的位置,我就可以无牵无挂地出家了。”

无际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者完全离开水面又会如何呢?”

村民答道:“水车置于水中,是靠下半部被水流冲击而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它不但无法转动,甚至还有被急流冲走的可能。同样,如果水车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转动,更别说抽上水来了。”

无际禅师听后开示他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以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尘世的洪流所冲走。假如超然出世,与世隔绝,则其人生必会失去强大动力。同样,一个修道之人,也要出入得宜,既不冷眼旁观,也不随波逐流。因此,出家既要看破红尘,更要想法普度众生。”

村民听后,深为叹服。

只要有了禅心,张口道来皆成妙谛。如果我们对佛法禅道能有体悟,则世上一色一香,一草一木,无不是道。

唐朝的文宗皇帝嗜食蛤蜊,沿海民众不断地捕捉蛤蜊进贡朝廷。

有一次御厨在烹调时,打开蛤蜊的硬壳,贝壳内有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形象。惟妙惟肖,非常庄严。后来文宗就用美锦宝盒将蛤蜊观音供奉在兴善寺,让大家瞻礼。因为蛤蜊现出菩萨圣像太过稀奇,唐文宗在上朝时询问群臣道:“众卿之中,不知有谁知道蛤蜊内出现菩萨圣像,是什么祥瑞之兆?”

有一位大臣说道:“此乃超凡入圣之事,非一般学者凡人能知。在太一山有位药山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闻强记,圣上如果想探究此事可,以去请示禅师。”

惟政禅师应诏来到宫中,对唐文宗说:“物无虚应,这是在开启陛下的信心。《法华经》云位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今天菩萨现身乃是为皇上说法呢!”

文宗道:“菩萨虽然已现身,但我没有听到菩萨说法呀。”

惟政禅师进一步解释道:“此蛤蜊中现观音圣像,能否启发陛下的信心?” 文宗皇帝说道:“这种灵异之事是我亲眼目睹,当然相信。”

惟政禅师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萨已经为您说法完毕了。”

药山惟政禅师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后声名日隆,但禅师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争相供养都被禅师借故推辞。

有一天,与禅师素来深交的蒋侍郎对他说:“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几个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当代学者名士。恳请禅师能拨空前来普洒甘露,演说妙法我等不胜荣幸!

惟政禅师推辞不得,勉强承诺前往。第二天蒋侍郎派人前来迎接禅师时,惟政禅师已不在寺中,只见禅师的经案上留有一偈,偈云:“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岩穴,国士筵中甚不宜。”

使者将此偈呈交蒋侍郎,蒋侍郎不但不怪禅师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禅师,认为惟政禅师才是他真正的方外之交。

花种虽因地,

从地种花生。

若吾人下种,

花地尽无生。

--僧璨

即心即佛

草木虫鱼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人却不可以。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

潭州慧朗禅师初参马祖禅师时,马祖禅师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再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回答道:“南岳。”

当时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大振禅风,石头希迁禅师在湖南阐明心要,因此当时学者不是向江西马祖大师问道,就是向湖南石头和尚请法,来往“江湖”成为一时美谈。

听学僧说从南岳来,马祖不客气地指示道:“你从南岳来,辜负了石头的慈悲。你应该赶快回去,其他地方并不适合你去!”

慧朗于是又回到石头禅师那儿继续参学。慧朗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禅师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草木虫鱼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因为你不是草木虫鱼。”

“难道慧朗不如草木虫鱼?”

“因为你不肯承担!”

慧朗终于言下大悟。

大梅禅师学了很多年禅,尽管他学习十分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悟道。有一天他去请教马祖禅师:“佛是什么?”

马祖禅师回答即心即佛。大梅禅师恍然大悟。

开悟后,大梅离开了马祖禅师,下山弘扬佛法。当马祖禅师听说大梅开悟的时候不太相信,心想:“以前他学了那么多年佛法,怎么一下子就开悟了呢?且叫一个人去试试他!于是马祖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试探大梅。

这个人见到大梅禅师,就问道:“师兄师父说了什么话让你顿悟了呢?”

大梅回答:“即心即佛。”

这个人说:“师父现在已经不说‘即心即佛’了!”

大梅惊奇地问道:“哦!那他现在说什么?”

那个人说:“老师现在经常说‘非心非佛’。”

大梅听了以后,笑着说:“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人麻烦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坚持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人回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马祖禅师,禅师激动地说:“梅子真的成熟了。”意思是说,大梅禅师真的是开悟了。

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才会自然放得下,才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幸福。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过着哪一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福。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您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

同类推荐
  • 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职场,席间酒桌上都需要,会说场面话的人给人感觉懂礼数,通常是比较受欢迎的。学说客套话,从这本书开始。职场菜鸟,8090后,还有说话特别直的人,你得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改善你的语言措辞了!
  •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俊才云集之地,毕福剑不仅长相另类,主持风格也颠覆传统,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够标准,但他却是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也是《新周刊》推选出的“最有百姓缘主持人”。本书从毕福剑主持节目和接受采访时的精彩对话或语录,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幽默话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和幽默智慧,从而让读者从他的幽默与口才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处世智慧。
  •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本书立足于职场实际,将厚黑学和职场风云巧妙融合,教你如何使用计谋;教你做人做事的智慧;教你如何走上成功之道;教你如何攀升的学问;教你如何明哲保身的计策;教你如何处世的哲学;教你怎样与君子相处,与小人争斗等。
  • 像达·芬奇一样工作

    像达·芬奇一样工作

    本书详细解读了好奇心、执行、悟性、细节、追求完美与卓越、制定可行的计划、经营关系等七个成为卓越工作人的原则。
  • 没有不可能——西点军校给员工的22堂课

    没有不可能——西点军校给员工的22堂课

    本书以精炼的语言和老到的叙事对西点军校的校训理念进行了最到位的提炼与解读,是一本适合各个阶层员工阅读的优秀书籍。
热门推荐
  • 妖孽嫡女魔音绕梁

    妖孽嫡女魔音绕梁

    她,黑道上令人闻风散胆,誉为黑色彼岸花的她,冷艳妖治,残忍嗜杀;她,现代乐坛新星,世界著名三大企业郭氏之千金,活泼开朗,聪明如她,身份显赫如她……竟在十六岁生日当天,一次任务中黯然死去,却离奇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命运之轮开始转动,一切又将如何开始?
  • 大大大明星

    大大大明星

    天才李天重活到一个类似地球的地方,写诗泡妞,跳舞唱歌……李天决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都要做一次。做明星,就要做大大大明星。
  • 斗破苍穹之萧炎后代

    斗破苍穹之萧炎后代

    同人小说,不签约,免费只为读者做贡献!只希望名誉!萧炎后之萧焚虐起,掀起风云百浪再起,噬血狂鸣,天地风情弑天地血液,只为族而生——道!
  • 境界空王

    境界空王

    从境界分离而来的世界。远古的大陆的文明,战争,出现在少年的梦中。这意味着变革,还是另有隐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我没有做错什么。”“没有绝对的善恶,这一切都要我亲眼看过之后再做评价,即使双眼所见并非真实,即使这世界都是伪物,我也要寻找那唯一的真实。”
  • 在幽暗中接吻

    在幽暗中接吻

    本集收入了7篇小说。人心里装着阳光,也装着阴暗与龌龊。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形下会呈现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这是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代表着爱情的吻,有多少是纯洁的?亲爱的,请不要心存恐惧,这无非世界的常态,人类自从摆脱了四足爬行的窘态后,便开始钟情于躲在幽暗处接吻,以及,更龌龊的交流……
  • 花式撩夫:作妃有招,爷有罩

    花式撩夫:作妃有招,爷有罩

    人命,对赫王来说,是草芥。可木巧兮却对赫王说:“王爷,我虽是草芥,却是一株貌美如,天上有地下无,能让您欲仙欲死欲罢不能的草芥。”赫王撇眼,打击:“不要脸!”木巧兮大惊失色:“不要脸?怎么会!我这张小脸儿长的这般好看,怎么舍得不要。”赫王抿唇,对于某人的不要脸行径只道:“事实甚于雄辩。”翌日,赫王高冷问:“近日让你习乐,可曾会了?”木巧兮昂首挺胸,傲然:“谁还没个擅长的乐器呀,我退堂鼓打的可棒了。”赫王抿唇拎起某人后领:“说的也是,走,本王让你再熟悉一遍如何打退堂鼓。”某个被拎着往榻上走的女人,急的哇哇乱叫:“爷,滚瓜烂熟无需再熟悉了......饶命,小的错了,这退堂鼓小身板儿消受不起啊!”
  • 萌宝寻爹记:娘亲快拿下

    萌宝寻爹记:娘亲快拿下

    你说死就死吧,搞什么非得穿越呢?穿越就穿越吧,还好死不死的穿到了一个产妇身上!生就生吧,但是孩子他爹是谁啊!
  • 凰倾三世

    凰倾三世

    我和你,纠缠三世……三世现身,漫天大雪,无奈落雪无情,曾经的回忆化成风沙,消散空中。相见,却如同陌生人。直到相爱,却也无法重回前世记忆。一世时,她为不可一世的神族公主,他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公主,您请自重。”“喂!本公主哪点配不上你了!”二世时,她为冰岚魔神,他却是一个人族败落的皇子。天城的那个夜晚,他们共游长街,许下美好心愿。三世时,她却为一个不受宠的小姐,而他,为神族战神。“每一次,都是你在保护我,这一次,我终于可以保护你了。”三世,三世……愿为你放弃天下。
  • 废材太逆天魔女逆袭记

    废材太逆天魔女逆袭记

    天啊,她慕九漓怎么那么悲催啊!果然是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会塞牙缝啊!被一块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石头噎住了,然后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异世界。穿越到异世界,这还不算什么,这个咱能忍。但是,非穿越到一个草包小姐身上。慕九漓真的忍不住高呼:“伤不起,真的伤不起…”从此过上了斗小三、虐渣男的生活。未婚夫和自己的庶妹私通,切,他算个什么东西。被自己的爹爹嫌弃,被赶出府。赶出去就赶出去呗,我还不想呆呢!他们说丹药很珍贵。啊?是吗?我一大堆不要的。她们说玄者很难得。啊?是吗?他们还不配给我提鞋呢!如此嚣张霸道的她,却意外地陷进了一场感情风波之中。
  • 史记菁华

    史记菁华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但《史记》的卷帙庞大,内容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读,分量实在太多,时间和精神往往不能应付。所以,删除赘文,撷取菁华,是个必要的工作,可以便利人们阅读和欣赏,《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