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500000034

第34章 风清云淡 (6)

佛陀以慈眼盯着他看一会儿,然后说:“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端坐邻孤影,

眇罔玄思劬。

偃蹇收神辔,

领略纵名书。

--支遁·《咏怀诗》

境由心生

心平则是福,幸福就是一颗平常心。我们是否快乐就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放下就是快乐,幸福就在身边。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一个个现在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有一位富人和一位禅师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禅师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禅师的茅舍、破旧的穿着,轻蔑地说:“这怎么就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世事无常,一把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间,富人沦为了乞丐。

正当三伏天,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禅师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禅师端来一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的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还有一个故事。

过客问整天在寺庙里颂经的小和尚:“难道你不愿意到外面的世界去吗?”

“为什么啊?”刚刚皈依佛门的小和尚不解的问。

过客说:“外面的世界宽敞明亮,要什么有什么,不愁吃喝,你何必在这里做苦行僧呢?”

小和尚说:“可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每天一心向佛,佛祖赐我屋檐遮挡风雨,风不吹头雨不打脸,还可以天天和师傅交流得道的乐趣。”

“可是你自由吗?”过客问。

这时,小和尚沉默不语了。于是,过客以胜利者的姿态把小和尚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安排在了一个奢靡豪华的人家。

很快一年过去了,过客想起了小和尚,于是就去看他现在怎么样了。他问小和尚:“啊,你过得还好吗?”

小和尚回答:“我活得还很好啊。”

“那么,你能谈谈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生活的感受吗?”过客很真诚的问。

小和尚长叹一声,说:“唉,这里什么都好,只是这寺庙太大了,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看见满院子的佛光普照,比起我待的那个小寺庙好多了。”说着说着,小和尚又参禅入定了。

对于小和尚来说,禅就在心里,只要内心有禅,即使外界喧嚣吵嚷,仍然可以保持内心世界的平静安宁,这就是他的幸福所在。面对外界的嘈杂和缤纷,我们不必抱怨,而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这才是关键啊!

五道化为海,

孰为知化仙。

万化同归尽,

离化化为玄。

悲哉化中客,

焉识化表年。

--东晋·庐山诸沙弥

禅机自悟

你不会在别的地方找到良善,你必须在你自己的内心找。如果你自己是好的,那么无论你去哪里,都会是好的;不管别人批评或赞扬人,你仍然会是好的啊!

有位禅者在修行了五年后,有段时间,开始感觉到与他人共处是一种妨碍。他习惯于坐在茅蓬里试着去打坐,但人们却不断的来闲谈而打扰了他。

于是,他跑到一个在森林里荒芜了的小禅院独自居住在那儿,不跟任何人说话。过了十五天后,他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如果有和尚或白衣(持有八条戒律的人)与我同住在这儿会是不错的,他们可以帮我做一些杂务。”

“嗨!你是个古怪的人!你说你受够了你的朋友,受够了与你同修的和尚,这又是什么啊?”他矛盾的念头想。

“不!”他的念头又想:“我想要一位好和尚。”

“看吧!好人都在哪里呢?你能找到任何一位吗?你要上哪儿去找一个好人呢?整个禅院里,只有不好的人。你必然是那惟一的好人,所以会如此这般的逃开吧!”念头说。

“你必须像这样地紧追不舍,追随着你的念头行经的途径,直到你了解。” “嗯,这是重要的一点,哪里是找到一位好人的地方呢?没有任何一个好人!你必须在你自己内心里面找到这个好人。”

修禅靠的是自己的觉悟力,光靠别人的说教是很难领悟真正的禅机。我们有时需要靠自己的一点智慧来领会博大的佛学。

一学僧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能说出悟道的境界和感受吗?” 慈受禅师答道:“既然是悟道,当然说不出来。”

学僧又问道:“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禅师答道:“就像哑巴吃蜜!”

学僧又问道:“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说的能够算禅悟吗?”

慈受反问道:“既然没有悟道,那说出的怎么能算做禅悟呢?”

学僧说道:“但是他讲的头头是道,不算做禅悟,那是什么呢?”

慈受禅师淡淡一笑,说道:“像鹦鹉学话罢了!”

学僧又问道:“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何不同呢?”

慈受禅师耐心开示:“哑巴吃蜜,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学僧继续问道:“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禅师答道:“只能别人知道自己知道的,再没有其他了。”

学僧话头一转:“老师现在是知,还是不知?”

慈受禅师哭笑不得,说道:“我是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呢?还是不知呢?”

禅机除了自己参悟之外,他人又如何能偷窥呢?

崇信禅师出家后,随侍于道悟和尚座下。

某日,崇信对道悟和尚说:“我自从跟随师父出家以来,从来没有听到您给我指示禅法心要?”

道悟回答说:“自从你来到这里,我随时都在为你指示心要啊!”

崇信听了,感觉很诧异,便问道:“师父何时指示过我?”

道悟说:“你送茶来,我接受了。你拿饭来,我也吃了。你顶礼时,我便点头。什么地方没有指示心要啊?”

崇信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低头想了很久。

道悟便说:“若能见道,当下便见,若用脑袋思考,就会出现偏差。”

某天,清了禅师到厨房看弟子们煮面,忽然面桶的底掉了,整桶面全掉了出来。众人见状说:“好可惜喔!”可是禅师却说:“桶底脱落是件好事啊!各位为什么烦恼呢?”

想想,桶底都掉了,桶中还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而且东西再也装不进去,岂不是很棒吗!之后,禅宗常用“桶底脱落”来比喻恍然大悟的境界。学禅是“为道日损”,每天要丢掉一些东西,直到桶底脱落,就可达到解脱之境界,与佛平等。

有道是:扶持旧桶,桶底呼脱;桶底无水,水中无月。

有僧人问怀岳禅师说:“一天之中该要如何修行呢?”

禅师回答:“只要一动了想修行的念头,就没法修行了。”

僧人又问:“那如果不动修行的念头又如何呢?”

禅师回答:“那就像是一个守着古墓的死尸!”

我们的生命、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在以一种流动的状态存在;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乃至生老病死,自有一定的时节因缘。然而,我们的私欲、占有欲等自我的欲望总是在这整体式的流动中贪婪地切割,希望所有的资源、利益都能够据为己有。当人们看不到各种现象本质上都是无常、缘起的时候,就会被欲望的炽烈所吞噬!实则,我们内心念头的迁流何尝不是如此?六祖惠能曾说:“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念头的起落生灭,是现象空寂本质的显现,再自然不过了,但我们总是头上安头,不是随着念头妄想纷飞、就是希望念头能够停止以营造宁静的假相。只要能够洞悉这一过程的虚妄不实,我们就能常保一颗自在的心,在心念的起落之间归家稳坐。

有道是: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阴魔,或起不起是烦恼魔,我正法中无如是事。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着。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的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听了道谦的话,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生皆由化化,

化化更相缠。

宛转髓化流,

漂浪入化渊。

--东晋·庐山诸沙弥

不要拂拭

佛教分大乘小乘,小乘重自度,大乘重度他,小乘圣者,纵然得道,也不及初发心的大乘行者。“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作风,永远不能成佛。“自己未度,先能度人,才是菩萨发心。”黄檗斥责自了汉,难怪小乘圣者感动,并赞叹为大乘法器了。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的拭去,默默的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涎自干吧,不要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吐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的接笑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禅师非常关切的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世间上无论什么事,说很容易,做很困难,说不发脾气,但境界一来,自我就不能把持。禅者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就是这种写照。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沩山灵祐禅师,一天灵祐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同类推荐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一个人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驾驭好心态。好心态难以养成,但是容易保持下去;坏心态容易养成,但是难以摒弃。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决定性格的又是心态。不是有这样的谚语吗?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心态;播下一种心态,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拥抱改变: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

    拥抱改变: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

    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需要学习与成长,需要改变与提升,更需要快乐与成功。《拥抱改变——魅力女性的完美修养》是专门为智慧女人、妩媚女人、小资女人、温柔女人、时尚女人而写,才女、淑女、美女从中可以得到优雅之道,变得更加健康,更加独立,更加生动,更加朝气蓬勃,从平凡走向非凡,从优秀走向卓越。作者安子富于个人魅力的传奇分享,是今天大多数女性都可以拥有的,它不需要靠大量的财富、权势、名位来获得,但它需要一些智慧、一些品味、一些割舍来取得,也就是两个字——改变。
  • 顿悟

    顿悟

    本书分十章,从禅宗、彻悟的角度来解读“顿悟”对生活和心境的帮助和理解。语言充满禅意,洒脱随性中包含机锋,简单的佛教故事中包含中无尽的人生哲理。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
热门推荐
  • 阴缘难挡:鬼夫萌萌哒

    阴缘难挡:鬼夫萌萌哒

    殷若不知哪倒了八辈子的血霉,竟然被一串风铃给缠上了,此后,冤魂挡路,恶鬼焚香,七月鬼门开,因为它,殷若结了段难缠的阴缘。他是宿主,她是契奴。他看着她:“殷若,姻缘自生,若离若即,甚好,有情却无根。”听后她只笑:“那你可得小心了,别他日在我身上种下情根。”“情根?你也算看得起自己。”他冷淡的盯着她,对她的想法嗤之以鼻,只是他算漏了一件事,他从未算过在她受伤的时候心会疼。·······初次。他派她去勾搭一千年恶鬼,被发现后她被折磨的伤痕累累挂在树上。他骂:“没用。”后来她用身体给冤魂附身报仇。他叹:“活该。”她为他舍弃平凡生活,地狱门开,恶鬼尽除,冥夜封鬼。他息:“太傻。”·······经年后。殷若满身鲜血的站在他面前问:“我替你灭鬼,你可愿许我一生。”他轻蔑的看着她,邪恶的笑,给她的答案只有一巴掌:“契奴永远没有爱的权利。”一颗芳心被伤的支离破碎,殷若抬起了低下许久的头:“你高高在上,我必将你拉下一尝我今日苦楚。”他一如初次相见那般自以为是:“你,还不够格。”······若是情深,为何互相伤害。若是不爱,为何那么在意。殷若一直记得那天在梨花开遍之际与他的一夜情深,此后,两不相欠。
  •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此乃吾无名亲手炼制依据仙尊殿为原型,乃是一方小世界,其中包含珍宝阁,内有大量珍宝,是吾毕生所积累之物;仙丹宫,内藏无数仙丹,包罗万象;功法殿,内藏各界各阶功法;以及阵法殿、仙药园。一个少年,吴名得到了此殿,从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如何成就皇者,走上巅峰。
  • 绝代冥妃:冥王小傲娇

    绝代冥妃:冥王小傲娇

    “如果你属于天空,那么我将属于与你相隔的陆地。”叶颜词道。“为何你总要与本王保持着距离,颜儿。”一旁的冥王深情地望着叶颜词道。“不合适!!!不合适你知不知道,不合适。”叶颜词满脸嫌弃的大喊道。某人从她的前前前世就开始对自己纠缠不休,每一世都不放过,厚颜无耻。每一世的命中人都成了过客,想想就气,说好的一世一双人呢!!!
  • A Hero of Our Time

    A Hero of Our T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燕京大少

    燕京大少

    穿越到了繁荣昌盛的大燕,王学良摇身一变成了商贾的子弟,继承家业,称霸大燕酒楼是必须的,闲暇之余对妻子要甜言蜜语,对二奶要霸气凌然,要以学问征服公主,要对唐嫣将无耻进行到底。为了不让生活单调,竹牌要做,音乐要耍,厨艺要秀,功夫要练。钱要赚,慈善事业也要做,商农合作要推进,至于进国子监教学嘛?那得看公主的诚意!
  • 重生之神婆:她从末世来

    重生之神婆:她从末世来

    这是一个末世女带着异能重生到和平时代山村小女孩身上的故事,也是一个少女以相术与按摩技术医人名声在外的故事,更是一个少女白手起家,在商业界拥有花界女王的故事。
  • 婚变那些事

    婚变那些事

    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走过的城市,一些看过的风景!一些刻骨铭心的恩怨情仇!
  • 负笈录

    负笈录

    读万卷诗书,行万里长路,品百态人生,悟本我真我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出现了蜚声全球三大君主,既法国波拿王朝的路易十四,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康熙以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康熙之治”。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铲除陋习,鸿博开科,召贤纳士,完成了满族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过渡,使大清帝国腾飞而起,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康熙在国内外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