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600000013

第13章 寻本溯源 (1)

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楞伽宗考

《坛经》考

荷泽大师神会传

禅学古史考

禅学古史考

印度人是没有历史观念的民族,佛教是一个“无方分【空间】无时分【时间】”的宗教。故佛教的历史在印度就没有可靠的记载。去年【1927】的夏间,我在上海美国学校的中国学暑期讲习会内讲演了四次《中国禅宗小史》。听讲的有两位印度人,他们听我讲“慧能死于西历713年,……道一死于788年,……百丈怀海死于814年,……丹霞天然死于824年,……”觉得十分奇怪。他们后来到我家里闲谈,说起此事,认为中国民族特别富于历史观念的表现。他们说:“怎么连佛教和尚的生死年代都记的这样清楚详细!”

关于禅学在古代的传授,史料很残缺;我们没有法子,只能在中国旧译的禅法书及其序跋里面钩出一点比较可信的材料,使人知道古代佛教徒的传说里的禅法传授史是个什么样子。

古代翻译的禅法诸书,举其重要的,约有下列各种:

【1】《道地经》一卷【缩刷《藏经》暑六】

“天竺须赖孥国三藏僧伽罗叉,汉言众护,造。”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约西历148—170】译。凡七章。

【2】《大安般守意经》一卷【宿五】

安世高译。旧录作一卷。今缩《藏》所收乃是康僧会与陈慧注本,注文与经文混合,故分二卷。

【3】《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宿八】

【4】《禅行法想经》一卷【宿八】

以上均安世高译。安世高还有《大小十二门经》各一卷,也是禅书,今不存。

【5】《小道地经》一卷【暑六】

后汉支曜【约185年】译。

【6】《禅要经》一卷【暑六】

在后汉录,译人不详。

【7】《修行道地经》七卷【暑六】

众护【僧伽罗叉】造,西晋三藏竺法护译。跋作六卷二十七品,今本有七卷三十章,而且只有二十九章。南条文雄说,末三品依《法华经》。大概此三品是后来加入的。序题“《瑜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跋言太康五年【284】二月二十三日译成。

【8】《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暑六】

僧伽罗刹造。姚秦鸠摩罗什【402—412】译。

【9】《禅法要解经》二卷【暑六】

【10】《思惟略要法》一卷【暑六】

【11】《菩萨诃色欲法》一卷【暑六】

以上都是鸠摩罗什译的。

【12】《禅秘要法经》,三卷【宿五】

鸠摩罗什译。首行有“后秦弘始年……译”字样。。

此书乃众家所造。《高僧传》七,《僧敏传》云:“《禅法要》三卷,始是鸠摩罗陀所制,末是马鸣所说,中间是外国诸圣共造。”僧格序文中说的更详细:

……寻蒙【鸠摩罗什法师】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疑是“胁比丘”之误】,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

【序文见僧祐《出三藏记》九】

【13】《修行方便禅经》四卷【即所谓《达磨多罗禅经》】【藏八】

达摩多罗与佛大先造。东晋佛陀跋陀罗在庐山【约410年】译,慧远作序。序尾有一行云:“《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14】《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暑六】

“佛陀蜜多撰,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424—440年】译。”

【15】《治禅病秘要法》二卷【宿五】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跋言孝建二年【455】译成。

以上译出的禅法书,是依时代的先后排列的。我们可以作一表如下:

第二世纪的晚年

安世高译《道地经》、《大安般经》等。

第三世纪的晚年

284年,竺法护在敦煌译《修行道地经》的全文。

第五世纪的初期

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各种禅经。【约在404年】

佛驮跋陀罗在庐山译《达摩多罗禅经》。【约在410年】

昙摩蜜多在建业译《五门禅经》。【约在450年】

这表上可以看出印度禅法逐渐输入中国的历史。安世高等译的书,都很简略,不很容易懂得。故《道地经》有道安等的章句,而《安般经》有道安的注及陈慧等的注本。法护译的是僧伽罗叉的全文,但其书远在敦煌,又不久即遭大乱,似乎不很流通。故五世纪初年慧远作《禅经》序云:

每慨大教东流,禅数尤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顷鸠摩耆婆【即鸠摩罗什,kumarajiva】宣马鸣所述,乃有此业。虽其道未融,盖是为山于一箦。……

故其时僧叡序罗什所出《禅经》云:

此士先出《修行》,《大小十二门》,《大小安般》,虽是其事,既不根悉,又无受法。学者之戒,盖阙如也。……

以此推知禅法之推行是5世纪以后的事。5世纪初期,北有罗什,南有慧远,其所出诸书又都是提要钩元的书,故印度的禅法遂稍稍流行于中国。

据近代学者的考证,释迦牟尼大概生于纪元前6世纪【约560年】,死于前5世纪【约480年】。故鸠摩罗什时代上距释迦不过八九百年,可算是“去古未远”。这八九百年中的传说之中,含有一些史料,其可信之程度总稍胜于后世的种种传法说。故我们研究印度禅学的传授,应该先研究这些较古的史料。

佛教禅法的来源很古,《奥义书》【Upanishads】中已有禅定之法,其名为“瑜伽”【Yoga】【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卷,39—52页】;此种书在佛教产生时已成为很有势力的经典,故佛教不免受他的影响。数论一派【Sankhya,印度六家哲学之一】也注重“瑜伽。”稍后起之瑜伽一派【六家之一】,更把禅定作为主要的修行法门,故其学派即称瑜伽【看忽滑谷快天同书上,66—84页】。

佛教之禅法也名为“瑜伽”,习禅者名为“瑜伽遮罗”,禅法名为“瑜伽遮罗布迷”,即是“瑜伽师地”,译言“修行道地”。故法护译的僧伽罗叉的《修行道地经》序题:

《瑜伽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

故庐山译出的《达摩多罗禅经》序末说:

《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僧祐记录此经,也说:

《禅经修行方便》二卷。一名《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

一名《不净观经》,凡有十七品。

可见僧伽罗叉的书,和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合作的书,都叫做《瑜伽遮罗布迷》【Yogā chārabhūmi】都可译作《瑜伽师地论》。【《高僧传》二,《佛陀跋陀罗传》,他译有《修行方便论》,本不称“经”也】。

南条文雄的“明藏目录”于《道地经》下注原名为Margabhumi,又于《修行道地经》下注原名为karyamārgabhomi,又于《达摩多罗禅经》下注原名为Dharmatara Dhyana—sutā,这都是出于臆测的,全没有根据。

这个书名关系不小。我们因此可以知道这时期的禅法上承《奥义书》,中间与外学胜论派及瑜伽派相关,下接唯识宗的瑜伽师地。

汉晋时代译的许多禅法书之中,从不提及无著【Asanga】弟兄之名。大概无著弟兄的时代很晚,其年代约在第4或第5世纪。Péri说他们的年代在280至360年之间,似乎还过早【参考Eliot,Hinduism and Bnddnism,Vo1.Ⅱ.P.65】。他们不过是“瑜伽遮罗”的后起之秀。试取无著的《瑜伽师地论》【玄奖译本】与法护、罗什、佛陀跋陀罗诸人译的各种《瑜伽师地论》相比较,便可知道他们的内容大致相同,演变的线索也很明显。不过无著所造更多烦琐的分析,遂成为唯识的烦琐哲学。更进一步,便成了下流的密宗了。

在中国方面,赖有中国古代思想的抵抗力,这种烦琐的分析同中国人的头脑不能相容。中国的文字也不配玩这种分析牛毛的把戏,故5世纪以下的禅学趋势便是越变越简单,直到呵佛骂祖而后止!中间虽有玄奘、窥基的大卖气力,而中国思想终走不上唯识的烦琐哲学上去;虽有不空、金刚智同许多帝后的提倡,而中国居然不曾堕落成为真言宗与喇嘛教的国家。

这两种趋势可以表示如下:

佛教的禅法 变烦琐的趋势—唯识—密宗

古印度的瑜珈

胜论—瑜珈派 变简易的趋势—中国的禅宗

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我们现在要研究古禅学的传授略史。庐山译出的《禅经》有小序云:

……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婆崛,尊者波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密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是所闻而说是义。

此是佛大先的口气,故有达摩多罗而无佛大先自己。我们应该先考定佛大先的年代。

佛大先即佛陀斯那【Buddhasena】。《禅要秘密治病经》有后记云:

河西王从弟大沮渠、安阳侯,于于阗国衢摩帝大寺,从天竺比丘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其人天才特拔,诸国独步;诵半亿偈,兼明禅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沮渠亲面禀受,亿诵无滞。以宋孝建二年【455】九月八日,于竹园精舍书出此经,至其月二十五日讫。尼慧(左三点水右睿)为檀越。【《出三藏记》九】

据《开元释教录》四:

安阳侯沮渠京声,即河西王蒙逊从弟,……少时尝度流沙,到于填国,于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安阳从之谘问道义。……以茂虔【即牧犍】承和年中译《禅法要解》一部。

《高僧传》二,《昙无识谶传》后附《安阳侯传》,也说他从于阗高昌东归,回到河西,即译出《禅要》。又说:

又伪魏吞并西凉,乃南奔于宋。……初出《弥勒》、《观世音》二观经。……后竹园寺慧(左三点水右睿)尼复请出《禅经》。安阳既通习积久,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

沮渠王国被灭时在承和七年,当宋元嘉十六年己卯【439】。其译《禅经》,在宋孝建二年【455】。《开元录》记载有误。也许他在河西,曾译初本;后在南方受请,又重译一本,故十七日而译成。沮渠蒙逊开国在401年;《僧传》说安阳侯少时在于阗见着佛大先,大概佛大先当400年时还生存。

此说颇多旁证。《高僧传》三,《智严传》中说:

智严……周流西国,进至罽宾,入摩天陀罗精舍,从佛驮先比丘谘受禅法。渐染三年,功逾十载。佛驮先见其禅思有绪,特深器异。

智严与佛陀跋陀罗同回中国,《僧传》二说:

佛驮跋陀……少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先时亦在罽宾,乃谓智严曰:“可以振维僧徒,宣授禅法者,佛驮跋陀其人也。”

他们到长安时,鸠摩罗什已在长安,当5世纪的初年。这都可证佛大先当400年时还生存。他的及门弟子到中国的有三人:

佛陀跋陀罗【死于429年,年71】

佛大先 智严

沮渠京声【死在455年以后】

其次,我们要考定佛大先以上的几个人的年代。慧观序《修行地不净观经》云:

此一部典名为《具足清净法场》。传此法至于罽宾,转至富若蜜罗,亦尽诸漏,具足六通。后至弟子富若罗,亦得应真。此二人于罽宾中为第一教首。

富若蜜罗去世已来五十余年,弟子去世二十余年。昙摩多罗菩萨与佛陀斯那俱共谘得高胜,宣行法本。佛陀斯那化行罽宾,为第三教首。有于彼来者亲从其受法教诲,见其涅槃时遗教言:“我所化人众数甚多,入道之徒具有七百。”富若罗所训为教师者十五六人,如今于西域中炽盛教化,受学者众。

昙摩罗【依上文当作昙摩多罗】从天竺来,以是法要传与婆陀罗,婆陀罗与佛陀斯那。佛陀斯那愍此旃丹【震旦】无真习可师,故传此法本流至东州。……【《出三藏记》九】

慧观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又与佛陀跋陀罗同在建业道场寺,死于宋元嘉中。他的史事知识大概是从这两个大师得来的,故有可信的价值。他说的罽宾一派的世系都是几十年间的事,故更可信。罽宾的三世教首是:

富若密罗——富若罗——佛大先【佛陀斯那】

又有从天竺来的一支:

昙摩多罗【即达摩多罗】——婆陀罗——佛大先

考僧祐《出三藏记集》十二有萨婆多部的世系表两种。一种是僧祐所辑,一种是“长安齐公寺萨婆多部佛大跋跎罗师宗相承”世系,其中有可与慧观所记相印证的,今列表如下:

萨婆多部记

【1】僧祐所记

【49】弗若蜜多罗汉【衍汉字】

【50】婆罗多罗

【51】不若多罗

【52】佛驮先

【53】达摩多罗菩萨

(2】齐公寺本

【无】

【48】婆罗多罗

【44】不若多罗

【49】佛大先

【50】昙摩多罗

慧观所记

富若蜜罗

婆陀罗

富若罗

佛陀斯那

昙摩多罗

慧观又说:

富若蜜罗去世已来五十余年,弟子【富若罗】去世二十余年。

同类推荐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佛教故事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撰,可称为古代推算第一书。王希明以为太乙之法,可以预知未来,所以圣人常为。当然,历代治乱兴亡,并非能容易简单推算出来,《太乙金镜式经》有其迷信成分在内,这是需要注意的。
热门推荐
  • 美食之研究狂

    美食之研究狂

    美食的时代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探索未知的美味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美食猎人们奋勇向前的时候,作为研究员的莱卡想法却与众不同,在孤独中,他渴望找回远古的记忆,渴望找寻曾经呼唤他的地方。新手,龟速更新。
  • 异界魔尊铁血柔情:九玄魔修

    异界魔尊铁血柔情:九玄魔修

    魔门门主渡劫飞升却遭九星锁魂,一身盖世修为尽锁丹田成了废人。穿越到现代被小护士捡回家中,过起了与小护士同居的暧昧人生。金麟非池物,天妒又如何?逆天九转冲破九星桎梏,带着一群MM过起活色生香逍遥旖旎的神仙日子。铁血柔情,情义热血,尽在《九玄魔修》。恋风新书,请兄弟们多多支持!金砖,收藏,推荐和打赏,恋风拜谢!信誉保证,绝不进宫!
  • 重生之将军难缠

    重生之将军难缠

    上辈子,阿萝是被渣男害死的,可悲的是,她居然到死还舍不得那个渣男……重活一世,不求报宿仇,只求能够远离从前的那些是是非非,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谁料渣男居然也重生了!最重要的是居然还转了性子!
  • 腹黑小姐的逗比旅途

    腹黑小姐的逗比旅途

    一位尊贵的大小姐来到最低的大陆求生,踏上自食其力的强者旅行。女主性格腹黑逗比,吃货一枚,妖娆的外貌,白痴的内心。改写大陆生存之道,天待我不厚道,我便不待天厚道!
  • 极限侵袭

    极限侵袭

    我曾经跋山涉水、诛怪弑兽,为的只是一个真相!……任何人都有他的过去和未来,而你却是个例外!……他们的到来,不是侵略,我们却要奋起反抗,而你注定是这个宇宙的——拯救者!
  • 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

    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

    昏睡了一个月,被宣布要永远睡着的七王爷急需娶个陪睡妃。谁那么倒霉,要嫁个躺在寒玉床上的“活死人王爷”?百里飘雪幸运中标了!大婚之日,八抬花桥,十里红妆,浩浩荡荡,惊动了全京城!将军府的三小姐百里飘雪貌比天仙,却无才无德,是一个出了名的废柴花痴胆小鬼。听说要嫁个“死王爷”,连夜上吊没死成,醒来后,已经换了主。她百里飘雪,人如其名,百里之内,销魂剑出,霜雪满天纷飞扬。毒医双绝,剑气如虹,谁敢惹她?他,凤元宇,魔尊降世的凤氏皇朝七王爷,天下第一的睡美男子。洞房花烛之夜,昏睡了一个月的“死人”恶魔王爷蓦地睁开了眼睛,惊得百里飘雪目瞪口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物非人非事事休。些许感叹,留以为记。
  •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为了帮助银行客户经理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技能,提高外汇业务的营销水平,本书总结了外汇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内容涵盖外汇管理政策、利率管理、汇兑业务、清算业务、结算业务等诸多方面。
  • 恋上废柴男

    恋上废柴男

    某天喝醉酒的凌半夏被李希俊捡回家!凌半夏对男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为脱离剩女行列,主动进攻勇夺美男。但随着对李希俊的了解,凌半夏发现他是个花钱不眨眼,不折不扣的废柴男。。。。
  • 重生女王欲火凤凰

    重生女王欲火凤凰

    一个衣食无忧,被人宠爱的大小姐,偏偏因为另一个人的到来,使自己从天堂坠入地狱。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爱她的人都离她远去……“林依雪,我,欧穆菲又回来了”是的,她重生了,重生到了6岁,她要变得强大,她要让林依雪上一世所亏欠她的,在这一世,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