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600000021

第21章 寻本溯源 (9)

16胁比丘 胁比丘 【10】胁比丘 【9】胁比丘

17富那奢 富那奢 【11】富那夜奢 【10】富那奢

18马鸣 马鸣 【12】马鸣 【11】马鸣

19毗罗长者 毗罗尊者 【13】迦毗摩罗 (12)毗罗尊者

20龙树 龙树 【14】龙树 【13】龙树

21迦那提婆 迦那提多 【15】迦那提婆 【14】迦那提婆

22罗睺 罗睺罗多 【16】罗睺罗多 【15】罗睺罗多

23僧伽那提 僧伽那提 【17】僧伽那提 【16】僧伽那提

24僧伽耶舍 僧伽耶舍 【18】伽耶舍多 【1 7】僧伽耶舍

25鸠摩罗驮 鸠摩罗驮 【19】鸠摩罗多 【18】鸠摩罗多

26 阇夜多

阇夜多

【20】 阇夜多

【19】 阇夜多

27婆修盘多【天秋】 婆修槃头 【21】婆修槃头 【20】婆修槃陀

28摩拿多 摩拿罗 【22】摩拿罗 【21】摩奴罗

29鹤勒那 鹤勒那 【23】鹤勒那 【22】鹤勒那夜遮

30师子比丘 师子比丘 【24】师子比丘 【23】师子比丘

31舍那婆斯 婆舍斯多 【25】婆舍斯多 【24】舍那婆斯

32优婆掘 优婆掘多 【26】不如蜜多 【25】优婆掘

33僧迦罗【叉】 婆须蜜多功能 【27】般若多罗 【26】婆修密

34婆须蜜多 僧迦罗叉 【27】僧伽罗叉

35达摩多罗 菩提达摩 【28】菩提达摩 【28】达摩多罗

36惠可 同 【29】 同 【29】同

37僧璨 同 【30】 同 【30】同

38道信 同 【31】 同 【31】同

39弘忍 同 【32】 同 【32】同

40惠能 同 【33】 同 【33】同

此表最可注意的是敦煌本的印度诸祖与惠昕本全同,所不同者只有两点:

【1】敦煌本的舍那婆斯,【31】此本作婆舍斯多。

【2】敦煌本僧迦罗叉【33】与婆须蜜多,【34】此本两人的次第互倒。证以宗密所记,敦煌本是误倒的。此本不误。此可证此本尚未经契嵩的改窜。契嵩作《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及《传法正宗定祖图》,于喜祐六年【1061】进上;次年,奉仁宗旨,收入藏经内。他的重要改定,是

【1】改旧世系的第33人婆须蜜多为第七祖。

【2】删去旧世系的第32人优波掘多,因为他知道优波掘多即是前面的第12代优婆掬多。

【3】删去旧世系的第34人僧伽罗叉,因为僧伽罗叉【即僧伽罗刹】的年代太分明了,不容易接上菩提达摩。契嵩自称根据僧祐的《出三藏记》所收的萨婆多部世系,而僧祐所记僧伽罗叉在第29,而弗若蜜多【契嵩的不若蜜多】在第49。所以他不能不删去僧伽罗叉了【僧伽罗叉的年代,我曾考定为西历纪元2世纪的人;看《胡适文存》三集412页以下】。

【4】他删去了师子下面的四个人,改定为三人:

婆舍斯多【此是依惠昕本改的】

不如蜜多【此即《出三藏记》的弗若密多】

般若多罗【此即《出三藏记》的不若多罗】

【5】敦煌本与惠昕本皆无弥遮迦一人,而中唐宗密所传世系已有此名,大概唐人所传世系,或有末田地而无弥遮迦,或有弥遮迦而无末田地,不是契嵩添入的。

我从前疑心舍那婆斯之改为婆舍斯多,也是契嵩干的事。今见惠昕本已这样改了。舍那婆斯即是商那和修,他在僧祐《出三藏记》的萨婆多部世系表里,列在第四,在末田地之下,优婆掬多之上,正当旧表之商那和修。故惠昕本已改为婆舍斯多。此名不见于唐人所传各表中,亦不见于日本所存各表中,大概是惠昕捏造的,而契嵩沿用此名。这更可证我上文说的契嵩所用“俗本”即是惠昕的二卷11门本。

惠昕本虽已改换了舍那婆斯一名,但其余各祖都与敦煌本相同,这又可见此本之近古了。

但用此本与敦煌本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惠昕已有很大的改动,已有很多的增添了。上文引慧能临终的悬记,已可见惠昕增添了许多字句。惠昕自序说:

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

可见他不满意于古本。但他不曾说明他如何改动。看了“古本文繁”一句话,好像他的改定是删繁为简。试比较敦煌本与此本,便知此本比古本更繁,已有了后来添入的文字。但此本所增添的还不很多,不过2000字罢了。今试表《坛经》各本的字数,作一个比较:

【1】敦煌本12000字

【2】惠昕本14000字

【3】明藏本21000字

这可见惠昕加了不过2000字,而明藏本比敦煌本竟增加9000字了。这个比较表虽是约略的计算,已可见禅宗和尚妄改古书的大胆真可令人骇怪了。

我们试取一段,用这三本的文字作一个对勘表:

敦煌本 惠昕本 明藏本

大师欲更共议,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惠能,令随众作务。

大师更欲共惠能久语,且见徒众总在身边,乃令随众作务。惠能启和尚言:“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五祖言:“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且去后院。”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处?”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

时有一行者遂差惠能于碓坊踏碓,八个余月。 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八个余月。五祖一日忽见惠能,言:“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

否?”惠能言:“弟子亦知

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

人不觉。” 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我们看这种对勘,可知惠昕增添了许多很浅薄的禅宗滥调而契嵩以后多沿用他的改本【明藏本即是契嵩改本,略有元朝和尚宗宝增入的部分。我另有考】。倘使我们不见敦煌古本与惠昕本,这种后世增改的痕迹就不容易考出了。

惠昕改动的地方,大致都是这样“添枝添叶”的增加。但他也有删节原本的地方,也有改换原本各部分的次第的地方。

惠昕增添的地方都是很不高明的;但他删去的地方都比原本好的多,如惠能的心偈,敦煌本有两首,惠昕本删并为一首。又如敦煌本惠能临终时,诵“先代五祖传衣付法颂”,自达摩至惠能,六人各有一颂,又续作二颂,共八颂,都是很恶劣的偈颂。惠昕本只存达摩一颂,惠能一颂,共删去了六颂。这些地方,虽然都是改变古本面目,在文字技术上却是一进步。

他改变原本各部分的次第,是在惠能说法的部分。他论坐禅两段之后的各部分,此本与敦煌本的次第不同,比较如下:

敦煌本 惠昕本

【1】说自性三身佛 【1】增添“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一段,凡二百十一字,为敦煌本所无。

【2】分四弘誓愿 【2】无相忏悔

【3】说无相忏悔 【3】四弘誓愿

【4】说无相三归依戒 【4】无相三归依戒

【5】一体三身自性佛

这种改动,大概是因为惠昕添入了“传香”一大段,故移“忏悔”一段到前面去,又改移其他各段落,先传香,次忏悔,次发愿,次传无相戒,次说自性三身佛。这个顺序确是稍胜于原来的次第。后来各本都依惠昕改本。此又可证契嵩改本所用的本子是惠昕的改本。

最后,我们要指出惠昕与敦煌本的跋尾的异同:敦煌本跋尾云:

此《坛经》,法海上座集。上座无常,付同学道际,道际无常,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受此法。如付山法,须德【得】上根知,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经以为衣【依】承,于今不绝。

惠昕本跋尾云:

洎乎法海上座无常,以此经付嘱志道,志道付彼岸,彼岸付悟真,悟真付圆会,递代相传付嘱。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中现也。

两本的传授如下表:

【敦煌本】 法海

道际—悟真

【惠昕本】 法海—志道—彼岸—悟真—圆会

我们看了这两个不同的跋尾,可以作怎么样的解释呢?我想,我们可以得这样的结论:第一、敦煌本的祖本是很古的。这个祖本大概成于神会和尚未死之前。神会在滑台大云寺开始攻击神秀门下的大师,宣传慧能的“顿宗”教义,竖立“南宗”宗旨,是在慧能死【713年】后二十余年内的事。此经内有此事的预言,故其制作至早当在开元【713—741年】晚年,或天宝【742—755年】初年。我们假定此经作于天宝年间神会在东京【洛阳】最活动的时代【神会在东京当天宝四年至十二年,745—753年】,约当西历745年。此经大概是神会做的【详考见《荷泽大师神会传》】,他自己不便出名,只好假托于一个已死了的同学法海;又说此本由法海传给同学道际,道际付门人悟真,“悟真在岭南漕溪山法兴寺,见今传受此法”。这就是说,当此祖本传写时,悟真还活着。法海与道际为同学,为慧能下一代;悟真为第二代。慧能死在713年,神会死在760年。神会活了93岁,他尽可以和他的师侄悟真同时,——假定真有法海、道际、悟真三个和尚的话。敦煌本所记此本的传授不过两代三人,可见此本的祖本写时还在神会的时代,可以算是最古本了。

第二、惠昕本所记传授,也有悟真,但排在第四;悟真之下还有一个圆会;悟真之上两个传人与敦煌本不同。这一点应该如何解释呢?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惠昕本的《坛经》传授世系也是惠昕妄改的。此本的跋尾之前,提到王维的碑铭,又提到“元和十一年【816】诏追谥曰大鉴禅师,事具刘禹锡碑”。这些事实都不是《坛经》最古本所能有的。王维作《能禅师碑铭》【《全唐文》卷327】是神会托他做的,碑文中有云:

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虽末后供,乐最上乘。先师所明,有类献珠之愿;世人未识,犹多抱玉之悲。谓余知道,以颂见托。……

“犹多抱玉之悲”一句,可证此碑作在神会被御史卢奕弹劾,或已被贬逐的时候【天宝十二年,753】,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此碑作于《坛经》已写成之后,所以敦煌本只说“韶州刺史韦据立碑,至今供养”,——其实并无此碑——而不曾提到王维的碑文:这是一证。王维碑内提起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慧能和他辩论,而《坛经》敦煌本不提此事。这是二证。碑文中说“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敦煌本也不提此事:这是三证。但惠昕改本却不但用了王维的碑文,并且提到刘禹锡的碑文了,元和追谥已在慧能死后一百零几年,所以旧本里的两代三个《坛经》传人是不够的了。所以惠昕改了这个传经世系,从两代三人改为五代五人,可以够一百零几年了。我们可以推断惠昕见的原本,其跋尾的传经人也只是法海、道际、悟真三个,悟真一名还可以保存他当时增改的痕迹。

总之,惠昕本虽然有了不少的增改,但不失为“去古未远”之本,我们因此可以考见今本《坛经》的哪些部分是北宋初年增改的,哪些部分是契嵩和契嵩以后的人增改的。

4楞伽宗考

一、引论

在5世纪的晚期,北方有两个印度和尚提倡两种禅学,开辟了两个伟大的宗派。一个是跋陀,又译作佛陀;一个是菩提达摩。佛陀弟子道房传授“止观”禅法给僧稠【480—560年】,僧稠成为北齐的大师,撰《止观法》两卷,道宣《续僧传》称其书“味定之宾,家藏一本”。止观禅法是南岳天台一派的主要教义;虽然南岳慧思【514—577年】和他的弟子天台智顗都远攀马鸣龙树做祖宗,而不肯明说他们和佛陀、僧稠有渊源,我们可以推测佛陀、僧稠是南岳天台一宗的远祖。

菩提达摩教人持习《楞伽经》,传授一种坚忍苦行的禅法,就开创了楞伽宗,又称为“南天竺一乘宗”。达摩死后200年中,这个宗派大行于中国,在8世纪的初年成为一时最有权威的宗派。那时候,许多依草附木的习禅和尚都纷纷自认为菩提达摩的派下子孙。牛头山法融一派本出于三论宗,讲习的是《大品般若经》和《大集经》,道宣作《法融传》,凡2433字,无一字提到他和楞伽宗有关系。但是牛头山的后辈居然把法融硬派作菩提达摩的第四代子孙,成了楞伽宗的忠实同志了。还有岭南韶州曹侯溪的慧能和尚,他本是从《金刚般若经》出来的,也和“楞伽”一派没有很深的关系,至多他不过是曾做过楞伽宗弘忍的弟子罢了。但是慧能的弟子神会替他的老师争道统,不惜造作种种无稽的神话,说慧能是菩提达摩的第四代弘忍的“传衣得法”弟子。于是这一位“金刚般若”的信徒也就变成“楞伽”的嫡派了。后来时势大变迁,神会捏造出来的道统伪史居然成了信史,曹溪一派竟篡取了楞伽宗的正统地位。从此以后,习禅和尚又都纷纷攀龙附凤,自称为曹溪嫡派,一千多年以来的史家竟完全不知道当年有个楞伽宗了。

我们看了楞伽宗史迹的改窜与湮没,忍不住一种打抱不平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都与伊斯兰教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回回民族与其关系更为密切。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防汛抗旱

    防汛抗旱

    防汛就是汛期防止洪水为害,保障防护区安全的工作。汛前准备包括:培训防汛人员;检查防洪工程设施,消除隐患;制定防汛方案;备足防汛物料;建立健全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汛期工作包括:及时了解气象水文状况,预报水情,必要时下达警报;巡查和守护防洪工程,运用防洪系统各项措施,依据水情和工程状况以及防汛调度计划,控制调度洪水,遇有险情立即抢护;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请示上级同意后采取紧急措施(如分洪、撤离分洪区居民等)以减小损失。汛后对防洪工程及防汛工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对抢险工程要加固;若采用分洪等紧急措施,则应作好善后工作。中国在西汉时已设治河机构管理治河和防汛。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人生哲理枕边书》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朋友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猎爱日记

    猎爱日记

    光与暗,黑与白,善与恶,堕落与救赎,轮回与重生。我们这一生,总是在追悔,总是在逃避,总是在寻找借口:如果回到当初,是否……然而,即使回到当初也改变不了最初的结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我们极力想挽回的曾经在眼前再度的破碎。是否那些前世的梦终将被时间掩埋?是否那突如其来的微光将带我们走到救赎的出口,迎接这斑斓的今生?
  • 如何经营浴足苑

    如何经营浴足苑

    如何经营浴足苑以问答的方式介绍了浴足苑经营者应具备的条件、浴足苑投资计划安排的原则、制定员工薪水应依据的原则、制定收银员的规章制度、顾客管理的内容等。
  • 生门客栈

    生门客栈

    《命里轮回》第二部。衢城,三面环水的衢江畔,林间开了一家名为生门的旅店,门口高挂一副楹联,上书:林间小憩;下曰:一夜浮华。里面住着的客户:有人,有妖,鬼未了。
  • 红顶商人胡雪岩6:悲凉醒世大结局

    红顶商人胡雪岩6:悲凉醒世大结局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
  • 极品花间高手

    极品花间高手

    当陈浮生回归都市,踏入江湖才知道,江湖不只是刀光剑雨,还有很多美女。美女们不仅漂亮,还很客气,不但叫他哥哥,还要和他玩游戏……
  • 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

    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

    言慧心洗澡的时候浴室的镜中发出一道刺眼的强光,言慧心就这样穿越了,而且压死了正在与皇上妖精打架的贵妃“你砸死了朕的贵妃,你就代替她吧。”辛睿看着从天而降的裸女微笑道。不是吧,言慧心是知道杀人要偿命,但是这种偿法也太离谱了吧,她可以不同意吗?“可以,你意图谋杀当今皇上,判死罪。”辛睿微笑道。这天下还有没有讲理的地方,穿越又不是她能控制的,压死人完全是意外,意外应该不会被判罪的吧,可是这个不讲理的色皇上,竟要给她安了个刺杀皇上的罪名。
  • 超级战兵

    超级战兵

    他是昔日特种兵王者,身负重伤后另有奇遇,肩负重任,孤胆打拼,走上一条布满荆棘之路;他是为了兄弟而两肋插刀,为了红颜流血不流泪的英雄;他重情重义,对待敌人下手从不留情,温柔徘徊于各路红颜,最终却平淡了此一生……潇潇洒洒的来,轰轰烈烈的退,留下了神兵的传说,盖世之传奇!
  • 倾颜决:梦遗千年缘

    倾颜决:梦遗千年缘

    千年缘,梦中系,古老尘封的诺言,是谁在守候?转瞬亘古,又有谁在等待?是谁错过了谁?又是谁遗忘了谁?三生石上,你我的痕迹早已淡逝,但那份铭记于心的眷恋却始终不灭。她,来自现代,本不想与古人有纠葛,却在不经意间喜欢上了那个风华绝貌的男子。阴谋,缘分,竟然使她遇上了那在现代让她心中所不能割舍的人。究竟,她该如何选择?红线究竟直往何方?她又情归何处?冰蓝的双瞳与黑色深瞳在眼前浮现,自己,究竟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