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800000016

第16章 经典的永恒绽放 (6)

从春秋中期开始,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教育走入民间,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的风气开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局面。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阴阳六大家。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太过庞杂,所以《三字经》认为应该“撮其要,记其事”。撮是概括、归纳的意思,也就是把主要学术流派的主要观点,总结归纳起来,记住要点就可以了。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的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发威,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天命”的绝对权威。老子的哲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途径是“守静”。其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政治上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 “兼爱”、“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为“巨(钜)子”。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两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名家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应该是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他们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正文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注释

荀:荀况,战国后期思想家。

扬: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文中子:隋代哲学家王通。

老: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庄: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心解

五子

这一节主要介绍古代五位重要的思想家: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三字经》之所以选择这五位思想家,是缘于中国文化思想的传承遵循的两条路线。第一条路线,是以继承、整理传统文化为主,也就是孔子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曾子、子思。“述”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文化的种子,使其能够以本来面目流传下去;“不作”是自己不搞创作、不对传统文化加注自己的观点,以保持其纯洁性。第二条路线,是以发展创新为主,这里说的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在传统学术思想中融入自己的观点,绝不是东抄西抄的大杂烩。其中有在全面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如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另外,还有就传统文化的某一点进行创新,发展出另外一种全新的学术思想,如荀子,他就孔子思想“礼”的部分进行创新,融合自己“性恶论”的观点,发展出后世的法家学派。因此,宋代学者孙明复在《孙氏小集·信道堂记》中说:“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前者是继承派,后者是发展创新派。

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年)名况,时人尊其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荀子受楚国春申君重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综合了儒、墨、道三家的思想,在儒学中自成一派。之前已经说过,荀子在人性问题,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与礼治法治相结合。《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扬雄(公元前53—18年)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四十岁后,始游京师。扬雄以文章词赋闻名于世,与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并称“汉赋四大家”。

扬雄早年非常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扬雄晚年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认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于是转而研究哲学。他仿《论语》的体裁作《法言》,仿《易经》体裁作《太玄》。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扬雄关于赋的评论,对赋的发展和后世对赋的评价有一定影响。对于后来刘勰、韩愈的文论,颇有影响。扬雄还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

文中子是指隋朝大儒王通,文中子是他的学生给他的称号。王通(584—617年),字仲淹,万荣县通化人,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出身书香门弟官宦之家,自幼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十岁时,仿孔子《春秋》而作《元经》。十九岁上奏《太平十二策》,施展为国抱负。后读《诗》、《礼》、《乐》,修《元经》,赞《易》道。又讲艺于龙门,受业者千余人。著名学生有唐初名相功臣房玄龄、李靖、魏征等。他的孙子正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主要著作是《中说》。

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在文学上,王通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提倡改革文风。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老子(约公元前570—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dān),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最能代表道家思想,而阐扬、诠解《道德经》最清晰、最正确,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最彻底的则是庄子。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也是道家的经典之一。

庄子主张“间世主义”,视天地万物之有若无、视功名如粪土、视帝王如蔽履,热爱自然、珍视生命、不走极端、不感情用事。这种间世思想是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是道家思想的最高结晶。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按时处顺,逍遥自得。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方面,都可以致用。对个人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等诸多方面,也有大用处,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同类推荐
  •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目前针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举措。回顾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总结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地理常识书》浓缩了世界和中国各地的地理常识,内容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之最、地理之谜、地理趣闻等,是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地理书籍。希望本书能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丰富的想象能力,更加广博的地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地理给你带来的魅力与乐趣。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 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

    新课堂教学与语言艺术

    新课程改革,如初升的朝阳,照亮教育的一片天地,给其间的每一角落都染上生命的色彩,催生出无尽的希望。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新语言。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每一位从教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面对全新课题,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沐浴着时代阳光前行,自身不能不带上阳光的色彩、阳光的味道、阳光的品格;但同时,也不能不从心底催生出无限的活力与渴求。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恋樱花

    tfboys之爱恋樱花

    樱花公园里,相遇。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女主面对好闺蜜,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在爱情面前,她和他会怎样?种种危机来临,“善意的谎言”会挽回这一切吗.....
  • 一群笨蛋追着我

    一群笨蛋追着我

    可曾想过外表坚强的她,内心如兔子般脆弱需要呵护,喜欢TA,不敢说。“丫头,我爱你,可以别把我当哥哥吗……”“晓晓,你是我的初恋,也是,唯一的一次……”“傻猪,就是因为你又傻又天真又蠢,我才不想让你和别的男人走在一起啊……”“我这一生只爱你一人,我的心也只属于你一人……”“为什么,夺走了我的心,还不留在我身边呢……”讨厌,我怎么会有一群对我那么好笨蛋呢……忍不住要喜欢你们啦……
  • tfboys我们一直都在

    tfboys我们一直都在

    一次邂逅,一场春风,三位女孩会怎样守候自己爱的三位男孩。(第一次写多多包含撒)
  • 科技强汉

    科技强汉

    街头长大的真龙天子、让匈奴人跪地称臣的汉宣帝,率众归汉、坐拥绝色美人的呼韩邪大单于,号令西域诸国、横扫大漠的西域之王郑吉,当这些人都拥戴同一个老大,这个人会演绎怎样的传奇?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汉匈之战最光辉的一幕,人们只记住了封狼居胥。但又有几人知道,真正打败匈奴的,是那个一心屯田的皇帝和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为什么用“十一”这样奇怪的数字,而不是“十二”?难道堂堂大汉帝国竟凑不够十二功臣之数吗?那消失的一位大功臣究竟是谁?===================================================这是一部以汉朝科技为背景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 复仇者联盟之冰冷公主

    复仇者联盟之冰冷公主

    女主和朋友们的母亲被杀害,为了复仇,不怕苦。
  • 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报告

    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报告

    2012年,是中阿关系大发展的一年。新年伊始,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了海湾三国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以务实而有效的访问成果提升了中国同海湾三国的关系,推动中国与海湾国家进入全方位合作的新阶段,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 山路漫漫

    山路漫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走着不同的路做着不一样的事。唯独同样的一点就是我们都走着shan路。路在难走总有到山峰的时候。虽然山路漫漫。
  • 重生之篮坛全能

    重生之篮坛全能

    2007年,众专家:邓的模板是诺瓦克,他只会投三分2008年,众专家:邓的模板应该是鲍文,他是一块牛皮糖2009年,众专家:邓的模板是特格格鲁,哦天,他还是组织前锋2010年,众专家:。。。。。
  • tfboys之奇异游戏

    tfboys之奇异游戏

    从相遇到分离,难道只是一场游戏?又或者,只是一个幻想……我们相遇,在人群中,不只是缘分,可它就是个游戏,玩弄人的游戏,能否成真?
  • 不灭邪主

    不灭邪主

    绝情剑尊君文,一代雄主,却因一桩陈年旧案而牵扯,卷入无穷无尽的追杀,但最终寡不敌众,乃至功力耗尽,难以为继,身死道消。一朝醒转,发现重生三百年前的凡世,而过往那些凝固的记忆,一一醒转。这一世,他不想在做一个绝情之圣的剑尊,而要纵情驰骋天下,要像阿三哥那样潇洒的邪主。万派千宗,为吾折腰;回首宇内,唯吾双雄!列位,诸君与吾一道,目标是星辰大海……对不起诸君。因为内签事件,已经转移,创世正式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