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2600000012

第12章 善恶之端——孟子荀子人性之辩(2)

狗不会称呼自己为狗,聪明如猩猩,也不会对自己的族类有所认识。惟独人命名自己为“人”,显示出高“狗”一等的意识。因此单单“人”这个称号,就包藏着一种高贵和尊严。我们不知道,如果一只狗受到同胞责骂说:“你不是狗!”它是否会羞得找个狗洞钻进去;但人若挨骂说“你不是人”,除非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者,都会或羞或怒。孟子诉诸人的理性自觉和道德直觉,来劝导人扩充其善根,克制其感官之欲,也不失为一个策略。当然有那等人把心一横,说:“我就要以食为天职,以色为天欲,像猪和马那样过日子。”孟老夫子也无可奈何。孟子又进一步把扩充四端看成“心”的一种自然倾向,就好比一粒树种,在适当的水土中,就会发芽长成大树。孟子说,人们的口舌有相似的嗜好,都愿意吃香的喝辣的;耳朵有相似的嗜好,都爱听美好的音乐;眼睛有相似的嗜好,盯住纤腰娥眉就看个不依不饶。那么人心就不应该有相同之处吗?有的,人心喜爱礼义,这一点圣人已经展示给我们看了。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仁即“人”所应有之心,义即人所应由之路。如果不能“居仁由义”,养其人心,而逞其耳目之欲,那就如同天天用斧头砍一棵树一样,那棵树怎么能够长成?人若“放其良心”,就是自同于禽兽了。

孟子赋予人心极大的自我完善的能力。只要我们扩充仁义礼智四端,推向极致,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人伦之至也。”(《离娄》)圣人的仁义礼智扎根于心,发挥于外,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诸般社会关系上,就能从容应对,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不逾矩”,行事仿佛不加思虑,实则合于天道人心。冯友兰在《新原道》中,引《庄子·天下篇》的一句话,证明圣人高于“天人”、“神人”、“至人”。但从孟子的描述看来,此说似为恰当。圣人仅为“人伦之至”,虽超越了道德境界,但还未达“极高明”的天人合一境界。后面我们将继续探讨孟子的最高境界。

有人会说孟子对人苛求太甚,按照他的说法,好像只有圣人才是“人”,甚至圣人成圣之前都不可算做人,我等凡夫只得靠边站了。这误会了孟子使用“人”的概念的方式了。“人”既可作为生物学的概念,又可作为伦理学的概念。前者就包括了我们这些两脚无毛的动物,后者是对人性发展程度的评价。人性发达的是大人,不发达的是小人,欠发达而发展中的可谓君子。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自卑,先在生物学概念的阵营里站稳脚跟,然后在伦理学的领地里徐徐进步。

欲与性恶

照荀子所说,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他企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恶端,人同时还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荀子主张“性恶”,以为人性生而好利多欲,内中根本不存在仁义道德,一切符合善的行为都是后天勉强训练而成的。这似乎和孟子的“性善”说针锋相对,但我们不要忘记了他俩对“性”的规定迥然有别。孟子与荀子表面上讨论着同一问题而得出了不同解答,其实他们思考和论证的层次存在着差异,一是在哲学层次,一是在心理学层次。孟子的“性善”,被设定为一种存在的“本体”:它未必必然如此,却应当如此;它仿佛是从现实中“归纳”出来的,其实超越于现世之上,属于冯友兰所谓的“真际”,即赋予实际事物的存在以本然依据的世界。荀子的“性恶”,纯然是对现象的归纳和描述,属于冯友兰所谓的“实际”,也就是现象界。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依照这种说法,孟子的性善论才是真正的“中国哲学”,至今仍是新儒家可以借用的思想资料。荀子自然主义的“性恶论”,从经验层面立论,也容易从经验层面被反驳,因而其心理学和伦理学的意义,都难于进行深度的开掘,只剩下历史研究的价值了。

荀子开宗明义地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提出了自然之“性”与人为之“伪”的对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性是人发展的原材料、基质,是人为要改造的对象,性伪二者不可分离:“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为什么说人性本恶呢?荀子认为,人之性生而好利,为一己之私而群起争夺,全无辞让之礼;生来就厌恶受害,只要自己免于遭殃,不惜伤害他人,哪里顾得上忠诚信义;生来就喜好声色,为满足感官之欲,乱搞男女关系,礼义廉耻都丢在两旁了。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人性实在腐败得很。如果我们都顺着自己天生的“人性”,那真的变成了一团滚烫的欲望之火,到处蔓延,烧着了别人,最终也会毁灭自己,那可真成了“禽兽不如”了。

感谢圣人,这样的悲剧没有发生。圣人英明地预见到,这群“人兽”从情顺性必致悖乱,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发明了种种的道德规范,算是给人心里的野马套上了缰绳。荀子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恶》)这样,靠着圣人的“制度创新”,人才过上了像人一样的文明生活。荀子像伽利略那样做了一个“思想实验”:现今要是我们除去一切约束制裁:国王的威势不要了,法律的公正不要了,刑罚的惩禁不要了,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完了,原来笑不露齿的谦谦君子开始龇牙咧嘴了,弱肉强食,以众凌寡,不多久天下就大乱了。

想到这里,荀子对自己的观点信心倍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

可是问题又来了:圣人从何而来?圣人也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他的圣明也要靠后天修习,何以他就能圣心独照,发明出礼义法度?好比天下的猴子中,有一只突然得道成“人”,岂不怪哉?再者,即使圣人真的发明了那套约束人心的东西,他凭什么加以推广应用呢?圣人先用缰绳捆住了自己,可谓“作茧自缚”,那群未受教化的野蛮人,正好趁机把他(她)分而食之,干嘛要解下他(她)的绳索,套在自己头上?

于是荀子进一步抬出“心”和“欲”的概念。“天性有欲,心为之制节。”(《正名》)人性有好恶喜怒哀乐,这就是“情”,情和欲是相对应的,人所欲望的,总以满足而后快。荀子说,有人倡导“去欲”,正表明有欲;有人倡导“寡欲”,正表明多欲;情欲是人性自然具备的。幸而人有“心”作为“欲”的制衡力量,节制它、文饰它,使它不至一“欲”孤行。心的特点在于它能虑,懂得识别选择,这也是人比禽兽高明的地方。

冯友兰对此解释说,荀子所言的情欲和心智的交互作用,完全是功利主义的。心智之所以愿意节欲,因为它明白纵欲可能带来不好的副作用,就如同吃了羊肉,也惹了一身臊;偷着了鸡,也蚀了一把米。总之所欲的、所恶的常常相互关联:“凡人之所取也,所欲未尝粹而来也;其去也,所恶未尝粹而往也。”(《正名》)所以人在取舍的时候,必须动用心智,权衡利弊,有时做点牺牲,就像支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一样,虽不能又“快”又“省”地满足情欲,却可以又“多”又“好”地满足情欲。因此,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特别聪明的圣人想出仁义道德的办法之后,那群正在打闹的人一听宣传,开动脑筋一合计,觉得合算可行,就放下武器,做了良民了。

因为人具有心智,荀子对这些刚刚知道用几片树叶挡住躯体的动物十分看好:“涂之人可以为禹,……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路上的行人之所以都能够成为圣人,只因为他们有能理解和实施仁义的聪明才力。可惜的是,没多少人愿意下苦功夫,专心致志,勤思苦行,积善不息。结果几万年过去了,人间天堂的地基还没打下。

用“功利”来说明“道义”,总是会留下一些漏洞的。既然利他是出于利己的考虑,那么最能利他的人也最能利己,从而圣人就是能最多最好地满足自己情欲的人。这个结论,恐怕荀子是不会承认的。他会说,圣人善行多,情欲浅,这才以其完善的道德赢得万众归心。那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敬重圣人,是敬重他克己复礼,真心舍己为人,并非“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阴谋家。我们不是把圣人当成满足情欲的“成功人士”来崇拜的,就像今天的大众对待影星、球星、亿万富翁的态度那样。可见,道德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不是(至少不仅仅是)功利价值的产物。

同类推荐
  •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本书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著述编译成集,在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并反思内心。
  • 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本书以问答加链接的特殊形式,讲述了孔子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孔子的生活与追求、孔子的思想魅力、孔子的教学奥妙及孔子的深远影响力等知识。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菜根谭(插图版)

    菜根谭(插图版)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他们各自分立于不同时代,屹立于学术巅峰:他们又上下彼此传承,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中接衲传灯……本书将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空,从隋唐五代至宋元,与一代代光耀万古的儒学宗师并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死守善道的儒家本色,以人弘道的儒学旨归……
热门推荐
  • 女人就是要嫁得好

    女人就是要嫁得好

    《女人就是要嫁得好》由赵一著:女人要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人?爱情怎样才能升级为婚姻?女人又要怎样才能知道这段婚姻是否适合自己呢?这些都是学问,需要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找到最终答案。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没有办法重来,在别的问题上犯错或许还有改正的机会,但若是在嫁人问题上失败了,那么要再续写一个童话就困难了。因此,我们要确保爱情与婚姻万无一失,将失败的几率降到最低。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猎人路

    猎人路

    我叫渡,也叫狐狸,曾是杀手兼半桶水佣兵,也曾想跟兄弟一起走向未来,
  • EXO之练习校园

    EXO之练习校园

    方雅丽(丽),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因为有梦想,所以考上了S.M大学,因此也遇见了当红天团exo,做了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 第一把刀

    第一把刀

    第一把刀,是什么刀?这个世界,修神力,筑神位,展亘古化外,现今世红尘,精彩万分!——PS:求收藏,求推荐票,求宣传。——
  • 极品女老板

    极品女老板

    这货也敢泡校花?等等,竟然是被校花倒追?还有没有天理?众人眼中的差等生张凡,当身怀绝脉的身体开始觉醒,平静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修成旷世绝学,练就金刚不坏身,打遍天下无敌手!翻手为云覆手雨,管你是官二代、富二代,各种二代,全都一巴掌撂倒!
  • 难经正义

    难经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温柔霸爱:过来,我的暴躁小猫咪

    温柔霸爱:过来,我的暴躁小猫咪

    江韫梵把脚交叠地放在茶桌上,身体懒洋洋的陷在墨色的真皮沙发里,眼神清透但有微露出丝丝狡黠的看着文熙尔,低沉悦耳的声音从艳若桃花的嘴唇中流出。“什么?不能和我结婚,因为你有病?”文熙尔手抓着衣摆,微微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说:“也不能这么说,就是偶尔有些情况会很暴躁,比如我小时候被邻居的狗追,还被咬了,然后……然后……”“然后你咬回去了。”江韫梵拿起一杯上好大红袍泡成的茶,扣了扣茶盖,散了热气,连看都没看她一眼,漫不经心地接她的话。“嗯……哎,你怎么知道的?”文熙尔一脸不可思议。“……”呃,连狗都咬,那人也要咬么?以后的日子,他才知道,文熙尔不要咬别人,只咬他,而且还一咬上瘾!
  • 幸福是一种活法

    幸福是一种活法

    人生如白驹过隙,盛年不再来。回忆十年前的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面对不可逆转的人生,古往今来的圣贤们都曾发出过无限的感慨。作为人,在短暂且以不如意居多的一生中,应该怎样度过每一天呢?快乐还是沮丧,充实还是虚度,抱怨还是谅解,热情还是冷漠,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同样,幸福与不幸福也是一念之间的差别,只要你渴望幸福、追求幸福、把握幸福,幸福就是属于你的。
  • 强者世界之魔动武修

    强者世界之魔动武修

    浩荡魔界,无边魔力浩瀚无边!无尽地狱,鬼气咒怨永不止息!幽幽幻境,神秘一族隐藏于世!四大剑圣;三皇五帝;七系神君;巍峨战神;六大将军;原始天尊巅峰强者!精灵长老预见千百年!普天之下,融合了黑暗之心的少年为报血海深仇,手持妖刀,闯入这强者世界!魔神罪脉流传千百年;地狱之子携刀出世;大使徒应唤赶赴人间!只有毁天灭地的强者才是在强者世界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