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2700000013

第13章 第一帝国——秦汉(上) (3)

在霍光执政的时期,由于继续执行汉武帝后期的政策,所以一度飘摇的西汉王朝又重新稳定下来,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史称“昭宣中兴”。为了做到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昭宣时期,霍光曾7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命令,6次颁布赈贷种子和粮食的命令。凡遇郡国遭受地震、水旱之灾,当年的租赋徭役就全部免除,以减少农民破产和流亡。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西汉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农业生产开始回升,至宣帝时,谷价降到每石五钱,边远的金城(今兰州市)、湟中(今青海湟中)地区,每石也不过八钱,成为西汉以来最低的谷价记录。沿边地区还设立了常平仓,以调剂边地的需要,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

霍光辅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恢复汉初的传统政策,“修孝文明政”,也就是说要回到汉文帝时期的水平。他很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也能经常听取手下人的意见。因此,这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循臣良吏,史称“汉时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为了缓和矛盾,霍光曾在公元前83年,颁布了特赦令,“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也就是说,只要是时间拖得长一点的案件,就不要再追究。这相对于汉武帝时期的严刑峻法,无疑是很大进步,并极大地缓和了汉武帝末年以来人人自危的恐怖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然而,霍光能够发挥其才能,却是有客观条件的。因为中国在公元前统一为政治上的初期早熟,既无各地确实统计数字,也不能区划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在囫囵情形之下,凡事靠在位者及摄政者随时摆布。真理总是由上至下,施政的名义为道德,执法时只有至善与极恶,其生杀予夺,只引起朝中官员不安。恰巧昭、成、哀、平都无后,又要在皇室支裔里找继承人,这样就增加了皇太后的重要性,并使得外戚的地位突显。

霍光也是外戚,他与武帝卫皇后家里过去的情形不说,武帝之后又有新关系。他的儿女很多,共有七女一男。霍光与金日殚及上官桀同受武帝临终托孤,于是以二女分别嫁给金日磾之子金赏及上官桀之子上官安。金日磾不久病死;上官安生女才6岁,即被立为昭帝的皇后,16岁成为皇太后。以后皇帝的废立,就是由这外孙女上官皇后出面做主的。

当然,霍光地位的稳固,也不是一朝而成。公元前80年,还是昭帝在位的时候,上官桀、上官安及御史大夫桑弘羊被告发,阴谋废昭帝而迎燕王刘旦为帝,结果各人都以谋反被判死刑,燕王也只好自杀,霍光这才摇身一变,成为朝中惟一重要的人物,“威震海内”。《汉书》说:“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可是他推行的政策也遭遇过挑战。公元前81年,昭帝命各地选举的“贤良”和“文学”之士,与政府官员辩论盐铁专卖是否应当继续。其纪录后来结集出版,即有名的《盐铁论》。单从这文件看来,我们也可以想象霍光做为独裁者的地位,并不十分巩固。就当时制度而言除非环境逼迫,他断难有兴致将已行政策,招集大批事不干己的书生评论。事实上贤良和文学之士虽想废除政府专卖,但争辩的理由仍是道德方面,而非实际行政上的考虑。

根据《盐铁论》一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当时除了桑弘羊外,还有丞相田千秋,均能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贤良和文学之士进行反驳,结果盐铁仍由政府专利。《汉书·食货志》就针对此事说:“弘羊自以为国兴大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大将军霍光,遂与上官桀等谋反,诛灭。”谋反的真相已经无法证实,但其背景则是昭帝时代,霍光权势还未十分稳定,仍然有赖于桑弘羊“舌战群儒”,替他维持盐铁专利。不过,他想继续巩固自己的独裁政治,却已经有了端倪。

昭帝既没,昌邑王被废,霍光才立宣帝。这时候皇后人选又成为问题,群臣有意霍光之少女霍成君,但是宣帝已有许平君,并已生子(即未来的汉元帝),在他坚持之下,许后得立。以后霍夫人不和霍光商量,径自派人入宫,以毒药鸩杀许后,这样霍成君才继之为皇后。又过了4年,即公元前66年,也就是霍光已经去世两年后,霍家鸩杀许后的情节暴露,起先是皇帝的态度改变,接着霍家人事变更。霍光之子霍禹知道旧事必被追究,想要造反而未遂,于是皇后被废,霍夫人以下及诸婿等人,自杀的除外,都以大逆罪处死。霍家20年来显赫的声势,至此结束。

霍光未曾统兵作战,但他是大将军,儿子亲戚都拥有重兵,昭帝对他“虚己敛容”,宣帝则因“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也就是说,对于他的这种越礼坐车,早就心怀不满了。《汉书》也说,“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既可以指他做的坏事太多了,也可以指痛恨他们的人太多了。

宣帝实际控制大权之后,减赋税,降低盐价,增加下级官吏的待遇。好在匈奴也在这时候分裂了,呼韩邪单于也前来投靠,西汉帝国可以减少边戍。虽然西部的羌人还不大安宁,也能够以赵充国的屯田之法对付(汉宣帝时期,西域的羌族借助匈奴的力量,攻杀西汉的官员。当时赵充国已七十余岁,仍主动请战,最后一举平定叛乱。随后他奏请罢骑兵屯田,结果在西域又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安定),因此历史上对于宣帝的评价颇高,有“中兴”之美名。但黄仁宇先生说,其实宣帝亲近儒生,倡导仁政,也是从武帝以来的扩充政策改变为收缩政策的结果。

武帝于公元前112年将袭侯爵的106人革除为平民,宣帝又到处寻找他们的后裔,加以慰问和赏赐。武帝的过度中央集权,固然不能继续,但是中兴之帝王没有加强其组织,先采取消极手段,也只是放弃其控制的力量。况且,宣帝也没有真心诚意的行仁政。司马迁之外孙杨恽曾和朋友书信往来,说“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不过私下里讽议朝廷糊涂,竟也因此以“大逆无道”被腰斩。

《资治通鉴》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宣帝的儿子(即后来的元帝)向他谏劝,要重视推行儒家的仁政,结果他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他还觉得,以后灭亡汉朝的,就是这个儿子。也就是说,他自己认为儒家的那一套东西,并不真的管用。这当然很不合司马光的味口,所以司马光会在那里苦口婆心说了好长一段话。

元帝反其道而行,却又被历史学家称为“柔仁好儒”。在他的统治时期,除了将王昭君许配给匈奴外,还有关于他喜爱音乐,能吹奏各种乐器,又能填词做曲的故事,也相当有吸引力。

继位的成帝嗜酒,好微行,宠爱赵飞燕姊妹。这两个女人都以美善著名。成帝则立其姊为后,妹为昭仪,由于两人的专宠过度,以至成帝无嗣。一天早上,他从昭仪床上起来,突然言语失灵地死去,据有的书上说,成帝是“精绝而亡”,也就是纵欲过度。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情形都符合传统亡国之君的尺度。

成帝一死,元帝之后王政君就以成帝生母的资格,当上了太皇太后,于是王家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盛焉”,最终构成王莽篡位的条件。

要点

这是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中“第一帝国”的上篇,介绍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霍光辅政之后西汉末年的历史。这其中,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于秦始皇地位的认识,是一个重点。而对于汉武帝和霍光地位的评判,则需要能从更大的背景中来分析。

概念解释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称胡,其名始见于战国文献。匈奴由许多部落构成,各部落包含若干氏族。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征战与和亲,在历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成为北部边防的最重要问题。鲜卑族兴起后,占领了匈奴的故地,匈奴或迁或降,到公元2世纪时,其活动已不见于记载。或以为欧洲史上的匈人即为西迁的北匈奴。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著名“盛世”。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并且两次将租率降低到三十税一,此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文景时期,还不轻易对周边少数民族用兵,尽力维持和平的关系。据记载,到汉武帝初年,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刺史”:汉代中央派到地方的监察官,又称“部刺史”。刺史的主要职务是督察诸侯王、郡守和地方豪强。刺史于每年秋冬到所属郡国巡察,当时人称为“行部”,刺史通过行部了解下情,岁终则赴京师奏事。西汉时刺史对于有过错的郡国守、相,多所奏免,重者还可立即处死。

“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常平源于李悝在魏国所实行的“平籴”。常平仓在汉唐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明以后,弊端渐多,变得徒有虚名了。

思考题

1.如何评价秦始皇?

2.试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

3.试分析霍光成败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撒拉族

    中国撒拉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 乱世殷商

    乱世殷商

    在上古乃至追溯到洪荒的时代出现了一位女子----申鸢.她与蚩尤结为连理诞下一名男婴;姜修哲即为本书主角,他是世界的漏洞也是世界的孩子...在孩提时代亲眼目睹母亲被杀无能为力被仇人伏羲收为徒弟----历经千年修炼后在商末之时对其发起攻击.结果因为失误穿越到公元1910年并且失去记忆,于此同时姜修哲的灵兽申公豹被伏羲所利用,代替其的使命......可主角逐渐发现一切都太过巧合,正当这时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其再度穿越至公元2049年.一切的谜团即将揭开
  • 边塞风云录

    边塞风云录

    我心永恒10:15:25一个是绝世英雄,对兄弟肝胆相照;一个是盖世枭雄,对兄长视若仇人。一个为了情,宁愿得罪天下人;一个为了钱,哪怕杀尽天下人。当人中龙凤化为苦命鸳鸯;当神仙眷侣化为生死仇敌;一切光鲜亮丽的外表不过是人性泯灭的薄纱。清末民初,发生在中国西北边陲三凤县及其管辖下的李家村,发生了一幕幕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故事。计中计、连环计,谁是幕后真凶?局中局、连环局谁又是罪魁祸首?当设局的枭雄遇到破局的英雄,又会碰撞出多少巅峰对决的火花?当亲情成为棋子;友情成为了遮羞布,爱情成为了导火索,一场充满了血雨腥风、跌宕起伏的人性大剧缓缓拉开了帷幕……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西凉马超

    西凉马超

    马超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也是一个值得期许的枭雄!若是有这后世之灵魂,他们之间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想必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天宫陨落

    天宫陨落

    十七年前的那场仙魔大战让他成为孤儿,魔主鬼魔神君以诸天灭地的法力抹杀一切。十七年后,他毅然踏上当年父母未尽的旅程。融玄青古剑,渺三界纵横,恒天地一念,瞬万古决殇。莫问少年路何方,天光风所向。
  • 韩娱之我的春天

    韩娱之我的春天

    赵南北原本以为自己会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辈子,可是在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七日这一天,在这个抬头是演员,低头是idol的首尔,遇到了人生的春天。所以这是一本小说,也仅仅是一本小说。
  • 超级纪元

    超级纪元

    呵呵,末世,丧尸,怪物,都算个屁。老子有一副墨镜镜,里面有技能还有武器。超级纪元和你一起欢。
  • 虚坤

    虚坤

    异界的众多部族,怎会盛行地球的各大语系?上帝引洪时,救世的诺亚方舟,为何失事于此?2374年的那场全球末世之灾变,莫非还有隐情?手中的这柄马槊,居然是来自华夏传说中的那两位神明?闾严一脚踏进了另一个世界,却不知这交错的时空、混乱的界域、遥远的星宇里……究竟又发生了何事?怎么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联系到一起,却又偏偏只是一团看不清的迷雾?
  • 红颜绝世

    红颜绝世

    她,千炎,现代的五个异能特工之一。自小就和自己的好姐妹因为异能而被赶了出来,是师父,给她们名字,给她们家。自小被师父收留,和其他三人一起,由人人厌恶的“怪物”变成了人人崇敬的特工。却是在一次任务中被师伯陷害,完好的五个人,却只有她一人回来。那个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姐妹,就这样没了。却不想,她在师父的帮助下,转生来到古代。她是强悍无比的千炎,也是胆小懦弱的千颜。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所在?看现在的她,褪尽戾气,除去懦弱,一路美男陪伴,谁会得到她的真心?一路宠兽多多,她又会得到几只?一路恩怨情仇,她又会怎样蜕变?且看千炎怎样走出前世的阴影,华丽逆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封百年

    冰封百年

    如果人体冰封冷存技术真的终于达到成熟,你是有那个意愿和勇气将自己封存百年,去见证一个只在幻想中才存在的未来世界?哪怕那时,你早已在各个方面落后于那个时代。(新人新作!希望各为书友多多提点建议,同时跪求收藏~谢谢!)
  • 西游群魔传

    西游群魔传

    大力本是一农民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到头来却是连个媳妇都没有。可是当大力因为工作受伤之后,却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传说中的大力牛魔王。小龙女:“大力哥哥!你对人家实在是太好了!”铁扇公主:“夫君!你说我们的孩子叫什么呢?”玉面公主:“郎君!你就不能对妾身再好一些吗?”女儿国国王:“大力哥哥!只要你答应朕留在女儿国,朕愿将王位让于哥哥!”......PS:建了一个群,本书坚持完本,尽管更新很蛋疼,可是完本是一定的。没办法,上班了,没什么时间码字,大家见谅!群:170020019
  • EXO十世情缘

    EXO十世情缘

    十世有人依然保留着前世的记忆而有的人却只能无尽的摸索十世十个人,亦或者是一个人有人世世付出,终究是,一场空。
  • 半掩红妆

    半掩红妆

    十年前蔚暮笙不顾建立在两国之间数百年的友谊,发动蓄谋已久的动乱,勾结奸臣仅用数十天就让一个数百年历史的大国灭亡···收缴所有城池耕地···流离失所的她,遇见了他···小时候牵着师父的袖子长大,长大了看懂的却更多是淡淡的感伤···
  • 纷染惊华

    纷染惊华

    她?欧阳玉溪前世为媚宗的创始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武学心法,并练得一身好武功。但是,尤于自己求武心切,被自己的心法反噬,她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世界,她的名字也变为了水玉溪。又因为一些不知名的缘故,她学会一些东西。让我们去看看她如何在这里开青楼,开拍卖所等。并成为一个无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