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200000043

第43章 上天福佑

【原典】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爻辞新解】《益卦》象征增益:利于前去行事,利于渡大河越巨流。

【原典】《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爻辞新解】《象辞》说:《益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巽(风)上,为狂风和惊雷互相激荡,相得益彰之表象,象征“增益”的意思;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君子应当看到良好的行为就马上向它看齐,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不断增强自身的美好品德。

【原典】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爻辞新解】初九,利于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如果能获得大吉大利,就不会遭到责难。

【原典】《象》曰:“元吉无咎”,不厚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如果能获得大吉大利,就不会遭到责难”,表明在大显身手干事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尽量不要过分铺张奢侈,不能好大喜功而使民众过分辛劳。只有这样才能获大吉而免遭责难。

【原典】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爻辞新解】六二,有人送来价值昂贵的大乌龟,没有办法辞让,遇到这种情况,在任何时候占卜其结果永远是吉祥如意的;君王如果在此时祭祀天神,祈求降福保佑,也会如愿以偿获得吉利。

【原典】《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有人送来(价值昂贵的大乌龟)”,这样的大好事并不是由于贪婪而主动索取的结果,完全是他人心甘情愿送上门来的意外收获。

【原典】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爻辞新解】六三,将所得到的好处用来帮助他人解除危难和灾祸,这样才不会引起麻烦;要满怀诚意地按照中庸之道行事,进见王公贵人时一定要手执象征虔诚守信的圭玉。

【原典】《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将得到的好处用来解救他人的危难之事,是保全自身的最好办法。因为身处显赫地位,得到许多好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只有把这些好处用来助人,才能得人心,免除灾祸,从而可以牢固地保持所得到的好处。

【原典】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爻辞新解】六四,采取温和宽厚的中庸态度行事,有事求告于王公的话,王公会很乐意的答应,此时最有利于借重王公的威望来决定迁徙国都这样的大事。

【原典】《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有事求告于王公的话,王公会很乐意地答应”,并不是由于别的原因,完全是甘愿自我减损而使天下大众受益的志向感动了王公贵人。

【原典】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爻辞新解】九五,满腹虔诚地怀着一颗使天下人受惠的仁慈之心,不用占卦问卜就知道是大吉大利:将心比心,天下人必然也都虔诚地怀着施惠于我、感我恩德的心愿。

【原典】《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满腹虔诚地怀着一颗使天下受惠的仁慈之心”,作为至高无上的君长,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也就用不着占卦问卜,吉祥如意将永运伴随着他;天下人都虔诚地感激我的大恩大德,这种万民归心的盛况,使我自行减损造福大众的心志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原典】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爻辞新解】上九,没有谁来让他受益,倒是有人来攻击他;内心拿定主意却不能持之以恒,必然会有凶险临头。

【原典】《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没有谁来让他受益”,是因为背离了益卦损己益人的宗旨,由损上益下变为损下益上,必然遭到世人的唾弃,他要求受益的呼声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之辞;“倒是有人来攻击他”,因为他凌驾于君王之上,位置不当,而且贪图受益,搞得天怒人怨,遭到外来的攻击也就毫不奇怪。

【读解】

为了与“损卦”对应,“益卦”进一步阐发益损相互转化的道理。从古代社会的政治角度看,统治者自损以补益在下的平民百姓,人民得到益处的同时,统治者自身也会得到益处。民贫,统治就会不稳定;民富,统治才能免除忧患。损上益下之道,从上方施利下方,其统治才能光明昌盛。民众得到施与增益之后,就能大大地发展进步。

任何人的行为都不可能一贯正确,君子观益之象,自觉地改过就是这个道理。

兴做大事不是居于下位者的本分,顺应势力的需要,超越职权的范围,奋勇精进,积极有为。大功告成时,因建立了非常之功,所以不会得到咎害。事在人为,得到增益之后,需要坚持正道,才会吉祥。

居于上位,却不能损上增下益,只一味地要求在下者损以奉上,贪得无厌,自然没有人前来增益,反而会引起人们的愤怒攻击,激化了有余和不足之间的矛盾,破坏平衡,从根本上说,违反了自然规律,是凶险的。

【事典】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魏征以水和舟比喻君王和臣民的关系正可说明此爻爻义。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是荀子说的。原文见《荀子·哀公》篇。鲁哀公问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隋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全国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统治者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这时,李世民还不到20岁,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多次劝说父亲李渊造反夺天下。公元617年11月,李渊占领了长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李渊称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李世民在建国之前和建国初期,打了几次关键性的战役,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信。太子建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决定拉拢弟弟元吉除掉李世民。

这场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日益激化。公元626年6月4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派兵射死了建成和元吉,使自己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事过不久,李渊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第二年,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期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较大的发展,形成了非常繁荣昌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李世民当政期间,实行了许多新的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纳谏”,鼓励大臣们向皇帝提出意见。这方面最出名的代表就是魏征。

有一天,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

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

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什么关系?”

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说:“一位君主怎么样叫明白,怎么样叫昏暗呢?”

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王要多多听取意见,才不会被个别小人欺骗。”

李世民采纳了魏征的建议,鼓励大臣们提出意见,批评皇帝的错误。李世民从各种意见中博采众议,制定国家政策,唐朝从此走向繁荣。

有一次,李世民的一名宠臣进献一只非常好玩的鹞(yào)鹰。这只鹰雄健英俊,惹人喜爱。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工作,让那只鹰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玩得十分开心。

魏征得知有人进献给皇帝一只庞鹰,急忙来到宫中。

门官进去告诉李世民:“魏征到了。”

李世民无处藏那只鹰,情急之下急忙将它塞进怀里。

其实这些举动都被魏征看见了,但魏征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和李世民谈论起国家大事来。

一边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魏征,一边是怀中藏鹰、心神不定的皇帝。

魏征的事情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李世民又不敢催促他离开,只好难受地听完魏征冗长的汇报。

终于等到魏征告辞走了,李世民拿出鹞鹰一看——死了!

李世民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可他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魏征的一片爱国、忠君的好心。从此,李世民再也不沉迷于玩乐享受,而是专心致志地治理国家。

几年后,魏征因病去世了。

李世民非常伤心。他对大臣们说:“人要想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衣服穿得合不合体,只能照镜子观察。国君要想知道自己的错误,必须依靠忠臣,也就是说,国君应当以人为镜子,这样就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做人的品德。今天,我失去了魏征,就像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世民常常用魏征的话来教育后代,告诉他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告诉他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感悟】

把一个政权看做“舟”,而百姓则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广泛地听取多方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巽宫 风雷益

风雷激荡益增添

积极前行好运生

冒险功成创大业

逢凶化吉不须惊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热门推荐
  • 跌荡一百年(下)

    跌荡一百年(下)

    本书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 异世兵痞

    异世兵痞

    作为太极传人的林天很是无奈,不但要肩负恢复太极的重担还要努力学习跆拳道,泰拳,截拳,柔术以及八卦,铁沙一些内外功法。林天大哭“我还是个孩子,我只想过泡泡妹调戏调戏少妇的风流日子”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偷偷跑路了。
  • 万古清天

    万古清天

    当你看到的日月星辰只是他人随意所造!当你经历的生老病死只是他人兴起所为!当你的所认为的命运可以转变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这一切只是别人一直牵线操控着的木偶!当这片天不在是你认为的天!顺应?!反抗?!一个死去的大学生经过轮回转世,来到这一片被遗弃的蛮荒之地……
  • 绣锦

    绣锦

    宋玲珑因被小娘所害,嫁给一个七十岁的槽老头,新婚之夜却葬身火海死于非命,没想到老天垂怜让她重生到娘未死之前,可以一切重新来过,宋玲珑发誓这一世一定要保护好娘亲和自己的清誉,我命由我不由天,绝对不要走上前世那条不归路.(新书《我的狐族男友》,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 霸道王爷状元妃

    霸道王爷状元妃

    现代女警穿越到唐朝,看她如何玩转大唐,成为第一女状元?她与小王爷、皇上、宰相之子之间如何演绎生死爱情?但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女性,怎能嫁给古代人呢?她需要的可是自由,而不是束缚。于是她跑他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野蛮拽王妃VS冷魅暴躁王

    野蛮拽王妃VS冷魅暴躁王

    一次不知是无意的穿越还是命中注定的那份千年羁绊的缘,令萧艳穿越到了架空的紫龙国。因一纸诏书嫁给脾气暴躁,冷魅无比动不动就掐人脖子,一发火就双眸赤红,额间火莲妖化的轩墨澈。面对一挥手就能震碎周围事物的冷魅王爷,萧艳双手叉腰,压根儿没把他爷爷的放在眼里。心情不好就当着丫鬟仆人的面甩他几巴掌,看他不顺就踹他的屁股,喜欢他的卧房直接把他赶出房。面对如此蛮横无理,泼辣无比,嚣张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女人,轩墨澈冰冷的心却在一步步融化,对她宠爱至极。她叫十几个人扒光他小妾的衣服,下人禀报时,他只是笑笑,他的艳儿又调皮了。她卖他的小妾去青楼,他就叫人准备好马车陪她一起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逍遥梦

    异世逍遥梦

    穷酸大学生,毕业之后,高不成低不就。一次爬山,穿越异界,且看风府少爷如何步步强大,玩转天下,红袖添香。。。。来吧,和风少爷一起幽默猥琐征服践踏这片土地吧.......风帅的信仰:佛若渡我,我便成佛;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 行上

    行上

    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明天,或许是光,或许是暗,总之行上去。
  •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甜蜜爱恋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甜蜜爱恋

    肖奈微微完美婚后生活,从微微告诉肖奈自己怀孕,到。。。。。期待作品
  • 魔女的乱世之旅

    魔女的乱世之旅

    我究竟是谁?是妖似,还是跆拳道高手的田雨馨?错乱的灵魂,篡改的记忆,神秘的身份,残余的魔族,或是兴起的仙界?被众人讽刺的她,被闺蜜推下天台的她,被自己最喜欢的人害死的田雨馨,终于回到真正属于她的国度。是报仇,还是放下?是睥睨天下,飞升神界?还是是带领魔界崛起,直捣九重天,报雪恨之仇?还是……嚣张一世,将所有屈辱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