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500000033

第33章 齐梁诗人 (1)

齐梁诗的影响——诗的韵律的定式之发见——“竟陵八友”——谢朓、沈约、范云等——任昉、刘绘、孔稚珪等——萧衍、萧纲诸皇帝诗人——梁文学的极盛——江淹、丘迟、张率、王筠等——何逊与吴均——萧子显与刘孝绰——陈叔宝及其时代——徐陵、阴铿、江总等

齐、梁诗体为世人所诟病者已久。但齐、梁体的诗果是如论者所攻击的徒工涂饰,一无情思吗?唐宋文人惯于自夸地说什么“文起八代之衰”,或什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但唐、宋的许多大诗人,其作品或多或少地受有齐、梁诗人们的影响是无可讳言的。李白诗的飘逸的作风,决不是六朝诗体所可范围者。然他却佩服谢朓。登华山落雁峰云:“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杜甫也尝不客气地说他道:“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杜甫他自己是那样的目无往古,却也尝赞叹地说道:“清新庾开府。”而他们所称的谢朓、阴铿、庾信却都是彻头彻尾的齐、梁派的诗人!这可见齐、梁时代的制作是并未被后来的大诗人们所卑视、唾弃之的。凡是大诗人们便都知道欣赏齐、梁诗里的真正的珠玉。齐、梁作风,固尝偏于一隅,然执以较之“花间集”的一个时代,和“北宋词”的一个时代,他们又何尝都不是以一种的作风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气呢。齐、梁诗里应酬颂扬之作过多,这是一病。更尽有许多真实的伟大的作品在着。上文所说的许多的新乐府辞,当然是他们最光荣的产品。而此外,也未尝无物。我们如果没有什么偏见,实在该驻足于此,对齐、梁诸大诗人的作品一沉吟,一咏赏的。

齐、梁诗人们有一个极大的贡献,那便是对于诗的音韵的规律的定式之发见。在沈约以前,作诗的人都是仅凭天籁,习焉不察的。约所谓“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或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并不是夸大的话。到了齐永明的时候(483—493)沈约受了印度拼音文字输入的影响,方才有四声的发见,八病的披露。这使得诗律确立了下来,也使得音调更为谐和,对偶更为工整。这时候虽没有“律诗”之名,而“律诗”的基础,已在这时候打定的了。

从萧道成移了宋祚之后,文章益盛。老诗人们逝去不少,而新诗人们的崛起,则更有如春草自绿,池萍自茂般的繁多。永明之际,诗坛之盛,足以追踪建安、正始。当时文士们皆集合于竟陵王萧子良的左右。子良为武帝第二子,知艺好客。他自己也是一个诗人。萧衍、王融、谢朓、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等八人,尤为子良所敬畏,号曰竟陵八友。在这八人里,谢朓最长于诗,任昉、陆倕则工散文,沈约则诗文并美。《南齐书·陆厥传》道:“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又有张融、刘绘、孔稚珪等,在齐代也甚有文名。然其领袖,则允当推谢朓、王融、沈约、范云等人。

所谓“永明体”,实开创了齐、梁诗的风格。在永明以前,六朝诗的作风并不曾统一过。有颜、谢的致密,也有渊明的疏荡自然。有郭璞的俊逸,也有鲍照的奇健清新。所谓六朝的作风,实在只是在永明的时候方才有了一个共同的趋势的。对仗更工整了,题材更狭小了,情绪更纤柔了,音律更精细了。不是在文辞上做工夫,便是在歌咏着靡靡醉人的清音新调。这时产生出不少的“诗律工细”的诗人们。有时其风格也是很高超的。但像景纯的《游仙》,明远的“拟古”,渊明的《饮酒》般的东西,却永远不见于诗坛上了。

这时有的只是“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谢朓);只是“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王融);只是“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沈约)。他们的情调是清新的,他们的意境是隽美的,他们的音律是和谐的。所可讥者,乃在格局、才情偏于纤巧的一边。他们带领了一大批的没有天才的文人们,走入一条很窄的死路上去了。然而在这一百一十年(从齐到陈)间,在这种所谓齐、梁风尚里,大诗人们却仍是不断地产生出来,成为一个诗人的大时代。而谢朓在其间,尤有影响。

谢朓(464—499)(谢朓见《南齐书》卷四十七),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初为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宣城王鸾辅政,以他为骠骑咨议,掌中书诏诰。出补宣城太守。后迁至吏部郎兼卫尉。永元初,下狱死。有集(《谢宣城集》有汪士贤刊本,拜经楼校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朓诗精丽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错出,而风格也警遒劲挺,不流于弱。沈约称之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又尝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而后人之“一生低首谢宣城”者,固也不止李白一人。他的五言颇多游山宴集之作。康乐以善写山水著称,然时多生涩之语,远不若朓诗的自然多趣。像“触赏聊自观,即趣咸已展”(《游山》),“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答吕法曹》),那样的句子,都是颜、谢所不能措手的。

王融(468—494)(王融见《南齐书》卷四十七),字元长,琅琊人。少警慧,博涉多通。仕齐为中书郎。竟陵王子良拔为宁朔将军。武帝将死时,他谋立子良为帝,未成。及郁林王即位,捕他下狱,杀之。有集(《王宁朔集》有张溥辑本)。融有《净行诗》十首,都是赞颂佛教的,像“三受犹绝雨,八苦若浮云……朝游净国侣,暮集灵山群”,“但念目前好,安知身后悲”,“净花庄思序,慧沼盥身倪”,其情调和辞采固已都是印度的了。

沈约(441—513)(沈约见《梁书》卷十三),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幼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齐时官至吏部尚书。入梁,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卒谥曰隐。约好聚书,至二万卷。所著撰甚多。文集至有二百卷(《沈隐侯集》有张溥辑本)。钟嵘评其诗,谓“词密于范(云),意浅于江(淹)”。未为知言。在齐、梁诗人里,约实是最“长于清怨”的。他的恋歌都是娇媚若不胜情的。像《夜夜曲》:“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像《六忆诗》:“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旁人见,娇羞在烛前”。他的《八咏诗》最为生平杰作,凡八首,每一首都是用了大力来写作的。即事即景,用以摅怀,乃是抒情诗里很宏丽的制作。

范云(范云见《梁书》卷十三)诗亦殊清隽。《诗品》称云做“清便婉转,如流风回雪”。像“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之零陵郡次新亭》),“春草醉春烟,深闺人独眠。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然。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闺思》)等,诚足以当此好评。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齐时为广州刺史,免官。梁时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卒谥曰文。有集。

任昉(任昉见《梁书》卷十四)不以诗名,然所作凝重质实,在齐、梁体中,实为别调。像“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济浙江》),“勿以耕蚕贵,空笑易农士”(《答何征君》)等,一望便知非沈、范的同流。

刘绘(刘绘及孔稚珪均见《南齐书》卷四十八),字士章,彭城人。在集。于萧子良左右的诸文士里,他是比较晚辈的。官至大司马从事中郎,卒。所作像“别离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共衔满堂酌,独敛向隅眉。中心乱如雪,宁知有所思?”(《有所思》)写得是那样的清俊。可惜他所作存者已少。

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齐时为太子詹事,散骑常侍,卒。张融,字思光,吴郡人,齐时为司徒,兼右长史,是稚珪的外兄。二人情趣相得,并好文咏。然所作零落已甚,并不足观。

梁武帝(萧衍)的时代,又是一个花团锦簇的诗人的大时代,也许较永明时代更为热闹。萧衍他自己是竟陵八友之一,天生的一位文人的东道主,他自己又是那么的工于为诗。故集合他左右的诗人们,是较之前一个时代更为众多,也更为活动。继于衍之后者,若纲,若绎,也都是有天才的作家,当然很知道怎样的看重诗人们。萧氏的这些“诗人皇帝”们,实在都是很可爱的。其文采风流,照耀一时,不徒其地位足为当时诗人们的领袖,即其天才,也都足成为他们的主人翁。不幸他们恰生当一个丧乱的时代,父子兄弟无一人得以善终。“诗人皇帝”们的结果,竟乃如此的可哀!

萧衍(464—549)(梁武帝见《梁书》卷一至三),字叔达,小字练儿。于公元520年即皇帝位。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陷台城。衍被幽死。衍在齐时已有文名,以与齐为同姓,大见亲任。后乃代齐而有天下。居帝位四十八年,于文学宴集之外,便讲经论道。南朝的佛教,在他的时代最为炽盛。所编著之文籍极多。今有文集存(《梁武帝集》有张溥辑本)。他的诗,以新乐府辞为最娇艳可爱(已引见上文)。其他像《述三教》:“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是叙述他自己的宗教阅历的,像《十喻》:“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则是将佛教哲学捉入诗中的。

衍子统(昭明太子,501—531)(萧统见《梁书》卷八),以所编《文选》,得大名于世。他字德施,生而聪睿。为太子时,宽和容众,接引才俊。先衍卒,年三十一。有集(《梁昭明集》有明汪士贤刊本,张溥辑本)。他的诗以咏宴游听讲者为多;像“法苑称嘉奈,慈园羡修竹。灵觉相招影,神仙共栖宿。慧义比琼瑶,薰染犹兰菊”(《讲席将毕赋》)便也是以佛理为题材的。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思考

    本书为陈祖芬的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共十六本,在这十六本书里,有作者的生命脉络,这是读者朋友们能触摸得到的。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白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白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极品学生纵都市

    极品学生纵都市

    针是救人器,却行杀人术。卦本断生死,却为天下生!极品学生出狱归来,潜入都市掀起万丈波涛;神秘风水组织的惊天阴谋,环环相扣的死亡布局……当然,也少不了接踵而至的各色美女!
  • 总裁对对碰:狼情妾意

    总裁对对碰:狼情妾意

    在梦里,她被抢婚7次。为回报这个坏她姻缘且不负责任的男人,她拒婚、悔婚、逃婚,离婚?结婚证被某狐狸藏起来了怎么办?!只是想逮着那家伙报复一下,谁知却拐回一只狼狐属性的总裁大人。传闻他高贵矜持,不近女色。然而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体会到一见钟情的感觉。直到那一天,怀中软绵绵的触感,打破了他冷漠无情的面具…
  • 你的纸飞机还回来吗

    你的纸飞机还回来吗

    从一只纸飞机开始,故事从苘莲重回故乡,封建保守的南塘镇说起,以母亲曲荷、女儿苘莲两代人的爱情铺开叙述,通过苘莲的成长故事串接,悬念迭起。
  • 脉图记

    脉图记

    家族血脉的传承,天赐的家族异能,也并不是谁都愿意继承的。每天身边穿梭的无数人,熟悉的陌生的,你有想过他们是否就是看到的样子,就是如此平凡的吗?谁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连自己都需要去探索。揭开那层迷雾,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 只要一生的逍遥

    只要一生的逍遥

    秘密每个人都有,不是你想知道就知道的。一旦知道你的一生都会改变。这是一个世家的秘密,你有胆子知道吗?
  • 生活中的理财智慧

    生活中的理财智慧

    本书结合经典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生活中有关理财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简明介绍,提出了使财富远离风险和增值的操作方法。
  • 暖城凉心

    暖城凉心

    从孑然一身的孤儿到富甲一方的千金,夜韵汐是懦弱的,亲情太过美好与富有引力,她踌躇着不知何去何从。自卑时刻牵绊着她不敢向前走去,她不知道如何去接受与安排这一切,亲情来得太过突然,她害怕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当她迷茫在孤城里时,闯入她人生的男子给足了她温暖、自信与安慰,从未被呵护的人在亲情与爱情的双重诱惑下,她决定去接受这个世界赐予的美好。可是当这一切美好的背后被铺晒在阳光下时,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幸福又怎样安身?
  • 龙邪纪

    龙邪纪

    气御千年,苍穹仙门,破晓之时,为谁现?万人血,千古名,流芳世,为谁颂?我愿执一把方天画戟,将那高高在上的仙人,掀下那万古不变的凡尘!我要在那俯览众生的玄黄至尊的身上,捅上一万个透明窟窿!这就是我,一个历经凡世坎坷,一个饱经仙路磨难,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终于踏入万古仙门的妖道!——————《龙邪纪》:龙不邪,不成仙!
  •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乌孙公主

    乌孙公主

    来疆之后,先是从教于一所学校。由于教学需要,曾有一段时间潜心精读《汉书》和《古诗源》。时常被一首《悲愁歌》所深深打动:“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内心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读着这首凄楚哀婉的诗歌,仿佛还能清楚地看到那位从东方而来、跃然飙升在苍茫亘古西疆秘域上的那位大汉公主风姿绰约的身影,仿佛还能清楚地聆听到二千多年前的那位美丽的姑娘,伫立在伊犁河畔,首望着回飞的天鹅行阵,怅怅悻悻、忧忧悒悒的扼腕浩然长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