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500000052

第52章 杜甫 (2)

他所写当时一般社会的苦难的情形,可于《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作中见之。《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所叙的都是征兵征役的扰苦。“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闻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集丁应征的情形。但农民们是往往躲藏了以避征发的,于是如“石壕吏”者便不得不于夜中捉人。“老翁逾墙走”了,力衰的老妪只好“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在这些被征发的丁男里,有的是新婚即别的,于“沉痛迫中肠”里,新妇还不得不安慰她的夫婿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连老翁也不得不去。“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于是他遂“投杖出门去……长揖别上官”,也顾不得“老妻卧路啼”了。

他在天宝十年所作的《兵车行》,也是写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的。“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是沉痛之至的诅咒但较之《新安吏》等篇,似尤未臻其深刻。人类的互相残杀,是否是逼不得已的呢?驱和平的农民们、市人们,教他们执刀去杀人,是否发狂的举动?1914年的欧洲大战,产生了不少的非战文学出来。安史之乱,也产生了杜甫的这些伟大的诗篇。不过甫只是替被征发的平民们说话,对于战争的本身,他还没有勇气去直截地加以攻击,加以诅咒。他的《潼关吏》是叙述士卒筑潼关城的情形的;颇寓劝诚意:“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这样的风格,后来便为白居易的“新乐府”所常常袭用。《无家别》是叙述乱后人民归家时的情形的,“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场大乱,真的把整个社会的基础都震撼得倒塌了。

第三期是从他于乾元二年的冬天到成都起,直到他死为止(759—770)。中间虽也曾由蜀播迁出来,但生活究竟要比第二期安定、舒服。所以他这十一年中的诗,往往都是很恬静的,工致的,苍劲的,与中年时代的血脉喷张,痛苦呼号者不同。虽也有痛定思痛之作,但不甚多。为了生活的比较安定,所以这时代的诗写得最多,几要占全集的十分之七八以上。在这时,他似又恢复了从容游宴之乐。他的浣花里的居宅似颇适意。可望见江流,又种竹植树,以增其趣。他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秋兴》八首,为这时期的代表作,兹录其一: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他仍未忘怀于国家的大事。

他是一位真实的伟大的诗人。不惟心胸的阔大,想象的深邃异乎常人,即在诗的艺术一方面,也是最为精工周密,无瑕可击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是持着那么慎重的态度来写作的,而他的写作,又是那样的专心一意,“语不惊人死不休”,故所作都是经由千锤百炼而出,而且是屡经改削的。(他自己有“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他还常和友人们讨论。(《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然而他还未必自满。我们于“晚节渐于诗律细”一语,也可见其细针密缝的态度来吧。他最长于写律诗,他的七言律,王世贞至以为“圣”。他的五言律及七言歌行以至排律,几无不精妙。在短诗一方面,虽论者忽视之,但也有很隽妙的篇什,像《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泼刺鸣。

置之王、孟集中还不是最好的东西吗?所以后人于杜,差不多成了宗仰的中心,当他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离他不到五十年的元稹,已极口地恭维着他:“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韩愈也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凡大诗人没有一个不是具有赤子之心的,于杜甫尤信。他最笃于兄弟之情,而于友朋之际,尤为纯厚。他和李白是最好的朋友,集中寄白及梦白的诗不止二三见而已。李邕识他于未成名之时,故他感之最深,严武助他于避难之顷,故他哭之尤恸。(他有《八哀诗》历叙生平已逝的友人。)

也为了他是满具着赤子之心的,故时时做着很有风趣的事,说着很有风趣的话。相传有一天,他对郑虔自夸其诗。虔猥道:“汝诗可已疾。”会虔妻痁作,语虔道:“读吾‘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立瘥矣,如不瘥,读句某;未间,更读句某。如又不瘥,虽和、扁不能为也。”他又有《戏简郑广文》一篇:

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

醉即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也是和郑虔开玩笑的。郑虔(郑虔见《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是当时一位名士,有“郑虔三绝”之称,必定也是一位很有风趣的人物。惜他的诗,仅传一首,未能使我们看出其作风来。

杜甫死于大历五年(770年)。他的影响要到了元和、长庆之间才大起来。大历、贞元间的诗人们,对于他似都无甚关系。他乱后僻居西川,死于耒阳。虽是时时得到京城里的消息,知道“同学少年皆不贱”,却始终不曾动过东游之念。

现在,为了方便计,姑将十几位大历的诗人们述于本章之后。

五七言诗的发展是很奇怪的,经了千百年的发展,只有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却从不曾有过衰落的时期。变体是一天天的多了;诗律是一天天的细了;风格是一天天的更变幻了,诗绪是一天天的更深邃了。到了开元、天宝之时,体式与诗律是进展到无可再进展了,却又变了一个方向。作家们都在不同的风格底下,各自有长足的进展。王、孟、李、岑、高,风格各自不同,杜甫更与他们相异,其他无数的开、天诗人们也都各自有其作风。照老规矩是,一种文体,极盛之后,便难为继。但五七言诗体却出于这个常例之外。经过了开、天的黄金时代,她依然是在发展,在更深邃、更广漠地扩充她的风格的领土。继于其后的是大历时代。大历时代的诗人们很不在少数,其盛况未亚于开、天。其中,最著者为韦应物、刘长卿、顾况、释皎然、李嘉祐诸人,更有所谓大历十才子者,也在这个时代的诗坛上活动着。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改左司郎中,又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唱(《韦苏州集》十卷,有汲古阁刊本,席氏刊本,项翻刻宋本,《四部丛刊》本)。评者谓:“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白乐天谓:“韦苏州五言,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苏东坡也说:“乐天长短三千首,却逊韦郎五字诗。”(白苏二人语,均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引)应物风格虽闲远,但与其说他近渊明,不如说他较近于孟浩然。真实的渊明的继人,应是王维而非应物。他和浩然相同,往往喜用自然景物来牵合拢来烘托自己的情绪。像“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子行何独难”(《拟古诗》),“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与友生野饮效陶体》),“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送章八元秀才》)等都是。但像《上皇三台》: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之类,却别有一种幽峭之趣。

刘长卿(《刘随州集》十卷,有明活字版本,席氏刊本,《四部丛刊》本),字文房,官至随州刺史。皇甫湜尝道:“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其为人所重如此。每题诗不言其姓,但言长卿而已。因人谓:“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乃道:“李嘉祐、郎士元焉得与予齐称耶!”长卿诗,意境幽隽者甚多。像“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喜皇甫侍御相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春草雨中行径没,暮山江上卷帘愁”(《汉阳献李相公》)等,何减于渊明、右丞。唯往往贪多务得,未免时多雷同的想象,用此为累耳。

同类推荐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小溪从梦中流过

    小溪从梦中流过

    本书是郝天钦第二本诗集。诗于现代都市人来讲,是雅达者心灵的寄托。雅,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当是一曲宏大的交鸣曲。天钦应在其中,我们来看他是发出什么样声音的音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亿万富翁

    重生之亿万富翁

    一个未来世纪的首席教授,军中科技翘楚,因为一场意外重生在一个21世纪的学生身上。刚来到21世纪的他,家徒四壁,家产只有皱巴巴的一百块钱,这让他有鄙视自己的冲动。某日被已经和他分家的哥哥打击,说他是废物。于是他化愤怒为动力,白手起家,集中农村里的特产卖给水果商……
  • 一朝穿越:王爷王妃腹黑配

    一朝穿越:王爷王妃腹黑配

    她,21世纪考古研究所的女强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古代。既来之,则安之。不过...乖乖女?娃娃亲?她才不会妥协!调戏王爷,恶搞相爷,嗯,这些听起来不错!额,不过好像惹祸上身了呢!天!她忘了,这个王爷的腹黑级别貌似比她高呢!她逃啊逃,他追啊追,她终究没能逃脱。一生一世一双人,强强联手,共搅满城风雨!
  • 红尘卷

    红尘卷

    韩伟是一名医生,因为治好人间一种怪病,被红尘天爱神选中,遂跟随爱神来到红尘天,加入到与黑魔王的大对抗的行列中。其实韩伟冥冥中注定与红尘脱不了关系,因为他早就被黑魔王利用,他是黑魔王的魔眼,他为黑魔王守护着一颗心,所以才有他为何那样痴情的对一位女孩,自始至终都无法忘却那段爱恋。可是在爱神的帮助下,韩伟最终肩负起维护正义、光明和真理的重任,并且与至高无上的爱神产生了缠绵悱恻、却又痛心疾首的不得已的爱情。就在二人面对黑魔王的时候,爱神维拉不幸倒下,香消玉殒。韩伟欲哭无泪,在转世的五彩石废去黑魔王的魔法后,韩伟决绝的把噬灵宝剑插进了黑魔王的咽喉……由于爱神受到死亡之神的特殊照顾,所以只要爱神到人间修炼一回便可重生,但要修炼的不是别的,而是爱情,只有她得到世间一份真爱才行,韩伟毫无理由的接下这份使命,再次踏上拯救爱的征程。
  • 逆伐万古

    逆伐万古

    万族降临,天地复苏,上古神话变为现实。姜小白得到父母所留机缘,步入修炼征途,踏雷霆征战之路崛起,沐强敌热血前行,任玄法激荡乱世风云起,我自逍遥。
  • 采星记

    采星记

    起点唯一科幻历史相结合的小说。2100年,真正的世界末日,人类中的精英早已在火星移民两年,剩下的更多人类则是被留在了地球上。就在地球濒临灭绝之际,两年前抛弃他们的“诺亚”又回来了。几个年轻人登上诺亚,却发现他们早已与如今的世界格格不入。走入宇宙,地球冰封,这一切的一切竟都是从五千年前的涿鹿开始。他们只有古武,机甲,梦想,去拯救地球。星河漫漫,唯爱相伴。这是拯救地球的故事。
  • 罪歌异闻录

    罪歌异闻录

    不管有多么憎恨这个世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让想继续活着的理由。若世界容不下我这样的怪物,那么就杀了他们,这便是他们的罪恶。倘若世间的法则不能容下我这样的污秽,那么就由我来谱写这个世界的法则。——————————————————————这是一本充满狂气和中二的书
  • 一个人守一空城

    一个人守一空城

    趁还年轻,趁我们还在,趁一切还来得及,就好好彼此相爱。
  • 网游之NPC生活实录

    网游之NPC生活实录

    当一个游戏角色有了自我意识;当一个游戏角色有了自我意识还陪在重生主角身边;当一个重生角色好运不断却有个npc拖后腿时?呵呵哒,她只是不想反复读档而已。
  • 无良宝宝飞贼妈

    无良宝宝飞贼妈

    她,腹黑狡猾的盗宝高手,误喝带媚药的红酒,一场欢爱,她悲愤离开。他,杀伐果断的商场霸主,阴狠嗜血,游走黑白两道。她是对头公司总裁小秘,却像他的猎物。一场欢爱,一场阴谋,她能不能安全的渡过这一场接着一场的阴谋……
  • 无敌典狱长

    无敌典狱长

    无尽荒泽,魔物肆虐,神州萧条,生灵涂炭。……穿越异界,获得一所随身监狱,可以把击败的敌人统统收押。先抽取功法,再剥离秘宝。最后也别闲着,去做苦役,给我创造价值吧。很嚣张的那个,我召唤十个狱卒,你别跑啊。至于你,不想进监狱,想将功赎罪?那来做个见习狱卒给我当打手吧。……当别人苦苦寻求顿悟突破时,他已经在数万苦役的帮助下修为灌顶,扶摇直上。当天才们为一丁点机遇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的功德塔在苦役们的建造中已耸立万丈,大气运大机缘凝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