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900000009

第9章 润物有声 (5)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予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作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的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骂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少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

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碟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

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1990年9月1日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多年父子成兄弟》:作者的父亲是一个多才多艺、情感丰富的人,父亲的好脾气使孩子们很喜欢和他亲近,这样父子之间沟通起来就十分方便和畅通。父亲也注重儿子的学业却从不强求,而是让儿子任性发展,甚至是有些“放纵”儿子,即使是朋友也很难做到。现实社会中那种试图用自己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的父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行的甚至是愚蠢的。

蹇先艾:我与文学

这几年来,和自己的本行“经济学”背道而驰,一天比一天远了,与“文学”的关系却倍加亲密起来,像忘形的朋友似的。严格而论,我并没有超人一等的天赋,偏要不避艰险地走上这条路去,而且觉得醰然有味,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是不是缘法拉杂读书,兴到为文,几乎成了生活的习惯了。但是一旦遇到天才作家,正牌文士,终不免面红耳赤,显着十分忸怩。因为我是左道旁门,未可以语于大方之家。

先学写诗,继写小说,前后有七八年,这便是我的简单的履历。诗,统计起来,写过不下数十首,大多数发表于《晨报副刊》和《诗刊》,有一小部分则登在《小说月报》。曾经几次有野心想编定一本诗集,最后还是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缘故是初期的试作,如今新诗成熟时代,印行出来,怕不会笑破了读者的肚子。最难忘是徐志摩先生,如果缺少他的鼓励和敦促,也许连这点微薄的成绩都没有。我的写诗是他寄寓松坡图书馆旧址的时候开始的。庭院里的那祼参天拿云的古槐永远在我的记忆之中。志摩在《石虎胡同七号》中描写过它,我还特别用它做题材作了一首《老槐吟》,登在前期的《诗刊》上。这首诗当时很受他的赞美。还记得有一首名《百年后》的短诗,我曾依照志摩的推敲,修改过三次才发表,足证他对我做诗的热心。那时我因读了几本莫泊桑和柴霍甫的英译选集,也学写一些短篇小说,得陈西滢、王统照两先生的指正不少。但在现在看来,都是些不成形的东西。一九三○年以后因为生活的转变,家庭的重担挑到肩头上,过着非常单调机械的日子,烟士披里纯早已逃走无踪;写诗不成,只好以全力来学写小说了。

因为自己的创作力十分薄弱,不能大量地生产;一方面又鉴于卖文为生的危险,于是不得不找一点职业的工作。这职业便是教书,也就等于“拉散车”一样,把时间零碎贱价地卖给了别人;每到日落黄昏,才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全身已经筋疲力竭了,哪里还有提笔的勇气!何况理智的粉笔生活与热情的创作生活又是绝对冲突的。但因为朋友们的催逼,却也不能完全停止写作。这两年来寥如晨星似的在各杂志中出现的几篇便是在这种窘迫和狼狈的情形之下产生的。意识的不正确,技巧的不完美,事实上也就无法避免了。

常常研究自己的作品产量稀少的原因:一半固然应归咎于生活的忙碌;一半也由于我的想像力太贫薄和生活的体验还不够透澈。今后的努力,我是完全辨清路径的方向了。从根本上说,还得多读名家的杰作。

说到写小说,个人有一种偏嗜,总爱着眼小处,尽力在字句上修饰,因此便忽略了全篇的结构,遂不免往往有雷同的布局。还有,我因为感觉着以都市的生活来作材料的创作是太普遍了(虽然其中不乏佳作),便妄想换一个新的方面来写,——这新的方面即是一些边远省分乡镇中的人物和风景。并且自己又最爱读Bret Hane的富有地方色彩的小说。所以我的短篇,有好些便喜选取故乡(贵州)的题材。就我以往的创作说,其中比较惬意的几篇,如《在贵州道上》,《到镇溪去》,《盐巴客》,《潆渡》,也正是属于这一类。不过这种小说,local colour太浓,恐怕是不易得到一般人的了解的。何况我离乡太久,有些地方已经描写得不很真切。如果机会允许,还想回家一行,细细地考察一下故乡农村和城市的情形以后再写,也许可以产生几篇较好的作品,那只好俟之将来了。

(原载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4月初版的《城下集》)

蹇先艾(1906—1994),现代作家。1906年生于贵州遵义。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1926年参加文学研究会,与李健吾等组织曦社,出版《爝火》杂志。1931年至1937年任北京松坡图书馆编纂主任。此时著有短篇集《朝雾》、《一位英雄》、《乡间的悲剧》等。抗战时期,在贵州与谢逸等组织每周文艺社,出版《每周文艺》,还主编贵州日报副刊《新垒》。1937年至1951年,先后任遵义师范学校校长,贵州大学等校教授。这时作品集有有《盐的故事》、《幸福》等。1951年至1965年相继担任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文化局局长等职。此间作品有短篇集《山城》、《倔强的女人》和散文集《新芽》等。

《我与文学》:作者走出了偏远的贵州,外面的世界闯进了他的视野。他跋涉在文学的道路上,得到了徐志摩、陈西滢、王统照等先生的鼓励和支持。他热爱文学,但是爱好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却是难以调和的,那么作者只能够选择妥协与调和的道路。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大量的阅读经典著作,借鉴别人有益的经验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作者很清楚自己的作品往往忽视了全篇的整体布局,创作的题材也多是对自己生活的西南偏远地区的描写。其实这也正是作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吧,也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动物的意志

    动物的意志

    叶兆言以他一贯的冷峻风格,用最理性、最理想的文字,书写最真实,最本源的欲望。以动物意志为名,阐述了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嬗变,和人类对品格、物质、精神、爱好、理想、财富、权势、审美等各个方面需求的阐述,从而全面地展现了一个人作为动物本质的意志,并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哲学意义。
  • 黑蝙蝠行动

    黑蝙蝠行动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起义军打开国库,库内仅存少许银两。十多万大军断了粮草,如待哺婴孩嗷嗷直叫。李自成下诏,追赃助饷。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热门推荐
  • 落轩离瞳

    落轩离瞳

    他,是二十一世纪的美男李皓轩;她,是傲娇善良的小郡主叶清瞳;当她遇到从未来穿越来的他;他为了她在不属于他的朝代死去······
  • 总裁的生香之妻

    总裁的生香之妻

    某年某月、她遇上被自己亲生父亲下媚药的他,戏剧性地被他夺去处子之身。她悲戚愤恨、绝望……还以为做自己的生命可以就此完结,却没想到他一枪指在她的太阳穴说:“不许死,这辈子也不许除我之外的任何一个男人碰你的身体,否则、灭族!……”。在绝望中她得知自己的身体有生香的能力。事后他一去杳无音讯,而她深陷噩梦,不敢去爱、也不敢接受被爱。然而,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
  • 冥王的极品帝妃

    冥王的极品帝妃

    她被亲妹妹谋害,不慎跌落悬崖,再次睁开眼已身在异世。靠着前身留下的记忆,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乃是凤诀国的长公主。因为体内的火龙元神苏醒,招来了那个让她爱得不能自拔的男子!他一次又一次的帮她,从逃离皇宫至斩杀妖王到魔域寻宝,他始终不离不弃!可是当他遇到危险,她却帮不上忙,眼看着他的灵元被魔神一点一点吞并,她只能伏地痛哭!魔神借着他的身体百般折磨她,最后她生下了他的孩子,可是他却被永久封印在冰棺内!许多年后,孩子问她,他的父亲是谁,她却只能沉默!(她叫青鸢,他叫陌无极)
  • 如果说出口,结局是否不同

    如果说出口,结局是否不同

    有一种深情叫潘璟言和靳清。相爱十年,却错过了多年,当终于能够相守的时候,当知道潘璟言是爱自己的时候,靳清选择隐瞒。顾虑的太多,最终只会走向一个结局。等待靳清的那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是相守到老?还是分离一生?
  • 灵度

    灵度

    土飞穿越到了异世,来到灵元大陆。在这里,从小被誉为天才的他,却因为一次变故,陡然变为家族一届废柴,受尽凌辱,被迫离开家族。长达几年的蛰伏,他……属于他的路,逐渐的在展开,一路上,彷若冥冥中注定,宛如背后有人……而他……惊心,动魄,泣鬼,骇神……不一样的大陆,不一样的异世,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一种职业——灵士。还有灵士之上,难以琢磨的灵度空间!
  • 听说你还爱我

    听说你还爱我

    筱晴每天固定的生活,被他的到来而打破,曾经遗失的爱情,能否在次回到身边,听说你还爱我......
  • 遇见你:幸运的事

    遇见你:幸运的事

    我青春的开头有你参与,而你青春的开头我却未来得及。我自己在骗自己,骗了一整个青春。
  • 颜说

    颜说

    云南游成了穿越旅,小白领变身说书人,爹死娘亡身边再加一个拖油瓶。侦探、城主、酿酒师、百晓生、大款……打着各种理由为傅府谜案找上门来。逃不过又躲不掉。为了自己的小命,颜朗揭竿而起与美少男替月行道,消灭真凶。
  • 天宫任务

    天宫任务

    执行天宫任务的一位年轻宇航员,在太空中遇到地月屏障又回到了地球,此时的世界因为大灾变早已面目全非,到处是闻所未闻的物种,最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觉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证据,都在一点点逐渐的被抹去!所有熟悉的人都一个个变成了陌路。到底是谁在针对他?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这究竟是一场人为构筑的幻觉?还是他只是来到了一个平行时空?在寻找这些答案的同时,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制造水平,直到能重新建造一艘天宫飞船,因为脑中存在的天宫芯片在提醒他,天宫任务还在继续,不完成任务就要启动自毁模式。可这个世界连电都要没了,该怎么破?无玄幻、无种马、无后宫、不小白,妹子会有,不过都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