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4000000062

第62章 《周易》卷之二 (17)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四象]乘刚宜不得安,而曰或得其桷者,以其性质和易而顺,而处物又巽而善人,故得安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陵,高阜也。九五居尊,六二正应在下,而为三四所隔,然终不能夺其正也。故其象如此,而占者如是则吉也。

[九五]五居尊临下,犹鸿之渐于陵也。然君待臣以弘化,犹夫待妇以生育,六二在下,与之相应,是其妇也,乃为三四所隔而不得合,故至于三岁不孕,然邪不胜正,久之必合,而三四终莫之能胜,则上下交而治功成,故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五象]二五之合,本其素愿,终莫之胜而吉,则明良合而正邦之功可成,得所愿也,所以为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胡氏、程氏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仪羽,旄旌纛之饰也。上九至高,出乎人位之外,而其羽毛可用以为仪饰,盖虽极高,而不为无用之象,故其占为如是,则吉也。

[上九]处极高之位,出寰尘之表,众方役志于名利,独超迹乎物表,虽其实德不为世用,而清风高节为世仪表,犹鸿之渐于逵,而其羽毛可用为仪饰。占者如是,则身名俱高,污浊莫染。德望可以师表一世,何吉如之?

《蒙引》大意谓上九,虽不为世用,而不为无用也,鸿渐于逵,犹云凤凰翔于千仞之上。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渐进愈高,而不为无用,其志卓然,岂可得而乱哉?

[上象]其羽可用为仪而得吉者,由上九高尚之志,卓然超乎尘俗,功名富贵,不足以乱之,故可则而吉也。

《大全》胡云峰曰:二居有用之位,有益于人之国家,而非素饱者。上在无位之地,亦足为人之仪表,而非无用者。二志不在温饱,上卓然,志不可乱,士大夫之出处,于此有取焉。

归妹 兑上震上

归妹:征凶,无攸利。

妇人谓嫁曰归妹,少女也兑,以少女而从震之长男,而其情又为以说而动,皆非正也。故卦为归妹。而卦之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乘刚,故其占征凶而无所利也。

[归妹全旨]女之归也,惟有德有应而已。初九有德而无正应,故为跛能履。九二有德而配不良,故为眇能视。三无德与应也,故归妹而为娣。上无备与应也,故约婚而不终。四女德之贤者也,迟归而有时矣。五女德之盛者也,犹月之几望矣。虽然士之仕也,犹女之归也。五为好贤之君,初则贤士之不得正位者也。二则贤士之不遇明君者也。三枉己以求合,为士之自贱。四席珍以待聘,为士之自贵。上其时之穷而不遇者乎?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

释卦名义也。归者,女之终,生育者,人之始。

说以动,所归妹也。

又以卦德言之。

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又以卦体释卦辞。男女之交,本皆正理,唯若此卦,则不得其正也。

[卦彖]兑下震上,卦象忘其所偶之非敌,而性情是胜。卦德忘其所与之非礼,而性情是向。女先于男,所归在妹也,故为归妹。以理而言,其归在妹,固为未善。以卦言之,体又失正,柔又乘刚,其占为征凶,而无所利。

《通典》归妹者,女子自归于人也。与艮以少男下于兑之少女,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时正相反。

[彖传]卦名归妹,盖男女之配,此义即阳交阴,感天地之大义。何也?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男女不偶,则人灭绝。是归妹虽为女道之终,而实生育之始。有夫妇而后有父子,亦犹天地交而有万物也。谓非天地之大义乎?

《蒙引》人字兼母与子言。《存疑》归妹本是不好卦,此云天地之大义,是就他好处说。

[二节]然归妹同为天地之大义,而此卦名归妹,非以男女之常理言也。卦德兑悦震动,是牵于私情之合,而非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为归妹也。

《大全》朱子曰:归妹未有不好,只是说以动带累他。

[三节]词曰征凶者,卦体自二至五皆不得正,在人事则行涉淫僻,而非礼法所容,其凶必也。曰无攸利者,卦体三与五皆柔乘刚,妇制其夫,非大义所宜有也。

《大全》徐进斋曰:体不当则紊男女内外之正,柔乘刚则悖夫妇唱随之理,所以征凶而无攸利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雷动泽随,归妹之象。君子观其合之不正,知其终之有敝也,推之事物,莫不皆然。

[象传]泽上有雷,雷动则泽水随之摇漾,如男动女随,归妹之象。君子观男女之合,始不以正,终必相离,何?望其内助,即知其永终有敝,而正始以枉之,此合之必以正矣。

《大全》胡云峰曰:泽中有雷,雷随泽止,君子向晦宴息,取其止也。泽上有雷,泽随雷动,君子永终知敝,戒其动也。《蒙引》知字重此句,承归妹而耑就此一事说,永终只是久后之意,非永其终也。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初九居下而无正应,故为娣象。然阳刚在女子为贤正之德,但为娣之贱,仅能承助其君而已。故又为跛能履之象。而其占则征吉也。

[初九]居下而无正应,非统乎阴教而为正室,但从嫡适人而为娣也。然阳刚在女子为贤正之德,但为娣之贱,仅能承助其正室,而不能大有为象。犹跛者之能履而不能及远也。占者如是而尽分所宜然,故吉。

《大全》兰氏曰:跛者,不能以专行,依人乃可。娣,妾之道,承正室以行,则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恒谓有常久之德。

[初象]归妹以娣,而亦能有为者,以其有阳刚恒久之德也。曰跛能履吉者,惟其有是恒久之德,而足以承助正室之不逮于分为善而吉也。

《存疑》四句相因,紧系说下。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眇能视,承上爻而言,九二阳刚得中女之贤也。上有正应而反,阴柔不正,乃女贤而配不良,不能大成内助之功,故为眇能视之象。而其占则利幽人之贞也。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

[九二]男女必内外相济而后成齐家之效。九二阳刚得中,女子之贤者也。上有正应而阴柔不正,是女贤而配不良,则不能大成内助之功象。犹眇者之能视而无远见之明也。其占为士所遇非贤君,犹女所遇者非贤夫。不偶之人,是为幽人。抱道守正而不出,是其贞也。遇九二之占者,如是乃为利也。

《蒙引》利幽人之贞,或谓当固守贤正之德,故《象传》曰未变常也,观爻下。《本义》云: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九二是既嫁之贤女,而幽人是不仕之贤人。幽人无贤君,犹九二无贤夫,利幽人之贞,言其守正不出利也。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二象]利幽人之贞,言其抱道守正则不改其常者也。

《存疑》常即贞也,未变常,是解幽人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六三阴柔而不中正,又为说之主。女之不正,人莫之取者也。故为未得所适,而反归为娣之象,或曰须女之贱者。

[六三]阴柔不中正,女之不良,又为悦之主,工于媚悦者,不正之女,人莫之取,故有未得所适,姑以待之,待之不得,而反归为娣之象。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三象]归妹以须者,以阴柔不中正,又为悦主,节亏德丧,故未得所适而故待也。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九四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贤女不轻从人而愆,期以待所归之象,正与六三相反。

[九四]阳居上体,阳刚有贤正之德,上体有门第之高,而无正应,不得贤人以为偶,能自贵重,不轻易从人,有过其所归之期之象。夫愆期则迟矣。然迟非终不归也。欲得佳配而后行,其归将有时也。所以宁愆其期也。

《大全》胡云峰曰:三四皆失位无应,三以无应,急于从人,而反归以娣。四虽无应,不轻从人而愆期迟归。三阴柔不中正,为女无德者。四刚健在女,为贤明有德者也。《蒙引》迟归有时,谓其愆期之志如此也。来注:遇佳配是其所归之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四象]四之愆期,非不归也。其志,盖待佳配而后行,故宁迟归而不恤。明非人之不我娶,乃我之不轻从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六五柔中居尊,下应九二,尚德而不贵饰,故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之盛无以加此,故又为月几望之象。而占者如之,则吉也。

[六五]居尊而应九二,有帝女下嫁之象。然有柔顺得中之德,内重外轻,以德礼为光华,不以衣服为荣饰,有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之象,女德之盛,无加于此,有月几望之象,可以相君子而成内治,宜家人而端风化,占之吉也。

《大全》齐氏曰:袂,衣袖,君,小君嫡例为君而余为媵也。《蒙引》尚德之义,何所不该?必能敬不忽于夫子,孝不衰于舅姑,慈不略于妾媵,思尚周于姻族,必能辅佐君子,而不为牝鸡之晨鸣,必能正位乎内,而不致内顾之忧,岂特不贵饰之一端,遂为女德之盛而无以加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以其有中德之贵而行,故不尚饰。

[五象]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者,何也?以其位居上体之中,而有中德,是其贵也,以贵而行,则内重外轻,自不尚饰也。

《蒙引》上二句举爻词,下二句方释之。此与《讼》不克讼,归逋窜也云云一例。凡能把外面许多事好歆艳的轻视了,须是内面有个物事压得他的,方能如此。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上六以阴柔居归妹之终,而无应,约婚而不终者也。故其象如此,而于占为无所利也。

[上六]阴柔则非贤正之女,居归妹之终,则婚期已过,无应则莫之娶者,为约婚不终者也。女子若嫁,便有筐篚之贤,男女若娶,便当刲羊,以宴新婚。今约婚不终,象为在女子则承筐,而无实,非筐之无实,女未尝承筐而不成嫁也。在士夫则刲羊而无血,非羊之无血也,士未尝刲羊而不成娶也。大伦以废,占何利哉?

《大全》胡云峰曰:曰士曰女,未成为夫妇也。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上象]女之嫁也,若承实筐则成嫁矣。今约婚不终祗为虚筐,未成嫁也。

《演义》爻词先女而后男,《象传》舍男而言女,皆主归妹言也。

丰 离下震上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丰,大也。以明而动,盛大之势也。故其占有亨道焉。然王者至此,盛极当衰,则又有忧道焉。圣人以为徒忧无益,但能守常,不至于过盛,则可矣。故戒以勿忧宜日中也。

[丰卦全旨]丰之道明动,相资而已。朱子曰:徒行不明,则行无所向,冥行而已。徒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惟明以制动,动以用明,则大业可兴,而极其盛大矣。朱上汉曰:丰大之时,所宜忧者,不在日未中,而在日之既中。圣人于此,其有制治未乱保邦未危之虑乎?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

以卦德释卦名义。

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释卦辞。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此又发明卦辞外意,言不可过中也。

[丰彖]离下震上,卦德自有能致盛大之势,故为丰。词谓当丰盛之时,天下一统,治化四讫,有亨道焉。王者至此,盛当有衰,固为可忧,然亦不必忧也。但能心存无逸,兢兢业业,不使遇盛,如日之常中焉,则丰可长保矣。是则丰之可忧者,天运也。勿忧宜日中者,人事也。人事所以保持天运也。

《大全》胡云峰曰:《泰》、《晋》、《夬》、《家人》、《升》,皆曰勿恤,此曰勿忧,皆当极之时,常人所不忧,而圣人所深忧。其词曰:勿,深切之词,非谓无忧也。于此有道焉。可不必忧也。《参义》诸爻卦言亨,或未亨,而有将亨之时。丰之言亨者,丰即亨之时矣,与既济同。《存疑》天道日中则晏,宜日中者,常中而不昃也。世道盛极当衰,人君守常而不至于过盛,如日之常中也,日无常中之理,圣人特备此以言治道耳。兢兢业业,罔淫于逸观游田,皆守常之道也。

[彖传]卦名丰者,治功盛大之谓也。卦何以致之哉?卦德离明震动,明则有见大之智,动则有图大之才,而何功不成,何事不立?故名丰。

[二节]词曰亨矣,而又曰王假之者,王者际此丰盈之日,才有可为,力足自擅。凡所以供耳目之需者,率大其规模,所以耸朝野之观者,率大其铺张,盯视曩时之文物,狭小向日之制度,所谓不期侈而自侈,非是王者要尚大至此时,则志欲日广,自是尚大,所以明其可忧也。曰勿忧宜日中者,日惟中方能照及四旁,亦犹人君维持国家,常如盛大之日,则纲纪振举,天下皆在其照临之内,故不敢自有其盛,宜如日之常中,以遍照天下也。

《大全》朱子曰:王假之,尚大也。只是王者至此一个极大底时节,所尚者皆大事。是他忒丰大了,这物极盛,去不得了,必衰也。人若于此之时,战兢自持,方无倾测满溢之患,若才有纤毫骄矜自满之心,即败矣。所以此处极难。《因指》宜照天下,从日中取来,只是勿尚多大意。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思维的模式

    思维的模式

    “知道如何知道”,探索思维的奥妙,这是人类千百年来面对的难题和谜题之一,也是这本由包霄林著的《思维的模式》试图寻求的答案。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依靠大脑中思维的模式,这个模式类似于“软件系统”,是一种包括有机结构在内的知识系统与情感、意志等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思维的模式》从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阐述了“思维的模式”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样的本质和特性,它在模式识别、语言理解、意义赋值、问题解决等方面有哪些功能。
热门推荐
  • 丫头真乖:校草霸道爱

    丫头真乖:校草霸道爱

    女儿太能睡怎么办??某爸爸的锦囊妙招:轰出家门,让她独自一人生活!让她练成自觉起床大功!尽力缩短睡眠时间!于是,某乖乖女收拾收拾小行李,带上17年以来的全部积蓄走人啦!某小白兔却不小心惹了某帅哥。什么?帅哥竟然是新学校的校草??!不过某兔子却没什么危机意识,这样当然斗不过腹黑美男啦!小白兔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帅哥要进来~但时隔多日,兔子回窝时,某爸爸悲催地发现,女儿却更加能睡了。怎么回事捏?原来竟是某帅哥给惯出来的!!你造的孽是吧?得!今后她就交给你了!某爸爸豪迈下决定,兔子就这样进了狼窝……
  • 校花的透视高手

    校花的透视高手

    透视校花,透视老师,透视未来,透视龙。别让我拥有龙的力量,那力量让我都害怕。
  • 长征领导人5

    长征领导人5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暖心校草是我哥

    暖心校草是我哥

    我叫叶沫依,我有一个暖心校草哥哥,还有一个死对头是另一个校草~
  • exo白与黑

    exo白与黑

    “我好像做了一个梦,天空中飘下零零散散的桃花,在那棵桃树下,坐着两个小孩子,男孩边堆土边冲着女孩笑,女孩抬起头,接住一片桃花,也笑了”梦醒了,也该起床了,那个女孩叫顾森林,男孩叫边伯贤,男孩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也许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吧,他自己跑去了首尔。森林多想抛下一切去首尔,可惜刚好是高中开学那年,伯贤去了首尔,几年后就当上了练习生,因为没法退学,森林只好上完了三年高中然后跑去了首尔。森林也当上了练习生,并且也要出道了,这时的伯贤,早已经出道了,也许是命中注定,他们还会遇见......
  • 若离雨稀

    若离雨稀

    “你若离去,后会无期。”我望着这稀疏的雨点淡然却饱含无奈地自言自语道。你十五岁爱上的人,可能是你这辈子最难忘却又是永远也无法触及的彼岸。林省佐,十五岁,经历中考,跨越初中与高中。对于这一年,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相信这不仅仅只是少年少女的恋爱史,这还是一本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篇章,一年富有意义的艰辛奋斗史。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的结局设为多个,有点类似一些日本纯爱ADV文字冒险游戏。设有goodend一个、nomralend两个和trueend一个。
  • 召唤猛将

    召唤猛将

    欲与天公试比高,闲把天下来纵马。前世里作为衙内兼富二代的凌云,在边界地区无意中得到一窜‘骨玉灵珠’,穿越到了类似于明朝末年的大禹朝;而此时内地兵荒马乱,吐蕃政权还没瓦解,大禹朝濒临崩溃,而女真势力在关外迅速壮大。正是大丈夫建立不世功勋的时候。“末将赵云、末将韩信、末将卫青、末将项羽参见元帅!”“骨玉灵珠”积攒一定的功德,就能召唤猛将,除了能召唤历史名将及他率领的部队外,是不是还可以召唤到近代名将?那些配备了现代化武器的部队是不是也可以召唤呢?
  • 黄花闺女不愁嫁

    黄花闺女不愁嫁

    马德里时,她大二,从千千万万个胖子里被他挑中有幸成为某部电影女主角——”我和你说了,我不想谈恋爱。“安辄回头,”我没说想和你谈恋爱,可以的话,我想直接让安布叫你嫂子。“毕业时,安布和张蒙已经出柜,没羞没臊秀着恩爱搞着基。而她,早已意识到自己要演技没演技、要天分没天分,尽管当时她的处女座也就是唯一一部作品大红大紫,但还是聪明地选择急流勇退——”我说了,我不想结婚。“安辄一本正经,”我其实也没那么想和你结婚,我更想让你当我孩子他妈。“她皱眉,”你有小孩了?“”没有,等你生呢。“
  • 温婉一笑倾君

    温婉一笑倾君

    一次机缘巧合,将21世纪的沈岚带入了一个陌生又古老的国家,那里近似于中国的古代却又是个历史上无法翻阅的朝代他,一代帝王,君临天下,却娶了自己不爱的女子,宠尽后宫无数,唯独对她百般刁难,到头来不过一个情字。她,八面玲珑且蕙质兰心,面对他冷酷无情、终不过一笑了之,留下一身骄傲,在步步为营的宫闱情仇中坚定自己的信念面对宫廷的阴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冥冥之中,二人早已情根深种,然而一场硝烟战火,悄悄来临,腥风古刹,寒衣铁甲,他,挥师北下……她,为保家国天下,上朝堂,守城门,终不过为守一个承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TFBOYS之爱无止境

    TFBOYS之爱无止境

    三只青涩的脸,获得无数少女的欢心,当人也包括她们,一次次的告白,一次次的拒绝,她们会成功获得三个少年的心吗?又会有哪些困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