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4000000074

第74章 《周易》卷之三 (5)

[天数节]是数也,造化之全功,无不该之矣。一、三、五、七、九,皆奇数而属天,天数五也。二、四、六、八、十,皆偶数而属地,地数五也。五数在图,各有定位,一与二,三与四,五与六,七与八,九与十,奇先偶后,其序不紊,比类而自相得,若有分焉。以秩之如兄弟之不乖也。相得之中,自然配合,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一奇一偶为倡为和,而两相合,若有情焉,以配之,如夫妇之不离也。积天数而计之,一与九为十,三与七为十,加一个五,是二十五也。积地数而计之,二与八为十,四与六为十,加一个十,是三十也。合天地之数,积之五十有五,而相得有合之数,尽此矣。所以成变化不离乎此,所以行鬼神亦不离乎此。盖一、三、五,以生水、木、土,而六、八、十成之,变始于天者,化成于地,二、四生火与金,七、九成之,化始于地,变终于天,莫非此数以成之,且一、二、三、四、五为生数,是变化之生,神之来而伸也。六、七、八、九、十为成数,是变化之成,鬼之往而屈也。然始生则来而伸,既生则往而屈,既成虽往而屈,方成则来而伸,莫非此数,有以行之矣。图数妙功用之神,又如此。

《蒙引》相得有合,正是成变化而行鬼神处,盖上一截意都尽了,下一截只是积而计之,又着此一句,以见造化,皆不外是耳。此处变属阳,化属阴,与化而裁之谓变之变化不同。此五行以万物之生成者言,以微著为渐,水质微,故居先,火渐著,故次水,木则著而实,金则实而固矣。土则以全体言,故居中。《存疑》天数二句,是据大概而计之,天数二十有五,三句是积全数而计之,鬼神即在变化生成上。此五行与太极阳变阴合之五行不同。《太极图》说造化初生之五行,此就万物之生成言,五行之生成实相接连,只在一时,固无天一生水,又间五位待地六,然后成之之理,以其相配而数之,则一变六化云云,一生一成,恰同一位,实天地所生之自然,所以为造化之妙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则又止用四十有九。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也。两谓天地也,挂悬其一于左手小指之间也。三,三才也,揲间而数之也。奇,所揲四数之余也。扐,勒于左手中三指之两间也。闰,积月之余日而成月者也。五岁之间再积日而再成月,故五岁之中凡有再闰,然后别起积分,如一挂之后,左右各一揲而一扐,故五者之中凡有再扐,然后别起一挂也。

[大衍节]河图奇偶之数,具造化之功用,实即蓍策之出来,彼河图中宫有天五地十之数。天五,五个一也,数始于一而终于十,则此五个一,自含五个十之数。圣人制而衍之,谓五行生数,有衍母之义。十乃成数,有衍子之义。举此母数之一,衍之以极于子数曰小衍,则为一其十,惟尽此母数之五,皆衍之以极于子数曰大衍,则五其十,此蓍策之数亦以五十为度也。然蓍数之原,固起于河图,而揲蓍之法则象于造化及用蓍以揲,若五十全用体力而变不行,故虚其一置之不用,止用四十有九,信手中分为二大刻,左象天以位乎上,右象地以位乎下,所以象两仪也。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挂于左手小指间,所以象人而参三才也。次以左右两手之策,各四数而揲之,所以象岁之有四时也,终取两手所揲之余策,扐于中三指之两间,是归奇于扐以成变,犹积气盈朔虚以成闰也。若扐必以再者,彼一岁之中气,盈有六日,朔虚有六日,积三岁多三十六日,以三十日为一闰,尚多六日,必至五岁又多二十四日,合之再为一闰,则前之日无余,然后另起积分以为后闰之始,故蓍之揲也,挂一之后,既揲左而扐左,又必揲右而扐右,则无余策,然后别起一挂,以为后揲之始,正象历法之再闰也,筮法之有准于造化也如此。

《大全》朱子曰河图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数,大衍五十是圣人法这河图里面取那天五地十衍出这个数,大概河图是自然的,大衍是用以揲蓍求卦的。问大衍之义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虚其中金木水火土五数,便是五十。又虚天一,故用四十有九。此一说。三天两地,便是虚去天一之数,只用天三地二,每位各衍之为十,又五为生数之极,十为成数之极,以五乘十,以十乘五,亦为五十。此又一说。又数始于一,成于五,小衍之成十,大衍之成五十。此又一说。某谓:此说却分晓。蔡西山曰:五岁再闰者,一变之中自有五节,挂为一节,揲左为二节,归左奇于扐为三节,揲有为四节。归右奇于扐为五节,一节象一岁,三节一归奇象三岁,一闰五节再归奇象五岁。再闰再扐而后卦者,再扐之后,复以所余之策合而为一,为第二变,再分再挂再揲也。独言挂一,明第二变不可不挂也。《存疑》上言河图之数正为《易》数。张本故此承言,大衍之数,盖《易》之用也。以分而为二,以象两仪观之,则四十九策未用之先,太极浑沦,阴阳未判之象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凡此策数生于四象,盖河图四面,太阳居一而连九,少阴居二而连八,少阳居三而连七,太阴居四而连六,揲蓍之法则通计。三变之余,去其初挂之一,凡四为奇,凡八为偶,奇圆围三,偶方围四,三用其全,四用其半,积而数之,则为六、七、八、九,而第三变揲数策数亦皆符会。盖余三奇则九,而其揲亦九,策亦四九三十六,是为居一之太阳。余二奇一偶则八,而其揲亦八,策亦四八三十二,是为居二之少阴。二偶一奇则七,而其揲亦七,策亦四七二十八,是为居三之少阳。三偶则六,而其揲亦六,策亦四六二十四,是为居四之老阴,是其变化往来进退离合之妙,皆出自然,非人之所能为也。少阴退而未极乎虚,少阳进而未极乎盈,故此独以老阳老阴计,乾坤六爻之策数,余可推而知也。期周一岁也,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此特举成数而概言之耳。

[乾之节]揲蓍之法得于河图之中宫,而过揲之策,得于河图四象之数。兹以所用之九、六言之,彼太阳居一连九,则阳数九也。太阴居四而连六,则阴数六也。揲蓍三变之末,凡四为奇,余三奇则九,为老阳之爻,一爻过揲之策,有三十六,总乾六爻计之;共二百一十六焉。凡八为偶,余三偶则六,为老阴之爻,一爻过揲之策有二十四,总坤六爻计之,其百四十有四焉。即乾之盈合坤之缩,凡三百有六十,而不足以当期之日乎!虽气盈朔虚,亦有不齐,而三百六十,其成数也。是数有以体天地之撰矣。

《大全》朱子曰:揲蓍之法,凡三揲挂扐通十三策,而见存三十六策,则为老阳。三揲挂扐通十七策,而见存三十二策,则为少阴。三揲挂扐通二十一策,而见存二十八策,则为少阳。三揲挂扐通二十五策,而见存二十四策,则为老阴。大传耑以六爻乘二老而言,故曰乾之策、坤之策云云,其实六爻之为阴阳者,老少错杂,乾未必皆老阳,坤未必皆老阴。六子诸卦阴阳亦互为老少焉。若乾坤之爻,而皆得于少阳少阴也。则乾之策六。其二十八为百六十八。坤之策六,其三十二为百九十二,其合亦为三百六十,不可易也。先子曰:所谓乾坤二篇之策,正以挂扐之外,见存蓍数为言耳。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二篇为上下经,凡阳爻百九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阴爻百九十二,得四千六百八策,合之得此数。

[二篇节]不特乾坤二卦当然,通二篇过揲之策,阳爻百九十二,均之乾也,共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阴爻百九十二,均之坤也,共得四千六百八策,总得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策,而不足以当万物之数乎?虽有形生气化之殊,而计之以万者,乃其常数也。是数有以类万物之情矣。

《大全》朱子曰:二篇之策,当万物之数,亦是取象之词,不是万物恰有此数。《蒙引》乾坤之策以老阳老阴之数计之,承此而言,二篇之策云云,皆老数也。万物之数至多,而二篇之策亦多之至也,故以为当万物之数。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四营谓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也。易,变易也,谓一变也。二变成爻,十八变则成六爻也。

[是故节]蓍既揲而卦可求矣。是故求卦始于一变之易,方其揲时,必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凡四经营,度斯以多寡为奇偶,或五或四而成一易之奇,或九或八而成一易之偶。易自此成焉。由此一变积之,三变乃成爻也,又必积之七十二营,为十有八变,然后内外以备,贞悔以全,而卦于是乎成矣。

《大全》朱子曰:易字只是个变字,四度经营,方成一变。

八卦而小成。

谓九变而成三画,得内卦也。

[八卦节]然此所成者,六十四卦,乃易之大成也。盖成卦必始于小成,方其一变以至九变,或奇奇而奇,乾也。一奇二偶为《震》、《坎》、《艮》。偶偶而偶,坤也。一偶二奇为《巽》、《离》、《兑》。八卦中于是成一卦,小成得卦之内体,大成不过自此而重加耳。

《蒙引》上文四营成易,以一变者言也。遂乘势说到十有八变而成卦,中间有内体之卦一节,未及发,故翻足以此句。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谓已成六爻,而视其爻之变与不变,以为动静,则一卦可变而为六十四卦,以定吉凶,凡四千九十六卦也。

[引而节]六爻既成,斯老少形而动静异。于是因画之老以为变,因爻之变以为动,由是引而伸之,视其爻之变与不变,以为动静,则一卦可变为六十四卦,一卦既变,诸卦可类而推,于是凡画之老者,皆变。凡爻之变者,皆动,触其类而长之,则六十四卦。每卦皆可变为六十四卦,则蓍得以善圆神之用,爻得以用易贡之宜,变而至是,不可复加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蒙引》、《启蒙》云:天下之事,其吉凶悔吝,皆不越乎此。见得天下之能事毕,则下文显道神德行一节之意,似为未稳。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道因辞显,行以数神。酬酢谓应对,祐神谓助神化之功。

[显道节]蓍卦有以毕天下之能事,其功用为何如哉?彼易中所具吉凶之理,为道当夫十有八变之后,引伸触类之余,吉凶之理昭然于卦爻之词。道因词而显也。民生趋避之行,为德行,当夫十有八变之后,引伸触类之余,而趋避之准,民皆鼓舞而忘倦,德行以数而神也。蓍卦有以显道神德行如此,是故人有疑而莫断,则明有以酬酢乎?人而启人之疑,神之幽,而不能告人,则幽有以祐乎神,而言神之所不能言有矣。其诚合微显而无间者乎?

《蒙引》道即理,凡易词所发明者,皆是。德行,指事为之迹言。此以微显相对说。至微者,理,而《易》词有以显之,犹所谓阐幽也。至著者事,而《易》有数以神之,犹所谓微显也。酬酢祐神,通承显道神德行言。《存疑》神德行后章,变而通亡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即是此意。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变化之道,即上文数法是也。皆非人之所能为,故夫子叹之,而门人加“子曰”以别上文也。

右第九章

此章言天地大衍之数,揲蓍求卦之法,然亦略矣。意其详具于太卜筮人之官,而今不可考耳。其可推者,《启蒙》备言之。

[子曰节]合而言之,天地大衍之数,揲蓍求卦之法,皆变化之道也。然数本于天地,而天地无所容其智,法制于圣人,而圣人无所容其才,是变化之道皆神之所为也。数,一气机之迭运,法,一奇偶之积分,然皆出于理势之自然,而无思无为者,若使之然,而实非使之然。虽欲不然,而有不得不然也。知神之所为,此数法之所以为妙乎?由是而因蓍求卦,知其法之衍于河图,即知共数之原于天地,自知数法之出于神而非人之所能为矣。

《蒙引》此神字以变化言,与上二神字不同。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四者皆变化之道,神之所为者也。

[十章全旨]上章自四营成易,至显道以下则词变象占俱已有了。此章归本于圣人以明易道之大,皆圣人之功。首节言易具圣人之道,而有以周人之用,次三节言由易理至精至变而至神,故能周人之用。“夫易圣人”以下,正言《易》为圣人之所作,以见其为圣人之道。

同类推荐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曾国藩出身耕读之家,资质平凡,但他凭借自己出众的品格修为和独特的处世哲学力挽狂澜,平定大乱,广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伟业。他的思想谋略精华、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堪为成功楷模。本书结合曾国藩的思想精华,介绍了曾国藩在面对现实环境、处理具体事务时的超人智慧和谋略,对当代人成功为人处事、迈向成功有着非同寻常的启示。新书着重阐述了曾国藩家训思想中行动力与执行力的培养,曾国藩把其中的精髓归结为两个字:“柔”与“刚”。曾国藩的许多经典思想如知行合一、明强挺经都离不开这两个字,这也是他处世智慧的关键所在。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斐德罗篇

    斐德罗篇

    两个重要的对话提供重要的见解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和审美方面。菲德拉斯讨论爱的心理,导致熟悉柏拉图式的形式作为对象的概念超越情感。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为国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魔刀不悔

    魔刀不悔

    “你为了复仇,一路杀过去,不但伤了无辜之人,还伤了爱你的人。你,不后悔吗?”“我,不悔。”“那你为何流泪?给你一个机会,你会选择回到过去,平淡一生吗?”“我会。”“你后悔吗?”“我······”
  • 万古御龙诀

    万古御龙诀

    御龙出则天地变,百宗惊魂,强者尽出。失忆少年从阴阳神宗走出,追寻强者之路。御龙封龙,以破天穹。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

    本书系《名家经典珍藏》系列之一,收录了以“问题小说”而名噪五四文坛的冰心的五十三篇小说,从写于一九一九年九月的《两个家庭》到一九八八年八月最末一篇《干涉》,时间跨度整整七十个年头,“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与呻吟,有压迫与呼喊……”
  • 错爱之杀手

    错爱之杀手

    身为杀手的他为他背弃组织,她却因他的身份抛弃他……愿永坠地狱之门,换你一世幸福。
  • 我叫柠檬,你叫芋头

    我叫柠檬,你叫芋头

    伊柠是一个呆萌呆萌的女孩纸,她的父母长期不在家管她,所以家里自然只有她一个人住着,自从她开始结束暑假,来到自己心仪的大学,她便开始了她的恋爱之旅,遇见葡萄帅哥,欠了一碗麻辣烫,结交新的好朋友,吃醋,亲亲……一系列的恋爱故事,美丽的草原上,柠檬大声的喊道:葡萄!我喜欢你!你一定要知道!葡萄和柠檬搭在一起最配了!
  • 长冥烛

    长冥烛

    一场发生在盗墓笔记相同背暻下的惊险旅程。一份与瓶邪并肩作战的深厚友谊。雄伟的青铜门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苦蠪、长颈怪影、东海蟹神,恐怖的怪物挑战你对黑暗的终极想象。黑竹沟、罗布泊、楚科奇、神户,带你揭露隐藏在世界各处的历史谜团。
  • 末世女的幸福穿越二嫁

    末世女的幸福穿越二嫁

    蓝绾绾在经历了10年的末世,一不小心带着异能重生在异世,这是一个三国争雄的地方,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这是老天开玩笑吗?看着青山绿水环绕的山沟沟,久违的蓝天,太养眼了。既来之则安之。
  • 斗尸符号

    斗尸符号

    古老街道消失的尸体,出现在拍卖会上,我怀揣着上部《斗尸符号》,开启了一段盗墓斗尸之旅。
  • 劼忘

    劼忘

    异国修真之域,身份迷离的少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他该怎么去保留初来时那份纯真,该怎样去适应尔虞我诈的修真界,是一步步随波追流还是......
  •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THE TRAGEDY OF PUDD'NHEAD WIL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