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7000000039

第39章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6)

由斯宾诺莎的观点可知,支配一切事物的是一种绝对的逻辑必然性,精神领域中不存在自由意志,物质领域也不存在偶然性,但凡发生的事都是神不可思议的本性导致的;因此,从逻辑上看,各种事物不会与现实状况产生差异。在罪恶问题上,斯宾诺莎的这种说法遇到了困难,饱受批评者指责。

很多神秘论者曾以各种形式发表过这种观点,事实证明,它与正统教义的罪业降罚说的冲突不能调和,与它有密切关联的是斯宾诺莎完全否认自由意志。尽管斯宾诺莎不喜欢争辩,但他为人诚实,所以虽然当时的人觉得他的意见是荒谬的,他也毫不隐藏。

《伦理学》第三卷讲述的完全是利己主义心理学。最后两卷分别为《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和《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在多大程度上,我们遇到的事由外因决定,相应地,我们受到的奴役就有多大。而我们的自由取决于我们有多少自决权。斯宾诺莎还相信,知识上的错误是造成一切不当行为的原因,行事作风聪明得体的人必然能适当认识个人所处的环境。斯宾诺莎认为,主宰人们行为的是某个意义上的自私自利或自我保全。

斯宾诺莎视时间为非实在的东西,他认为,关联到过去或未来的事件的情感都违反理性。通常人们会认为,结局好就是全都好,我们关心眼前的灾难胜过关心成吉思汗时代带给我们的灾难。但这在斯宾诺莎看来是不合理的,正如神看到的那样,任何一件已经发生了的事情都是永恒的超时间世界的一部分,与日期毫无关系。对此,斯宾诺莎的决定论解释说,正因为我们无知,所以我们才以为我们能改变未来,其实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未来和过去一样不可改变。希望和恐惧的产生都是因为缺乏智慧。

只要是从我们自身产生的事都是善的,从外界产生的事才是恶的。因为宇宙整体不受外界的影响,所以也不会遇到任何恶事。个人只要被动地成为整体的一分子,就必然会被奴役;但是,只要他理解了整体的唯一实在性,他就获得了自由。

斯宾诺莎反对过分的热情,所谓过分的热情,就是使我们显得处于外界掌控的被动状态下的情感。使精神得到控制情感的力量的方法是理解所有的事物。以理智对神表示敬爱是思想和情感合二为一后才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其实也是真实思想把握真理的快感。因为真实思想的一切快感没有否定成分,因此它才是以理智对神表示敬爱的真正的一部分。智慧指的就是这种爱。

斯宾诺莎还说,神不被任何情感打动。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神的一部分,因此,要增加对遇到的事情的理解,就要把这件事和神的观念联系起来。把任何事情都当做神的一部分看待就是对神表示敬爱了。把所有的事物都和神的观念联系起来以后,神的观念便占据了精神。

斯宾诺莎说,敬爱神的人不会希望神也同样敬爱他。“神不会敬爱任何人”与“神只敬爱他自己”没有矛盾。神只敬爱自己这件事很容易办到,更何况以理智表达敬爱毕竟是一种很特殊的爱。

此时,斯宾诺莎表示,他已经开出了矫治各种过分的感情的所有药方。人死之后,如果人格还能残存,这是妄念,但仍能保留某种精神方面的东西。只要肉体存在,精神才能有所想象和记忆。个人体会到以理智向神表达敬爱时,这种敬爱就包含在了被保留的精神之中。一切福祉并不是对道德的补偿,而是因以理智对神表达敬爱而产生的,是道德本身。也就是说,我们享有福祉并不是因为控制了性欲,而是因为享有福祉才控制了欲望。

斯宾诺莎主张的形而上学是“逻辑一元论”的最好实例。“逻辑一元论”认为,宇宙的整体是单一实体,按逻辑讲,任何部分都不能独自存在。“逻辑一元论”最后的依据是,任何命题都有一个单独的主语和谓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关系”和“复杂”是不实在的。

斯宾诺莎认为,如果能按照逻辑,从一些不用证明就能明了的公理出发,可以推演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任何事物都是逻辑必然性的结果,因此对待它们要像对待二加二等于四这样,时刻准备接受和默认。然而,这套形而上学的理论是不可相信的,因为它不仅跟现代逻辑相抵触,与科学方法也不能兼容。仅凭推理是不能发现事实的,要发现事实只能不断观察。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推断未来,那么这种推断所借助的必然不是逻辑的必然原理。

如果能放下形而上学这个基础,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有些观点也可以接受。大体来说,斯宾诺莎试图说明,即使人类的能力真的是有限度的,那么人还怎么过高尚的生活呢?斯宾诺莎所说的这种能力的限度很狭隘,甚至比实际体现出来的还要狭隘,这都是因为他主张必然论。但是,在存在人的能力的限度的情况下,斯宾诺莎的观点是最好的处世箴言。不过,即使在这时,也应该避免某种焦虑和恐惧,而是要冷静地采取各种手段,尽可能地把心思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同理,其他任何个人的不幸都可以这样处理。

然而,当我们所爱的人遇到不幸时该怎么办呢?这时,还要保持平静吗?肯定不是。一般而言,这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报仇。如果对你造成的伤害很严重,而且还引起了不相干的人的愤怒,这时你选择报仇甚至会得到很多人的鼓励。我们无法指责这种报仇,因为它是由惩罚的动力产生的。众所周知,在很多时候,惩罚是完全有必要的。从精神健康方面看,如果不能使一个人的报仇心理得到发泄,他的人生观可能会变得畸形而偏狂。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报复心理是很危险的。如果认可了报复心理,就相当于诉讼人自己给自己当法官。这是法律要防止出现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报复心理是过火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它可能会施加过分的惩罚。这样说来的话,对伤害最好的反应并不是报仇。

除了能说出基督徒该说的话,斯宾诺莎还能说出一些令人颇感意外的话。在他看来,一切罪恶皆源于无知,不过,斯宾诺莎也会引导你避开他所认为的目光短浅这一罪恶的本源,他会告诉你,即使遇到天大的灾难,也不要让自己孤独地游荡在悲伤的世界里。相反,他会建议你联系原因分析这罪恶,把这罪恶视为自然力的组成部分。这样就能理解罪恶了。

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按照灾难的实质看待灾难,把它当做起于时间的开端,止于时间的结尾的因果的一环来看,你就会发现,这灾难并不是针对整个宇宙的灾难,它只是针对你的灾难。对宇宙而言,这场灾难不过是为加强最后的和声而出现的暂时的杂音罢了。

但我不接受这样的说法,依我之见,单个事件的性质应该是确定的,不能因为要被纳入整体而有所改变。各种灾难永远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管以后发生什么,都不能把灾难变为幸事,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认为包含着那个灾难的整体具有完善性。

然而,话虽这样说,如果你确实必须要忍受比别人更糟糕的事,那么,斯宾诺莎所说的想象比你遭遇的事更悲痛的事情的原则,依然还是有用的。在有些时候,我们仔细品味人类的生活,包括仔细回味其中全部的灾难和不幸,发现它们只是漫漫宇宙里的一粒小分子,是能够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也许这些思想还不能发展成为宗教信仰,但是在这充满苦难的人世间,它们倒也是一个促使我们清醒的助力,也是一剂医治绝望和麻木不仁的良药。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1646—1716年)堪称前无古人的大智者。他具备勤劳、俭朴、有节制和在财务状况上诚实等所有的优秀品质。不过,他缺少斯宾诺莎具有的那些崇高的哲学品质,因为他发表的都是一些刻意讨好王公贵族的观点,而把最精彩的思想束之高阁,因为它们并不能给他带来声望。结果,人们发现了两个代表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一个是他公开宣扬的,这个体系乐观、正统而又浅薄;另一个是后人从他的手稿中总结出来的,这个体系深奥而又有惊人的逻辑性。

在三十年战争即将结束的两年前,莱布尼茨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伦理学教授之家。20岁时,莱布尼茨获得了阿尔特道夫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他拒绝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到美茵茨大主教手下工作。后来,莱布尼茨受命游说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进军埃及,但没有成功。1672年,莱布尼茨到了巴黎,在那里度过了大约四年的时间。当时,巴黎在哲学和数学领域领先于世界,因此这段经历对莱布尼茨才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那段时间,他发明了无穷小算法,这后来引发了他和牛顿的发明优先权之争。

莱布尼茨在德国学到了一种新经院主义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但接触到笛卡尔主义和伽桑狄的唯物论以后,他就放弃了经院哲学。他的最后一次重大的影响来自于斯宾诺莎。1676年时,莱布尼茨见到了斯宾诺莎,与斯宾诺莎高谈阔论达一个月之久,甚至还得到了斯宾诺莎的部分原稿。然而,在他的晚年,为了附和众人对斯宾诺莎的声讨,他又极力掩盖这段经历。

从1673年开始,莱布尼茨在汉诺威王室任职。1680年以后,他担任王室图书馆馆长,正式开始编修布伦斯威克史。他曾费尽心力地推行一项旨在使基督教各派再次统一的计划,但却不了了之。他与牛顿的争执导致英国对他全无好感,因此在英王乔治一世当政时期,他一直待在汉诺威王室。尽管得到了英国太子妃的支持,莱布尼茨最终还是寂寥地死去了。《单子论》和《自然与圣宠的原理》这两本著作反映了莱布尼茨主张的流俗哲学,而《辩神论》则反映了他的乐观主义的基础思想。

莱布尼茨的哲学也是建立在实体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实体不具有拓展性,因为拓展性含有繁复之意,只能体现在由若干个实体组成的事物上。因此,他相信有无数个能称之为“单子”的实体。抽象看来,这些单子各自都具有若干个物理性质,实际上一个单子就是一个灵魂。这个结论是否认实体的拓展属性后必然要得到的,此外只有思维者一个本质属性了。莱布尼茨用无数个灵魂代替了物质的实在性。

莱布尼茨继承了笛卡尔学派主张的“各实体不能相互作用”的观点。他认为,两个单子之间不能存在因果关系,但这带来了动力学和知觉两方面的难点。从动力学角度讲,在碰撞现象中物体间似乎有影响;从知觉方面讲,知觉似乎是外界对知觉者产生的作用。按照莱布尼茨的主张,单子反映宇宙,这是因为神赋予了单子这种性质,然后自发产生的结果。

莱布尼茨认为,无数个各有灵魂、永不死亡的单子构成了人的肉体。不过,其中也有一个起主宰作用的单子,它是人的固有灵魂。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支配单子,人体发生了种种变化。举个例子,我活动手臂的目的不是要支配构成我手臂的单子,而是要支配起主宰作用的那个单子。意志支配手臂是错误的认识。

相比之下,莱布尼茨比斯宾诺莎更注重体系中所容许的自由意志。根据他的自认为有充足理由的原理,如果没有原因,什么都不会发生,但自由动原发生的原因有倾向但无必然性。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但却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神的行为同样也有这种自由。神以善意的目的行事,并未受到任何逻辑的强制。莱布尼茨还认为,虽然神也不能违反逻辑定律,但却可以做逻辑上可能的事。

莱布尼茨发展了存在神的各种形而上学的证明。他有高超的逻辑技巧,他的叙述比以往任何人的都要高明。这些论证共有本体论、宇宙论、永恒真理说和前定和谐说四项。

本体论论证的依据是存在与本质的区别。任何人或事物既是存在的,同时又具有某些构成本质的性质。比方说,即使把一个人描述得很细致,但我们还是搞不懂他是否真的存在。关于这一点,经院哲学会说:有限实体的本质不代表它的存在。不过,根据神是最完善的“有”的定义,本质应该代表着存在,因为若存在拥有一切完善性的“有”,那还不如不存在。

莱布尼茨说,他还需要补充证明上述那样定义神是可能的。在这个补充证明里,莱布尼茨定义神为一切完善性的主语。这样一来,他很快证明了上述那样定义的完善性不能互容。

宇宙论论证是“初因”论证的一种。“初因”论证认为,有限的事都是有原因的,原因也有原因,逐个类推,但这些原因不会无穷无尽,至少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原因的,这就是神。莱布尼茨说,所有的个别事物是偶然发生的,可能它本来不存在,整个宇宙也可能是这样。按照莱布尼茨的说法,整个宇宙得有个充足的理由,它就是神。

莱布尼茨认为,必然命题与偶然命题有差别,只有必然命题才能被逻辑规律推导得出,除了存在神的断言之外,其他所有关于“存在”的断言都是偶然命题。虽然神的存在是必然,但他并没有在逻辑的强制下创造世界,这种选择也不是由善良必然注定的。

同类推荐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宗教观、历史学、文艺学的中国化;并分析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力求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本书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系统介绍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了贯穿于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热门推荐
  •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

    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晨曦的那一抹阳光

    晨曦的那一抹阳光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升起时,他们忙碌了起来,每天都是这样,好无聊的。直到有一天他们遇见了她……她让兄弟反目,让闺蜜开撕……终于,她被人“制服”了。当清晨的阳光再次升起,世界变了……
  • 逍遥药尊

    逍遥药尊

    无尽曙光大陆,万年之前,蛮族以人类为食,圈养人类。千年之战,人类与蛮族决战天段峰,虽然战败,终于赢得一丝发展之机。而今,平凡少年陈烨偶得神秘宝珠,遍识万物药理,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 锦衣卫大大帮帮忙

    锦衣卫大大帮帮忙

    霸气侧漏的锦衣卫副千户大大为了升千户踏上了搜查破案的道路,皇帝还是很有人性的,给了她一个不靠谱但是头脑超好的帮手和随时出兵的机会。大大全程靠自己的脑力和与别人不一样的逻辑思维破掉重重案件。在伪娘花魁、失忆少女、暴力美学、友谊小船以及一系列破事的阻挠下,副千户大大能否和身边身份不详姓名不详的小公举一起勇往直前登上人生顶峰迎娶……娶就算啦……反正就是升上千户嘞?看完你就知道啦!一起和副千户大大浪吧~
  • 极品总裁的贴身保安

    极品总裁的贴身保安

    本想安安稳稳做小保安,却不料都市的战场原比真正的战场激烈。窈窕上司意图攻陷他的床,貌美军花更是不限场所就想开战。正事之余还得义务撵恶狗,哄小妹,罩兄弟,混场子。这一来二去,竟是比做兵王还要麻烦。不过老子就是乐意,能咋滴?!
  • 末日蛊

    末日蛊

    蛊,放毒虫入皿,互相吞噬,最后存活者为蛊。镜面空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不断地吸纳各类人物,派遣任务;让他们互相角逐,拉帮结派,最后存活即为胜利者。杀手、将军、女巫、皇帝、总统……各个时代的精英都被放在这个轮回地狱中,谁,又能活下来?法师家族,吸血鬼同盟,科学家党派,佣兵集团……这些实力强大的团体互相倾轧,谁,又将获得胜利?
  • 如何维修手机

    如何维修手机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手机使用与维修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使用手机的注意事项、选购手机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何验证手机真伪、如何区别手机行货与水货等。
  • 江山胭脂乱

    江山胭脂乱

    豪门养女,还是朱门弃婴?天下纷争,可她,却不过是枚棋子,却偏偏妄想跳出棋子的命数。“遇见他,究竟是缘,抑或是劫?”天之骄子,还是狸猫太子?烽火乱世,可他,所求却不过尔尔,却世间事总是有万般不由人。世有桃花源,唯她,我心安之。”
  • 流泪的季节别忘了打伞

    流泪的季节别忘了打伞

    《流泪的季节别忘了打伞》是一部献给未成年人的长篇佳作。“海归”硕士林子瑜和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卢晓波,同时应聘于某市重点中学,他们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相互碰撞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而他们的学生常青、东方冉梅、李莹、陈枫、张彬,无论是乖乖女,还是淘气包,都无疑遇到了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多才多艺的班花东方冉梅竟然爱上了“老班”林子瑜,林老师将如何面对,最终又将收获怎样的爱情。
  • 营养早餐这样吃

    营养早餐这样吃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讲述的是营养早餐是一日能量的基础。纠正错误的搭配方法和早餐习惯,根据不同人群早餐的营养需求特点,吃对早餐更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营养均衡的黄金组合,美味早餐健康加倍;读懂科学的早餐理念,吃对食物活力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