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7000000044

第44章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11)

贝克莱的著作《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里,涉及到一个谬论,与下面的这个例子类似。众所周知,没有舅舅就没有外甥。假如甲是外甥,那么按照“没有舅舅就没有外甥”的逻辑关系,甲必然有舅舅。如果已知甲是外甥,那么他有舅舅就是逻辑必然的,但是,分析甲可能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推不出这种逻辑必然性。这样一来,某物如果是感觉的对象,那么必然有一个心和它产生关系,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这个物品如果不是感觉的对象就不会存在。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谬论。我们可以用由经验得来的概念组成一些关于种类的命题,不过种类里的分子可能是没有被经验发现的。如果“必”是指逻辑必然性,那么如果甲“必”是可感对象,贝克莱的这个观点才成立。对于“除了甲的可感觉性之外的其他性质能推出甲是可感觉的”这一问题,这个观点并不能加以证明。同样,这个观点也不能证明“本质上与我们所见的颜色区分不开的颜色不能因没有被发现而不存在”这个问题,根据视觉方面的经验性理由,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不存在这种颜色。因此,在逻辑上,我们没有理由说“没有眼睛和头脑就不存在颜色”。

根据贝克莱经验论据的说法,将逻辑论据和经验论据合到一起就表示有弱点,显然,如果前者能成立,后者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举个例子,我认为正方形不是圆形,那么我不必举出所有城市的正方形广场都不是圆的这个事实。然而,现在还是有必要按照经验论据的是非考察一下经验论据,因为我们已经否定了逻辑论据。

第一个经验论据很奇怪。这个经验论据说,最强烈的热是很大的痛苦,我们也不能想象没有知觉的东西会感受到痛苦或快乐,因此热不在对象之中。在这里,痛苦一词有两层意思,它首先可以是某个感觉的痛苦性质,其次可以是具有前述性质的痛苦感觉。举个例子,说“一条折断的腿很痛”时,与这条腿在心中的意思无关。同样,也许是热引起了痛苦,因此,说“热是痛苦时”,指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这样就可以发现贝克莱这种论据的愚蠢了。

从严格意义上说,恐怕关于把手放进温水的提议只能证明,在此时感知到的是较冷或较热,并不是极冷或极热,而且也不能证明这些感知是主观的。同样,在提到味道时,贝克莱说,甜和苦都是属于心的感知,快乐是甜,痛苦是苦。此外,他还多次主张说,在健康时感知到是甜的东西,在生病时也许就觉得是苦的了。众所周知,气味只有快感和不快两种,因此在提到气味时,贝克莱认为,气味不能存在于有知觉的任何实体中。不论提到什么,贝克莱都假设说,任何东西都不能既是心灵的又是物质的,因此,如果不是物质固有的东西,就一定是心灵固有的东西,反之亦然。

以记忆为代表的整整一类与习惯有关系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心灵现象特有的。举例来说,被烧过的孩子怕火,但却不怕点火的铲子。生理学家认为,他们没有必要违背物理主义的解释,于是,他们把和习惯类似的事情都视为神经组织。按物理主义的解释,被感知到是指某个事件有某种作用。按这个说法,似乎也可以这样说:河道感知到了冲击它的水流。或者说:河道是对以往奔流的河水的记忆。如果用物理主义的说法解释,即使是静止的事物(物体),也一样有习惯和记忆。在有习惯和记忆这一点上,活动的事物(物体)和静止的事物(物体)的差异只存在于感知程度上。

在认识论里,贝克莱的做法和大多数哲学家的做法一样,是从所依据的对科学的信赖的知识出发的,并不是从已完成的科学出发的。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急于提前给知觉对象下定义,而要面临“我们能否从自己的知觉对象里推断出其他事件”这个问题。

和黑格尔及其后继者一样,贝克莱也认为“只能存在心和精神上的事件”这一命题是可以得到轻松证明的,只不过黑格尔及其后继者依据的是别的方面的理由,而贝克莱依据的是逻辑方面的理由。但是,我的意见是: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贝克莱、黑格尔及其后继者都犯了这个错误)。有这样一个命题:过去有过一个时代,那时,这个星球上还不存在生命。我要说明的是,这个命题的真假都无所谓,因为它就如同“世间存在着永远没有人算过的乘法算式”这个命题一样,不能根据逻辑理由驳倒它。被察觉就是成为知觉对象,但这只是说事物(物体)具有某种作用。同样,从逻辑上看,没有理由断定所有事件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观点虽然没能确定唯心论为一种形而上学,但如果被证实是正确的话,它却可以把唯心论视为实践的方针立即确定下来。一般认为,不具有意义的命题也是无法验证的。众所周知,知觉对象是验证命题的依据,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现实的知觉对象或可能有的知觉对象之外,其他任何事情的命题都是不具备意义的。依我之见,如果严格解释这个结论的话,就会发现,这个结论否定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的任何事件。如果我的这个理解没有出错,我还可以肯定,在具体实践中,没有哪位哲学家愿意持有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一个依据实际理由得出的结论而言,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陷。我知道,关于验证(当然也包括验证和认识之间的关系)的任何问题都太过复杂和艰难,因此我就暂且不自找麻烦了。

因果性是先验的,而且,不管是何种规律,只要是能够通过观察得到,那么就一定是和知觉对象联系在一起的。这样说来的话,可以通过知觉对象表述出来的物理学定律,好像都是可以被证明的。也许,这个表述不仅复杂古怪,还缺乏物理定律应该有的连续性(连续性是至今仍被人们认为是物理定律该有的特征)。

排除实体以后,种种事件所构成的某种集团或结构一定是“心”,划分这类集团的过程,必定是由我们称作心的那类现象所特有的关系完成的。在这里,可以用记忆做典型的关系说明问题。也许我们可以采取简单化的方法,把心的事件定义为进行记忆的事件或被记忆的事件,这样一来,借记忆之力与已知事件联系起来的那些事件的集团,就是某个已知的心的事件所隶属的心。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心和一块物质各是一个事件集团,但是,我们不能确定说,任何事件都属于某个事件集团,因为没有这样的依据。同样,我们也不能确定说,没有同属于两个集团的事件,因为也没有这样的依据。也就是说,可能某些事件既不属于心也不属于物质,而另一些事件可以既属于心又属于物质。要想给这一点下决断,只有依据详细的经验方面的考察了。

休谟

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逻辑终点的大卫·休谟(1711—1776年)是一个在哲学家里最重要的人物。休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把经验主义哲学研究到了前后一致的程度。这意味着,因为他的努力,经验主义哲学已经成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看,他已经走到了路的尽头,在他之后的人已经无法踏着他的足迹前进了。

在法国居住时,休谟写成了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当时的休谟才二十多岁,还很年轻,因此也没有名气。虽然发表了所有学派都不喜欢的观点,但他还是信心满怀地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然而,他失算了,甚至连个抨击他的人都没有。此后,他转而写作散文,很快就出版了一部散文集。1744年,他打算在爱丁堡大学谋得教职,也遭遇了失败。这以后,他先后担任了社会上流人士的家庭教师和秘书,借以提高自己的名气。当他有了一定的名声之后,他又投身到了对哲学的研究之中。有了名气就好办事了。此时,他精简了《人性论》的内容,重新以《人类理智研究》为名出版,结果取得了比《人性论》好得多的成功。1763年,休谟访问巴黎,得到了法国哲学界的赏识,而且还结识了卢梭。在休谟看来,认识卢梭也许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事了。起初,他和卢梭很要好,后来,两人发生了矛盾,最后,患有妄想狂的卢梭提出跟休谟断绝来往。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人性论》共三卷,分别讨论理智、情感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其中,休谟哲学中最新颖和最重要的观点都集中在第一卷。在这一卷里,休谟首先探讨了印象和观念的区别。休谟认为,印象和观念都是知觉;其中,印象因为带有更多的力量而具有猛烈性,而单纯情况下的观念与印象相似,只是较为模糊。但是复杂情况下的观念就不是这样了,虽然我们没有见过带翅的马,但是却想象得出带翅的马,不过,构成这个复杂观念的要素全都来自印象。印象居先的证据出于经验。举例来说,天生的盲人对颜色没有观念。在各种观念里,保持很大程度的原印象的生动性的观念是记忆,其他观念则是想象。

同类推荐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本书所谓文字明了简洁,灵气十足,这些经典故事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通俗易懂的独特魅力,每个故事犹如一股股清泉悄然渗入读者的父母,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心智敞亮。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两晋演义.上

    两晋演义.上

    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度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罅蚁入,自古皆然,晋其特较著耳。东西两晋,看似与外患相始终,究竟自成鹬蚌,才有渔翁。神州陆沉,铜驼荆棘,两主被虏,行酒狄庭,无非是内政不纲,所以致此。幸亏淝水一战,大破苻秦,半壁江山,侥幸保全。东晋君臣,稍胜即骄,由骄生惰,毫无起色,于是篡夺相寻,祸乱踵起,终致亡国。晋室覆亡,并非全是外患所致:伦常乖舛,骨肉寻仇,是为亡国的第一祸胎;信义沦亡,豪权互阋,是为亡国的第二祸胎。外人不过乘间抵隙,可进则进。为惩前毖后起见,证好将两晋史事,作为榜样。
  • 剑象风云

    剑象风云

    进入上古矿洞,偶得传承神药,终于突破血脉的枷锁!神秘灰色气流自‘门’中降临,解开被诅咒的血脉!少年六年不鸣,一鸣,自当惊天!且看他如何在血雨腥风中:成就剑象,玩弄风云!!…………………………………………………………………………新书等级设定。。炼体、纳元、培元、凝剑、汇灵、粹魂、固胚、剑纹、剑象。ps:不知道有没有人看,不过还是建了一个群276680591.呵呵,请各位多多支持落子!收藏+推荐就是对落子最大的的肯定!
  • 青春校园情之花痴少女心

    青春校园情之花痴少女心

    每个开头的故事,不一定会有好的结尾,也许,我们保持最初的梦想努力着,到结局时我们还是最好的姐妹!缘分让我们同寝;缘分让我们结为姐妹不言弃!当,那出那张我们共同爱的那个耀星,就注定我们将成为一体。当,我们六人托着沉重的行李箱,相聚同一寝室;当,我们埋头在书本后偷偷私语被老师发现,我们一起受罚还不忘继续讨论我们心中共同爱的他‘于波’。因为你我们成为好姐妹,我们一起发花痴一起守护,我们还一起为梦想相互鼓励支持,一起走向未来!因为有你存在我们心中,才让我们青春不枯燥!因为有你在我们少女时光里,才有美好的回忆!当我们在毕业那天,相约在海边,我们站成一排望着‘海阔天空’一起高声呼喊“于波!我们来了!”
  • 人族杀神

    人族杀神

    太古年间,万族争辉,上古年间,人族在三皇五帝的领导下,日益强盛,晋升百大强族之一,隐有万族之首之势,然,盛极而衰,中古年间,人族遭百族联手打压,势力大减,今古年间,更是沦为只能困守祖地的小族!且看逆天重生的齐麟如何在乱世之中以杀证道,成就人族杀神!齐麟:你要战,那便战,我人族何惜一战,以杀止戈,以杀证道!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杀出一个人族盛世!!!
  • 离墨铃心

    离墨铃心

    普通的少女,普通的家庭,却迎来了不普通的学校,本来三个友好的少女,有一个人竟然会背叛,且看剩下的俩人如何扭转局面。
  • 他在古代

    他在古代

    早夭的哥哥,染血的玉坠,隐藏的秘密。常安莫名其妙接受男孩谢时的委托后,她被带到一个历史所未记载的异时空,寻找所谓早夭哥哥的前生。改变历史,改变命运。一个惊人秘密被解开,两人兄妹身份另有隐情!且看现代姑娘如何在古代异时空寻亲爱的神秘哥哥,啊呸,夫婿——才对。
  • 守护甜心之旧日王牌回归

    守护甜心之旧日王牌回归

    以前的守护者王牌重回校园?到底是和亚梦争夺王牌之位还是仅回来继续就读圣夜学院?为什么以前的复活社没有了学校附近会突然多出星野馆?这个地方到底是干什么的?星野馆里的boss是谁?神秘的人又是谁....
  • 风雪武神

    风雪武神

    写的是的一个学生在学生时代爱上了一个女生,之后出了一次事故,男孩为了女孩自己死了,结果男孩的灵魂穿越了,男孩出生在了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结果这个世界正在打仗男孩该何去何从,让我们入男孩的世界。
  • WILD FLOWERS

    WILD FLOW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郁雨君著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郁雨君著

    女孩姚果粒发现,家中小猫豆沙在窗台和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没想到这种事眨眼也降临到她头上——一个古怪摄影师叔叔“不是双胞胎”的摄影汁划,让她撞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蓝泰格。两个“形式”相同,“内容”相反的女孩,时而冲突,讨厌对方的存在;时而忍不住好奇,彼此悄悄探究;时而又有神秘的认同感。种种变化让她们的生活起伏不定,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更让她们发现了内心的另一面。两个女孩在一种神秘的好奇和烦恼中豁然长大。“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让她们彼此终于拥有了一种奇异的完整感,也揭开了果粒的身世之谜,更让脱线妈妈别丹心和时装女魔头妈妈蓝蔚蓝各自解开了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