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7000000051

第51章 从卢梭到现代 (6)

1818年年终,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这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在他自己看来,这本书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这本书。直到第二版面世多年之后,他才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一些关注与赏识。

叔本华的哲学体系源自康德,算是康德哲学体系的改制品。他主张,被知觉作用当做身体的其实是意志。尽管大部分康德学派的成员不认为叔本华的这种见解是康德思想发展后的产物,但事实上确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康德的确有“道德规范可以引领我们到达现象背后,然后呈现给我们感官知觉所不能呈现的知识”的观点。同时,康德也认为道德规范和意志有密切的联系。

构成诸多现象背后的意志并不是许多不同的欲望随意组合起来的。按照康德的说法,时间和空间都是现象,叔本华也这样认为,所以物体就不会在空间或时间里了。如果接受“意志是实在的”这种说法,那么,首先,意志必定不能有时间;其次,单独的意志动作也不能构成实在的意志。空间和时间是个体化原则的来源,因此,只有一个没有时间性质的意志。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并不是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的,期间还导向了另一种发展。叔本华说,宇宙的意志是邪恶的,进而又说意志都是邪恶的,因此,无论如何变化,意志都是人类无穷无尽的苦难的源泉。苦难是所有生命里的必需品,因此这种苦难还会随着知识的增长相应地加深。对于意志来说,它永远也不会满足,能够令它满意的目的永远都不会出现。尽管生命总会被死亡打败,但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仍然要坚持追求,即使目的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放弃。如果人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痛苦;可是愿望一旦被满足了,人又会变得贪得无厌,这样说来,世界上就根本没有幸福可言。即使在本义上讲轮回说都是假的,但它还是借助神话成了真理,因此自杀也没有用了。

与神秘主义相比,至少在实践方面叔本华能和他们达到完全一致。基督教正统信仰中也有好东西,比如奥古斯丁和路德为反对庸俗的裴拉鸠斯的教义而提出的原罪说就值得注意。但是,《福音书》却太缺少形而上学了。在所有的事情上,善良之人都会专注于控制自己的意志,不过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与西方的神秘主义者不同;西方的神秘主义者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积极的善,而是为了达到与神的和谐。

关于叔本华,有件事从历史的角度讲很重要,就是他提出悲观论和意志胜过知识的观点。自从他提出悲观论以来,人们解释或研究哲学就可以不用相信一切恶了。也就是说,他的悲观论是一种有用的解毒剂。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来,不论是悲观论还是乐观论,都不应该存在。关于宇宙存在的理由,乐观论正在试图证明为了让人类乐观,而悲观论一向主张是为了让人类悲观。其实,无论宇宙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人类乐观还是悲观,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悲观论和乐观论,选择信仰哪一个,和理性无关,因为这是一个气质的问题。

尽管与悲观论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意志第一学说确实比悲观论更重要。在叔本华之后,很多主张这种学说的人甚至从中提取到了乐观论的基础。后来,意志第一学说在哲学界盛行,竟然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知识的地位就相应地下降多少。以我之见,这是哲学气质在我们这个时代起的最明显的变化,叔本华是第一个以纯粹的形式宣布这一变化的人。就凭这一点贡献,尽管他的哲学有互相矛盾和浮浅粗简的缺点,但在历史进程中还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

尼采

尼采(1844—1900年)认为自己是叔本华的后继者,其实,在许多地方他都超过了叔本华,尤其是在思想的连贯性和条理性方面。

由于父亲是新教牧师,因此尼采在教养方面极具宗教特色。在大学期间,尼采在古典语言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因此在还没有取得学位之时,就接受了巴塞尔大学的邀请担任语言学教授。这是1869年的事,那时他才25岁。后来,由于健康原因,尼采在1879年被迫辞职。辞职之后的尼采先后居住在瑞士和意大利。1888年,他精神失常了,直到死时都没有治愈。尼采虽然是哲学教授,但却不算是学院哲学家,而是文艺性哲学家。尽管尼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没有创造任何全新的理论,但因为在伦理学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在哲学领域还是有很重要的地位。

尼采另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是历史批评家,而且非常敏锐。意志在尼采的哲学体系里,不但在形而上学方面占有首要地位,在伦理方面也占有首要地位。

起初,他对瓦格纳怀有高度的景仰之情,但没敬仰多久,他就跟瓦格纳发生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瓦格纳的著作《帕西法尔》。尼采认为,《帕西法尔》的基督教气味太重,抗拒信念的精神也太强烈,这是不好的。在学术争论结束之后,尼采又对瓦格纳进行了人身和人格攻击,他甚至指责说瓦格纳是犹太人。不过,尽管看上去他和瓦格纳的分歧很大,但在实际上,他的一般看法与瓦格纳的著作《尼伯龙根的指环》所表达的精神依然很相像。

尼采认为自己不是浪漫主义者,他认为,他的看法尽管忽略了俄耳甫斯教义的成分,但也应该属于希腊哲学。他佩服毕达哥拉斯之外的所有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在思想的亲缘关系上,他与赫拉克利特很密切。他所谓的“高贵者”非常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雅量者”,但是,在大体上,他认为苏格拉底之后的希腊哲学家们都比不了他们的前辈。然而,他对苏格拉底也有不满,他不能接受苏格拉底的卑贱出身,因此称他为“平民”,指责他以民主的道德偏见败坏雅典的贵族青年。在尼采那里,柏拉图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被谴责是因为热衷于教化别人。然而,更令柏拉图难堪的是,尼采似乎不是很乐意谴责他,最多只是把他说成“了不起的卡留斯特罗”。

尽管尼采批评浪漫主义者,但他的观点有许多倒是从浪漫主义者那里继承来的。与拜伦的观点一样,尼采的观点也属于贵族的无政府主义见解范畴。在这方面,他打算能兼有这两组价值:一是对无情、战争和贵族的高傲等品质的喜爱;二是对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等知识的无限喜爱。尽管马基雅维利和尼采在一些方面差别很大,但一般认为,拿尼采跟马基雅维利对比是一件合理的事情。马基雅维利的著作《君主论》里体现的政治哲学和尼采的政治哲学很相似,都是已经详细的完成并能在很多方面应用的哲学。尼采和马基雅维利的区别表现在,在持有讲求权力、一心反基督教的伦理观方面,尼采要比马基雅维利更坦诚和直接。

对各派宗教和哲学的批评,都是尼采在受了伦理方面的动机的主使之后作出的。他认为,在少数贵族身上才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并因此对这些气质加以赞美。在他看来,大部分人的存在,是为了体现极少数优秀分子的优秀和优越,因此,这大部分人是没有权利要求幸福和福利的。因为抱有这种见解,当尼采提到普通人时,总是习惯性地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他们。因此,即使看到了普通人受苦受难的生活,尼采也不会报以同情,因为他觉得,如果他们的苦难对产生伟人是必需的,那么他们就理所当然地要受苦受难,这是没有商量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的任何意义上的自我放纵的伦理思想,都与尼采的伦理思想不同。尼采信仰斯巴达式的纪律,在面对重大目标时,尼采既可以施加给别人痛苦,同时他自己也有忍受痛苦的度量。这是因为他最赞赏意志的力量。他认为,必须抵制的弱点之一是同情心。而且,他似乎也很好战,因为他曾经用带着某种狂喜的声音预言,一个世界大战的时代就要来临了。然而,他又不是崇拜国家的那种人,相反,他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个人主义者,崇拜英雄。他甚至认为,一个伟人的苦难胜过整整一个民族的不幸。

由于尼采不是崇拜国家的国家主义者,因此他对自己的祖国并没有过分的好感。他希望组成一个国际性的统治种族,全世界都要交由他们这个种族统治。这一点看似和反犹太主义者很接近,但值得庆兴,尼采不是一个明确的反犹太主义者,他只是认为,德国已经接纳了太多的犹太人,再多的话就不能同化他们了,因此他反对继续接纳犹太人。对于《圣经》的态度——他讨厌《新约》而不讨厌《旧约》,还愿意用词句赞美《旧约》。

在他的伦理思想方面,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他对女人的轻蔑,二是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他痛骂女人时,简直可以用持久和不厌其烦来形容。在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他批评女人说:“不能跟她们谈论友情,因为她们就像猫、鸟、母牛一样。”

不过,虽然他总是以轻蔑和痛斥的态度批评女人,却并是特别凶狠。不过,当女人被有大丈夫气概的男人管得老老实实时,她们身上才具备一些美质;一旦她们得到任何独立的权力或地位,那么简直就不能容忍了。在《善恶的彼岸》一文里,尼采又说,人们都应该像东方人学习,把女人当做财产。需要注意的是,他轻蔑女人的观点,在他看来都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这些观点在历史上没有证据加以证明,在他个人身上也没有经验进行印证。事实是,尼采对女人的经验差不多只限于他妹妹一个人。

尼采认为,由于佛教和基督教都否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差别。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和基督教都是虚无主义的宗教。不过,比起基督教来,佛教的情况要好一些,至少可被非议的地方少得多。而基督教则充满了像腐朽的粪便一样的成分,它之所以还有前进的推动力,都是由于那大部分的普通人的抗拒。提到这种反抗,就要提到它的历史:它由犹太人发起,被不讲诚信的“癫痫病人”圣保罗带进基督教。而实际上,基督教的教义是古往今来最能蛊惑人心的谎言。尼采认为,驯化人心是基督教的目的,不过这个目的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野蛮人,也有闪光之处,一旦被驯服,这些闪光之处也就消失了。

尼采最希望看到的是,被他视为“高贵者”的人能取代基督教圣徒的地位。然而,这些“高贵者”不是普通人,他们是有统治权的贵族,会做很多残忍的事情,也会做被大多数的普通人视为是犯罪的事,而且,他们的义务只能让与他平等的人享受。此外,“高贵者”还会保护艺术家、诗人和所有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我们应该用什么看法对待尼采的学说呢?他的学说的真实性有多大?用处有多大?有客观的观点吗?还是,这些都只是一个病人的空想和幻想?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或许很难,但有一点谁也不能否认,那就是,虽然尼采一向不在职业哲学家之列,但很多有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了尼采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必须得承认,与自由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的预言相比,尼采对于未来的种种预言要更接近于正确,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事情。因此,如果说他的学说是一种疾病,那么毫无疑问,这种疾病现在正在现代世界里流行着呢。

在肯定了他的优点以后,我们还要看到他的缺点。的确如此,他的许多东西仅仅是他自大的体现,我们不要理会便是了。在尼采的白日梦里,他的身份不是哲学教授,而是一个战士,同样的,在他看来,受他景仰的人也都是战士。以他对女人的评价为例,其实这些评价跟别的男人的评价一样,只是他对女人的感情客观化的结果。显然,他对女人的感情是恐惧的。

尼采认为,基督徒的爱是恐惧的结果,因此他谴责基督徒的爱。他说,我害怕别人伤害我,所以我让他相信我爱他。如果我能更坚强和大胆,我就会公然表示对他理所当然的蔑视。在尼采看来,人是不可能有真诚而普遍的爱的,这都是因为他自己有普遍的憎恨和恐惧。因此,他所塑造的“高贵者”是这样一幅形象:缺乏同情心、冷酷、狡猾、残忍、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其实,他赋予自己的超过别人的那种权力欲望本身就是恐惧的结果,但这一点尼采没有想到。因此,不把他当回事的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没有压制别人的必要。

自古以来,圣贤分为天生的圣贤和因恐惧而成为圣贤两种。对人类有一种自发的爱的当然是天生的圣贤,这种圣贤为了让自己幸福而做好事。相反,因恐惧而成为圣贤就像因为惧怕警察而不敢偷盗的人一样,如果没有地狱之火或怕被报复心理约束,他一定会作恶多端。

尼采自然不是天生的圣贤,他只能想象第二种圣贤。因为在他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憎恨,因此他认为不可能有对人类自发的爱。在他的意识里,他不认为有这样一种人,这种人虽然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和强烈的自尊心,但因为没有给别人施加痛苦的愿望,所以不这样做。没有人会认为林肯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害怕下地狱,但是在尼采眼里,林肯是下贱的,远不如拿破仑伟大。

同类推荐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道哲学

    道哲学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
  • 笛卡尔的智慧

    笛卡尔的智慧

    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笛卡尔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硕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方法论,笛卡尔认为,方法论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并提出了笛卡尔“方法论”里的第一个内容——“普遍怀疑”。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进一步叙述了“直观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归纳与枚举”等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倾世王妃霸上钩

    倾世王妃霸上钩

    安若梦,现代大明星,一世穿越,竟穿到刚出生的小奶娃身上,既来之则安之,那我变好好在这个世界活的多姿多彩,魅影宫宫主,天下第一富商白牡丹,闻名遐迩的舞女红玫瑰……各种身份,看她如何玩转世界。
  • 毒妃猖狂:特工嫡女

    毒妃猖狂:特工嫡女

    一代首席女特工穿越,废物?丑女?谁知她是魔武双修,八系召唤师,更是绝世大美女?看她揽美男,扁贱女,收神兽,炼神丹。“哼,穿越算什么。本特工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但,谁能把这货收了去呀!某女冷冷挑眉。“梦儿!”看她如何收场!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宠溺温馨,强势来袭!
  • 仙霸征途

    仙霸征途

    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一个黑暗莫测的天族,只手遮天,屠杀苍生。一个反出仙门的小子,傲骨长存,被杀逃亡。问:“仙路茫茫,尸骨成山,血流成河,谁能长生,谁能不死,谁又能称尊?”答:“强者生,弱者死,顺者昌,逆者亡,仙路称霸我为尊。”ps:小梦新书恳请大家收藏推荐O(∩_∩)O~~
  • 九仙之下

    九仙之下

    青烛座下有九仙,九仙之下乃是大千世界。修炼一路,必先懂得基本武学,驭心脱离凡体,练成之后掌握道法,道法在心中方可凝元归神,凝元归神后能达至高的无上境,无上境者,无人在其上也。平凡少年冷枫受娘亲嘱咐离开了生活二十年的家乡,踏上了去异地的旅途,从而揭开了一段成就仙途的传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一见倾心:青春不再见

    一见倾心:青春不再见

    初见她的容颜,她的一颦一笑都印在他的心上。可惜她遇见另一个他,一见钟情。在她的暗恋中,那个他却不知不觉狠狠伤了她。她心灰意冷,他却在原地等待。青春不再见,他们的青春都不会散场。因为,他在等。
  • 宛如吟

    宛如吟

    现代女孩意外来到康熙王朝,爱上了俊朗潇洒的胤祥,却终因种种误会和旁人的算计,被迫嫁给声名狼藉、浪荡成性的胤禟!当雍正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在胤禟和胤祥两人中重新抉择,此时,面对昔日失势的爱人胤祥因雍正而变得权势显赫,而曾经得势的丈夫却被抄家流放,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腹黑校草:我心只有你

    腹黑校草:我心只有你

    在人前他们都是霸道范,回家后都成了温顺的小绵羊。一个是天骄之子,一个是天骄之女,两人是这世上的绝配。他等了她很多个日夜,终于养熟......开吃一人不合就虐单身狗,最后两人的死党沧桑的问一句:〝你们这样秀恩爱,良心不会痛吗?〞两人微笑着说:”一直微笑就好了。“
  • 花痴萌妃见到鬼

    花痴萌妃见到鬼

    为霸一方的女匪首,令人闻风丧胆,但背地里却是一个害怕死尸的女人,她从不轻易出手,因为天目,是巫族女子血液里的东西,可与鬼神相通,怕死人,怕鬼,直到那个手持九节鞭的人出现,待在他身边,无比的安全,幸福。那一天,本以为再也不见的人猛的出现在自己眼前。明军围攻黑风寨,她拔出腰间的尖刀护着他,却被他从后偷袭,“对不起!”他冷冷的说。“大概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喜欢一个人,我已不再是一个人,原来,原来他从未爱过我,我视他如生命,他待我似草芥!”身子重重的砸在地上,意识模糊,只记得,或许不记得~“对不起我不认识你,本宫没这个闲工夫听你疯言,赶他出去!”她快步离开,自以为挣脱了他的禁锢。原来你从未忘记我只是我太天真……
  •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

    本书收录了胡定宋散文50余篇,主题为“过去的事情”,有作者生命中过去的人和事,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游记、报道文学以及小说若干篇。
  • 穿越之紫晶王国

    穿越之紫晶王国

    那双目的一对,那惊鸿的一瞥,却令两人陷入了一场不进轮回。一场戏,锁住了谁的心?一场梦,迷住了谁的魂?一次轮回,惑住了谁的心扉?一场间谍与反间谍,爱与被爱的戏,一个在轮回之后的梦。梦醒,一切是否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