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100000018

第18章 则天前传 (2)

身边幕僚,自然会帮他分析形势、寻求对策,争取复制“李世民路径”——废掉老大,先做太子,然后登基。

但是,和偶像老爹相比,自己的差距大了去了。差在什么地方?功业。

老爹当年,战功显赫。自己呢?处在和平年代,没什么功绩。没有功绩,想复制老爹的夺权路线,恐怕不可能。

如何抢功?和平年代,想打仗也不可能啊。

这时候,有人给他出主意:现在战争虽然少了,可您爹是战场上的过来人,这种人,都恋旧,不打仗了,手还痒痒,喜欢研究战争。您何不投其所好,搞点战争方面的科研成果?

李泰一想,嗯,老头儿是喜欢钻研战争、研究军事。可自己捣鼓点什么呢?

幕僚说了:您想啊,战争中,什么最关键?“未来战争”最需要什么?7世纪什么最贵?地图!

没错,地图是个稀罕物。那时候没有遥感卫星,想弄个准确的地图册,没个十年二十年,完不了工。得,咱简单点,弄个地理志吧,跟郦道元《水经注》差不多。

于是,一部叫《括地志》的书,出炉了。

这部书历时四年,638年跟皇上汇报,皇上批准,642年成书。

按说,这是好事。兄弟之间有竞争,很好嘛!可坏就坏在李世民治子无方上。

642年,《括地志》成书前后,正是李承乾、李泰夺储之争愈演愈烈之时。他们明争暗斗,李世民理当有所觉察。但是,魏王李泰一部《括地志》,让对军事情有独钟的老李喜上眉梢,觉得李泰这小子不错,这两年也挺辛苦,于是下旨:把给李泰的月钱提高一下吧!

月钱,又称“月给”,是宫廷里发给皇子、妃子们的“薪水”。

标准提高不打紧,一不小心,居然比太子高了。朝廷中有个谏议大夫——负责劝谏的官,和现在的纪委书记差不多——名叫褚遂良,给皇上写了个奏折,意思是说,魏王的薪水超过太子了,从道理上说不过去呀!是不是把魏王的薪水降降,比较合适?

当然,“给魏王降薪”这话,他没直说,古人讲究含蓄。

他一含蓄,李世民误会了——也可能是装糊涂。于是下令:既然太子有意见,那就把太子的薪水也提提——太子从库府取用钱物,有关部门不要再限制了!随便取,随便花!等于“薪水”都提上去了。

这下,老褚心里可堵了:纪委书记没当好,本想给皇子降薪、节省开支,结果呢,适得其反。

这些内情,太子可不一定知道啊。天上掉下大馅饼,老爷子给自己加薪了,老爷子好,真好。

太子本来就挥霍无度,“加薪令”下来,更加肆无忌惮:瞧见了没,你们这些大臣,还整天上书劝谏,没用的!老爷子是向着儿子的!

太子更放纵,大臣更看不惯,矛盾激化。

右庶子张玄素气愤不过,给太子上书,言辞激烈,批评太子。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贞观年间,这种良好风气,已经养成。

张玄素本希望,自己严厉的措辞,能让太子醍醐灌顶、猛然警醒,不料结局却是自己头破血流,竖着出门、横着回来。

张玄素前脚上书,谋杀后脚就来。从上书太子,到头破血流、险些毙命,只隔了一天,太子布置谋杀的效率,还真不低。

当然,这个喜欢行刺、搞“斩首行动”的太子,也有失手的时候,甚至可以说经常失手。这一是因为他不得人心,二是因为他行事简单鲁莽、不计后果。

张玄素在“国家二号人物(太子)”门前,惨遭鞭打,朝臣议论纷纷。

明眼人一看便知:老张上书,得罪太子;太子恼火,派人行刺。

诸位可别忘了,这是什么年代啊?——贞观年间。唐太宗治下,政治清明,广泛纳谏,臣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算臣下说得过火、刺激,唐太宗也是大肚能容,绝少出现“因言致罪”的事情。

当爹的虚怀若谷,当儿的小肚鸡肠?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其实,早在张玄素案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

事情依然是关于太子,关于行刺的。

和张玄素案如出一辙:太子因为别人劝谏,恼羞成怒。他没别的能耐,还是搞暗杀。

这次遭殃的,是老于。

老于,全名于志宁,官列左庶子,也是辅佐太子的官。

不管左庶子还是右庶子,主要职责是:做太子老师,悉心教育,让他知道怎样做人、如何治国。太子不仅是皇帝的太子,更是国家的太子,教育他,责任重大,不能光指望他爹。

老于也非等闲之辈。唐太宗很看好这些老臣,人品好,学问好,资历深,经验足。把他们安排在太子身边,原以为太子能“近朱者赤”,没想到太子却是染缸里的石头,硬是不改。他的信条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太子纵情酒色,沉溺于游戏。那时候没有游戏机,可太子很有创造力,自己会整啊。他让卫兵分成两队,拿了竹枪,对阵刺杀,打着玩儿。

——慢着,可不是“玩儿”。李太子吩咐下去:要入戏。

于是,弟兄们都很“入戏”。

当时还有个副指挥,就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承乾的叔叔,汉王李元昌。这爷俩关系不错。

李元昌因为不是嫡子,对嫡子李世民自然有些心理不平衡。小老婆生的孩子,往往受到歧视,内心压抑。

李承乾虽然是嫡子,却是个瘸子,脚有残疾,固然荣登太子之位,却时常因为弟弟魏王等的虎视眈眈、流言蜚语、钩心斗角,内心深处,也有点压抑。

两个压抑的人,走到了一起。

目标:发泄。

外出游玩不过瘾,两人一合计,搞点热闹的。让手下卫士分成两队,身披毛毡做的铠甲,手拿竹刀竹枪(还好,没让他们动真家伙),扎营列阵,分队厮杀。

太子和汉王,各率一军:弟兄们,给我杀、杀、杀!

别看竹刀竹枪,太子可有话在先:要“入戏”,玩真的。弟兄们,这不是过家家,就当军事演习吧。

大家哪敢不听?不见点血,如何表现自己的勇猛和“入戏”?

竹枪、竹刀,那要是削尖、削快了,也了不得,十足的凶器。流血的,受伤的,难以计数。

有些人挺倔,不“入戏”。这还了得?这叫不敬业、渎职啊。太子让他们张开手脚,抱住大树,命人毒打,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相当惨烈。

太子、汉王想发泄,这就是代价。士兵的性命,轻如鸿毛。

李承乾公然称:“假设我今天做皇帝,明天就在御花园设个万人营,跟汉王分别指挥,看他们肉搏,何其有趣!”

这个玩腻了,好说,再搞“角色扮演”。扮演啥呢?堂堂太子,国家二号人物,再扮个“政治家”、“伟人”啥的,岂非无趣?孩童过家家,就爱扮演大人;窝囊了一辈子的小科员,做梦都想当部长、省长;太子李承乾呢?

既然是演戏,总要扮演落差大、与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才有趣味。

厨师。

没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日花天酒地的国家二号人物扮演的“角色”,就是厨师。

他当厨师,网罗的那些侠士、武士,扮演什么呢?小偷。

太子命令:武士同志们,集体出动,偷牛偷羊!

小的们哪敢不听,雷霆行动,迅速出击,施展武功,偷来牛羊。太子命人把牛羊宰杀好,投入专门铸造的道具——一口八尺高的铜炉和六只脚的大锅中,太子李承乾亲自下厨,一展厨艺。

那时候的牛羊,都是无公害食品,牛不吃激素,也不打抗生素,纯天然绿色食品,就算太子手艺差点,味道也十分鲜美。

扮演一次两次行,时间一长,李大厨也腻了。不行,想新招。可大厨毕竟是大厨,想来想去,没啥好玩的啊,还是演戏吧。

演什么呢?咱也不能光扮演普通百姓啊,得上进是不?

上进?这个词对老高以及诸位而言,没啥说的。好啊,有上进心,当然好!

对李大厨来说,就不同了。李大厨是他的“艺名”,演戏用的,他真名叫李承乾,堂堂皇太子,国家二号人物。这人啊,不能太入戏,入戏深了,容易头昏;李大厨也是,不能太入戏,关键时刻,要记住:我是太子、太子。

太子想上进?他再进一步,能行吗?皇帝还好好的呢!难不成为了自己的上进,把皇帝给做了?

所以,对李大厨这种“天生”的国家二号人物,想有上进心,是件很难的事情。

李大厨同志还是很有点叛逆精神的。你不让我上进,可我内心里就是想上进,就是渴望登基,怎么了我?你不让我表现,我就“意识流”一下吧!演戏!扮演一下,总可以吧?

扮演大唐皇帝——他还没那个胆儿。弄不好,小命也会弄丢,再叛逆、再另类,也不能不要命。

放眼天下,除了大唐,厉害的就是突厥了。好吧,既然不敢扮演大唐皇帝,就搞个可汗的“角色扮演”节目吧。

可不能据此认为李大厨不学无术,这人跟他大爷李建成有点像。在和李世民的斗争中,李建成也算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但内心还是比较宽厚的。

李承乾也是。他花天酒地不假,可人很聪明,能说会道、口才流利,除了爱好厨艺,还能说一口突厥语。

——那时候说突厥语,时髦着呢。

这次,李大厨把场景安排在了草地上,专门挑选相貌和突厥人相似的卫士,每组五人,都穿上突厥服装,组成“迷你突厥部落”,住在帐篷里面。

太子李大厨,当然扮演可汗。这种“角色扮演”,可不是小孩过家家,要实干。

李大厨住在帐篷里,亲自切羊割肉,招待诸位。厨师本色,一如既往,大家山吃海喝,好不快活。

李大厨作为主演兼导演,对“高潮便是结束”、“大喜然后大悲”的戏剧理论有着深刻的把握。帐篷内气氛热烈、大家尽情宣泄之时,“可汗”李大厨,忽然以一个优美的姿势,躺倒在地!

诸位哥们儿诧异——大厨这又是在演哪一出啊?没排练过啊?大厨面向天空,慷慨演说:

“现在,我是可汗,我死了,你们按突厥风俗,给我办丧事!”

弟兄们吓了一跳,又一想,嗯,李大厨不是一般人,这样的思维纯属正常。好吧,拿人俸禄替人办事,继续演吧!

面对主子,这戏可要演得逼真,要下大力气演、下苦功夫演,入戏入得深,老板才欢心。

弟兄们放声大哭,骑上战马,围绕着李大厨的“尸体”盘旋奔走,和突厥风俗毫无二致。到最后,更按突厥的规矩,拿刀子划破自己的脸,血流满面,以示哀悼。

有部美国电影,叫《第一滴血》,据说主演史泰龙为了更加逼真,胸部被刀子划破时,动了真刀子。李大厨的这帮弟兄们比他早了1000多年!

史泰龙敢在脸上真割吗?大厨的这帮弟兄就敢。

良久,李大厨感觉差不多了,这才兴奋地从草地上一跃而起:收工!今天就演到这里了!

这些荒诞不经的行为,就真的那么荒诞不经吗?不要忘了,李承乾不是顽童,他很聪明,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他为什么“扮死”、为什么如此顽劣?

老高认为,这是他对反复无常、风云诡谲的政治斗争的一种无奈抗争。

他很清楚身为皇子,身为皇长子,身为太子的巨大风险,很清楚李氏神圣光环下的凄惨命运。玄武门之变,父亲和自己的亲大爷、亲四叔拔刀相向、骨肉相残。身为太子,若没有势力,早晚会被摆上案板,即便亲兄亲弟,权力面前,同样反目成仇、骨肉相残。

没有亲情。

皇族没有亲情。

皇太子更不能有亲情。

他的内心,极其矛盾。他不是仙人,他渴望荣耀,渴望成为九五之尊。可他同样渴望亲情,内心深处,不想骨肉相残。他同样恐惧死亡,害怕失败,害怕被一箭穿喉,成为弟弟们踏上权力巅峰的垫脚石、牺牲品。

他对死亡,对失去太子之位,或许早有预感。悲观,厌世,成了他的人生色调。突厥可汗的这种“角色扮演”,正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介绍了太子李承乾的这些潇洒“游戏”,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十分传统、饱读诗书的于志宁老师,为什么对承乾同学不满意了。

评价别人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拿自己做对比。于志宁不是圣人,也不例外。

他对太子的忧心,还有个潜在的心理因素,就是:自己付出这么多,如此苦心、如此敬业,太子却不可救药,令人心寒。

那段时间,老于的母亲刚刚去世。老于很伤心,跟皇上汇报:家母去世,做儿子的,该回去奔丧啊。

古人奔丧,和现在不同。现在比较简单,请个假,几天就回来了。古人麻烦,要守孝三年。

三年,时间可不短,很多人干脆辞官,顺便告老还乡了。当然,也有的保留职务,回来重新安排。老于觉着,自己也不小了,再过三年,就是老干部、该退二线了,干脆辞官吧。

皇上沉吟片刻,道:“回家尽孝,理所应当。只是,忠孝不能两全,自古皆然。太子还不成器,需要你多加教诲。你再考虑考虑,能否留下?”

老于一听,也有道理。太子教育不好,把国家交到他的手中,皇上不放心,自己也问心有愧啊。于是在家设了灵堂,算是遥祭。

可惜,太子不争气。自己苦心孤诣,本指望辅佐好太子,他倒好,全不领情,话说得再好也不听。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定海镇海保卫战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定海镇海保卫战

    1840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虽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但是在战争中为反抗外国侵略,英勇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永远是鸦片战争中值得纪念的英雄。正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刻:“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他们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顽强抵御外强,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强敌,百折不挠、决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气节。他们的斗争,是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希望;他们的斗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的光荣起点。
  • 从1789再开始

    从1789再开始

    历史考古学家回到到近代欧洲。在1789年以后的世界里,他的生活,当然和以前,会有些不一样了……不过在过新生活之前,还是先从这该死的巴士底逃出去吧~
  • NO!我不是大清正史

    NO!我不是大清正史

    本书是《NO!我不是大清正史》的第一部。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猜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虽然书中屡次描写烽火连天、千军万马厮杀的惨烈场面,然而不动声色冷幽默的叙述方式,却让读者在爆笑、狂笑、讪笑、奸笑、淫笑、狞笑之余倍感沉重。
  • 大明第一会所

    大明第一会所

    起点A级签约作品,作者:郁天使老嫖客丁郁回到大明正德年间,附身成了妓院老板家的公子林政,借助前世经验他把妓院生意摘的红红火火,最终竟发展成大明第一会所。生意成功的同时,林政借助各方力量,冲进大明政治圈,成功平乱,扫平蒙古,打败日本,发展科技,为大明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也与数位各邦女子发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本书语言简练,文笔流畅,思路奇特,与众不同,盼各位书友快快光临指导。
  • 明贼

    明贼

    大明天启元年四月,毛帅奇袭镇江的路上,多了一名新兵。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兵。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蝴蝶悄悄扇动了翅膀,大明帝国战力最强悍的东江军集团,悄悄偏移了原本的方向。
热门推荐
  • 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广东人具有天生的经商意识,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他们开拓变通,敢为人先,他们政治淡泊,利益至上。广东人有着悠久的经商历史,他们言必言商,言必言利,是当代最富有的一群人。广东商人的辉煌并非始于今日。早在明清时代,他们就位列十大商帮之中,只是不及晋商、徽商出名而已。当晋商、徽商相继黯淡时,广东商人不仅长盛不衰,而且后来居上,成为首屈一指的粤商。
  • 阴佩

    阴佩

    以一枚千年古佩为引,以错综复杂的两个女子身世之谜为由,以龙虎山传人尘世的百年恩怨为缘,以主角花铭的视野再现1937年后的中国风云,再现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沧桑。僵尸王、生化怪物、机关密道、七笑尸、鬼打墙、吸血鬼、狼人、墓地奇遇、变异异能、黑帮风云、鬼魂大军、人脚欢、赶尸、阴尸、旱魃、应龙、人蛇、化蛇……战火风云的石头城、奇特的湘西文明、异域的新疆昆仑山、独特的古滇文化、神秘的西藏佛教……跟随主角花铭的视角,为你展开一副意想不到的冒险刺激之旅,嬉笑怒骂,自成一部铁血柔情、抗日大义、诡异的异兽情怀的悬疑恐怖惊悚之作。一切只为你们而冒险……搞笑、历险、离奇、探索、悬疑
  • 最强大师在未来

    最强大师在未来

    二零一五年的化学大师,古武传承人。二零二五年的有钱人家少爷,地球的重返者。殷和是化学大师,也是地球上走出来的人类。回到地球后,他将成为最强大师。
  • 全唐五代诗格

    全唐五代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职糜怖武

    职糜怖武

    夜静谧,银月映,冷风吹,大陆西面的一片荒地映着红芒,阴寒的死亡气息遍布在各个角落,浓郁的血腥味洒满大地,所留下的只有风声卷起的残存哀嚎,噬人心魂……战争!是生命的收割者......
  • 凌羽传说:光明的救赎

    凌羽传说:光明的救赎

    吴皓辰意外落入一座古墓中,发现一段用古文撰写的紫金铭文,在黑衣人的解读下,了解了主要内容:“远古时期,天地塌陷,魔兽遍布人间,妖魔祸乱于世,万物惨遭厄运,幽冥诞生。上古众神合力,除尽魔兽,共抗妖魔。在与幽冥一战中,女娲耗尽灵力,以己血躯,化作圣羽,结合星蕴之力,封幽冥于星空圣域。封印不久,圣羽裂为三块碎片,分别降于三大文明种族,于是三大文明种族凭借凌羽的力量在自然中快速崛起,成为幻,灵,隐三界。战乱不断,欲集齐三圣凌羽。”21世纪,圣史封印即将开启,吴皓辰等人能否唤醒沉睡的女娲,拯救人类史前文明?【此文纯属瞎编,勿以此为参考】
  • 校花的贴身美男

    校花的贴身美男

    修罗,代表杀戮,但是他想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可是命运却让他承担起重任,想平凡也平凡不起来。杀手之王修罗,不要以为他只会杀人,他也是个上的厨房下的厅堂的好男人。他冰冷冷只是对他敌人。杀手之王修罗天生就掌握了一种能力------太乙世界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海代表水元素,岩浆太阳代表火元素,土地代表土元素....唤集其他八个拥有其他元素的人才可以与他们敌人抗衡他们是上古神界守护神他们的敌人到底有多强呢?
  • 天涯海角,拉勾勾

    天涯海角,拉勾勾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天涯海角,他们的距离其实很远。一个远在天尽头,一个远在海之角;又或着,它们很近,不用到天边不用到海角,只是一个转头的回望,就能发现天涯海角。大学时代的故事青春且暧昧。如果来得及说爱有期限,短短的八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从相识到别离,从别离到重逢,八年,只不过是一个分水岭。一个让人变的成熟与睿智的“黄金分割线”。八年前,你从天涯来,我来自海角,嘻嘻闹闹的美好时光,只是一张让爱情萌发的温床。滋生的爱情单纯却敏感,来不及开口说爱你,天涯海角分隔了你我最初暧昧的距离。八年过去,当夏海角重新回来,尚天涯的心里是否八年如一日的始终被她占据?而八年的时间,她的心是否如他一样坚如磐石?哪怕八年前,两个人未曾开口说爱,如今的坚持只为了那个曾经的心动相守至今?天涯海角,拉勾勾。说好爱,时间和距离永远都不是借口……
  • 英阑学院之暧昧不能随便玩(下)

    英阑学院之暧昧不能随便玩(下)

    在英阑学院,如若申请加入学生会,又有幸被英明神武的学生会长钦点了——那么恭喜,接下来所要面对的,一定、确定以及肯定是成堆的文件以及一连串的工作——什么?校方的督导?老师的要求?没有。——当然没有,英阑学生会不存在这种东西!
  • 灵武圣帝之异界纵横

    灵武圣帝之异界纵横

    灵武大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东境魔族,皇之玄天,乱世间;西域妖族,帝之无夜,昼不息;南阁主灵,灵之南天,镇天地;北宗修武,武之乾坤,战无敌!看一孱弱少年如何从群雄并起的灵武大陆脱颖而出,叱咤风云,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