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100000038

第38章 权梦痴癫 (2)

婉儿:“男女之间,的确不平等。您和皇上患难与共,皇上登基后,可以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广纳妃嫔,可您呢?得着什么好了?”

韦皇后嗔笑道:“你这坏人,不教人学好。难不成你让我学村野农妇,偷汉子不成?好歹,我也是宫廷贵族。”

婉儿嫣然一笑,道:“那则天大圣皇帝,又如何呢?”

韦皇后会意,不禁一笑。婉儿见皇后有了些许意思,索性走上前去,附耳言语一番。韦皇后假意推诿,婉儿知是故作矜持,也不管她,自行安排去了。

上官婉儿贡献给韦皇后的这个男宠,不是别人,正是唐中宗的表弟、亲家翁武三思。

这段风流韵事,让大唐的宫闱之乱,更上层楼。

可怜的唐中宗,两顶绿帽子戴上了头,还怡然自得,把帽子洗洗干净,愈加光彩照人。

有了床底之欢,韦皇后在皇帝面前,格外为武三思美言。光她也就罢了,偏还有个乖巧的上官婉儿,内可侍奉,外起诏书,她再从中撺掇,由不得皇上不对武三思刮目相看了。

武三思,提拔为司空;武攸暨,即太平公主的第二任老公,封为定王;武崇训,即武三思的儿子,娶了安乐公主,自然封为驸马。

几乎一夜之间,武则天倒台之后,武氏集团重新复兴。

武氏复兴,让另外一部分人,大为惊恐。

不是别人,正是张柬之、桓彦范等五大臣为核心的老臣集团。正是他们,力拥唐中宗,逼武则天退位。

张柬之等原以为,唐中宗继位之后,必然对武氏集团有所动作。即便没有动作,武则天一死,武氏集团没了靠山,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事实却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唐中宗软弱可欺,不仅没对武氏下手,反倒黑白不分、大加提拔。这还不说,居然和武三思成了莫逆之交,三天两头往武三思府第跑,甚至武三思和韦皇后在床上下棋,他还在旁观看。

唐中宗胸无大志,喜好玩乐。韦皇后爱一种赌博游戏,和武三思赌博时,他便为皇后计数,忙得不亦乐乎。

面对这样一个玩乐皇帝,张柬之等老臣一筹莫展。

事情向着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上官婉儿重操旧业,为唐中宗起草诏书。

古代,存在着“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制衡,也就是说,皇帝也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诏书发布之前,宰相要看一下,提出意见,也有权反对,防止皇帝独断。

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为垄断权力,要求唐中宗出了一种“墨敕”,皇帝手谕,可以绕过宰相,直接施行。

等于把宰相架空了。

唐中宗是个玩乐皇帝,对上官婉儿起草的诏书,不闻不问,任其摆布。婉儿经常把诏书内容盖住,找到唐中宗盖章,唐中宗看也不看,玉玺一挥,盖!

如此放纵,武三思、上官婉儿等人,能不无法无天吗?

武三思怂恿唐中宗,把张柬之等五大臣“明升暗降”,调到外地为王,让他们远离了政治中心。

这种行径,自然激起了其他大臣的抗议。武氏集团与老臣集团,你来我往,互相参劾,正面交锋。

交锋的结果,老臣集团占了下风。五位元老,连续被贬,朝不保夕。

武三思还不满足,不顾廉耻,使出了最恶毒、最猥琐的一招。

这一招,宛如外星来客,天马行空,非一般人智力所及。

他居然秘密派人,放出流言,把韦皇后的风流韵事,和盘托出。既然风流韵事,想必也包含他自己在内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这还不算,他故意让人把这些流言,传给唐中宗。唐中宗再窝囊,也是一国之君,哪里受得了?

软弱的唐中宗,终于暴怒一回,下令严查。

武三思能引火烧身吗?他不弱智,当然不可能让人查出真相。他的目的,是借火烧人。

他秘密嘱托审案人,就说此流言,乃五大臣所为。

末日来临。

五大臣被彻底流放。武三思这一回,真是做到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赶尽杀绝。五大臣中,除两人在路上病死,剩下的三人,悉数被杀。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五大臣为核心的老臣集团,本已大获全胜,哪料想,因为小小疏漏,因为一点麻痹,被武氏翻了盘,满盘皆输,人头落地。

政治,就这么残酷。

第一次的交锋,以武三思的胜利、五大臣的死亡而告终。

政治历来的法则,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者。

面对武三思集团与韦皇后集团的紧密勾结,反对势力开始反扑。

五大臣死了,但他们只是逼宫武则天的代表人物,而非全部力量。五大臣一死,其残部向另一个重要人物靠拢。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唐睿宗、现在的相王李旦。

李旦生性平淡,不喜纷争。武则天时代,本来他是皇太子,武则天听狄仁杰建议,把他的哥哥李显(即唐中宗)立为皇太子,他毫无怨言,甚至有些如释重负。

他不喜欢明争暗斗,厌倦了宫廷政治,所以,对皇帝的位子,他能让就让,决不主动去争。这也给他的几个儿子,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面对帝位,几个儿子互相推让,不争不抢。

可以说,他是唐朝皇帝中,很另类的一位。

不过,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为了大唐江山,为了李氏血脉,为了不再出现一位韦女皇,他咬着牙,抛头露面了。

论性格,另一个重要人物——太平公主,更适合成为反对武氏集团的首脑。可惜,她有两个先天缺陷,让大臣难以放心:第一,她和母亲武则天感情深厚,咱们逼退了武则天,她表面上愿意并且出力,但会不会在几年几十年后反悔、算旧账,谁也拿不准;第二,她的现任老公武攸暨,正是武氏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脚踩两只船,让大臣们难以对她放心。

因此,相王李旦,自然而然,成为中坚力量和首脑人物。

审时度势,李旦作了一个令武氏集团措手不及的决定:劝说唐中宗,速立太子。

这一决定,李旦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唐中宗重返长安之时。

前面说过,武则天害死了王皇后、萧淑妃,经常做噩梦,要求唐高宗把洛阳作为神都。称帝后,武则天一直在洛阳,朝廷自然也在洛阳。

唐中宗705年正月继位,当年腊月,武则天去世。在武则天退位但还没去世的这段时间,大唐的朝廷也在洛阳。

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将朝廷迁回长安。

皇宫回迁,韦皇后、上官婉儿这些妇道人家,急着装饰宫廷,置办房屋,忙得不可开交,分不出精力盯皇上了。身边少了耳目,和唐中宗私下谈些事情,也就比较方便。

李旦选择了有利时机,密会唐中宗,要求唐中宗把卫王李重俊,立为太子。为增加筹码,李旦秘密约见太平公主,争取支持。

太平公主也深恨韦皇后所为,十分赞成。

李旦、太平公主最担心的,并非武三思,毕竟他的后台武则天已经倒了。他们最担心的,是韦皇后,这个企图复制“武则天路径”的女人。

很多事情已经露出了苗头,包括韦皇后十分娇纵的那个女儿——安乐公主,也是飞扬跋扈,十分张狂,甚至要求唐中宗封她为“皇太女”,显然也对女皇帝情有独钟。

唐中宗虽然软弱、糊涂,但出卖祖宗,他还不敢。在李旦、太平的劝说下,唐中宗同意把李重俊立为太子。

几个人密谋的详细内容,已无从寻觅。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唐中宗会犹豫着问:“这事儿要不要听听皇后的意见?”因为,李重俊非韦皇后所生,是庶子,而非嫡子。韦皇后只生过一个儿子,是嫡子,但早被武则天害死了。

这个念头,被两人晓以大义,彻底浇灭。于是,一道诏书,在韦皇后、武三思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发出:卫王李重俊,立为皇太子!

诏书一出,慌了若干人。

韦皇后自不必说。别人的儿子成了太子,自己就很危险,她如何不急?

武三思也有点失落,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竟然没和自己打招呼。他感到了大权旁落的危险,时刻准备作最后的搏杀。

还有一个特殊人物,也是火冒三丈、怒气冲天。

正是当年唐中宗解下外袍、作为襁褓,促其安然成活的安乐公主李裹儿。

李裹儿未必瞧得起武则天,但毫无疑问,她内心也有一种渴望,渴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女皇。

在李重俊成为太子之前,她的这一思想,就已萌芽。

她是这么推理的:

自己的亲妈是皇后,皇位继承人理应是皇后的孩子。皇后的儿子、自己的哥哥,本可成为皇太子,可惜死了。哥哥死了,剩下四个女儿,安乐公主是老幺。论父母的宠爱,三个姐姐显然比不过自己,且胸无大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比之下,自己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基于这样的推理,安乐公主找到老爹,要求把自己封为“皇太女”。

可不是嘛,既然有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孙,凭什么不能有皇太女?

中宗还当了真,正儿八经和大臣商量。唐中宗有个可取之处,知道这种事情非同小可,要找敢于直言的大臣商量,才会兼听则明。他找到大臣魏元忠。

魏元忠一句话,让唐中宗把立皇太女的念头打消了:“公主封为皇太女,驸马爷封什么呢?皇太子吗?”

话不在多,在精。

一句话把唐中宗憋了回去。对啊,是那么回事。

安乐公主勃然大怒,痛骂魏元忠:“武则天能做女皇,我为什么不能做皇太女?”

唐中宗一听,昏庸之心又发,允许宝贝女儿开府置官。

开府置官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待遇,只有权重一时的大臣,才有此待遇。比如三国的曹操,大权在握,在丞相府,设置幕僚、参议政事。唐代的太子,也有权开府置官,自设幕僚。

老爹允许开府置官,提高了政治待遇,安乐公主满心欢喜。

得意,不可忘形。人一旦忘了自己是哪只猴子变来的,就容易不知好歹。

安乐公主一个不知好歹,结果不仅死了老公,还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上。

允许开府置官,安乐公主志得意满。不成想,皇帝一纸诏书,不起眼的李重俊成了皇太子,让她大为光火。

小女子没什么城府,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不知隐忍,对太子呼来喝去,毫不尊重,居然称太子为“奴才”。

太子李重俊,毕竟血性男儿,遭一女子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要报复。

当然,更深层的考虑是:如果一味任韦皇后、武三思集团胡作非为,恐怕不等自己继承帝位,就被对手消灭了。

李重俊把满朝大臣筛了一遍,相中了两个人:魏元忠、李多祚。

这两人,都是当年老臣集团的中坚力量,因为地位较低,并没有被武三思作为主要对手除掉。

魏元忠当年敢和张昌宗、张易之对抗,李多祚则是政变时皇宫卫队的主要首领,都是值得信赖的人物。

很可惜,他忽视了一个重要力量——相王李旦。

为什么不和自己的叔父联合?李旦阅历丰富、老谋深算,在朝廷中有很大威望,和他联合,最有胜算。

李重俊偏偏忽略了这股力量。

老高以为,这种忽略,是有意为之。当年狄仁杰建议把李显(唐中宗)立为太子时,说过一句“将来可以兄终弟及”的话,哥哥死了,让弟弟当皇上。因为当时的弟弟李旦,名义上还是嗣皇帝,让李显做皇太子,等于废了李旦,所以,狄仁杰才建议李显死后,弟弟李旦继承帝位,作为补偿。

对此,李重俊当然有所顾虑。他担心,如果借李旦的力量铲除武氏集团,李旦更为壮大,必然会威胁到自己。

李重俊太不了解这个叔叔了,他甚至忘了,正是这个叔叔,极力把他保荐为皇太子。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在自己势单力薄,缺乏强大依靠的前提下,李重俊铤而走险。

冒险,往往以生命为代价。

太子李重俊,秘密联络魏元忠、李多祚。可惜,此时的魏元忠,经历了若干变故,变得老奸巨猾、缩头缩尾,不像以前那么敢于直言、刚正不阿了,在朝廷的威信,也有所减损。

太子密谋诛逆,魏元忠本不愿掺和。可巧,正好有人给魏元忠上书,描述朝廷罪过,元忠读了,不觉脸红。想到此处,对太子的密谋,也未加劝阻。

反正有李多祚出头,魏元忠正好可以作壁上观,进退自如。

这个李多祚,身为武将,政治经验不足。逼宫武则天,胜利来得过于轻松,让他麻痹大意,以为只要有数百兵士,搞场政变,干掉对手,易如反掌。

他忘记了,当年张柬之在政变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最终,凭借为数不多的500宫廷卫队,逼迫武则天退位。

大意的李多祚,这一次更加大胆,凭借300人,就想灭掉武氏集团。

会是如何下场?

闲话休题。却说李多祚,假传圣旨,和太子李重俊,带领300皇宫卫兵,杀奔武三思府第。

武三思毫无防备,一家人正在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羽林军冷不丁杀入,武三思大惊失色。李多祚大喊:“奉太子命,诛贼除逆!”

话音未落,士兵冲上前去,将武三思一刀劈死。

同时被杀的,还有武三思的儿子、安乐公主的老公武崇训。

斩尽杀绝,免留后患。李重俊命令:大开杀戒,武氏子孙,一个不留!

又是一场血案。

只是,尸体当中,少了李重俊最想杀死的人物——安乐公主。原来,安乐公主入宫未归。

入宫未归,又能如何?李多祚等人的目标,除了武氏集团,还有祸乱宫闱的韦皇后、上官婉儿。在武府杀不死你,在皇宫也不会放过你!

同类推荐
  • 帝胄

    帝胄

    北汉乾祐二十年的八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大清早,太阳才冒出来没多久就已经火烧火燎的烤着大地。都城太原最北面的一条大街上,一群一群的叫花……
  • 三国之千古一帝王刘文龙

    三国之千古一帝王刘文龙

    宅男刘文龙,穿越后文武双全,纵横三国,一统天下,与关羽,张飞,吕布,张辽,赵云结拜为兄弟,收郭嘉,诸葛亮,周瑜等牛逼人士为手下,开创出陆海空三军
  • 大明之我儿为皇

    大明之我儿为皇

    我的儿子注定要让万族跪拜我的儿子注定要威服四海我的儿子注定要称雄宇内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热门推荐
  • 六重往生梦

    六重往生梦

    死去的上神瑶芝入梦接受考验,过六关爱恨情仇的纠葛,才能破梦重生,神仙自己不知入梦,薪梧君为帮自己的爱人破梦也进入梦中帮忙,可慢慢发现梦中的点滴却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 Black Beauty

    Black Beau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幻家园——刘嘴河

    梦幻家园——刘嘴河

    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表达对世界,生命,爱情,家园的思考。
  • 永生之花

    永生之花

    人性中最恶的是什么?是嫉妒,嫉妒推动着世界的发展,人类的延续。罪恶是一切之本。
  • 远古混沌天使

    远古混沌天使

    淡淡的风飘,似乎都预见了一个无言的神话。血腥的气息在四周传递,预示着未来的玄机。似乎这一切就在不知不觉间浮现,到底是在预示什么?
  • 泪倾城宫门无悔

    泪倾城宫门无悔

    倾城一笑终为谁?一入宫门深似海。帝王无情,宫墙怨。执了天下,君亦无爱。声声叹……谁愿心心相恋,谁愿生生相念谁愿魂梦相连,谁愿携手百年待你君临天下,怕是为笼囚花……身份的错乱让他们之间牵绊不清,迷茫的爱恨让他们挥泪断情。爱恨背后是阴谋,是亲情。却唯独不是幸福……
  • 医女惊华,夫君请接嫁

    医女惊华,夫君请接嫁

    **推荐涵叶今心新文:《锦色风华,谋个骄婿做靠山》文/涵叶今心,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1272909/;推荐涵叶今心完结文:《怪医,漫天要嫁》文/涵叶今心,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866370/index.html,精彩不变!敬请关注!******前世,为反抗父母之命拒嫁老男人,她撞死在新房之中;再世为人,她成了东方家弃之庙宇的灾星;克母,克兄,克祖母;庙宇十年,却不甘受菩萨束缚;方圆百里,鸡飞狗跳。她人小言微,本想不问世事,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游医;却鬼使神差的救了他,心就不再受控制------*传言,他三岁能文五岁能武,却在十岁时意外被掳;五年后回归,却再也不是从前的自己;虽远离庙堂之上;但钱财、人才尽握手中;黑白通吃,呼风唤雨。他自信满满,睥睨天下,不是在位者,却胜过上位者;却不想老虎打盹落平阳,被她救起,心就不再受掌握------*她救他一命;他宠她一生。就是不知,这一携手;是她发挥灾星祸端,倾覆他的世界;还是他发挥铁腕手段,护她一生顺遂。*有前世之鉴,她一直在揣测他的年龄;天下第一商号的老大,励志学院和尚武堂的幕后操纵者;没有个二三十年经营不起来吧!他叹气,问:“丫头,多大的年龄差你才能接受?”她一咬牙,一跺脚,“若是别人,不能超过十五岁;如果是你,可以放宽到二十五岁。”他哭笑不得的看着她,“好吧!忠王府的小爷今年二十有六,比你大十一,改天介绍你认识吧!”她呆愣,这是让她去相亲的节奏吗?心中就有种毛毛的感觉,究竟哪里不对劲呢?*推荐涵叶今心完结文《怪医,漫天要嫁》,步步惊心,精彩不断,欢迎围观。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866370/
  • 浪迹丛谈

    浪迹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酒像红脸绿林好汉,浅斟低饮时,逢人便称“哥俩好”。狂饮滥喝后,口里叫着“五魁首”,伸出的巴掌又捏成老拳,说不定,酒醉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茶像青衣白面书生,越是好茶,越是淡雅,如同你的良师益友好医生,能为你消除心火,缓冲紧张。感情再浓烈,味道再苦涩,仍旧是透明的茶色,回味还是香甜的。
  • 中华一八九九

    中华一八九九

    因为希望所以改变,作为一个写手,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那一点点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