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100000009

第9章 美女凶悍 (9)

对中原这个伤心地早已厌烦的萧后,决定北上,祖孙一块投奔了义成公主。

此时是公元619年。

“乱世佳人”萧后,早就没了“贞烈”的权利和自由,更何况蛮夷之地?此时的她,对什么都无所谓了,只要能保住孙子。

入乡随俗的萧后,无奈地开始了自己的第四和第五次婚姻。

她的第四任丈夫,就是义成公主的第三任丈夫,处罗可汗。姑嫂共侍一夫,萧后没有选择的权利。

义成公主是处罗可汗的可敦,即突厥“第一夫人”。处罗死后,他的儿子长得丑,身体瘦弱,义成公主便把他废掉,让处罗的弟弟做了突厥首领,这就是颉利可汗。

荒唐的是,颉利可汗继位后,姑嫂俩再次同时下嫁,成了颉利可汗的老婆。颉利,也就成了义成的第四任、萧后的第五任丈夫。

大老婆(可敦)当然还是义成。义成为了当可敦,不得不下嫁颉利,似乎还好理解,把萧后也拖下水,就比较难以理解了。还嫌哥哥隋炀帝的绿帽子不够多吗?

其实,把萧后拉下水,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保守分子轰炸的唯一靶子。两人同时下嫁,就是告诉人们:在突厥,离婚、结婚,跟吃饭睡觉一样普通,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样,萧后的第四任、第五任丈夫都是少数民族的可汗。如果后来没有颉利可汗的失败和大唐的崛起,姑嫂俩可能就在漠北终其一生了。

萧后在突厥待了11年。11年间,中原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皇帝换了,气象变了。唐太宗李世民治下的唐朝,蒸蒸日上、万象更新。

此消彼长。面对宏图大略的李世民,突厥可汗根本不是对手。先是东突厥凋零,后是西突厥瓦解,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威胁隋唐的“超级大国”,末路来临。

突厥的衰败,除了内乱,更应悲哀——不该碰上李世民的时代。大唐的光环下,突厥的所有荣耀,都落寞。

李世民的战略思维,臣子无人能及。

他的思维是:突厥是个唯利是图的团队,你只要把它“哄”住了,它就会窝里斗。他们窝里斗,咱就有机会。

经历了反复几次战争之后,突厥尝到了苦头,越来越“配合”李世民的战略思维。对大唐,它既不敢打,大唐也不来打它。

两国战事逐步平息之后,东突厥内部开始纷争不断,各部落纷纷叛变,和颉利可汗对着干。

且看627年的“李世民语录”:

“突厥的兴衰,从羊马上就能看出来。现在,突厥百姓又饥又贫,牲畜又干又瘦,宰了都没几两肉,这是亡国之兆。照这样下去,突厥熬不过三年。”

皇上圣明。

果然是3年(预言如此准确,老高怀疑是不是史官杜撰的),东突厥垮了。

公元630年正月,大唐李靖的军队,一举插入颉利可汗帐前。二月,颉利可汗投降,东突厥灭亡。

我们的大隋二号“超女”——义成公主,被生擒活捉。义成被抓的时候,唐兵看她衣着光鲜,就问她是何人,义成如实相告。

和她一块被俘的,还有颉利可汗的儿子,名叫叠罗支。

那时,义成四次嫁人的事迹,已在中原流传。李靖知道她就是义成,当场骂了个狗血喷头,骂够了,才命士兵将其斩首。义成公主,就这样成了刀下之鬼。

义成公主的最后一任丈夫被擒,唐太宗没把他杀掉,还加以款待,但言语、举动上的羞辱,自不必说。

633年冬,唐太宗李世民置酒未央宫,屡受突厥压制、终于扬眉吐气的太上皇李渊,在宴会上导演了一个小节目:让南方少数民族酋长冯智戴咏诗,责令义成公主的最后一任丈夫——颉利可汗,为其“伴舞”。

当年,李渊对自己是何等恭顺——而且一度俯首称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自己竟落到这步田地!颉利可汗极不情愿,却无法推辞,只能勉强跳起北方舞蹈。

酒酣耳热的太上皇,心满意足,加以点评:“北方胡人,南方越人,宛然一家,真是千古未有啊!”

颉利可汗满面羞愧,感觉自己像只猴子,在朝堂上被戏耍。回去之后,一病不起,两个月后(634年正月),郁郁而终。

萧后呢?

因为战乱离开,因为战乱回来。大隋的萧皇后,在一次次的战乱中,命运屡屡转折。

619年,因唐初战乱远奔突厥,630年正月,萧皇后,连同亲孙子杨政道,又因战乱被俘,回到长安。

原来,李靖大军直逼可汗营帐之时,颉利可汗的一位亲信见大势已去,决定投降。为表“诚意”,这祖孙俩便成了他送给唐军的“礼物”。

想不到,这个礼物,居然惊动李世民,并且成就了萧后的最后一次,也就是第六次婚姻。

那时候,如果光看年龄,萧后的确稀松平常。当时她至少已经40多岁(一种说法是48岁)。

48岁的萧后,居然把唐太宗迷了个神魂颠倒,这女人的魅力该有多大?皮肤护理必是一流,否则,如何遮掩年龄?

唐太宗那年31岁。这场姐弟恋,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足以让萧后安度晚年了。

哦,那时候不能叫萧后了,唐太宗封她为昭容,该叫萧昭容了。

前面说过,唐太宗的老爸李渊,和萧后的首任丈夫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是隋炀帝的外甥,按辈分,该叫萧后一声表姨才是。

当然,对于唐太宗和萧后的关系,正史和野史分歧较大,有资料认为,两人根本没有不正当关系。

不管怎样,唐初皇族“爱江山亦爱美人”的基因,甚为浓烈,老高无法排除史官为尊者讳的可能。

有两位美人,因为某些特殊关系,正史无法回避。两位美女都姓杨,都成了唐太宗的妃嫔。一位是唐太宗四弟、齐王元吉的正房老婆杨氏,元吉死后,成了唐太宗的妃子。正因为她,唐太宗爱屋及乌,最终给齐王元吉在政治身份上平了反,重新封为“巢王”。

因为李元吉被平反事,正史不得不提及此女。

另一位杨氏,乃隋炀帝之女,严格来讲,是唐太宗的表妹,也成了他的妃子。

这位美女,正史不得不记载,因为她生了个很让太宗喜欢的儿子——李恪。李恪牵涉到政治斗争,成了牺牲品。

因为李恪,正史也不得不提上隋炀帝的这位女儿一笔,虽然只是寥寥数语。

两位杨氏美女的故事,后面会继续讲。

现在说出来,是想证明一点:正史,往往懒得记录和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无关,而又冒犯尊者(比如唐太宗)的女人的故事。

对唐太宗而言,萧后正是这样一个无关轻重的女人。

40多岁的萧后即便和太宗有一腿,也不可能生孩子。假若能生个男孩,正史上,恐怕又会尴尬起来:不记不行,记了,还不知何从下笔、如何为尊者讳。

事实上,唐太宗对萧后的“关注”,正史也并非没有记载。

史书记载了唐太宗和皇家图书院院长(秘书监)萧璟等人的一段对话。

萧璟是萧皇后同父同母,隋亡后,归降大唐。

唐太宗问:“隋王朝时,你能经常见到萧皇后吗?”唐太宗不是圣人,有时候也很喜欢向隋朝遗臣打听隋宫秘事,美其名曰“作为借鉴”。

这样的问话,萧璟听了,大概不会舒服,但又不敢冒犯,于是回答:

“杨广连儿女都不见,我算什么,怎么可能让我去见她?”

这话一出口,气氛有点僵。魏征也在旁边,连忙打圆场,也算趁机进谏:

“我听说,杨广根本不信任他的儿子杨暕,经常派宦官前去刺探,如果听说杨暕在摆酒席喝酒,就会说:他偷着干了什么,这么欢喜?(意思是怀疑杨暕有篡位企图)如果听说杨暕满面哀愁,就会说:他心里有鬼,才会这个样子!父子之间,尚且这样,何况别人呢?”

萧璟说完之后,没成想魏征顺便给自己上了一课,教育自己要爱护子女,并推而广之。唐太宗自讨没趣,只好借坡下驴,尴尬地笑笑说:

“我现在对待杨政道(萧后和隋炀帝的孙子),可比杨广对杨暕好多了。”

这次对话历史有明确记载,最大的赢家,是魏征。任何场合,他都不放过进谏、劝李世民向好的机会,可谓兢兢业业。

另有一次,唐太宗大摆宴席,宴请萧后,还自豪地问:

“您看这场面大不大?菜肴丰盛不丰盛?比隋炀帝的酒宴,如何?”

萧后的回答,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得比较含蓄:陛下身为开明君主,何必和亡国之君对比呢?

另一种说得比较直接:隋炀帝当年的酒宴,用100多个夜明珠照明,用沉香木(一种极贵重的木材)烤火,您这场面,大鱼大肉的,一看就是暴发户出身,能和他比吗?

唐太宗又讨了个没趣。

上面两个故事都无损唐太宗的伟大,只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伟人可爱的一面。

千古一帝,不是“完人”,他也会“八卦”,也有虚荣心,也喜欢攀比,甚至显摆,炫耀一下功绩。

萧后重新回到中原,生活总算安定下来。只是,她到死都无法解开那个魔咒。

第三任丈夫窦建德,被最后一任丈夫李世民擒获,李渊下令斩首;

第四任丈夫处罗可汗,为了报答隋朝,南攻大唐,半路病死,等于是间接死于李世民之手;

第五任丈夫颉利可汗,被唐军擒获,虽得宽赦,但最后被李渊勒令在朝堂上跳突厥舞,羞愧不已,不久郁郁而终。

这个魔咒,罪不在萧后,只怪她太妩媚、太美丽了。操纵魔咒的,是战争和乱世。

萧后性格,较为超脱,不爱纷争。安享晚年之后,得以善终,活了80多岁。

同类推荐
  • 锦衣当朝

    锦衣当朝

    一个小侦探穿越大明,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当个兔相公。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子弟,一个不一样的正德皇帝。从刑名入手,步步高升,斗魔教、破迷局、凶鬼案、诅咒案,案案惊心。起于布衣,不输王侯,一把绣春刀,斩开层层迷雾,终有一日,乾坤入袖,锦衣当朝。君臣一体,碧海荡漾,踏破北疆,热血激昂。美人如玉,江山如画,尔虞我诈的朝局,金戈铁马的天下,旌旗猎猎,再造煌煌大明雄风!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时代前传

    时代前传

    在魔怪横行、异人无数的某地球平行时空,即使普通人发展出了同样的科技文明,也掩盖不住那些长生种的悠长寿命。这些动辄活上成百上千岁的长生种,他们会不了解几千年前的历史吗?所谓的女娲伏羲、炎黄传说,在长生种的眼中,绝不会是扑朔迷离的怪谈!……故笔者心有所感,泛览古籍,统合中外上古神话,勾勒五千年前的时代背景。——混沌历史,迷茫传说,且看五千年前上古文明演绎!
  • 千山丛云

    千山丛云

    千山之中,龙虎相争。丛云之间,智贤竞谋。乱世开幕,受难出逃的年轻帝王,志存天下的败将遗子,威震海内的骁勇战将,运筹帷幄的王佐之才,无数英杰豪士竞相登场,这壮绝的舞台何人折冠?意江山,意美人,意名望,意富贵,谁能得意?又或是天妒英才,英雄枉命,香消玉殒。
  • 解读王朝 王子卷

    解读王朝 王子卷

    封建帝王们的后妃多,生的王子也多,从十多个到数十个,有的帝王生的子女甚至多达百个。然而龙椅却只有一张。为了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一人,于是杀父继承者有之;兄弟互相杀戮者有之;杀子废立者有之;特别是被指定接班的王子,往往成为诸王子们阴谋杀戮的对象。据统计,从春秋战国的公元前77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约有290个王子死于非命。他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然而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历史。
热门推荐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对“11·24”特大海难进行记述,如实反映了其整个求助过程和事故原因,对教训进行总结,并呼吁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 未来之争:热烈追踪

    未来之争:热烈追踪

    星际海盗范亭一因为一个小过错惹上卞雨晨这个大麻烦。他们在地球展开了一场猫与老鼠的追捕。同时,此故事更是未来之争重要人物范亭一的前传。
  • 高冷前任:迷糊少奶奶要弃夫

    高冷前任:迷糊少奶奶要弃夫

    六年前的苏倾念深爱着向莫池。而他却只当她是妹妹。一夕欢好。他说她不配当他的妻。六年后的苏倾念只想远离向莫池。而这个不管是六年前还是六年后都不爱她的男人。为何此刻又揪着她不放?
  • 我爱你之天使的微笑

    我爱你之天使的微笑

    “馨儿,我爱你”“那你会爱我多久呢?”“爱到你不爱我为止,那馨儿会爱我多久呢?”“这个嘛…爱到我不能再爱了”“那是什么时候?”“我死了以后”“我不准那天的到来”“呵呵,笨蛋”
  • 麝香魂

    麝香魂

    麝香初起,源头初来。这天下,还是最初的天下么?她的退让,他的成全,他为的天下,却不为了她。
  • 少狄之芳华依旧

    少狄之芳华依旧

    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为何一夕桃花雨下?世俗的枷锁,困住你我,过往的仇恨,分离你我,黄泉碧落,阴阳相隔那未及出口的情愫,我向谁去诉说?元芳,你说!芳儿……你还要我怎样?狄仁杰,你,够了!问谁能借我回眸一眼,去逆流回朔遥迢的流年元芳……元芳……芳儿,若可以,我一定请求时光回朔,再去见你一面。狄仁杰,你先走!怀英?
  • 穿越之神算王妃

    穿越之神算王妃

    实在是难以想象没有电,没有电子设备,没有Wi-Fi的日子。穿越后的生活如何度过。女主苏茉这个励志当侦探的预备刑侦心理顾问,第一天上班,救了个小朋友。醒来到达未知朝代,并且得知半月后嫁给齐王爷。真是太老套的剧情了!本以为只是个将军之女,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这可恶的丫头片子硬是要本王爷叫她“姐姐”?!想知道老套穿越文的过程是什么,就让苏茉小半仙带你们穿越时空去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吧。
  • 圣光毁灭之时

    圣光毁灭之时

    谁也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宇宙之外又有没有上帝。所以,某天,某个石子从天而落,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挡。但是在这全球巨变之时,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 童谣与儿童发展

    童谣与儿童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为整体论,对浙江童谣的辑录历史及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梳理,对童谣的概念从四个维度──童谣与儿歌、童谣与童谣文本、古代童谣、创作童谣进行界说,对童谣的整体特性──游戏性、随意性、音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四至六章为本体论,从内容分类、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把内容分为语音、语义和肢体游戏三类,结构形态依次从词性、句式、章法分述,表现形式从童谣文本和肢体游戏两个维度进行解析;第三部分七至十章为功能论,分别从童谣对儿童语言、认知、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作了学理探索;第四部分为应用论,分为亲子、伙伴、师生三类活动。
  • 探秘心灵轨迹:破解你的情绪密码

    探秘心灵轨迹:破解你的情绪密码

    情绪人人都有,可是你是否仔细地去探寻过?人有七种情绪,每种情绪对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你的幸运之神将被创造还是将受到破坏,都与情绪有着莫大的关联。佛家认为,求得内心的宁静,万事就会顺达,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为心灵防辐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可当你老了,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曾经的失意而耿耿于怀?如果是,那么本书就是能使你释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