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800000027

第27章 技术创新赢得三分天下 (1)

华为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华为的崛起得益于其持续、大规模、不计成本的研发模式。华为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技术研发,并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技术领先获得机会和利润,又将利润用于研发,带动更多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始终保持自己在核心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而赢得三分

天下。

技术“拿来主义”

外界很多人都认为华为技术创新能力强,专利数量全球排名第一。其实华为的技术创新是站立在“伟人的肩膀”之上的。在自身实力并不强大的时候先“拿来”,然后再注重高强度研发投入,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坚持自主创新,这是华为公司发展得又好又快的不竭动力。

任正非认为,过多的“自主”创新情结,会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在华为看来,专利并不是一种目的,而是进入市场,同时获得产品以及成本竞争力的商业手段。任正非的主张一方面是,“通过合理付费的交叉许可,创造和谐的商业环境”;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地积累自己的专利池,获得越来越多的筹码,并持之以恒地每年以超过销售额10%的比例进行研发投入。任正非特别强调:“新开发量高30%不叫创新,叫浪费”,他号召研发人员研发一个新产品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发明创造,而着眼于继承以往产品的技术成果,以及对外进行合作或者购买。

华为有一款全球领先而且份额占据第一的产品,在功能、性能上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华为通过购买某外国公司的技术而获得的。华为寻找并选择了一家超长光传送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研究上非常领先的厂家,该公司累计投入已经超过7 000万美元,其技术主要应用在骨干长途光传送系统中,网络地位非常重要,经分析,华为认为其产品和技术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最后决定购买该技术。经过技术转移和二次开发,以及必要的法律手续,华为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完成了集成开发,成功推出应用了新关键技术的产品,实现了大容量、长距离(4 600公里)无电中继的光传输。2003年推出该解决方案以来,华为在相关市场上得到快速发展,从最初的全球名不见经传的长途传输厂家,到2005年就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长途传输市场第一的厂家,并保持稳固的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依靠优异的性价比,华为在拉美最大的固定运营商Telemar的653光纤系统上,依靠比其他厂家更强的带宽传送能力实现了市场突破性应用。

华为的“技术拿来主义”还表现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上面,不管是和大学科研机构,还是同行业“友商”。华为独特的矩阵管理和企业文化,慢慢将合作伙伴同化为华为的一部分,比如早期和清华大学合作,清华大学的博士生郑宝用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华为研发团队,到后来的华为3Com,现在的华赛,华为都是采用相同的技术合作策略。

几年前,一心想做“高科技联想”的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前去华为拜访任正非。任正非实言相告:“联想想发展成技术型的企业,难。华为一年投入几十亿元的研发费用,才赚几十个亿。我们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业务模式已经形成。联想想做足研发费用,但如果卖不出高价,短期不受益,股东和投资人不答应,还是难。”

《华为真相》一书中记录道: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另一员爱将郭为,也曾经到华为向任正非“取经”。任正非则劝他根本不要做研发:“你不要做研发,研发没有什么用,你的长项不是做市场吗?你把销售做好了,我的产品研发出来都交给你来卖。”郭为问任正非为什么不建议他做研发,任回答说:“研发,你要做就得大做,要是小打小闹还不如不做,因为这是很费钱的一件事。”且不管杨元庆、郭为二人事后的感受和决策如何,单纯从任正非两次强调“费用”来看,确实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模仿的。第一,小企业投入不起;第二,大企业如果集中力量转向研发,则意味着先要破坏掉原有的优势,重新来过。这种风险远远大于1992年华为在C&C08机上的“赌博”。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只是华为的投资导向,而非技术导向。从华为的发展实践来看,其技术走向有3个方面的参照系:跨国公司、国内竞争对手、客户。打一个通俗的比喻:华为的技术策略,就像“打麻将”,盯死“上家”,卡住“下家”,看好“对家”。

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在《论华为公司二次创业的内在关系与矛盾》一文中,向华为“二次创业”提出许多建议,其中包括:“在10年时间内,技术发展要实现由技术跟进向技术领先的发展模式转变,产品发展要实现以跟进和模仿,向创新和改进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而在此前,华为的技术导向一直是模仿和跟进跨国公司现成的产品和技术。

2000年,任正非曾经到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考察了一圈,有人请他谈谈感想,他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方正有技术没管理,联想有管理没技术,而华为,是既没管理也没技术。许多人把任正非的话简单地理解为“谦虚”,其实是一种“误读”。在任正非的眼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可以“创造机会,引导消费”的技术,而不是华为“寻找机会,抓住机会”的技术。

任正非在他写的《北国之春》一文里批评了华为人的自豪感:“我们有许多员工在盲目地自豪,他们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看到我们在局部产品上偶然领先西方公司,就认为我们公司已是世界水平了。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着名公司的内涵,也不知道世界发展的走势,以及别人不愿公布的潜在成就。”

任正非清醒地认识到,在技术上需要韬光养晦,必须承认国际厂商领先了许多,这种巨大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创新机制的支持,普及了创新的社会化,技术获取相对容易;另一方面,当我们还在创始时期的起步阶段,国外有些专利就已经形成了,无论是系统实现原理还是技术实现细节,国际领先厂商已经领先很多了。

在《华为的红旗还能扛多久》一文中,任正非明确指出:“我们是瞄准业界最佳,现在业界最佳是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诺基亚、朗讯、贝尔实验室……我们制定的产品和规划管理都要向它们靠拢,而且要跟随并超越它们。如在智能网业务问题上,我们的交换机已经领先于西门子了,但在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上,我们和西门子还有差距。我们只有瞄准业界最佳才有生存的余地。”任正非清醒地认识到的这一点,实际上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

1997年圣诞节前,任正非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贝尔实验室和惠普公司。访问结束后,他写了一篇《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的文章,对比了中美两国高科技公司在技术开发上的本质区别:“IBM每年约投入6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各大公司的研发经费都在销售额的10%左右,以此创造机会。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对机会的认识往往在机会已经出现以后,才作出正确判断,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华为就是这样。而已经走到前面的世界着名公司,他们是靠研发创造机会,引导消费。他们在短时间席卷了‘机会窗’的利润,又投入创造更大的机会,这是他们比我们发展快的根本原因。”他把华为定位在“后进者”的角色:“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是后进者的名言。创造机会,引导消费,是先驱者的座右铭。”又说:“机会是由人去实现的,人实现机会必须有个工具,这就是技术,技术创造出产品就打开了市场,这又重新创造了机会。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

“借助外力”做技术开发是华为的一条成功经验。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初期一度认为,自主开发是企业研发应该走的唯一路径。而在引进IBM流程改造后,IBM的顾问发现一个问题,华为研发中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公司效率低下,而且等自主开发出来了,市场机会早没有了,或对手已在市场上构筑了优势,没法在竞争的市场上获利,因此建议华为缩短其产品上市的时间。

任正非在总结竞争对手经验后,让华为技术研发走“借助外力”这样一条道路:主要核心技术自己开发,但相关和前瞻的一些技术研究找国内高校或是实验室来做。这样既保证了华为掌握核心的技术,也保障了其研发的效率。华为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都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这种大规模地与国内高校合作,不仅解决了华为在前端技术方面的难题,也为华为培养了大批高端技术人才。

而在海外,华为也通过融合建立了跨国员工的实验室。海外研究所对于华为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华为海外业务提供支持和服务,还意味着华为可以与其他国际IT巨头一样,建立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研发体系。20年来,华为原创性的产品发明并不多,主要做的、所取得的是在西方公司的成果上进行一些功能、特性上的改进和集成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表现在工程设计、工程实现方面的技术进步,与国外竞争对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对于我们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只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和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准入,并在竞争的市场上逐步求得生存,这比自己绕开这些专利采取其他方法实现,成本要低得多,由于华为支付费用,也实现了与西方公司的和平相处。

目前,华为共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8个研究所,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近20个联合创新中心,华为研究所全世界遍地开花。

2008年,华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年度创新企业”,它也是上榜的唯一内地企业。2010年10月,英国着名杂志《经济学人》将享有盛誉的“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授予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商华为。技术为本,才是华为走到今天的根本。

技术研发不计成本

如今,全球化进程中更多显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力量,才能迅速改变整个国家社会财富的累积方式;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力量,才能快速改变整个民族、国家的地位。一个依赖和模仿他人技术的国家,永远不会获得世界的承认。

同类推荐
  • 一本手册管公司

    一本手册管公司

    杰出的管理者不仅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还能使企业转危为安、重塑辉煌。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统揽全局、指挥若定;也能够缜密精细、洞察入微;更能够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一本手册管公司》一书是企业领导或公司老板必备的管理手册,是成功管理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实战宝典。拥有它,你必将成为一个具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胆识和气魄的战略家,在战略运筹中能把握全局、先人一步,彰显卓尔不凡的风格,引领时代潮流;通读它,你必定能够成为卓越的战术家,在激烈的商战中匠心独运,出奇制胜,通过精心的策划、良好的运作、完善的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创造佳绩。
  • 半部论语治企业

    半部论语治企业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的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在《论语》中、我们不但能找出许多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找到许多现代企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而要赢得竞争,就要知彼知己。那么,今天西方的和东方的世界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产品和技术是我们容易看到的,但是更深层次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却是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本书对经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一一阐述,定能对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 管理成熟度评价理论与方法

    管理成熟度评价理论与方法

    本书介绍了管理成熟度评价的相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管理成熟度是什么玩意,管理成熟度如何评价,管理成熟度提升与管理等。
  • 金融让谁富有

    金融让谁富有

    统治世界金融的华尔街一贯是全球瞩目的焦点,然而危机的爆发让这台赚钱机器露出了衰颓的一角。很多人对“金融化”能带来巨大财富深信不疑,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它给谁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本书作者以多年在华尔街核心机构工作的经验,深入分析了华尔街金融机器掠夺全球财富的真实面目。
热门推荐
  • 焚皇血脉

    焚皇血脉

    金夕原是地球上的一名特种兵,却穿越到了一个神力为尊的蛮荒世界。他的肉身怪异,缺少天赋命格,被人称之为废体。殊不知,他在一次濒死之境中踏上了修行之路。从此,他左手金光,右手银光,一手掌控异世神力,一手掌控空间之力!无垠的大陆,玄奥的力量,热血的争战,扑朔的迷局,一心渴求回归家乡的金夕,将在这里踏上一段漫漫征程!
  • 掌门无良

    掌门无良

    耗子文案无能,希望大家能耐心的多看一些再决定是否点小红红!鞠躬感激不尽>3<当身为女孩却不自知的赵大宝,与爹爹因为朝廷的搜捕而意外分离,辗转于象姑馆与拯救她逃出魔窟的报社大侠以及恶贯满盈的采花贼之中,受尽苦难。且意外得知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男子汉,而是一个‘太监’。受到刺激的赵大宝不敢相信,又被红鹤谷掌门拐回去做唯一的徒弟。目标——振兴红鹤谷!长大后为了找爹,出入男女万芳阁,偷听偷看各种江湖朝廷隐私,帮助师傅写进红鹤手扎卖钱花!顺便探入闺阁记录天下美人集成红鹤美人图,再创立红鹤神男图、红鹤神女图!哈哈哈,跟大侠们交朋友,跟侠女们互相欣赏,呈红袖添香、蓝颜无数!揭穿朝廷秘密好不快活!本文微微慢热,十万字左右女主就“束发之年”出谷闯荡江湖啦!耗子没啥大的奢求,希望大家收藏一下,经常点击支持一下!请支持原版,鞠躬感谢!(^3^)
  • 重生之红狐传

    重生之红狐传

    浪漫邂逅,缘分天定?只不过是人为的阴谋。婚后出轨,一时糊涂?原来另有隐情。她漂浮在半空中,看着床上躺着的自己。是的,那是前世的自己。她记得那是她二十四岁生日,很愉快的一天,结局却不怎么美好。世事就是如此,愉快的过程不一定有美好的结局!她曾经用刻骨的伤,锥心的痛来切身证实了这一点。狐族九尾为尊,她却华丽丽练出了十二尾,她自认洒脱却仍陷在命运之手,不甘妥协就只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九剑戮天

    九剑戮天

    武林圣剑赤霄惊现江湖,引得天下大乱,各方门派为夺绝世宝剑大动干戈,一场血雨腥风横扫天下!孤命浪子,家破人亡,苦情少女,身世迷离,二人不期而遇,相爱相杀一生……因为一个传说,改变了天下千万人的命运,谁能逆天改命,斩妖除魔,重振朗朗乾坤?
  • 丫头,你就是我的新娘

    丫头,你就是我的新娘

    丫头你有没出租,我想租你一万年,租金用我一生来偿还!在老板娘田沂咖啡厅里的一次偶然相遇,我对护士小美这丫头一见倾心,为了接近她,我跟踪了她,并在她隔壁租了房,没想到,刚搬到租屋的第二夜,小美就醉倒在我的床上……缘分天注定,抑或要争取?是缘是债是场梦,梦回梦醒都心痛,物欲横流的年头,我们还能尽弃世上一切去做快乐情人吗?
  • 黑法师的温柔

    黑法师的温柔

    盛世婚礼,巨大的屏幕上,播放着新郎和另一个女人的痴缠。她听见,他冰冷的声音响起,“我之所以娶她,不过是为了保住家族的位置。”四年感情,不敌那个女子的一颦一笑。她从教堂逃跑,沉沦在酒吧里,恍恍惚惚的还拉了一个疑似niu郎的男人开了fang……
  • 我和他,和他的前任

    我和他,和他的前任

    你正在考虑和某个男人约会吗?他什么都很好,只有一个问题,他有个前任,对他影响太深。你的新恋情将会面临独特的挑战,这与你和普通男人约会不同。为了让恋情顺利展开,这个人将不得不把对前任的感情放在一边,而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但你怎么知道他已经准备好走这一步了?他到底喜不喜欢你?情感专家艾贝尔·基奥凭借自己的经验,以独特的方式让你深入了解心仪的这个男子的所想所感。本书包含了诸多和你相同处境的女子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它能帮你确认,你正在约会的男子是否已经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另外,对你来说,和他约会是否一个正确的选择。
  • 文本是道

    文本是道

    这是一个诗词歌赋的世界,文道控天下!诗词可幻化成形。点石成金,点木成楼,点击胭脂成美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文豪吟诵,则天地变色,瀑布悬空三千尺;文生朗读,则彩虹熠熠,光华照耀八百里。诗可为刀,词可成剑,曲可起风,赋可降雨。执诗词歌赋,武能调兵遣将,文可治国安邦。时年,文魁北移,为官燕国,暗中汇集天下文人墨客,大有与中州天子分庭抗礼之势。现代人文生进入这个世界,担起了维护九州大道的使命。
  • 与柳如是相遇

    与柳如是相遇

    到归州,一半是因为屈原。那个曾经行吟泽畔、幽忧而歌的屈子,那个独立不迁、上下求索的屈子,已内化成我们中华民族人格的标杆、精神的向度。
  •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是作者在寂寞的年代内心的一种声音。全书收集散文27篇,字字如山泉之水般纯净,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无雕痕,率真,故可爱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