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8400000012

第12章 沂城消息

宝丰新城往东北二十里就是沣邑城。

连接宝丰新城和沣邑城的道路,是一条老旧土路,仅能容纳二辆战车并排行驶,路上有些路段坑洼不平,姬彤走过几趟,对此路不甚满意。

在这条长约二十里的道路中段的路边,一座新的兵营正在搭建,这座兵营准备作为新招野人士兵的训练营。

姬彤行走新营址所在的道路边,外府史项诚及一班胥吏跟随在两侧。

姬彤对项诚道:“从新军营到宝丰新城,约十里路,需要扩建,至少能够容纳四辆车并排行走,路面用三合土铺装。”

三合土即是由石灰、粘土、冶炼工坊的炭渣混合而成,石灰在这个年代早就应用于建房和修建墓穴,在沣邑南部就有几座烧制石灰的小窑,简城并不缺石灰。

“王子,目前扩建道路,恐人手不够。”项诚说道。

“怎么,人手不够用?”姬彤问道。

“是,现在新城尚未建筑完毕,各处工坊也都在扩建,而且夏收在即,各地人手都很是紧张。”项诚答道。

“那好吧,扩建道路的事先放放,但要作为一个待建规划,一旦人手充足,马上开工。”

姬彤又边走边问:“项大人,新出的宝丰纸给大宰送过去了吗?”姬彤问项诚道。

“已送至大宰府,大宰毛公见到宝丰纸后,甚是高兴,还赞誉宝丰纸是不亚于瓷器的创世之物。”项诚微笑着答道。

“哦,大宰有给宝丰纸制定货殖的价格吗?”姬彤扬眉询问。

“大宰大人说,此物亘古未有,目前尚不知投放市场后反响若何,不好言利,是以未定出宝丰纸之价格。”

姬彤暗笑,以大宰的头脑岂会看不出其中的价值,不好言利,是想把宝丰纸的利益最大化吧。

“哦,大宰有没有说后续如何处理?”

“大宰准备派出简城使者,携带宝丰纸前往各国,馈赠给各国国君。”项诚答道。

“好,好主意。”姬彤不由佩服道,纸张在这个时代有木简、竹简、书帛等代替,并非不可或缺之物,大宰赠送宝丰纸给各国国君,此举的确高明,国君们使用宝丰纸,上行下效,必将引领朝臣、士大夫们跟风使用,一旦习惯使用纸张,想再用回竹简都难。

——————

氾邑,位于简城以北,在氾邑的汝水南岸,一个占地约一里方圆的交易市场已初步建成。

大司徒召预最近很忙,从建设氾邑市场开始,到修建道路、组织运输调配货源,可以说是忙的脚不沾地。闻瓷器而来的商贾也来越多,导致瓷器货源不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许多商贾动用关系求到大司徒府,大司徒也不能置之不理。

简城各公卿家族也有人参与到氾邑市场的建设,有的组建运输队,靠运送瓷器赚取运输费,有的开设旅馆、食铺赚取商贾的旅费,有的开设货栈挣些场地费,等等。

瓷器只是一个引子,引来各方商贾汇聚,市场内交易的不止瓷器一项,各类物品在这里均有售卖,逐渐会形成一个商品的集散地,辐射周围数十万人口。

从简城前往氾邑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繁忙,一辆辆鸡公车来往穿梭,去往氾邑市场的车上载着用草绳捆着的瓷器,从氾邑回来车上,装载着瓷器换回的商品,有粮食、布帛、盐、铜料等。

从姬彤吩咐木器工坊打造第一辆鸡公车开始,已两个多月,现如今简城各邑的大路上都能见到鸡公车的身影。

打造鸡公车的技术含量太低,基本上是个木匠就能造,一个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事物总是传播的很快,各地的木匠都开始打造鸡公车。

鸡公车的轮轴,是用硬枣木或山里的棘木打造,这个年代还没有发明滚动轴承,轮毂和车轴之间都是干磨,所以推着鸡公车行走,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路旁经常会见到车夫停下来给车轴上油,上的是动物类油脂,为的是减小轮轴的摩擦力。

现在陶瓷工坊每天的瓷器产量约四千只左右,良品率稳定在五成,即每日有两千只左右的瓷器投入市场。按一只瓷器换取一斛粮食计算,那么理论上每天可收入粮食两千斛,约为后世四万斤。当然不可能全换取粮食,换取的物品主要有布帛、铜料、食盐等物资,特别是布帛,价值高而且便于运输,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在氾邑市场上最常见。

氾邑的瓷器交易,大大缓解了简城的粮食紧缺局面,即使今冬畿内各地的秋粮不押解来,简城也不会出现粮荒。

随着简城的粮食储备量的增加,以及市场的繁荣,简城的人心安定下来了。此前曾有智士断言,在姬朝死后,简城会出现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但这个断言一直没有应验,原先部分打算离开简城另寻出路的家族,现在也不准备走了。

————————

沂城(今襄城姜庄东),位于简城以东六十里,是一座楚国北部的大城,与简城中间隔着一条汝水。

沂城建城已有九十多年,为前楚国著名令尹孙叔敖下令所筑,孙叔敖曾修建华夏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期思陂”,后又修建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修建沂城只是孙叔敖在军事上的一个布局。

沂城北拒郑、蔡、陈等国,作为楚国北部的军事重镇,一直部署重兵。自去年吴楚交战之后,十五个月以来,在沂城外曾发生数次大小战役,楚军被吴军压制,龟缩至沂城城内。

夏历九月的最后一天,沂城南郊,一场惨烈的大战刚刚结束。

大路边、田野里,随处可见倒毙的士兵、马匹以及陷在泥坑里的战车,斜插着的旄旗如招魂幡般的在风中摆动。远处残破的吴国兵营,冒着滚滚浓烟,这是吴军败退之前放火烧掉了自己的粮草。

田边的垄沟里,躺着五六个吴军士兵,士兵身上的伤口,还在汩汩的流淌出鲜红的血水,血水染红了身上的甲胄,士兵抽搐颤抖着的双手,艰难的捂在伤口上,这是在战场上负伤还未逃远就失力的吴军士兵。

在吴军士兵躺着的田地垄沟底部,已积起了没过脚背的暗红血水,野草在血水的滋润下变得更葱郁。

从远处走来几个穿着褐红衣甲的楚军士兵,其中一个士兵发现了垄沟里的吴军士兵,操着楚国口音大叫:“这里还有几个没死的。”

“这次我来,你们别跟老子抢。”

一个士兵扛着长戈抢先跑了过来。

“噗呲、噗…”

随着几声兵器入肉的声音,垄沟里躺着的吴军士兵们停止了抽搐,但脸上痛苦的表情并未消褪,有的眼睛还瞪着天空,仿佛在问老天,这是为什么。

此般情景只是楚军胜利后打扫战场的一个剪影。

这场战役是去年吴楚交战以来,楚国打的第一场大胜战。

此战双方投入总兵力达两万六千余人,其中吴国方面投入一万二千,楚国方面一万四千。

按理说,一万二对阵一万四,不至于输的如此惨烈,但是,楚军之中有八千是秦国派来的援兵,这八千秦国援兵决定了这场战役的胜负,秦兵在战场上悍不畏死,而且尤其擅长于车战。吴国国境内水网纵横,不利于大规模的战车作战训练,车战一直是吴国的弱项。

吴楚交战之初,楚军连续战败,连国都都丢了。今年春,楚国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国请求援兵,秦国国君本不想派兵救援,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哭求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君,秦君最终答应派兵援楚。

(史书记载的申包胥哭秦,有点假,楚王熊轸的母亲是秦君之女,熊轸是秦君的外孙,岂有不救之理,再说吴国如果占领楚国,对秦国也是威胁。)

秦国派出了大将嬴蒲、嬴虎,率五百乘战车,共计一万三千士兵兵出武关道,东南而下,援助楚国,其中八千士兵投入到了沂城战场。

沂城之战,吴国方面的统帅是夫概,夫概是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战败后,逃往吴国,准备趁吴王在楚国都城享受楚国的美女时,谋朝纂位。

——————

楚军在沂城打了大胜战的消息,不几日就传到了简城。

简城顿时沸腾,国人奔走相告。

笼罩在简城国人头上的战争阴影去掉了一半,楚国战胜,吴军败逃,吴军自然不可能袭扰到简城了,简城南边的商路也打开了,如今简城的忧患只剩北边姬匄,以及扶持姬匄的晋国。

姬彤也通过虞通的报告得到了沂城之战的消息,姬彤也认为这是一个对简城的利好消息,南边战事如果平靖,商路打通,简城就更不用发愁粮食的来源了。

楚国盛产稻米和铜,在各国眼中,楚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铜料。楚国的强大,很大程度得益于铜矿储藏丰富,有铜便能打造兵器装备军队,有铜也能打造农具,发展农业生产,在没有大规模应用铁器的时代,铜无疑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但姬彤对铜并不看重,铁取代铜是大势所趋。

姬彤现在关注的重点是盐,盐也是国民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简城目前所用的盐,根据产地有晋盐、鲁盐、齐盐。

姬彤了解过简城的盐价,盐价在这个时代没有固定的货币衡量,只能以粮食来比较,按重量比,简城的盐粮比约为一比二十,即一斤盐换二十斤粮食。这个盐粮比,还不算离谱,假如从晋国的解池运一百斤盐到简城,路程几百里,还得穿越黄河,路上最少得耗时半个月,人吃马嚼,耗粮也不少,所以一比二十不算高,主要是运输成本占了一部分。

姬彤后世看过历史书籍,知道后世唐朝末年,个别地区盐粮比甚至达到一比一百。

但是,盐作为战略物资,首先要保证来源,北方产盐的几个诸侯国均是姬匄的支持者,万一哪天发生战争,北方诸国掐断食盐供应,短时间尚可依靠储备支撑,时间一长,也会造成恐慌,所以姬彤的关注目标转向了食盐。

同类推荐
  • 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民族国家的形成、葡萄牙帝国的兴起、西班牙帝国的兴起、帝国兴起的奥秘、帝国面临挑战、帝国的衰落及失去帝国风光后的历程。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猪在三国

    猪在三国

    我姓郎,名猪,字小猪,又字猪跑,号八不戒先生。下面是我穿越在三国时代的故事。
  • 史记(第三卷)

    史记(第三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三国之执掌天下

    三国之执掌天下

    王靖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三国,成为了王允的义子。曹操:子杰贤弟,你说过不会打我的。袁绍:王子杰,你个卑鄙小人。刘备:王靖就是一个卑鄙小人,他从一开始就是装的。
热门推荐
  • 无量神尊

    无量神尊

    “不可能!我学的是莽牛拳法,你学的也是莽牛拳法,我还比你高两阶,我怎么会输给你?!”拳法对拳法,陈量完败修为比他高两阶的师兄。“我不相信。我是宗门天才,达到灵丘境也用了三年,你这个废物怎么可以用两个月就做到了?”同样的《凝灵诀》,天生灵骨的宗门天才言卿同竟然在修行速度上输给了陈量这个灵道垃圾。陈量仰天大笑,心中狂吼:你们傻眼了吧,本大爷岂是你们所能比肩的。我有无量门的传承,足以踏灭一切仙神。
  • 霸道夺天

    霸道夺天

    天道无情,豪夺众生力量,圣人无义,弃众生而不顾。万物孕出不朽才俊,与天道巧取豪夺,乱天道阴阳,平世间万法,成就不朽神话。夺天是一门消耗体力的技术活,一般人难以胜任,所以,还是交给霸道的人吧。杨力长得斯斯文文,一场血雨将他逼上夺天之路。
  • 呆萌娘子为夫求宠

    呆萌娘子为夫求宠

    "爷,刚刚王妃亲手把皇上最宠爱的梅妃给打了"一旁的暗卫冷漠开口汇报着某位姑奶奶的恶劣行为。”怎么回事?她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一旁的暗卫激动了,以为自家爷终于不是一个妻奴了然后又响起了一道腻死人的声音“不知道手会疼吗?护卫自己下去领三百大板”某卫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东凤帝国人尽皆知危险神秘的战神三王爷萧墨寒自五岁从火海里逃出来后,无人见过真容且性格孤傲冷僻,又在十三岁因一人击退敌军三万一战成名后被奸人算计身患重病,全靠秘药维持一口气,为此不知碎了多少官家小姐的心。“扯犊子,这腹黑家伙是要死的破样子吗?你妹的绝对是千年妖孽啊,好吧为了不再有无知少女被欺骗姐免为其难的收下了吧!”说完吐了嘴里的瓜子壳
  • 安生以沫许你长卿

    安生以沫许你长卿

    她,江湖人红衣女侠何要如此对我妖女);他是蜀山内定掌门;他下山游历,碰巧救了红衣女侠一命;她对他一见钟情,但无奈他接到任务----除去妖女是他最后任务,他知道江山美人不可兼得。终于他出手了……她问:你为如此对我?你也相信那妖道的话吗??呵呵呵~变成一缕白烟消失了…
  • 火影之日常篇

    火影之日常篇

    身体与灵魂博弈,互相交合的结果却是一个变态的新生。这个能把自己灵魂切片的家伙究竟该如何进行选择?是叹息认命的做一个普通的女孩?还是当一只蝴蝶,去揪起一阵席卷世界的风暴?穿越赋予新生,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张茂只不过微微一笑“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一个供我娱乐的场所。”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大巫皇

    大巫皇

    巫皇入世,诸神黄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少年灰飞烟灭,意外异界苏醒,在灵魂之塔前立誓「不杀生、只杀神,今世做人王!」得神诀,从此开启傲啸九重天的征程,失去的,要加倍要回来……
  • 永生仙忍

    永生仙忍

    绰号‘杀童’的沈临是一个特工,卧底在一个杀手帮会,不幸身份暴露被杀。没想到死亡之后灵魂穿越到一个位于仙侠世界的孩童身上,更没有想到的是,脑海中竟然储存了《火影忍者》中所有忍术的修炼方法。忍者,在这个世界展露锋芒!
  • 蛮荒者

    蛮荒者

    蛮荒!人族、妖族、兽族争霸的世界。。。。。。在这里没有实力的人就注定被踩在脚下!如同蝼蚁一般的苟活。。。。。。且看一个重生在这个血腥世界的小人物,怎么利用自己的小聪明,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强者之路?完全尊崇自己的喜好,一步步去挑战、打破这个世界的规则!“我的愿望很简单!只是希望可以保护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旦有人伤害到他们,天涯海角,必杀之!
  • 魂断大周

    魂断大周

    “只要殿下平安无事,我们便心安。”燕赵汉子傻傻笑道;他与皇兄相依为命;武帝驾崩,新太子继位。在太子继位后翻开了新的时代。大周如何国运昌盛,如何日新月异。跟随笔者一起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