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6300000056

第56章

魏与秦为邻,经常发生争端,打了不少仗,互有胜败。魏听信张仪、庞涓的话,两次攻赵,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而秦国自卫鞅任宰辅以来,一直改革内政,推行富国强兵之策,一天强似一天。雒阳离秦太近,惠王担心秦总有一天要大举攻魏,弄不好,先祖创下的江山,毁在他的手里,他可是背不起这千古骂名。打定主意,召张仪入宫商议迁都。张仪也认为都城应当离秦远一点比较安全,只是不知迁往何处为妥。惠王和张仪商议半天,决定迁都大梁。不仅迁都,索性连国名也改为梁,重起炉灶另开张。

经过一番挫折,惠王算看明白了,手下没有一大批贤臣良将,要想雄霸天下,不过是梦想。命张仪拟文,布告天下,招贤纳士。只要经过惠王考察满意,即重用。

出榜几天,果然有不少人登门。惠王一连召见十几人,都不过是浅薄之辈,惠王一个也没看中。于是,又想起庄周和惠施,问张仪说:"惠相不是说考虑考虑吗,怎么一直没有音讯?"

张仪想想,说:"是大王起用微臣,惠相才离开的。微臣想,多半是微臣在,惠相才不肯来。大王不如舍了微臣,召回惠相。"

惠王听了张仪这话,心里不快,但眼下手中无人,话还不能说重了,他说:"爱卿何出此言?"

张仪说:"微臣也是为梁国着想。"

惠王说:"爱卿再不要提离开寡人的事。"

惠王和张仪正在宫里说话,近侍禀报说:"有一老丈求见。"

惠王问:"请来人通报姓名。"

近侍传出话,卫士问过老丈姓名,报进宫里,惠王说:"传见。"

求见梁惠王的老丈不是别人,而是孟轲。孟轲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家道衰微,迁居至邹。孟轲母亲管教极严。孟轲读了很多书,唯孔先生那一套是从。本来,在那样的乱世里,百姓确实太苦,倡导仁政,反对暴政;不但要仰头看王公贵族,也要低下头来看看老百姓;做事不要过了,适可而止......这些主张,无疑是好的。但是,大大小小国家的君侯都浮躁得要命,巴不得找到几个能人,出几条主意,或者干脆打几仗,对手统统被消灭,天下归于己有,谁愿意听迂夫子喋喋不休地说教?说不定正在唾沫四溅地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时候,就有大队人马杀将来了,"中庸之道"、"克己复礼"管屁用?孟轲去过不少国家,向君王宣传他的主张,但收效甚微。这一次到大梁,希望有些成效。惠王没见过孟轲,只知道有这么个能言善辩的人。又急于招进贤能,急于听到治国良方,也就很愿意见见这位不速之客。惠王见来人须发灰白,起身让座,说:"你老人家不辞劳苦,千里迢迢,来见寡人,有对梁国有利的好主意吗?"

孟轲不喜欢将"利"挂在嘴上的人,骂他们是小人。听惠王一开口就说利,心里不痛快。极力忍住,转了个小弯,说:"大王,何必讲利呢,要治国,讲'仁义'二字就够了。"

惠王点头说:"请老人家往下说。"

孟轲见惠王愿意听,索性敞开说:"大王试想,君王讲利国,大夫讲利家,士民讲如何对自己才有利,这样,势必全国上下都要争利,国家不是要遭殃吗?"

惠王又点一下头。孟轲继续说:"再说,利和权是紧密相连的,有利就有权,有权自然就有了利。这样一来,为了争权夺利,公卿可以杀君王,大夫可以杀公卿,天下还不大乱?"

惠王不想得罪孟轲,怕他在别的君王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换个话题说:"老人家一定还去了不少国家,很辛苦吧?"

说实话,孟轲见过齐王、宋康王、滕国世子,说话很注意策略,既清楚地阐明主张,又委婉曲折,或比喻,或旁敲侧击,效果都不算好。有的不耐烦,有的似听非听,有的干脆跟左右说别的事。但孟轲的耐心惊人,不怨不怒,把话说完。如果君主有事,他会很有礼貌地退出来,另约时间。见惠王问起,回答说:"辛苦不算什么?愿意听我说就不错了。"

惠王隐忍着,打了半个哈欠,说:"先生还有话要说吗?"

孟子见惠王疲倦,心想说下去也无益,说:"大王日理万机,如果没有工夫听小民进言,就改天吧。小民已在大梁住下,有的是工夫。"

惠王想:"既然如此,还不如就此打住。"说,"也好,就改天再说吧。"

孟轲和他的两个弟子住在大梁一家小客栈里。孟轲没有从政,无薪俸可拿,过得很简朴。布衣、粗茶淡饭。师徒三人用过晚餐,徒弟问情况如何?孟轲叹口气,说:"世乱如此,人心被私欲所蔽,一心争权夺利,要让他们关心关心老百姓,难哪。不过,为师不会轻易放弃,安心住下吧,一次说不服,就去两次,三次,四次,直到惠王听进去为止。"

过了一天,孟轲又进宫拜望惠王,被守卫挡住,说:"老丈留步,请容小人禀报再说。"一会,宫里传出话来说:"大王今天有要事,概不接见。"

孟轲知道是惠王的托词,却也无可如何。

其实,所说惠王的"要事",其实是这样一件事:

那天,惠施看了老翁捕蝉绝技,惊叹不已,也知道庄周用心良苦,要他力戒不专的毛病。但庄周还没给他说事的机会。四人走出林子,惠施说:"天色不早了,不如赶回都城,寻个去处住下,小酌几杯,惠某也好请教请教庄先生。庄先生闲云野鹤一般,寻找不易,别让惠某错过机会了。"

庄周听惠施说赶去大梁小酌,高兴了,告诉老翁和那位耍刀人说:"肚子正寡淡得难受呢,相爷请客,可不能错过机会。"

老翁和耍刀人都说:"托相爷的福了。"

惠施为官清廉,一年多没有薪俸,早已囊中羞涩。到了大梁,还是硬着头皮进一家酒肆。这时,酒肆里已有几个客人。全都士子打扮,当中一位四十多岁男子脸对着大门,直勾勾地不知在看什么。惠施一跨步进门,看见这位男子,脚僵住了,拿不定主意是进去还是退出来?是该尊一声大王还是不该说话。这男子见他很尴尬,说:"来来来,这边坐。"

惠王喜欢微服出宫散心,看看民间稀奇;他并不喜欢野味,却喜欢骑马射箭,图的是轻松快活;也喜欢歌舞,还悄悄命宫人买下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子进宫,供他玩乐。这些,惠王都做得十分隐秘,别说一般臣子,惠施也不知道。这回微服出宫,倒是专门寻找稀奇看的。

惠施走到惠王身旁,说:"先生有何吩咐?"

惠王说:"有什么稀奇可看?"

惠施说:"民间小技多得很。"说着,把他见到的老翁捕蝉的一幕细细地说了一番,说,"说起来先生不信,我这里有位朋友,本事十分了得,不用眼睛看,也可以解牛。"

惠王不信,说:"别把牛吹破了。"

惠施把耍刀人请到惠王面前,说:"不信你问他。"

惠王问:"你果有这等本事?"

耍刀人回答说:"小技罢了,不算什么。"

惠王来了兴趣,说:"敢不敢当众解牛?"

耍刀人胸有成竹地回答说:"当不当众都一样。"

惠王说:"那就说好了,明天请你当众解牛。"

惠施没有向惠王介绍庄周等人,回来和庄周、老翁、耍刀人一起用餐。庄周见惠施举止乖张,问:"你搞什么鬼?"

惠施说:"麻烦了,惠王明天要这位兄弟当众解牛。兄弟,要是没有把握,就赶快逃命吧。"

庄周说:"笑话,我的朋友可不是这样的货色。"

惠施放心了,说:"这就好。"

庄周说:"梁国事够多了,惠王就惦记找乐子,这样的庸君看着心烦,明天我就不陪你们了。"

惠施说:"你也该了解了解他们这些人,不要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弄去弄来就你一个人最圣洁。"

惠施话说到这一步,庄周不好推辞,只好说:"奉陪就是。"

第二天早上,有两个宫人来,惠施跟耍刀人说:"要进宫耍刀,行吗?"

耍刀人说:"在哪里耍都一样。"

庄周告诉惠施说:"你不能跟惠王说我就是庄周。"

惠施说:"为什么?"

庄周很干脆,说:"如果你要说,庄某便不去了。"

惠施只好答应庄周的要求。

大梁宫廷外西北有块空地,空地一角临时搭了台子。台子不高,不过是便于把惠王和看热闹的人隔开,同时看得更清楚些罢了。惠王请惠施上台一起观看,惠施说:"惠某一介草民,不敢与大王同坐。"

惠王说:"孤托张相请惠大人,大人说想想再说,大人一定还记前嫌,才不肯慨然应允。"

惠施从庄周门徒嘴里知道,惠王曾派张仪请庄周出山。惠施想:"一定是庄周不肯,才又想起他来,惠王是把自己当残汤剩水了。"想到这里,惠施心里说不出的酸楚。但是,像他这样年近半百,以稳妥出名的人,哪怕一肚子学问,怕也很难被强国君王看中。惠施在心里忖度一番,极得体地回答说:"惠施心胸虽不博大,却也知道当用谁不当用谁,不是为个人,而是为国家,大王放心,惠施不记前嫌。"

惠王很干脆,说:"好,就请惠大人入宫视事。"

惠施挣足了面子,不再拒绝。

惠王喜欢热闹,所以,卫士只着意保护惠王安全,并不禁止百姓看稀奇。不大工夫,空地上就站满了人。护卫不得不围出一块空地来给解牛使用。站在后面的看不见,搬来石头、木墩垫脚,让自己站得高些。

安排妥当,惠施问惠王说:"今天老百姓来了不少,大王何不趁此机会说说话,表示与民同乐?"

惠王说:"你就做孤的左拾遗吧,依你的意思,说几句。"

惠施站到台前,一眼就看见庄周在看他,那眼神很轻蔑。惠施不理会,大声说:"大王今天高兴,特地与民同乐:看解牛。"

下面乱哄哄的,有的说:"我当是什么好看的把戏呢,杀牛有什么好看的?"

惠施声音提高了些,说:"这可是个了得的活,解牛不用眼睛看,大家见过吗?"

嗡嗡声一下被镇了下去。这时,一头壮实的水牛牵了进来。不知何故,这畜生一进围得水泄不通的人圈里,直淌眼泪。庄周看在眼里,心里难受,说:"一条命就这样没了,还乐呢。"但他知道,别说他无法制止惠王解牛取乐,就是惠王大加攻杀,他又能如何?

庄周不知道牛是怎样被放倒,怎样被杀死的,待他回过神来,耍刀人已经在剥皮了。庄周知道他这位朋友刀功厉害,却不曾亲自见识。耍刀人手快得没法看清楚,只见刀刃寒光闪烁,不大工夫,牛皮就被揭去一半。耍刀人让帮手将牛翻个身,再剥另一面。待另一面皮被揭去,耍刀人进刀似乎更快。不多工夫,膛开了,耍刀人把血糊糊的一滩捧进一只大木盆里,开始剔骨。

这可是耍刀人最拿手的活了。这一回倒看不见他下刀了,只看见鲜红的牛肉在动,白里带红的骨头在晃,一忽儿,一条腿骨剔出来了,又一条,又一条,直到肉剔尽,现出一副完整的骨架......

实际上惠王什么也没看清楚,但他想象得到,剔净一头牛究竟有多大麻烦,得花多少工夫,而耍刀人没费多大工夫,做得十分轻巧。惠王赞叹不已,惠施说:"治国如解牛,如捕蝉,也是熟而巧,巧而精,精而轻松,轻松而有成效。"

惠王说:"先生高见,孤当记取。"

其实,惠施这些话,是从庄周那里倒腾过来的。惠王想起惠施和庄周交厚,说:"听说庄周智慧过人,何不举荐给孤?"

惠施闪眼看见庄周还和老翁站在一起说什么,惠施指给惠王看,说:"喏,戴破帽,穿麻衣麻鞋,胡须乱糟糟的人就是庄周。"

惠王说:"看不清楚。"

惠施说:"微臣让他走近些,大王就看清楚了。"

惠王说:"让他来见见孤不行吗?"

惠施说:"大王明察秋毫,看一眼再决定见不见吧。"

惠王说:"也好。"

惠施走下台,来到庄周身旁,说:"惠某不跟随老弟了,就此一别。"

庄周说:"你不是有事要说吗?"

惠施说:"惠某想请教的时候你摆架子,现在不问啦。"

庄周说:"也好,不问了,免得争吵。"

解牛的把戏完了,人们渐渐散去。惠施说:"惠某送你一程吧。"

台子前面有卫士,不准百姓走过。卫士认识惠施,不加阻拦。惠施让庄周在前,耍刀人、老翁跟着他,从台前走过。离开乱哄哄的空地,惠施说:"日后但凡用得着惠某之处,说一声。"

离开庄周,惠施回到惠王身边,惠王半信半疑,说:"你说的那个人乞丐一般,是庄周吗?"

惠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就是这么个人。"

惠王长长地"哦"了一声,这一声"哦",意味深长。

同类推荐
  • 出路

    出路

    作者塑造了一群自强不息的农村青年,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在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磨难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幸福,反映了改革时代的农村现实和复杂多变的人性。
  • 神奇的小镇

    神奇的小镇

    良基的小小说作品集,集结了蔡良基的大部分作品。这些小小说具有一些奇幻色彩,他的奇思妙想严格来讲不属科幻,应当属于大幻想之列。虽然其中有些作品的想象力略嫌粗糙,有些作品胡想象却弥足珍贵,这种想象力和发散的思维方式对青少年读者尤有益处。
  • 长生殿

    长生殿

    主要内容包括:人宫受封、杨国忠弄权、春困人乏、姐妹争宠、横生枝节、贵妃被逐、剪发传情、重召贵妃、不详的预兆、梦中闻仙乐、谱写霓裳曲、将相不和、神笛偷学霓裳曲、无人知是荔枝来、初演霓裳、安禄山野心膨胀等。
  • 谈判

    谈判

    金融危机之下,整体销售疲软,洗涤行业竞争更加剧烈,面临新一轮洗牌,为了被外资并购从而谋取最大利益的艾洁与民族老品牌净洁两家企业并争天下。艾洁,引入先进营销理念,下发不可能的任务,拉开决战序幕;净洁,大摆长蛇阵,红旗遍地,绝地反攻。郑奇和陈梦是销售领域的两大高手,同时也是曾经的一对恋人。这场企业的尖峰对决之战,怎么样在一对恋人之间打响?最传奇的258谈判法能否PK最完美的销售理论优势谈判法?
  • 走失在秋天的夜晚

    走失在秋天的夜晚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热门推荐
  • 山海经之玄0珠

    山海经之玄0珠

    普通中学生云轩上课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上古神器玄珠失窃,祝融向伏羲追讨。哪知伏羲并不知情,还遭人暗算。原以为只是一个奇怪的梦,和自己并没有关系,没想到一只水獭将云轩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从此,云轩开始了一段所谓的山海之行,一开始还交到了几个不错的朋友。可是,他并不知道,在他踏入这个未知世界之前,一个围绕着玄珠的阴谋就已经展开,而云轩的这一段山海之行也才刚刚开始……
  • 修真第一祖仙

    修真第一祖仙

    传说,世上存在的万物生灵原本都是永生的。传说,有两位叫做天、地的强大生灵,结束了永生时代,立下六道轮回掌控生死。传说,目之所及之物,心之所想之灵,皆可以修炼成仙,一口空气也有着升仙的机会。传说,传世仙道是诸仙留下的,他们曾和天地立下互不侵犯的条约。传说,大地有名曰东荒,新的传说!便从一个名叫沐玄的少年开始!
  • 爆笑冤家之一见成双

    爆笑冤家之一见成双

    她将实习的工作选在了男友所在的城市,原本想给他个惊喜,而他却给了自己一个惊吓……男友劈腿后,那个横插一脚的小三竟和自己是同一个公司的员工……
  • 你若转身,我必与之

    你若转身,我必与之

    张慕扬微微转过身,手指在桌上轻敲,话语轻柔,“是你在追我,而我,”然后看向乌芷芯,眉毛微挑,“只是给你个机会,让你在我身边继续追我。”“Betty,在我们国家,勾勾小手指就是跟你定下约定的意思,若是我违背了约定,就罚我变成小狗狗。”“你别走,你别走,你别走……”三个字的无限循环,却让张慕扬身体猛地一颤,好不容易狠下来的心在这一声声的低声呢喃中化为齑粉,“走的人是你,我一直都在原地。”“五年前,选择离开你,我从未后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离开你,张慕杨,你知道吗?我不爱你,我早就不爱你了。”“我们的爱情,如是足矣。”此文已在晋江发布,原名为《我们站在爱情的边缘》
  • 70年代的懵懂少年成长记

    70年代的懵懂少年成长记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传奇,书写传奇是为了让个人追忆那荏苒时光,更是让爱情火花化为世间永恒。从小到大,好学、机灵的余丰,在遇到一个个新的人物时,时刻惊醒,自我觉悟,缓缓长进。自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邀请“诸君入我帐”,静心、细观、感悟余丰和王丽平凡而愉快的生活。(书友提示:第一卷为生活背景,虽自认为不可或缺,但心急的书友可跳过,从第二卷直接看齐!)“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心结之真心爱人

    心结之真心爱人

    你说,我该伤感的是美好的开头,还是那个悲伤的结束呢?悄悄是离别的笙箫,离别就在今晚的鹊桥.......“谁都没错....”她说着,点了一根烟,“是世界错了,不该给我们这缘分。”她从嘴里重重吐出一口烟。“咱们,没机会了。”我不说话,转过头背对着她,不想她看见我的脆弱面孔。自从上次和枫分手,我就一直想尽办法不和陈宇提到这个话题。(你怎么能知道,在没有你的日子我永远孤身一人)
  • 茶间

    茶间

    我想听听,你们的故事。亲情,友情,爱情。一朵花,一只猫,或者一栋房子。
  • 傀儡活剧

    傀儡活剧

    ■蚩尤杯参赛作品■第五组签约作品■神仙又怎么样,单挑还是群殴?单挑?你一个打我们一群。群殴?我们一群打你一个。身外化身?才只有两个啊。一气化三清?也不过才三个。问我吗,我有三千傀儡,便有三千分身。你是大派掌门,门下弟子千万。我傀儡齐出,遮天蔽日灭你满门。妖女会魅术,给她个傀儡看她吸什么去。男妖?傀儡换女身,把他吸成妖干。
  • 六眼族

    六眼族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处在宇宙的中心,人生或死,阴司是否存在?轮回不断,我们的起源是否就是个惊天大阴谋?老一辈的人经常跟我讲,人在做天在看,所谓的天是什么东西?谁给你的资格?你又在看什么?
  • 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